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心情不好吗?可是舍不得赵女官?姑姑别担心,等赵女官出宫安顿好了,咱们就托內侍去探望啊。我是不行了,但姑姑你大约能向娘娘求一个出宫的机会。又不是不能见了,姑姑快别伤感。”圆圆连忙努力安慰。
“傻丫头,你懂什么。”
“我怎么不懂了,姑姑这些日子心情不好。那边……总来找茬,连引姑姑入宫的赵女官都要出宫了,姑姑自然心里郁闷。”圆圆用下巴指了指正殿的方向,谨慎的没有把任何落人话柄的词语说出口。
两位国舅的官职一直没有恢复,寿宁伯夫人时不时来给皇后添堵,皇后就把办事不力的罪名压在朱晴头上。这几日,退居二线的刘婆婆又死灰复燃,李才也积极向皇后推荐与她交好的女官。
朱晴无奈,这种感觉很熟悉。当年,她有千般理由万般妙语来不及说,就被朱娘子打了一顿,险些打死。如今皇后并不知道她背后的心思,却不妨碍她无差别打击,让朱晴“重温旧梦”。一样的无能为力,一样的憋屈,你读书多、你有功劳……有屁用!主子看重你的时候自然千好万好,拉着你的手仿佛你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你办事不合心意了,自然成了奴才。
“你又知道了。”朱晴点点小丫头的眉心,笑道:“大人的事情少瞎想,回去吧。”
圆圆才不要回去呢!她自入宫起就被朱晴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自觉该为姑姑分忧:“姑姑,要不你去求皇帝吧。皇帝那样宽和,听说乾清宫有小宫人因为思念父母偷偷哭泣,被皇帝听见了也不怪罪,反而赐了他银钱,让他还家呢。皇帝这样仁慈,你又是为娘娘分忧,你在皇帝面前也是有脸面的人,这事儿办好了,娘娘不还一如既往倚重姑姑!”
朱晴让圆圆坐在自己对面,问她:“那你知道那个赐银还家的小宫人后来怎么样了?”
圆圆摇头。
“出宫后,被家里人收缴了赐银,再卖了一回。”朱晴叹气,“皇帝自然是仁慈的,可我们做奴婢的,在主子面前,又哪里敢说有脸面呢。”
“可是,可是……”圆圆积极反驳,“前朝那些有见识的官员都说,皇帝是明君!”
“先帝爷在的时候,朝臣们也这么说。”朱晴怼她。
圆圆哑口无言,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朱晴却有些欺负小孩子的羞耻感,笑道:“不过你说的不错,皇帝的确是个明君。可圆圆啊,太阳也有照不到的地方。”
圆圆生气了,一拍椅子扶手,“姑姑!不要说这些云山雾罩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小没良心,我教你读书,你就学会用成语顶撞我啊~”
“姑姑,姑姑~”圆圆蹭过来,抬头观察她没有生气,又在她怀里撒娇:“姑姑,你教我嘛,你不说清楚,我怎么明白呢?”
“唉……说不清楚啊。”朱晴摩挲着圆圆的双丫髻,“世人都说皇帝对娘娘是千古独一份的好,是世上最好的夫君,你觉得呢?”
“自然是啊!皇帝对娘娘多好,中宫独宠啊!我听过好多故事,什么唐明皇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什么唐太宗挚爱长孙皇后,绝不再另立他人为后,还有前头先帝爷对万娘娘,可也不妨碍他们同时还宠爱杨贵妃的姐妹,还有满宫的妃子。虽然,教习们都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圣宠,可我总觉得,总觉得不太对。皇帝对咱们娘娘才是真好。”圆圆是真的土生土长,说不出一夫一妻这种话,但她也能本能得察觉不对。
“还有呢?皇帝对娘娘还好在哪里?”
“对国丈一家分外优宠啊。什么升官、赐爵、赏钱就不用说了,两位国舅那样,可从没受过罚。不管和谁起纠葛,皇帝都是站在娘娘这边的。娘娘只要给家里求情、求官、求爵,皇帝再没有不应的。”圆圆小声凑近朱晴耳边:“这回要不是姑姑,娘娘就把国舅的官位求回来啦。”
朱晴拍怕她的头,当做对这句话的回应。
“还有呢?”
“还有清宁宫老娘娘不太喜欢娘娘,皇帝自己尊重老娘娘,却不勉强咱们娘娘去清宁宫请安。外头朝臣说娘娘的不是,皇帝也一力承担,重不怪罪。”
“还有吗?”
“姑姑,你怎么还想听?你都知道的啊,圣寿的时候,皇帝还给国丈一家赐了许多金银,用来修建家庙,还拨了一千户人专门维护家庙。听说那修得叫一个金碧辉煌,比当年先帝爷给万娘娘修坟茔时华贵多了。”
“是啊,独宠、优容,可皇帝知道张家在外头欺压百姓,家庙附近的田地被他们直接强征,一千户人还不够使,又强抢军户,充作徭役。皇帝这么圣明,怎么会不知道?御史弹劾,皇帝轻拿轻放,罚俸了事。嘴上说不要堵塞言路,可上奏的御史转眼就放了外任。事后再说失去一直臣,有意思吗?皇帝明明可以保下那御史的。正因皇帝优宠无度,张家的名声、皇后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
“皇帝若真是好丈夫,为什么不约束皇后、约束张家?皇帝说爱民如子,可那些被张家强抢的军户不是他的子民吗?皇帝说圣明烛照,他不知道两个国舅欺男霸女,在宫中都敢对宫女动手动脚吗?都说皇帝爱重皇后,怎么不帮助皇后明事理、辨是非,做个受人尊敬的贤后呢?”
圆圆被朱晴的慷慨激昂吓住,小声嘀咕道:“这不是有姑姑帮娘娘吗?”
一瞬间,朱晴都泄气了。“算了,不说了,回去吧。”
“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乱说话。姑姑,你和我说嘛,你教我,我保证好好的,再也不插话。”圆圆举着两只爪子保证。
朱晴被她的鬼脸逗笑,圆圆的问题其实就一句话:为什么要帮皇后?
“我啊,大约心里是有期许的。若是皇后能贤明一点,后人说起皇帝独宠皇后,就不会太过反感。有了这对先例,以后还会有皇后能有这样的经历。若是独宠就宠出一个无法无天的外戚家族,人们只会把罪名怪到独宠上。”朱晴轻叹,“我们女人太难了,若是皇后贤明,外面不那么物议汹汹,身边人、底下人、后人,都会好过很多。”
“姑姑,我还是没听明白。”
“听不明白就先记着,等你年岁再大些,自然就明白了。”朱晴却不想再讲了。心里话是剖析不明白的,她的所作所为,做就够了,不需要标榜。
“哦。”圆圆无所谓的应着,“那姑姑要真帮国舅要回官职吗?”
“不!”
……………………
这人啊,就是不能说,昨晚刚心事重重得提过国舅复职一事,今早就在宫里撞见了人。
“晴姐姐别来无恙。”大张国舅等在廊下,随意拱了拱手。
朱晴一板一眼规矩行礼,“见过两位国舅,不敢当国舅一声姐姐,臣告退。”
朱晴行过礼就要走,大张国舅却左跨一步拦着,笑道;“晴姐姐还是怎么开不得玩笑,我许久没见姐姐,不知姐姐身体如何?你贴身伺候,我正有话要问你呢。”
朱晴转身往旁边去,小张国舅把右边挡住,廊下就这么宽,过不去了。
“娘娘一切都好,国舅不如亲自问娘娘,娘娘定然欣慰。”
“嗳~我对姐姐的一片濡慕,不想让她知道,我先问问你,才知道怎么关心姐姐啊。”
“国舅说笑了,娘娘晨起还未用膳,臣正要赶着去伺候。”
“无妨,无妨,我刚看了,姐姐还在梳妆呢。快快,就此时,和我说说姐姐的近况。”大张国舅对着朱晴身后一列宫女扬起下巴,“你们还不走?”
宫女们战战兢兢,忐忑得看着朱晴,不敢走,也不敢留。
朱晴回头,对她们安抚一笑,“好了,都打起精神来,先把膳食送过去。”
等宫女走了,朱晴回头一看,周边原本忙碌的宫女、內侍,好像突然学会闪现和隐身术,几句话功夫都不见了。
“国舅想问什么?臣定然……”
“晴姐姐还不知道我想问什么?”大张国舅上前一步,就要拉朱晴的手。
朱晴站在原地,心说这是什么狗血剧情,我是该义正言辞的拒绝,还是识趣的委身?
朱晴退开一步,冷冷看着大张国舅,突然灿烂一笑:“国舅这么问,我该怎么回?不如国舅告诉我,我想的对不对?”
“哈哈哈,还是晴姐姐明事理,你跟了我,就不用做这些下人事,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大张国舅傲然承诺,本想摇几下折扇更有风流气度,腰上摸了摸发现没带,风流姿态摆不出来,只能高昂着头,表示自己的屈尊降贵。
“是吗?荣华富贵谁不爱!国舅可禀报过寿宁伯和夫人,什么时候来下聘,我是从坤宁宫出嫁,还是回家发嫁?”
大张国舅瞪圆了一双眼睛:“你,你居然想让我娶你!”
朱晴佯装惊讶,“啊?原来我想的和国舅想的不一样啊!国舅不想娶我,那就是想让我做妾了?这恐怕不行,国法云,庶人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国舅福德深厚,断不至于此。”
大张国舅刚要发怒,朱晴又紧接着道:“不想娶妻,不能纳妾,那就只是玩一玩了。也行,国舅是娘娘爱弟,我又怎么反抗得过。国舅准备给我打几套金头面、做几声绫罗衣裳、置地几垄、家宅几间?”
大张国舅被她叭叭叭一阵问懵了,这剧情不对啊。
以往大张国舅只要摆出这个架势,那些小娘子都是惊慌失措、眼眶通红、羞愤不已,就是身边有父兄在的,那男人也会气得说不清话。少数能想明白的,也是奴颜婢膝,恨不得马上把女儿、妹妹送上,但那小娘子一定是羞愤难堪的。
大张国舅吃了见识少的亏,被朱晴一段话镇住,人跑了都不知道。
大张国舅在回廊上站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狗日的,被人讽刺了!说什么庶人四十纳妾,这不是说自己至今还是白身吗?什么玩一玩儿,又送金银,又送铺子的,谁玩谁,是不是把他张大国舅当成冤大头啊!
大张国舅拉着弟弟抱怨:“你怎么不拦着些!”
“大哥不也被那小丫头片子耍了吗?我看她也没那么漂亮,还不如外头红倌人呢!大哥要拦自去拦,我要出宫了。”小张国舅常与大哥做连体婴,但审美还是不一样的,他不喜欢玩儿这种。
大张国舅被弟弟撅回来,更生气了,自己想再找机会靠近朱晴,朱晴这一天却都跟在皇后身边。
“一个臭丫头也敢瞧我不起,姐姐,你一定要求姐夫,早些让我官复原职!”大张国舅不玩儿虚的,直接当着朱晴的面向皇后告状。
这的确是朱晴没想到的思路,聪明人的套路千百种,蠢人的做法却让人防不胜防。
张皇后惊讶得左看一下弟弟,右看一下朱晴,脖子都摇酸了,“晴儿,这是怎么回事儿?”
“娘娘,那是气话,说来堵国舅的。国舅拦在路上不让臣走,臣只能语出惊人,先把人吓走了。”朱晴简单把事情经过讲了讲,着重纠正大张国舅的不当用词。
“鹤儿,你这是做什么,晴儿是我身边最得用的人,你不许这样不尊重的。”张皇后立刻训斥弟弟。
大张国舅却一点儿不怕,“姐姐,正是因为你爱重,咱家才要给她个出身啊。放心吧,我是真喜欢,我回去就和母亲说,让她给我准备纳妾。”
“不行,不行,母亲正和你说亲呢,你这当头纳妾,不是打嘉善大长公主的脸吗?”皇后的重点也不在朱晴这里。嘉善大长公主是英宗之女,是当今的姑姑。张家发达才多久,正是看皇帝独宠皇后,张家地位水涨船高,嘉善大长公主这样的正经皇室所出,才会把女儿嫁给大张国舅这种无赖。
“这有什么,男人三妻四妾本就寻常,姐姐,不是每个人都是姐夫的。再说,伺候我也亏不了她啊!”大张国舅一派理直气壮,心里只想着把人要过来,狠狠出口气,看这小娘们还敢不敢嘲讽她。
“娘娘,臣是女官,已发誓一辈子不嫁人了,只能谢过国舅好意。”朱晴凑在皇后耳边小声道:“为应道君启示,臣发誓终生守贞的。”
哦哦,皇后终于想起来了,她生皇子,还有道君的功劳呢!既然如此,道君的意思不能违背。
皇后脸色一肃,“胡闹,朱女官根本没有嫁人的意思,你再这样,我就收了你的令牌,不许你再进宫了。”
大张国舅诧异自己居然在姐姐面前不是有求必应,想了想,终究不敢和姐姐大小声,急忙出宫回家和母亲告状,撒泼打滚就要纳朱晴做妾。
“杀千刀的狐狸精”“勾引人的小娼妇”,寿宁伯夫人在家里拍着大腿骂,骂完了还要忍着气进宫来和女儿说。心里也有主意,等儿子新鲜劲儿过了,一定好好磋磨这贱人,到时候提脚卖到窑子里才解气。
皇后自然是不同意的,可皇后的意志如同纸一样薄弱,寿宁伯夫人多来几趟,她就自己撑不住,开始用寿宁伯夫人劝她的话来劝朱晴。
朱晴摸了摸鬓发,好不容易养了这样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直接剃了可惜,也不符合她的人设,要不还是入道门授度牒,正式做女冠吧。张家总不能丧心病狂到强迫化外之人吧?
第62章 我杀皇后与国舅27
既然皇后靠不住,皇帝眼睛瞎,宫里能周旋的人,就只剩下太皇太后。
幸好,朱晴一向是作为清宁宫与坤宁宫联系人的存在,即便两位主子关系后来不咸不淡,她也两边打圆场,没把面子情落下。
太皇太后一向瞧不上两位张国舅的品性,周家与张家同为外戚,两家又都是骄横跋扈的性子,若是能使计让两家人斗起来。外戚的矛盾蔓延到宫里,成为太皇太后与皇后的矛盾,那么即便为了给张家一个没脸,太皇太后也愿意用自己这个工具人的。
朱晴盘算得很清楚,连找什么人去实施都计划了七七八八。
但还是那句话,有时候,权利之所以是权利,就在于根本由不得你选。
又一日,朱晴奉承完太皇太后回来。刚进坤宁宫的大门,就见宫内、內侍尽皆低头,屏息凝神,宫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怎么了?”朱晴拉着等在门口的圆圆,她肯定是守着给自己通风报信的。往常她千叮咛万嘱咐,还有宫女內侍斗嘴,坤宁宫气氛一向活泼,今日却冷肃成这样,难道皇后终于不耐烦自己拿太皇太后当幌子,要给自己一个好看?
还没想清楚对策,圆圆眼泪滚滚而下,语带哽咽:“姑姑……”
“别哭!说事!我教过你的!”朱晴全是祈使句,命令圆圆不许哭,先把话说清楚。
圆圆胡乱抹了眼泪,“翠儿姐姐被大张国舅强要了!当时娘娘带着我们去乾清宫给皇帝请安,宫里都是没品阶的宫人內侍,拦不住。李赛儿去拦,还被小张国舅踢得吐了血,正在后头挣命呢。”
朱晴死死拽住圆圆的胳膊,努力从这惊天消息里寻找逻辑:“就在这坤宁宫,你确定?”
“还有什么不确定的呢?翠儿姐姐现就在倒座房里躺着,真不知道两位国舅是怎么摸过去的。翠儿姐姐怎么办呢?姑姑,你想想办法,翠儿姐姐怎么办呀?”
“刘婆婆呢?是不是她?”朱晴突然想到坤宁宫还有个退居二线的刘婆婆,皇后出门从来不带她的。她留守宫中,若是能以老仆的身份劝阻,韩翠儿何至于此。
“不知道,我不知道。”圆圆使劲摇头,眼泪飚出来。
“行了,你去看看翠儿,我去见皇后。”朱晴脸色也冷肃起来,满脸沉郁得走进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