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40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40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娘娘恕臣无礼,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元子,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值得您分心。元子才是娘娘的依靠、张家的依靠、天下人的依靠。”

  皇后颇受震动,深觉这是个好主意,拉着朱晴的手拍了又拍,“你说的有道理,我听你的。到时候也要赏你,等皇儿立了太子,我就让你做司衣!”

  朱晴轻笑,“娘娘说笑了,中间还隔着掌衣呢!”

  “莫掌衣求了出宫养老,我和徐尚宫说了,提你做掌衣。本想等尚宫局出了文书再正式和你说,如今话赶话说到这里,就先恭喜你啦。”皇后笑眯眯拍着朱晴的手背。

  “臣谢娘娘提拔。”朱晴深深福礼,“娘娘放心,臣必定办好此事,不让娘娘和寿宁伯夫人操心。”

  皇后满意点头,嘴上却说:“这本就是你该得的。你助我诞下皇儿,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娘娘已经提拔了臣,娘娘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

  “好啦,好啦,什么知遇之恩都是男人们说的。你呀,好好陪着我,日后,我一定让你做尚宫。”

  “是!”朱晴再打包票,“这几年国舅没有官职爵位在身,也不能让人小瞧了,臣去打听一下,看英国公世孙是怎么回事儿。若是世孙有错,就让他登门赔罪,也让外头人看看,即便没有官职爵位在身,国舅也不容轻慢。”

  皇后更满意啦,放手任朱晴施为。

  朱晴领了皇后的腰牌,常往乾清宫去请安,那里方便打听前朝的消息。

  朱晴又送来羹汤,刚巧,这次也是何鼎来接。

  朱晴这次带的都是自己人,遂笑道:“这是娘娘为皇帝亲手煲的绿豆百合汤,清热去火。娘娘特意交代了,这是在井水里冰过的,请皇帝放一放再用,万不能伤了脾胃。”

  “请朱女官回禀娘娘,老奴定会劝着皇帝。”

  “有何公公这样的忠直之人在侧,娘娘怎会不放心。”朱晴行一福礼,笑道;“还未恭喜何公公,荣升秉笔太监。”

  大明内监分为十一监,其中司礼监权柄最重。有资格随侍在皇帝身边的司礼监众人,又有随堂太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之分。乾清宫刚经历了一轮选拔,何鼎从随堂太监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国舅偷戴帝王金冠事件上表现出众。

  何公公也回以微笑:“还未谢过女官为我周全之情。”

  朱晴挑眉:“公公在说什么,我竟听不懂。”

  何鼎面上笑容不便,只是声音轻了些:“以往娘娘宠爱国舅,常罚进谏之人,如今我如此得罪中宫,却未见罪,可见有人相帮。唯一有心有力之人,不正是女官吗?”

  朱晴也保持这笑容,他们这样站在乾清宫门口说话,最正大光明又不惹人猜疑。“公公不要误会,不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耳。”

  “本就没有误会,我辈中人。”何鼎脸上的笑容大了些,接过朱晴手中食盒,转身进殿去了。

  我辈中人?我辈中人!

  朱晴心想,大明有郑和,自然也能何鼎。如今的掌印太监谭吉公公,被皇帝尊称“老伴”,也是忠心正直之人。一样米养白羊人,只有坏人,哪儿有坏职业呢?

  “姑姑,我打听过,何公公本还选不上秉笔太监,是谭老伴说皇帝久居深宫,众人敬畏,虚选些忠直之人陪侍才好。”这次跟着朱晴来的是她培养了好几年的小宫女圆圆,人如其名,长着一张圆圆的苹果脸,最能令人放下戒心,十分擅长打探消息。用后世的话来说,是个社交牛人。

  “哦,咱们自己知道就行,回去之后不要提。”

  “我知道,娘娘不喜欢何公公,喜欢李公公。”圆圆动了动鼻子,一副我什么都明白的表情。

  “你又知道了?”

  “当然知道!娘娘不仅喜欢咱们宫里的李才李公公,还喜欢乾清宫的李广李公公,上回就是李广公公私下帮忙,国丈才来的那么快,来了直接跪,皇帝才心软的。”

  朱晴拍了拍她的脑门,再次叮嘱:“行了,心里知道就好,嘴上别带出来。”

  “这不是和姑姑一起出门嘛~姑姑放心,和别人我可不会。”

  “习惯……”

  “习惯成自然,平时就要谨慎!”圆圆吐了吐舌头,“姑姑都说八百遍了,我知道的。”

  朱晴笑笑,真可爱啊,看着这样真诚的笑脸让人开心。

  实际掌管坤宁宫的人,要打听消息也很简单,朱晴没过两天,就把两位国舅和英国公世孙张仑起冲突的前因后果打听清楚了。

  “世孙与其他袭爵人家子弟相约于庄子上射猎,骑成年马,带猎鹰、猎犬,和入山过夜毡毯、皮裘、锅碗。娘娘不知,武勋人家常以此磨练小辈,在山中或与同龄人结伴,或自己独行,待满三天才行。途中是没有长辈、成年护卫跟着的。许是一行人太过惹眼,两位国舅在长安街遇上,就想与世孙一行人同行。娘娘也听出来了,世孙等人的行程,不合两位国舅参与。世孙婉拒之后,国舅身边护卫出言不逊,挑拨离间,国舅才以为世孙等人不带他们是看不起人。”

  “国舅先打了怀宁侯之子一拳,后两拨人对打。两位国舅身边有护从,世孙这边都是习武人家子弟,因此旗鼓相当,双方都没受什么伤。京兆府的衙役巡街看到,帮忙把人拉开,双方都去了衙门理论。过后,世孙一行继续入山行猎,并未有什么风声传出。”

  皇后听明白了,是两个弟弟先拦人、先动手,他们身边都是成年的护从,那边却是少年子弟。打了这一场,人家没当回事儿,回去也没告状。

  就问尴尬不?

  朱晴听寿宁伯夫人避重就轻的告状,就知道事情起因多半在两个国舅身上。说真的,就他俩现在的名声,和以往皇帝拉偏架的先例,若不是道理全在自己一方,英国公世孙家世显赫,平时大家都是绕着两位国舅走的好吗?

  “啊这……啊这……可娘递了信进来,我总要给弟弟们撑腰的啊。”

  朱晴笑问:“夫人不识字,怎么给娘娘写信了?”

  “是娘口述,鹤儿代笔的,这几日天气太热,我也不忍娘顶着太阳进来,就让刘婆婆回去请安,顺带捎回来的。”

  唉,这就是耳根子软的坏处了,你说的话她听,别人说的话她也听,稍微一不留神,就让人钻了空子。

  “夫人怎么说?”

  “娘觉得几年的时间也太久了,下个月就是皇帝圣寿,趁着皇帝心情好开口,肯定能成。”

  所以,偷戴皇帝金冠这么严重的事情,半年之内就要官复原职,水过无痕吗?这可是大不敬的罪名啊,这样都行?

  朱晴想了想,换了个方向劝:“夫人说的也有道理,只是不能一竿子直接支出去,还是要循序渐进的来。不如娘娘先给皇帝备一份寿礼,送上礼物的时候,再慢慢迂回着打探。不能把话说太明白,不然皇帝直接撅回来,岂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对啊,真是个好主意,晴儿,我就知道你最聪明了,我都听你的。”

  别了,这句话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从来没有哪一次,你是真的听过我的。

  第61章 我杀皇后与国舅26

  有朱晴从旁“协助”,皇后自然没能在皇帝圣寿的时候,为两位弟弟求情成功。

  寿宁伯夫人接连进宫好几次,怪皇后不尽心,心里没有两个弟弟,要逼她老人家去死。当然,对朱晴更是横眉怒目、冷嘲热讽,先前的丁点儿好脸色也不见了。

  皇后都怕了亲娘,听说寿宁伯夫人要进宫,立刻就犯起头疼病。

  忙过了皇帝圣寿的大日子,宫里就要放一批人出去。之前说过的莫掌衣在此次放归名单中,朱晴正式升为掌衣。

  还有赵女官,带朱晴入宫的赵姑姑也在出宫之列。

  赵姑姑是清宁宫女官,陪了太皇太后几乎一辈子,老仆出宫,自有一番体面。太皇太后的赏赐自不必提,下头宫人也多来探望,送些临别赠礼。

  朱晴捧了一个匣子过来,刚好碰见几个小宫女往服侍赵姑姑的小宫女手上塞帕子,她们俸禄有限,就绣了帕子表心意,也不进去给赵姑姑请安,只是在门口磕个头尽心。

  朱晴被引进屋内,赵女官坐在罗汉床上,小桌、地上摆满了东西,有收拾好的箱子,有刚送来的赠别礼,还有散乱着等待归置的物件。

  “屋里忙乱,见笑了。”赵姑姑起身迎接,如今她已经卸下官职,只穿平常袄裙,戴一个金狄髻,说不出的轻松。

  “姑姑。”朱晴深深福礼,“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姑姑的感激之情,我说不出那些漂亮话,这点儿心意,请姑姑收下。”

  朱晴奉上那个小匣子,赵姑姑接过,很沉,有些压手。可能是朱晴的郑重态度影响了她,赵姑姑违反礼仪的当场打开,只见里面是两个素面金镯。

  赵姑姑拿起其中一个掂了掂,实心的,没有任何花纹,这分量戴在手上,手腕都要压出红痕来。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是我给姑姑的养老钱。”朱晴坚定得看着赵姑姑的眼睛,这世道,什么都没有金子实在。赵姑姑无儿无女,那几十年不见的侄儿怎么可能靠谱。

  赵姑姑把金镯放回匣子,轻叹一声:“你知道的啊。”

  “是啊,我知道,姑姑当初引我进宫,是想收我为徒。可惜世事变幻,我们没有师徒缘分,但我对姑姑的感激如这赤金一般。”她不能为姑姑养老送终,送上这一对实心金镯,够赵姑姑安享晚年了。当初赵姑姑知道她没说实话,还是把她从泥潭里拉出来。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也没帮你什么。你聪明,聪明人在哪里都是有出路的。”赵姑姑在朱晴步步高升的时候就想明白啦,不管朱晴当初是装傻还是真傻,总归她没有害自己。如今又送了这样一份大礼来,赵姑姑心里就再没有不平啦。什么感情、感激,光说嘴赵姑姑是一个字都不信,可有这两个大金镯子,赵姑姑就觉得朱晴面目可亲。

  赵姑姑沉吟了一下,斟酌道:“宫里有贵人们庇护,自然衣食无忧,可还是有很多人想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说呢?”

  “姑姑对我知根知底,我又哪里有家呢?”朱晴自嘲,“姑姑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你没想过打听父母亲人?”赵姑姑不信,不管再嘴硬,女人总是忍不住心软,宫里掏心掏肺掏干月银供养卖他们家人的宫女还少吗?跟何况朱晴聪明,她肯定能拿捏住父兄,这世道,女人没有娘家,总是要吃亏的。

  “不想废那个事儿。我如今在娘娘身边做事,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你不嫌弃的话,我多嘴两句。”赵姑姑显然拿定了主意,语速比刚才快一些:“你家在你入宫之后是有些变故的。当初你爹娘卖你是为了凑一笔银子入国子监做监生,可引荐人吴举人并非善类,他以举人之身谋了外任,临行前,卷走了你爹七拼八凑的钱。”

  “呵呵!”朱晴冷笑,宁愿卖女儿也要当监生,这下可好,鸡飞蛋打。

  “你入宫第二年,东城民宅起火,没入宫小宫女学规矩的地方也在那里……”

  “我大姐死了?”朱晴反问,怪不得她一直没在宫里名册上看到大姐儿,朱晴一直以为是自己没用心找的缘故。

  “大火烧了半条街,院子里死了一大半人呢,名册什么的全被烧没了,剩下的人也被吓傻了,根本说不清自己叫什么。后来宫里贵人慈悲,多给了一年让她们养身子,活着的人重新起了名字,这几年陆续都入宫了。你大姐也不敢说就去了,说不得她就是那些运气好的人呢。”赵姑姑软语安慰。

  朱晴闭了闭眼睛,不敢奢望大姐儿有什么好运气,她们姐妹这一生,从未有过好运气。

  “罢了,我早就说过,只当没这个姐姐了。”朱晴侧了侧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赵姑姑把视线垂在茶盏上,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气氛安静而沉默,赵姑姑端起茶碗,啜饮一口,等朱晴调整好心情,慢悠悠道:“我在这宫里过了大半辈子,勉强混出个人样啦。当年我引你入宫就是看好你,如今我要走了,却又老婆子碎嘴,有几句不中听的话,想说与你听。”

  朱晴转过头来,带上了标准的亲切微笑:“请姑姑教诲。”

  “我夸你聪明,那你知道自己在皇后娘娘身边做什么吗?我听说你竟然想做个忠臣?”

  “姑姑何出此言?”

  赵姑姑静静看着朱晴的眼睛,看她不闪不避,旋即轻叹:“你要明白,虽然咱们女官自矜自重,常用臣自称,但在这宫里,谁都是奴婢。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人称内相,回皇帝话,还一口一个奴婢呢。”

  朱晴起身,行了一礼,才缓缓道:“请姑姑教诲。”

  “你是明白人,我教不了你什么,可你心里要真明白啊。”赵姑姑从同一句话里,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拍拍朱晴的手,她知道朱晴肯定能明白。

  朱晴郑重谢过赵姑姑的提醒,在这吃人的深宫职场,若非心肠好,谁又来提点她这些呢。朱晴知道自己的毛病,她以为自己已经弯下膝盖、低到土里,只求荣华富贵,不求一丝真情。可终究,脊梁弯不下去啊。

  她下意识想救那些无辜人,总觉得举手之劳是人应该做的,从不认为正义是编出来骗人的玩意儿。

  所以,她想代替赵婆婆跟在皇后身边,她想影响皇后做一个稍微体恤下人一点儿的统治者。

  赵姑姑这里来送临别礼的人特别多,她能抽出这一小会儿和朱晴说说话,已经很难得了。

  看屋外不停有人走动,朱晴失去告辞回去。

  “多留一会儿吧,我们这一别,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再见了。”赵姑姑还想挽留。

  “姑姑,在宫外若是遇到事情,就给我稍个信儿吧。等我有机会出宫,一定去瞧姑姑。”朱晴对赵姑姑露出一个灿烂的、不符合宫廷礼仪的笑容,施施然离去。

  ………………

  “姑姑,你回来啦~”房间内,圆圆泡好茶,递给刚回来的朱晴。

  这一声姑姑,听得人暖心。

  “圆圆,你先回去歇着吧。”朱晴接过茶,并没有喝。今天和赵姑姑一番谈话本就让人心思沉郁,再喝茶,更要睡不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