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路向前,身上金紫纱衣随风轻摆,说不出的风流雅致,纵然她浑身上下,只有半张脸露在外面,但从那窈窕的身姿,妩媚动人的眼睛,却让所有人都深深相信,这就是西域国色。
“玄门赵黛儿,见过大唐太子殿下,殿下安好。”
赵黛儿的声音宛如山间清泉,叮咚作响,伴随着她出声,西域使团便如同深冬过去白雪融化后复苏的山林,纷纷站起身来,尤其是那些神庙军士卒,一个个宛如一座座山般,拔地而起,转瞬间,便恢复为一个个不可撼动的山峰,守卫在赵黛儿身边。
李治将陷在赵黛儿身上的眼神拔出来,强行肃然道:“圣女万安万福,孤奉父皇之命,前来迎接圣女以及诸国国主入城,理藩院已经将驿站布置好,圣女请。”
此次进京的藩部过于多,所以大唐还特意清空了一个坊来安置这些来到大唐的番部国主。
赵黛儿环视一周,未曾见到有洛氏子弟出现,便按下心中所想,颔首后,随李治进城,一路之上,长安百姓多聚集道旁观看。
……
李治奉皇命将诸西域国主皆安置在坊中,便向赵黛儿告辞,回宫复命,待李治走后,诸国主上门来各自拜见后,便纷纷散去,玄门是第一次正式前来中原,但诸国国主中,来到中原的人不算少,他们毕竟是接受天可汗体系的国主。
若非玄门在西域突然崛起,继而控制诸国,现在也不会有这双极争雄的一幕。
赵黛儿平静的做着自己的事,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并没有让她多等,很快就出现在她的面前,正是洛君薇。
“圣女,老祖宗让我来接你进灵天阁。”
赵黛儿颔首行礼,“有劳君薇小姐了。”
这便是洛玄奘让赵黛儿前来中原,要做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去见洛氏老祖宗,而后听从老祖宗的安排。
洛君薇带着赵黛儿一路畅通无阻进了灵天阁。
在这里,赵黛儿见到了圣座老师口中的老祖宗,她无比的崇拜自己的老师,认为圣座就是皇天在人间的智慧化身,纵然是那位所谓大唐天子,皇天的天启者,也不如自己的老师。
但今日见到这位大唐国师,她的内心却动摇了,在她的眼中,这位大唐国师仅仅是端坐着,就有无量的明光绽放而出,几乎要布满她的眼睛和世界。
而且这位国师是如此的慈祥,就如同善的化身,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
“赵黛儿。”
一道悠悠扬扬的声音传来,惊醒了正神游物外的赵黛儿,她回过神来后,连忙行礼,“黛儿参见尊上。”
进入灵天阁后,赵黛儿已经取下了面纱,艳丽照人,就连洛君薇都忍不住惊艳,她极少见到能在容貌上,盖过自己一头的人。
洛苏笑意吟吟的望着赵黛儿,温声道:“果真如同信中所讲,我见犹怜,是不世出的圣女之尊。
黛儿,你可知玄奘让你前来长安见我,所为何事吗?”
赵黛儿俏脸上尽是疑惑,眨巴着眼睛,摇头俏生生道:“回尊上,黛儿不知,圣座只说让黛儿听从尊上安排,圣座既然如此说,黛儿便听从尊上安排。”
赵黛儿此言,让洛君薇直接笑出声来,洛苏更是忍不住道:“玄奘这是从哪里找到的宝贝。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诉你,为什么玄奘让你来找我。
当初中原诸侯混战,唐国和赵国争雄,最后是唐国获胜,当时的唐国统帅就是如今的天子,而赵国丞相就是玄奘,你是玄奘的学生,这想必是知道的。”
赵黛儿点点头,这件事实际上算是一桩隐秘,毕竟洛玄照和现在的洛玄奘,差距有些大,西域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赵黛儿当然是知道的,而且她还清楚,自己的老师并不如何服气,一直都认为,如果不是赵王直接失手被擒,唐国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接手河北,在河北还有大将,还有无数百姓。
洛苏接着说道:“后来我将玄奘送到西域,最终玄奘成为了玄门之主,有了现在的地位,在这之后,我曾经和玄奘说过,我将赐予西域洛氏主支的地位,让西域洛氏的圣痕永远光耀皇天。
但玄奘最终没有娶妻,自然也就没有子嗣,这圣痕自然就传不下去,所以他将你派来中原,来寻找我。”
圣痕!
赵黛儿没想到竟然和洛氏的圣痕有关,在西域这种地方,圣痕这种东西,作用更大,被称作皇天赐福,在洛玄奘一步步走向巅峰的过程中,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让不少人天然就站在他一边。
但圣痕在洛氏之中血脉流传,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洛苏轻笑道:“玄奘年纪也不算小了,他所考虑的问题,便是继承人,你们玄门内部的大祭司遴选流程,我也比较了解。
玄奘选择你作为学生,自然是看好你的天赋,认为你能够承接他的衣钵。
但你的资历,还不足以成为下一任大祭司。
但如果有一个同样拥有圣痕的洛氏子支持你,他如果还是玄奘的养子,那结果就不同了。
如果你还能诞下一个带有圣痕的孩子,那你的地位就无人能够动摇。”
圣痕在玄门中的影响力之所以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神庙军,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没人是傻子,神庙军对拥有圣痕的人,有天然服从性以及极深的认可度,神庙军统领远不如圣座,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赵黛儿听罢洛苏所言,瞬间脸涨得通红,她有波斯风情,本就生的妩媚动人,此刻眼波流转间,宛如石榴红透,欲滴未落般,妩媚妖娆,又圣洁端庄,让洛君薇一个女人看过去,也有些脸发烧。赵黛儿却没注意这些,她没想到老师竟然是打的是这个主意,如果仅仅是让自己带一支洛氏嫡系回西域神临城,那还是件小事。
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要让自己嫁入洛氏,虽然嫁入洛氏,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他百年之后控制玄门,但这太突然了,让她有些没有思想准备。
洛玄奘一生未娶妻,而是将所有精力都献给了玄门大业,献给了光明的信仰,赵黛儿深深崇拜洛玄奘,所以在她二十年的人生中,从来都没有想过未来要嫁人。
她现在是圣女,再过十数年,便会由更年轻的人担任圣女,她大概率会成为首席枢机,等到当代大祭司去世后,大概率便会成为大祭司,执掌玄门。
但现在,她的老师给她安排的道路,并不是这样按部就班,而是完全在她预料之外,这是一条更加恢宏的道路,能够让她快速走上人生巅峰,但嫁人……
害怕……
有点无助。
她自己没注意到,但洛苏和洛君薇都注意到了,有些囧囧的可爱。
洛苏回想起玄奘在信中提到的有关于赵黛儿的评语,忍不住暗自道:“还真是知子莫若父,这赵黛儿,又聪明又清澈,倾城绝色,是我洛氏子的良配。”
洛苏能看出来赵黛儿很犹豫,他温声道:“此事事关你未来一生,自然是要好好思虑一番,我和你的老师,都只是给你建议,如何去做,还是看你自己。
此番东来,你想必还有重担在身,之后我在将你召到灵天阁,你可以慢慢想。”
赵黛儿感激道:“黛儿多谢尊上体谅。”
“薇薇,你送一下黛儿。”
赵黛儿再次行礼后,恭恭敬敬的离开灵天阁,过了一会儿,洛君薇走进,笑着问道:“老祖宗,看来黛儿不愿意成婚,这还是我洛氏子第一次被拒绝。”
洛苏却眯着眼微笑道:“拒绝?哪里拒绝了?
只不过是还在害羞罢了,用不了多久,她就会成为我洛氏一员。”
洛君薇闻言轻掩樱唇,娇美一笑,她知道老祖宗是又动了爱美之心了。
……
在赵黛儿等人来到大唐三日后,接到了来自皇宫的邀请,请玄门高层以及西突厥可汗等人进宫商议。
有些事要提前商量好,不可能等到万国朝见天子的时候,才真的去磋商,那个场合,是直接宣布最终结果的。
赵黛儿屏气凝神,一行七八人走进太极殿中,一进入殿中,上首御座上坐着大唐天子,左侧一排则是大唐宰相,右侧一排则空着,是给赵黛儿等人坐的。
相互见礼后,赵黛儿坐在左手第一的位置,她右手边是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塞恩,而后是玄门高层以及龟兹、于阗、康国等大国国主。
赵黛儿一出现,李世民就被她的绝代风华所震撼,有一瞬间失神,很快调整回来后,笑问道:“请圣女代朕向大祭司致以问候,此番大祭司不能前来中原,朕很是遗憾。
不知圣女来到长安后,可有什么不适之处,朕吩咐下去,使理藩院处理。”
赵黛儿脆声道:“多谢天子陛下关心,我等在长安并无不适之处,大唐的礼数很是周到,诸国国主也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殿中目前气氛还比较融洽。
实际上,既然已经选择了和平,那最终就是双方互相妥协,关于此番西域使团进京,大唐方面要的东西,很简单。
首先就是西域诸国的宗主权,这是大唐所不能放弃的东西,即“西域诸国应该按时向大唐朝贡,履行作为藩属国的义务”。
洛玄奘同意这一点,而他的述求则是“大唐应当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西域事务,在西域局势不失控的前提下,放弃使用武力干涉,尤其是驻扎西域的安西大都护,要采取磋商,而不是随便寻找理由,干涉西域诸国内政,且不能干涉玄门传教。”
这便是让西域达成自治其国的目的,大唐拿走宗主权,保证在任何时候,都拥有插手的名义,诸国保持独立,而玄门则拿走精神上的统治权,即政治上以大唐为主,精神信仰上以玄门为主,实际上诸国自治,三方势力保持平衡。
至于在这种模式下,天子和大祭司孰高孰低,也就不需要讨论了,各管自家事,天子虽然有浓浓的神性,号称皇天之子,但本来天子也从不以信仰为名插手事务,这和大祭司的权力来源,完全不同。
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殿中的气氛就彻底松弛下来,双方都有诚意的情况下,就是如此简单。
西域诸国国主,算是欣喜莫名,有了这个约定,他们就不用整日惶惶不可终日了。
大唐也很是高兴,不需要担心西域诸国突然反叛,不承认大唐的宗主权。
对于玄门来说,这更是一场胜利,玄门本就没有诸国的宗主权,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给诸王王冠加持神性的方法,来控制诸国。
用不存在的东西换取了存在的东西,这自然是胜利。
三赢!
接下来所要讨论的便是宰相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和西域的商业,大唐虽然以农为本,但对于商业同样非常重视,而丝绸之路,就是陆上唯一的通路,在丝绸之路上,国家众多,任何一个国家提高税收,都会给予商队毁灭性的打击。
李世民正色道:“商人使万物流通,攫取巨额的利润,但如果在路途中,收税太高,那定然使商人热情消退,进而影响甚大,我大唐商人已经多有抱怨。
朕本想要派遣大唐军队清理商道,使我大唐商队能抵达国师所说的极西之地,但现在既然和诸国有协议,那这件事便交由诸国来做吧。”
李世民的言语中,隐隐有锋芒展露,如果西域诸国不能做到的话,那我大唐军队可就要去保护我大唐商队了。
赵黛儿闻言争锋相对道:“陛下,我也常在神临城听说,大唐之中,盘剥甚重,乃至于有卑贱的吏员,勒索我西域商队,不知陛下如何解决。”
二人对视一眼,李世民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赵黛儿也柔柔笑着,冰消瓦解。
赵黛儿脆声道:“圣座已经召集诸国国主,日后大唐通过西域的商队,所交税收,都有上限,绝不会再出现,有某一国横征暴敛,如果出现,神庙军将收割他的性命,还请陛下放心。”
李世民亦笑道:“朕也正有此意,要在尚书省下,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此事,日后西域商队有冤屈,便来告官,朕将使宰相亲察。”
谁都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好的办法,但只要大唐和西域愿意去磋商解决,那结果就一定比不解决更好,至于真的到了解决不了的那一天。
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之一。
……
还有一两个时辰,朝觐大典就要正式开始了。
这是往前数千年,都从未出现过的盛典,来到长安的藩属是如此之多,而且质量如此之高,正如大唐之鼎盛,是从前未曾出现过的。
几乎所有藩属国的使者或者国主,都在为最后的觐见做准备,他们将在大庭广众之下,为天子献上贡品,而后表达自己的臣服。
无数的使臣都在宫门前等待着。
当太阳开始缓缓升起的那一刻,宫廷中的禁卫将那沉重的大门卷起,当皇宫向所有人轰然洞开后,宛如洪流的禁卫站满了甬道两侧,刀枪如林!
各藩属国的使者怀着深深的震颤,向那森森的皇宫而去。
来自三大王国的使臣,来自分封诸国的上百位使臣,西域诸国的国主,辽东那些部落之主,三大王国统治范围内的番部,面容各异,汉人和番人的面孔大约各占一半,但所有人都穿着丝绸的衣裳,形制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差不差,都如同汉人贵族一般,只是有的是大唐仕女服,有的还穿着汉朝的服饰。
所有的使臣以及国主,面容上都满是肃容之色,打起各个藩国的旗帜,排成长队前行。
那巍巍宫墙,高的让人只能看到头上的天空,充斥着深深的压抑。
走出宫墙,巍峨的皇宫大殿,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该要如何形容呢?
覆压山川,隔离天日。
日光照在宫殿之上,香烟缭绕,仿若腾腾天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