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79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79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他小孩子家家哪懂这些,安心读书就是。”董大娘自豪一笑,“老婆子还能操持呢。”

  谢寒梅钦佩赞道:“大娘能干,我且跟着学呢。”

  到了衙门,自然去找之前相熟的朱班头,朱班头四十来岁、已经抱孙子的人,在衙门是积年的老人,对这里的门道摸得颇为清楚。谢寒梅一口一个叔,亲切又热情的请他帮忙引见户房的大人。

  办过户的吏员面无表情听着朱班头和谢家父女奉承,问清了情况,又拿了簿子出来登记,给两家换了契书,盖上大印。

  签押的时候,是谢寒梅签的,吏员都因此多看一眼,女子能书写的是极少数。

  谢寒梅腼腆笑笑,众人也没多问什么。

  等一切办好了,董大娘退了出去,谢老爹从褡裢里取出红封,恭敬奉上。吏员这才露出个笑模样,单手接了,随手一掂量,只知道里面是多少,满意放在桌子上,并不在乎被人看去。

  谢家父女赔笑作揖的退出去,和站在廊下等着的董大娘说话。

  之前吏员还以为是单纯“公务”,白帮忙呢,只看朱班头的面子才愿意做。没想到居然是有答谢的,随即笑骂:“你领的这什么人?不早拿出来?”

  “乡下人家,小家子气,不懂事,您别见怪。”朱班头又帮着说好话,约了吏员空闲了一起喝酒。吏员才没工夫喝一个班头请的酒呢,只摆摆手,指指外面,让他自去应付。

  朱班头出来,又领着谢家父女和董大娘出了衙门,在这里面,无人领着可不能乱走。

  等到了大门口,董大娘就识趣告辞先走。她来,主打一个陪伴,没计划花一个铜板。若不是过户要双方都在,董大娘压根不会踏进衙门。

  等人走了,谢寒梅才露出笑模样,“二伯,我给小侄儿小侄女带了些甜嘴的,啥时候您在家我给送过去。让我爹也打一角好酒,陪你喝两盅。”

  “自家人,客气什么,你们怎么想到盘人家铺子了?”朱班头笑道,“也好,日后你们搬到县城来,和令哥儿也相互照应着,一家子就是要处在一块儿呢。”

  谢老爹的脸立刻垮了下来,谢寒梅却依旧笑眯眯的,“二伯有所不知,前几日,伯父伯母来家里说,请了上清宫的真人批命,我和四哥八字不合,这婚事自然也就不算数了。”

  “什么?”朱班头大吃一惊,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他和朱令也是沾亲带故的,虽是出了五服,可在一个县里住着,那就是嫡嫡亲的亲戚。而且真人批命这种话谁信啊,当初订婚的时候,难道没有请真人批命吗?“到底怎么回事,你这丫头,当真是要急死我啊。”

  朱班头也有自己的见解,令哥儿眼见要起来了,不用像他们这祖祖辈辈的窝在小县城,自然要娶一门好妻。什么是好妻?家里没人拖后腿,自身又能干,关键乡里乡亲的,能照顾二老,在朱令耳边吹风,多帮衬族人。眼下,谢家小姑娘就是很好的人选嘛!

  谢寒梅苦笑一声:“二伯,你就别问了。人家怎么说怎么是吧?难道要把学政千金抬出来以势压人?”

  朱班头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肯定是朱令在成都府找到更合适的妻子了。学政千金?这也好,虽不如谢家姑娘知根知底的会帮扶族人,但人家家世好啊,拔根汗毛下来比自家腰都粗,指缝里稍微露一点儿,就够自家人吃喝的了。也行~

  就是可惜了谢家姑娘是个烈性的,要是令哥儿再瞒个两年,中了举人,到时候娶了学政千金在外头交际,纳了谢家姑娘在家里伺候二老,也是两全其美嘛!

  朱班头自顾自为远在成都府的朱令打算起来,暗暗骂他不会盘算,谢家只有一个丫头,若是纳了她,家业不还尽都是自家的了。

  谢寒梅不知道朱班头在想什么,若是知道,肯定连四色表礼都不愿意送了。没办法啊,谢寒梅认识的衙门里头人就朱班头一个,无人引见,事情办不好,而这事儿又实在不能拖。

  回去之后,谢寒梅又去南货铺子买了一份高档货,催着谢老爹我往李家送。

  “哪个李家?这又是什么亲戚?”谢老爹问道,他在交际上是颇为笨拙的,总怕做的不好,惹人笑话。

  “刚刚给我们办契书的大人啊,爹忘性这么大?”

  谢老爹犹豫,“就打了个照面,这么贸贸然上门,岂不莽撞人,别让人打出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我是上门送礼的,又不是上门找茬的,谁还会把送礼的人打出来?礼多人不怪!爹今日也听见了,朱班头的门路,日后恐不能再走,咱家要在县城开包子铺,总不能不和衙门打交道。”谢寒梅在交际上自有一股“悍匪”的气势,谢老爹愿不愿意不重要,她自顾自买了表礼就要上门。

  谢老爹有什么办法,没有让她一个未婚姑娘单独出面的,也只能跟着去了。

  这时候,当家人还没下衙呢。李娘子接了表礼,客客气气请他们在正堂坐了,叙过寒温,又客客气气把人送出来。

  等丈夫回家的时候吧谢家父女的名儿一报,李吏员也笑了:“是个懂事儿的。”

  李娘子听了丈夫讲述原委,点头称赞:“是懂事,送这些好东西,还以为要求什么呢。原来是事后谢礼,这都谢两回了,不愧是姓谢的,礼数就是周到。”

  还有更周到的呢!谢寒梅回去之后,每日都往李吏员家里送十个包子个,四种口味都有。李吏员家里就老两口带着一个寡居女儿和两个孙辈居住,儿子儿媳都在外县呢。有了谢寒梅送的包子,他家早上再不用做饭了。

  李娘子却不过这热情小意,只能受了,客气一句让谢寒梅以后叫“姥姥”就是。从此以后,谢寒梅在街上碰到李吏员,一口一个“姥爷”,不知道还以为谢寒梅是亲孙女呢。

  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谢老爹出了李家门,就急忙问起今天的不解之处。

  “你在董家作什么怪?怎么不用早就写好的契书?莫不是里头有什么门道?”

  “早就听说董秀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倒不怕他家突然有钱不想卖了,我是怕等他日后考上举人,突然觉得这是家里祖产要收回来。有了他亲笔写的契书,日后拉扯起来,也有话说。”

  谢老爹难以置信,“过了衙门的红契,还能反悔?”

  谢寒梅苦笑:“爹,有啥不能反悔的?朱家这定好的婚事,不也轻而易举就反悔了吗?”

  “那今天咱们还去找朱班头,朱家岂不是立马就知道了?”

  “所以我才催着爹赶紧去找李大人送礼啊,咱们在衙门总要有个能搭上话的人,不然被人坑了都不知道为什么。”谢寒梅如今有些悲观,总觉得世事易变,要做好完全的准备才行。

  谢老爹也沉默,蜀中女儿自古地位就高,谢老爹肯让女儿当家,自然知道女儿有本事。他也看得开,不像其他父母一样,明明儿女更能干,自己总要摆个长辈架子,不懂装懂,随时指点几句。

  谢老爹是大撒手,既然女儿能干,那就让她干呗!很难说,这和父母兄弟俱亡,家业又被族里侵吞有没有关系。总之,谢老爹是这年岁里,难得活得“独”的人。

  父女俩商议着以后如何把包子铺做大做强,刚走到街口,就远远看到一群人围在十字路口,把路都堵住了。

  那不正是自家的包子铺所在吗?

  “生意这么好?”谢老爹吓一跳。

  谢寒梅拔腿就跑,她可没这么天真,肯定是出事了。

  众人看到跑过来谢寒梅,高声喊道:“东家来了!”

  围观众人齐齐让开一条路,谢老爹也顺利挤了进来。

  只见包子铺门前柴火四散,大锅扣在地上,蒸笼也滚远了,包子倒得到处都是。卖包子的花婶子倒在门边,朵儿姐和果子正被一个男人揪着头发打呢。

  “看什么看?我打自家婆娘、小子,你管得着吗你?”花大身材魁梧,一个红彤彤的酒糟鼻,头发没有梳好,散落一些在脸上,满脸的戾气,一副要和人拼命的架势。

  谢寒梅深吸一口气,拉了旁边一个相熟的孩子,往他手里塞了两个铜板:“去,帮我报官去,请差役大人过来。”

  围观的人都是倒抽一口凉气,怎么就要报官了。围观这么多长者、父老,难道还不能主持公道吗?

  花大也着急,嘴上却硬:“报官正好!我要告你拐带人家妻女,看老爷不判你个斩立决!这婆娘日日住在你家,又抛头露面的,谁知和多少人睡过!”

  花婶子听了这样的侮辱,掩面哭了起来,朵儿和果子也是一脸的愤恨。

  “花大!你是什么东西自个儿心里有数,街坊邻居有谁不知道?我看他们母子三个可怜,才收留他们,免得他们被你日日殴打。可他们不中用,拦不住你三番五次来闹事。我家开门做生意,不是开善堂,这样的人,我也发不起这个善心。花婶子,你带着孩子搬出去吧。”谢寒梅高声宣讲,“等会儿差役老爷来了,也请诸位街坊邻居做个见证。”

  花大一脸横肉,狰狞一笑,“行,我把人卖进楼子去,还能换一笔酒钱!”

  第119章 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6

  “老子的婆娘,老子的娃……”花大说着,又冲过去薅起靠在门板上的花婶子,把人拖到街边,扬起巴掌啪啪两下打在脸上,花婶子的脸顿时就青了。

  在场街坊邻居的脸也青了,就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人。旁人家里男人打女人,还要遮遮掩掩,怕传出这样的名声不好听。花大是不管不顾,恨不得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威武。

  有两个看不过去的男人就要上前,居然有人拦他们,人选是再也想不到的谢寒梅。

  “别去,已经报官了,让差役大哥主持公道吧。现在上去,和那等恶人纠缠起来,一会儿他要说自己被你们打伤了,或者讹你们一个摸了他婆娘。”谢寒梅摇头,“有理说不清,我就是那个前车之鉴啊。”

  被拦住的两个人热血褪去,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知道花大是什么人,这还真是顺理成章的发展。

  没人上前,众人就看着花大继续打人,花大一边打还一边高声道:“我就打了,怎么的?”

  打了几下,发现没人理他,花大回过神来看谢寒梅,顿了顿,把花婶子扔下,又把朵儿姐薅了过来,正要动手,果子就在旁边,一口咬在他大拇指上。

  十指连心,痛得花大狠狠一甩,把人摔到地上,眼里冒着凶光,显然是动了真火。

  “老汉儿,清点一下,花大到底砸了家里多少东西,等官差来了好说。”谢寒梅冷笑,“既然要卖妻儿,那正好把欠我家的钱还了。当初收留她们母子三个做工,是签了契书的,我家供吃供喝,一年还四套衣裳,拍拍屁股就想走人,做梦呢!”

  “老子给你钵大的拳头!”花大怒气冲着谢寒梅来,谢寒梅半步也不肯后退,昂头挺胸,眼神锐利得盯着花大,没有片刻犹疑。

  都说了,花大就是个混人,窝里横,他知道打婆娘娃儿没事,也知道谢寒梅这种能在街面上站住脚的女人不好惹。混子也是有脑子的,刚才他打人就是打给谢寒梅看的,以为谢寒梅心软,能收留花婶子一次,就能收留她第二次,赌谢寒梅的善心。

  谢寒梅难道会给他再次讹诈自己的机会?

  几人正僵持呢,两名差役穿着皂色服,呼喊着排开众人,高声喝问:“怎么回事儿?怎么回事儿?”

  其中一人正是朱班头,另外那人看年纪和站姿,应该是他带的徒弟。

  谢老爹上前说明情况,一堆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补充。花大真是不干人事啊,平日里打婆娘娃儿也就算了,现在明明家里都卖空了,连个遮风避雨的窝棚都没有。花大自己也是东家蹭一天西家蹭一天,要不就醉死在酒馆里,和狐朋狗友鬼混,全靠敲诈花婶子过日子。

  即便如此,他还见不得老婆娃儿过几天好日子。之前谢寒梅是不知道花大来勒索过这么多次,现在知道了,绝对不能放任。

  事情很清楚,花大也没有可以抵赖的地方。

  朱班头请围观的一个乡老出来,一同做了判决,要求花大赔偿谢家的损失。

  此时,在众人的帮助下,一地的东西已经收拾起来了。

  谢寒梅抹着眼泪道:“诸位,实在不是我家为难人,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有花大这等人天天来闹,客人们哪儿能安心吃用?大人,还有我家那口大铁锅,也被砸了个洞,当初买的时候好几两银子呢,补锅匠都不知能不能补好。还有房子,墙都砸裂了,就在那儿,你们去瞧。”

  谢寒梅掩面痛哭,朵儿姐和果子也跟着呜呜哭了起来。

  太让人同情了!

  围观众人七嘴八舌全围过来,都骂花大不成器。

  做主的差役和乡老又商议一阵,让花大必须拿出点儿实际的来赔偿,不许他再混过去。

  花大有人什么,孑然一身,只有家业还没败落之前,娶的妻生的子。花大立刻决定,把妻子、儿子、女儿卖给谢寒梅抵债。

  然后花大和谢寒梅又因为卖多少年撕扯起来,花大是不肯从此就卖断的,行情价也不是这样,谢寒梅自然要多争取几年,口里不断说着自己的损失,如今花婶子身体不好,朵儿、果子年纪又小,她家再少签几年。完全就是给花大养孩子呢,那绝对不成。

  双方来回拉扯,定下签十年的雇工契。如此,不算买良为贱,双方也都接受。

  事情还没完,哦,你赔了妻儿那就算了?肉都是割别人的,自己当然不会疼,更不会受教训。

  谢寒梅求差役和乡老做主,朱班头也给谢家的面子,当面把人拘了,带上镣铐。这种当街打打砸的,去牢里关上三个月。

  花大挣扎两下挣脱不开,被人狠狠捶了几下后背,也就老实了。都说了,花大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现在撞到官差手里,他也乖觉,立刻开始奉承起来,喋喋不休套近乎。

  “牢里是几个人住一间,哟,六七个人,那感情好,我在这外头,还没片遮雨的瓦呢。牢饭吃什么?不求大鱼大肉,窝窝头总是管够的吧?行吧,掺糠的也行,不挑,不挑。”

  花大这没脸没皮的态度,把朱班头带来的年轻差役都逗笑了,忍不住骂道:“你当大牢是客栈呢!”

  “瞧大人说的,比客栈强多了。客栈还有小偷小摸,还容易碰上黑店。牢里有狱卒看守,比客栈安全,嘿嘿……”花大看得开,反正自己孑然一身,那些酒肉朋友不用想也知道不会来捞自己。这灌县衙门还算清明,不会折腾出人命来。既然如此,花大这个混不吝,有什么可害怕的?

  在场中人皆摇头,这样的滚刀肉,你说怎么办吧?

  理清这场闹剧,谢寒梅又给朱班头、朱班头带的差役,还有主持公道的乡老送了摆在里面没被砸的好包子,谢老爹一路送他们出了街口。

  包子铺已经归置的差不多了,热闹没了,看热闹的人也就散了。

  谢老爹和谢寒梅前后脚进了院子,花婶子半躺半靠在椅子上,一边哭一边呻吟,声音断断续续,好不可怜。

  谢寒梅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嘘寒问暖,只冷声道:“什么规矩?主家进来了,你一个帮工的,倒还摆起太太的谱了。”

  花婶子吓一跳,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了,疼得龇牙咧嘴,也忍住先看东家的脸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