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78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78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就你是个面团子,谁都能从你手上榨油。”朱娘子狠狠骂了一句,“人家可没拿你当同乡。这回舍了这么大一笔银子,柜上都空了,若是让老大、老二、老三家的知道,又要闹一场。”

  “令哥儿眼看就要有大前程了,他们才不会闹呢。”朱老爷轻笑,“行啦,走吧。”

  朱老爷盘算着,自家在县城已经站稳脚跟,老大、老二、老三各有家业,做些小买卖,勉强养家糊口。等日后老四令哥儿中了进士,正经做了官员,家里再做生意就不体面了。所以,还是要买些地,做个耕读人家,说出去好听,也能给令哥儿脸上增光添彩。

  若要买地,县城附近的土地紧俏,怎么轮得到他家。肯定是买到老家来,若是要买回老家,那就不能把人得罪死了,否则日后老了回乡了,那可怎么办?若是可以,朱老爷是不愿意在家乡坏了名声的,能好聚好散就不要撕破脸。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谢家胆敢坏令哥儿的前程,就是拼着日后不回乡了,也要把事情做在前头。

  等令哥有了功名,有岳丈扶持,一个小小的谢家,他们若识趣,就轻轻放过;若不识趣,民岂能与官争?!

  朱老爷一路走一路盘算,很快就到了县城,去自家茶楼上坐着,看能不能再改进改进,多招揽些客人。哟,那么大一笔钱,他也心痛啊!

  其实,离朱老爷夫妇不远的身后,谢老爹、谢寒梅也牵着驴子,慢慢往县城赶。

  谢老爹和谢寒梅腿脚都好,没人骑驴子。一头驴子上驮着两大袋茶叶,另一头驴子上驮着两大袋香菇。

  谢寒梅叹道;“爹你现在知道了。当初我说不要把茶叶单卖给朱家一家,您还骂我没乡性,现在人家翻脸如翻书,也没拿啥乡性当回事儿。”

  “这样的人,走不远,早断了也好。”谢老爹理了理背篓,里面背着一个麻布口袋,正是刚刚朱老爷送来的银子。他是看不惯朱家攀高枝的,可话说回来,看不惯也没办法,谁叫形势不如人呢。

  “老话说否极泰来,有了这笔银子,包子铺也能把门面买下来,再阔一阔了。”谢寒梅拍拍肩上的褡裢,里面有她新试出来的包子馅儿配方、包子皮配方还有香料。

  谢家原先就是种茶的,后来从族人手里接过的茶田茶树老化,必须抬根重种。重新种要让产量达到原先水平,必须几年功夫。这段时间,家里拿什么花销?

  幸好,他们家就在丈人峰脚下,山上多宫观。谢家与宫观也是有渊源的,长年上山敬拜。谢寒梅人虽小,却机灵懂事,从真人观道长那里学了一手炒茶、做素点心的手艺,包包子就是其中之一。

  “老话也该我这个老汉儿说,你好生种你的香菇,莫让别个偷了秘方去。”谢老爹走得累了,拿袖子扇风,“这才进三月,天气就这样热,果然还是我们山里凉快。”

  “现在我对外头只说香菇是山里生的,哪里能种,都是漫山遍野的找,找到一朵算一朵。”谢寒梅也大喘气。种香菇也是她偶然试出的法子,从来天生天养的香菇,也能被种出来了,这是多大一笔进项。

  俗话说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山珍从来都是昂贵的、值钱的。谢家包子铺能在县城开起来,关键就在香菇,他家的招牌就是香菇肉包。形状不好看的鲜香菇,洗净剁碎,加上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馅儿,做成包子能香一条街。

  形状好看的香菇在家里晒干了,拿去卖给饭庄、杂货铺也是供不应求的好货。

  谢家包子铺即便是素包子,也比别家美味一些,秘诀也在香菇上。

  朱娘子也是信老君的,每年必要吃素祈福。可吃素的时候,又嫌弃素菜不入口。谢寒梅当时多傻啊,听到朱令担心母亲,立刻自告奋勇要给朱娘子做饭。在真人观的道长面前作揖赔笑,又帮着炒茶、揉茶,累得胳膊抬不起来,学了一道豆筋。

  豆筋吃着口感像肉,可只吃一道菜也容易腻啊。谢寒梅想方设法、试过诸多材料,最终用干香菇磨粉,混着其他香料配比得当,能让素菜吃出比拟荤腥的鲜美来。

  想起往事,谢寒梅下意识摇头,这算不算因祸得福?

  到了县城,谢老爹卸下茶叶和香菇,立刻出门找其他做茶叶生意的掌柜说话。他家的茶不卖给朱家了,总要另找买家。今年春茶已经上市,正是卖茶的好时候。

  谢寒梅则后院找花家婶子。

  “花婶?在吗?忙呢!”谢寒梅一路打着招呼进门,直到后院,才看到一个清瘦的背影正对着井口洗菜。

  听见声音转过头来,一个年龄和谢寒梅相仿的姑娘抬头一笑:“梅子过来啦!”

  “朵儿姐,花婶呢?”谢寒梅笑问。

  朵儿姐笑脸僵住,低声道:“我娘身子不舒服,正躺着呢,你有啥事,和我说也一样。”

  身子不舒服?怕是又挨打了吧。

  谢寒梅笑笑,“那我正好去瞧一眼,和花婶说两句话。”谢寒梅进屋,就见花婶背对着门躺着,谢寒梅走近了,也不见转过身来。

  谢寒梅看着她情不自禁微颤的脊背,没有说话,静悄悄退了出来。不必细看,脸上还有淤青呢,必是花家男人又动拳头了。

  花朵儿在廊下站着,见谢寒梅出来,连忙道:“这几日,我又调了酸菜馅儿,把茱萸拌在酸菜里,酸酸辣辣最开胃,早上肚量大的客人,吃五个都吃得下,等我蒸一笼给你尝尝咸淡。”

  “朵儿姐,你的手艺,我自然是信的。”谢家之所以能开启这个包子铺,除了谢寒梅自己有本钱,有秘方之外,关键是还有朵儿姐这个大厨。

  谢寒梅能把方子试出来,自然也是能做的。可是她手艺着实不如朵儿姐,包包子速度不如、创新也不如,自从用了朵儿姐当厨娘,包子铺生意一直都很好。

  朵儿姐包包子,花婶兼掌柜兼跑堂兼账房,娘仨就把包子铺撑起来了。

  哦,对,朵儿姐还有个弟弟。

  “果子呢?”谢寒梅笑问。

  “他到城门口帮闲去了。听说清明蜀王爷要来青城山祭拜,各位官老爷早早就来踩点,果子去城门口,看看能不能遇上一两个要带路、跑腿的,挣两个铜板。”

  “是吗?那今年清明有热闹看了,要是贵人们不封山,咱们也能到上清宫参拜呢。”

  朵儿姐摇摇头,“难,上回知府夫人来参拜,不就一路禁止围观,到了山顶也是布障遮得严严实实,我们在二楼垫着脚尖看了半天,也只看到鎏金的轿顶子。”

  第117章 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4

  天都快黑了,谢老爹才擦着宵禁的时辰回来。一进屋,愁眉苦脸坐在长条凳上,有气无力把褡裢甩下来。

  褡裢里是用油纸分包好的茶叶,拿给各家掌柜当样品的,如今的动作一大,都甩到地上了。

  看这模样,谢寒梅就知道事情不顺,走过来把茶叶包收拢起来,褡裢也挂到进门的架子上去。

  谢寒梅不问,受了一肚子气的谢老爹却忍不住:“好个朱老贼,亏我还好言好语待他,没想到他这是要绝我们家的生路啊!梅子,你再想不到,那是什么腌臜人,居然已经和相熟的茶行打了招呼,不让收我家的茶叶。气死个人,当真气死乃翁了!”

  谢寒梅默默递了杯茶过去,“算了,老汉儿,看朱令办的事儿就知道,从来听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朱令万恩负义,不就是有样学样,当爹的能是什么好人呢?”

  “就是!亏得我以前心眼儿实,掏心掏肺对那家子,人家只把咱当冤大头呢,你说,你说,真是气死个人!”谢老爹哪里喝得下茶水,愤愤把茶杯掷在桌子上,掷得太狠发出闷响,又心疼得拿起来左右看看。一个茶杯也不少钱呢,碎了一个就不成套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老汉儿,别太着急上火了,农时不等人,咱家今年春茶还继续采,我和观里真人也学了制茶的手艺,大不了咱家自己做茶,就卖给上山参拜的客人。丈人峰脚下可是有不少大观,真人观、丈人观、圆明观、上清观……能出来参拜的,家底儿必定丰厚。刚我还听朵儿姐说,今年清明蜀王妃要来上清观祭拜,多少达官贵人跟着过来啊。”

  谢老爹却不这样乐观,“贵人又哪里瞧得上乡下野茶……唉,怪我眼水不好。”

  蜀中这里,说狗的眼神不好,才说“眼水”呢。谢老爹这是气狠了,连自己都骂。

  谢寒梅也不知该劝什么,干脆和他说起包子铺的事情。

  “今儿下午,我请董大娘来铺子里略坐,和她说好把她家铺子盘下来。董大娘是实在人,也没要高价,我已和她说好,十八两银子,过红契,衙门口打点的钱也是咱家出。”谢寒梅又不知从哪儿摸出个小算盘来,通体漆黑,笋盘珠子油亮油亮的,霹雳啪哒一阵拨弄:“明儿去找朱班头,再给户房的李师爷备上四色表礼,其他当差的、帮闲的都备一份喜糖,我买正宗南货,一起算下来,十九两就能拿下这铺子。”

  “吁——吁——”谢老爹凭空拉住马缰,“慌哪样,慌哪样?我都不在,你咋就和董大娘说好了,没个当家人在,你当心让人哄了。”

  谢寒梅却是寸步不让,“老汉儿,这个事情听我嘞!我是看明白了,天大地大人心更大,爹有娘有不如自个儿有。咱家受了委屈,朱家还要来迫害,不就是杖着自己在县城有根基吗?县里才几户做茶庄、茶楼的,咱包子铺又不是专供贵人,来的都是街坊邻居,他也管不到。要不趁着他家管不到,赶紧把铺子开起来,等到朱令娶了学政女儿,被扶持着中了举人,外头人看到他家的声势,都要来踩我们一脚!”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谢老爹嘟囔:“这也太快了。银子还没捂热就要花出去。”

  “说好了,这钱是我挣来的,该怎么花我说了算。”谢寒梅收起算盘,双手叉腰,仿佛谢老爹再说一句不同意,她就要开始“讲道理”。

  “好嘛,好嘛~算,算,你最拿自己当瓣蒜。吃了饭饭,又吃了肉肉,还不晓得饱饱!”谢老爹连嘟囔都不敢太大声,他是没主意的,事到如今,只能让有主意的人上了。

  谢寒梅只当没听到这抱怨,又换了一副笑脸,殷勤得扶谢老爹后头罩房歇息。包子铺这格局,前店后屋,中间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又在人流量做大的十字路口边上,卖十九两当真是行情价。

  花婶子、朵儿姐和果子母子三个睡在最靠近前店的屋子里,谢老爹这东家肯定住后罩房的正中间,这间房采光最好,离街最远,最清净。

  第二天天还没亮,花婶子、朵儿姐和果子已经起床和面、调馅儿,忙得不可开交。比他们更早的是送猪肉的,把背篓放在门边,砰砰砰拍响房门,等里面答应了就走。片刻功夫,朵儿姐就从门板后探出头来,把那背篓猪肉抬进屋。

  送其他菜的人也是如此,个个嘭嘭地拍门,谢老爹也是好瞌睡,这么吵,居然没醒。

  谢寒梅自从听到第一声拍门就醒过来,穿戴好洗漱了出来,花婶子一家四口早就热火朝天忙碌起来。

  包子铺馅料有讲究,猪肉香菇馅儿、猪肉小葱馅儿、酸菜馅儿和香辣豆腐馅儿的。这些馅料只能当天调,诸如小葱馅儿的,若是头天晚上就调好,过了一夜,绿油油的葱叶就把变成暗淡的黄色、脏兮兮的,让客人瞧了心里不痛快。

  因此卖包子总是要起得特别早,就做一早上的生意。

  谢寒梅干不了下调料的技术活儿,只能帮忙切菜、洗菜,嘶——这冬末春初,井水也是透心凉。

  等到天微微亮,门口已经架起了大锅和蒸笼,包子的香味儿顺着晨风飘远,住得近的街坊邻居耷拉着鞋跟就过来买了。还有让小孩子端个碗过来,从碗里把铜钱拿了,再把包子放进去的。

  更远的,愿意尝尝市井味儿的贵人家奴仆则要更晚些,等到第三笼包子出锅了,穿着青色短打的跑腿仆人才来,一买就是一笼、两笼,等包子的空隙,朵儿姐也要给他一个带肉的吃着,请他在贵人面前多说好话。虽然这跑腿仆人不一定见得到主人家。

  谢寒梅没去招呼客人,包子铺这忙碌劲儿,三五个人同时和你说话,不熟悉还真容易出错。出错就得罪人,脾气好的调笑两句就算了,脾气不好的,那是要下你脸面,放话出来:以后再不来了。

  做生意就讲究个和气生财,谢寒梅看着朵儿姐长袖善舞、如鱼得水,心里也觉得满意。当初看他们母子三个被无良丈夫赶出门,无家可归,发一发善心倒得了个人才。

  谢寒梅听着客人们买包子,买得最多的还是香菇包,这包子对外是叫山珍玉笼包的,看来即便在山脚下,人们对香菇的追捧还是很上心的。

  包子卖了五笼,谢老爹才起床收拾好。谢寒梅拿了个食盒,自家四种包子,一样捡了四个,装在食盒里,提着往这条街最里头的董家走去。

  董家只有董秀才和寡母董大娘居住,听到敲门声,董大娘在里屋应了一声,“可是谢小娘?”

  谢寒梅应声;“大娘,是我嘞。”

  没让人等,董大娘飞快过来开门,谢寒梅又介绍谢老爹,三人你推我让做足了礼数,才在正堂落座。

  “我家铺子那是先夫留下的产业,若不是为了我儿科考,是再也舍不得卖的。旁人家有出二十两的,我都没舍得买,就是要卖给你们这等知根知底的人家。”董大娘落座之后,就说起了自家卖亏了,“去年隔壁,那还不是当路口呢,和我家一样的院子,那可是买了十九两,我只收你们十八两,实在是……”

  “实在是大娘疼我。”谢寒梅笑眯眯的接口:“您现在还计较一两半贯的,等到明年做了举人娘亲,多少人捧着十贯百贯来求呢,听说还有要把田产依附在名下的,到时候,我还要请大娘去我包子铺上坐一坐。客人们只听说文曲星娘亲也吃我家的包子,肯定带火生意。”

  董大娘被捧的舒服,也忍不住笑出声:“借你吉言,不是我吹牛,孩儿功课是真好,得了先生许多夸赞,和他说要是下场好好发挥,定能高中。”

  谢寒梅含笑听着,等董大娘说够了儿子的聪慧和肉眼可见的好前程,才笑眯眯问道:“卖铺子这事儿,秀才公知道否?如今秀才公眼看金榜题名,家里产业也该打理起来才是。”

  屋里传来轻咳,董大娘立刻重重动了食盒,想以此掩盖声音,笑道;“他专心读圣贤书就是,这些小事,就不用他操心啦。”

  “那契书怎么办?总要秀才公帮忙起草的啊。”谢寒梅蹙眉,“我也没请人写契书,想着秀才公家里总不缺笔墨,就没花这个冤枉钱。”

  “啊这……”董娘子有些为难,“你现在去请写字的先生……”

  “现在去请写字先生来不及啦~人家现在还没出摊,等我写好了过来,日头都高悬了。我家之前相熟的班头,今天也是要跟着大人出门办差的,这错过了,又是一桩事情。唉,唉,今日出门的时候,明明看过黄历,怎得这般不顺。大娘,之前说好今天办红契,我家出过户的钱,若是今儿办不了……”

  “我听动静我儿起来了,我去看看。”董大娘见势不对,立刻就溜。就到里屋悉悉索索一阵,耽搁了好一阵子,又有压低声音的说话声传来,谢家父女只做不知。

  不一会儿,董大娘拿出契书来,强辩道:“看我,之前就想着了,早就请懂行的先生把契书写好了,瞧我这记性。”

  谢寒梅接过一看,纸上墨迹还未干透,看到最后一行写清楚了“银货两讫,再不相干”。谢寒梅吹干字迹,请董大娘和他爹按了指印,这才请董大娘一起去衙门。

  谢寒梅吹气的动作,看得董大娘一阵脸红,知道自己的托词没瞒过去。

  第118章 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5

  “两位且等等,老婆子换身衣裳,马上就来。”董大娘尴尬得整了整衣摆,准备收拾好了和他们一起去衙门过户。

  “不急,不急,大娘还没吃早饭吧?吃了再去,我从家里带了几个包子过来,不是啥贵重东西,我的一片心意,还请大娘不要嫌弃。”谢寒梅又把食盒往里推了推。

  “客气了,客气了,我早吃过了,收拾收拾就能走。”董大娘拎着食盒进里间,示意自己要收拾的就是这些杂事。

  包子铺的山珍玉笼包可是灌县都有名,谁家吃山珍不是珍而重之拿鸡鸭鱼肉去配,结果包子铺居然暴殄天物,剁碎了做包子。摇头叹息的人也要去买两个尝尝,毕竟不是谁都能吃上鲜香美味的山珍包。

  谢老爹见人走了,悄悄指了指谢寒梅斜跨在身上的布包,里面有他们早就写好的契书,怎么不拿出来?

  谢寒梅竖起食指,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在人家家里,谢老爹也不好说什么,只瞪她一眼,示意她不要作怪。

  不一会儿,董大娘换了一件外袍,头上插了两支银簪,打扮得更庄重一些出来了。

  谢寒梅又问了一句:“董秀才不一道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