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7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7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金红色的殿门在初升大日后,熠熠生辉,仿若九天之上的神灵居所。

  再向前走。

  至高的天子高坐九天明堂之上,冕旒之下,威严沉重。

  一个个国主,带着一个国家的意志,深深在天子脚下拜倒。

  “至高的天子,愿皇天庇佑您!”

  “至高至圣!”

  无数人影,每一道都代表着一个国家,而现在所有人都跪在地上。

  如同潮水一般。

  洪亮如同钟鼓的声音,传到了殿外,而后是宫中,既而是天下!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第940章 大唐太宗文皇帝(卷末)

  登峰造极。

  天下无敌。

  盛世煊赫。

  还有什么词汇能够形容此刻的大唐呢?

  是从东海之滨,到葱岭极西,都不需要携带兵刃。

  是纵然普通百姓的米缸中也有足以过冬的储粮。

  是兵戈不动而四境安宁的边境。

  是天子高居明堂,却始终关注着百姓的一餐一食。

  那些在史书上所描述的盛世,那些在史书上所描绘的圣王,跃然出现在所有人眼前时。

  原来如此啊。

  生活在贞观之世,还有什么值得去向往的呢?

  在贞观天子之下为臣,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四境之内的番人,除了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发自内心的敬服,还有什么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呢?

  ……

  太极殿。

  李世民的寝殿一改往昔,变成颇为朴素,走进殿中,一股浓浓的药味,李氏的遗传病深深折磨着他,乃至于无法视事,只能让太子李治监国理政。

  李治细细品着碗中药汤的温度,待温度恰好,他便行到病榻前,徐慧妃将李世民扶起来,“父皇,药来了。”

  李世民望着自己有些憔悴的儿子,心疼道:“稚奴,辛苦你了。”

  李治一边喂李世民喝药,一边低声道:“儿子照顾父亲是应该的,当初母亲去世后,父亲将儿子和晋阳带在身边抚养。

  那时父亲既要处理政务,治理大唐,还要照顾我们入睡,很是辛苦,现在儿子做这些,还不如您的万一啊。”

  李世民很是感动,他轻抚着李治的脑袋,手掌已经有些消瘦的厉害,“真是个好孩子,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仁孝的帝王。”

  李治能够成为太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李泰为人狠厉,李世民担心李泰上位后,会清算李承乾和李治他们,而仁孝的李治,则不会如此。

  现在看来,自己的选择果然没错。

  大唐的下一代,绝对不能再发生兄弟相残之事了。

  待李世民喝完药,渐渐有了睡意睡去后,李治对徐慧妃温声道:“徐嫔,孤要去听政,劳烦你照顾父皇休息,若有需要,孤就在偏殿往日之处,徐嫔派一宫女唤孤即可。”

  徐慧妃轻抚李世民,轻点头示意自己知晓。

  李治蹑手蹑脚离开寝殿,走出大殿时,他忍不住多嗅了两口空气,这空气相比充斥着药味的寝殿,很是清澈。

  民间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在皇室中,这明显不成立。

  一向以仁孝所闻名的太子,自然是衣不解带的在床榻前照顾。

  这一照顾就是两年。

  尤其是近一年来,李世民的身体愈差,几乎整日缠绵病榻,李治在听政之余,都守护在父皇的床榻旁,李世民很是感动,他甚至在自己的寝殿群中,为太子李治安排了一处别院,以让李治不要那么疲累。

  李治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现实,都不可能让自己的仁孝之名收到丝毫损失。

  整整两年,他的身影只在听政以及寝殿中来回打转。

  他甚至就连一次踏青都没有过,即便是洛君卓和晋阳公主邀请他,李世民也让他去散心,他也不为所动。

  这两年,他甚至就连一件新衣都没有换过,一直穿着素色的衣服,那些繁华盛服,都被他藏起来。

  只要照顾过病人便知道,这是一件多么枯燥以及乏味的事情,纵然是李治这样的孝子,时间一长,紧绷的神经,也不禁让他感到疲累。

  他向往着往昔的明媚,他和洛君卓在别园中,和文士们吟诗作赋,在元宵节赏花灯,泛舟取乐,而现在,他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心中。

  而后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一张脸,以及那暴雨也淹没不了的眼中的火焰,在这座沉沉暮暮的皇宫中,在无数人走向麻木衰亡的皇宫中,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日。

  以及那小意温柔,那如火缠绵,和勇气的灌注。

  ……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终末一日的到来。

  在痛苦中被折磨的李世民,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药物治疗,天下圣手,尽在洛氏。

  灵天阁中。

  李世民脸色苍白,李氏遗传的风疾让他生不如死,在他看来,唯一所能够拯救他出苦海的就是国师洛苏。

  当李世民走进灵天阁时,洛苏就仔仔细细的将他浑身上下看了一遍。

  宛如将要被审判的人,李世民心中忐忑,而后他见到洛苏轻轻摇摇头,心不住的向下沉去,就像是人溺在水中。

  “人就是如此,生、老、病,总是要完整的体会一番,最后便是死亡,死亡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的死亡便是身体的死亡,这往往是最令人恐惧的,但在我看来,这实际上不算是什么。

  最可怕的是,你的名字湮灭,你的存在不存。

  长安城中有个百姓,叫做王五,百年后,王五还存在吗?

  千年后,后人回望这个时代,会不会有一个问题,那便是世上存在过王五这个人吗?

  不。

  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王五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不存在的。

  天子你看那星空之上的漫天星辰,千万年都待在哪里,不曾有过生灭,你的名字便如同那些亘古的星辰,千万年后依旧有人呼唤。

  去坦然的迎接每一个人注定的结局,让更多的光照在你的名字上,千百年后,在历史长河中,你便是最闪亮的那颗星辰。”

  李世民并没有问洛苏为什么能够重新降世。

  从心底深处,他对洛苏的形象是模糊的,所有人对洛苏的形象都是模糊的。

  似乎不存在厌恶、不存在喜欢,不存在许多许多人对另外一个人所应当存在的情绪。

  洛苏存在于这个世上,又不在这里,如同天上的云,琢磨不透。

  ……

  有些人知道陛下去过了一次灵天阁,宫中安静了些许时间,而后便是天子病灶愈发沉重的消息。

  皇宫中从来都不是什么能够保持秘密的地方,但李世民本身也并没有太多的保持身体秘密的想法。

  宫中的职位也在调整,后宫女史洛君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召进了殿中。

  洛君薇有许久不曾见过自己的这位天子舅舅了,出现在她面前的身影,和她记忆中有些偏离。

  “陛下。”

  洛君薇福身行礼,李世民在徐慧妃搀扶下从病榻上坐起,他望着亭亭玉立的洛君薇,眼底浮现出一丝回忆和欣喜,“薇薇,你上前来,让舅舅好好看看。”

  洛君薇闻声便上前去,李世民摸摸她的脑袋,似乎耗尽了力气,倒在徐慧妃怀中,苍白有些皲裂的嘴唇,缓缓道:“薇薇,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为什么朕要让你来这里吗?”

  洛君薇略一沉吟,“陛下是准备让薇薇记录这殿中的史实吗?”

  李世民咳嗽了两声而后对徐慧妃笑道:“徐嫔,看到了吧,这就是朕的外甥女,和朕的姐姐一样聪明。”

  而后又对洛君薇道:“薇薇,朕不行了,马上就要龙驭宾天,去见你外祖父和你父母他们了,朕要在这里,召见一些臣子,留下遗诏以及一些交待,就由你来记录吧。”

  洛君薇单薄的身躯一顿,声音带上了些许泣声,“舅舅万岁万安。”

  李世民轻笑两声,而后指着床榻右侧,“朕让人在那里铺了几层锦被,坐在上面,应当很是舒服,你这几日就在那里记录吧,恰好可以看到整座寝殿。”

  李世民的安排很是妥当,洛君薇持着纸笔,端坐在桌案后,深吸口气,等待着记录一位君王最后的遗言。

  ……

  宫外,许多人都在等待着天子的召见,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只有得到天子召见的人,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时局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甚至能够成为辅政大臣。

  而那些没有得到召见的大臣,或者说没有机会和天子说话的人,将会在新朝,被逐渐排斥。

  这就是政治!

  从宫中发出了一道道诏令,传到三省,外间都知道,天子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随时都可能会驾崩。

  这些诏令,有一些贬谪的调令,让人心惊,其中就包括英国公李绩,当李绩收到贬谪之令时,惊惧之下,立刻就离开了长安,头也不回,就像是有什么野兽要撕咬他。

  还有许多诏令,是发给诸王、诸公的,诏令的内容,很是简单,那就是不允许在外分封的王公回长安奔丧,只在自己的封地上,烧些纸,哭三声即可。

  这道诏令就令人只觉胆寒,不让诸王回长安,这一定是陛下担心发生什么冲突,秦王就不提了,距离长安太远,想回来也难,但燕王就在漠北,从哈拉和林突袭到长安,速度极快,这道诏令主要就是防备他的。

  至于齐王,根本就回不来,走陆路,他要翻山越岭,路上还有辽公国挡着,至于走海路,那就更做梦了,辽国公掌握着水军,在目前的局势下,齐王是只能向前,一步也退不回来。

  至于辽公国的实力有多强,只需要知道,凛冬城几乎迁进了辽州城便可以猜到,虽然可能野战不是齐王国的对手,但是守城能把齐王国打趴下。

  外藩的安排终究是皮毛,对于这样一个重内轻外的大帝国来说,长安中枢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