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66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66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又是什么样的选拔标准呢?

  几乎所有人都在心中问这个问题,陛下说要把周郡王洛玄夜位列凌烟阁第一,那就是死去的大臣也可以。

  有些等不及了。

  沙沙沙。

  皮靴踩在雪上的声音,钻进人耳中,让人觉得有些痒。

  ……

  弘文馆中,洛玄镜正提笔在文书上勾画,她年岁已经很大,不再如同年轻时那般绝代风华,但依旧温婉娴静宛如山泉之水,发间的几丝白发并不显得破败。

  从贞观初年她接手修史一职后,这么多年来,她几乎就一直都待在弘文馆中,这些年,她主持编纂了几乎从汉末以来的所有史籍,仅仅废弃的草稿就可以堆满一座宫殿。

  在那些年中,有太多东西都掩盖在历史迷雾中,有太多君王删改过史书,造成大量错误,乃至于对立的记录。

  有些记录并不如何重要,可以忽略掉,或者合理推断出来,但有些东西却必须被知晓,以及改正。

  在这个过程中,她以及一众共同编修史册的洛氏女,自然不只一次的使用青史,去印照那些关键的、必须记录在史册上的、但不清晰的史料。

  只能说,幸好,神器青史对人的负担不是即死性的,而且不仅仅洛玄镜一个人在用,有人分担那种反噬。

  “馆主,您的大公子在门外求见。”

  馆中僚属恭敬上殿来,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洛玄镜因为得以坐镇弘文馆十数年,卓有大功,而得以凭借女子之身,成就天下文宗,深得大唐文人敬仰。

  洛玄镜闻言从故纸堆中抬起头来,眼底闪过一丝喜色,面上却平静道:“让他进来。”

  稍倾,洛君功从馆外匆匆走进,面容上满是悲戚之色,一进馆中就径直跪下,泣声道,“母亲,父亲在荆州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孩儿前来报丧。”

  轰!

  简直犹如晴天霹雳落下。

  洛玄镜手中的笔径直落下,黑墨晕绕在白纸上,宛如一点点墨梅,洛君功跪在地上,身体因悲伤而不住颤抖,只听见呜咽声。

  洛玄镜如遭雷劈,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姑苏郡王洛景成,洛氏南归后的江南洛氏家主,这些年在苏州刺史、六部尚书等职位上不断转迁,后来又在都督职位中迁转,可以说除了不曾拜相之外,大唐各种高官都做了一个遍。

  荆州都督本来就是最后一次迁转。

  因为这些年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洛玄镜已经准备辞去弘文馆主的职位,和洛景成回苏州去颐养天年,享受人生最后的悠闲岁月。

  没想到。

  没想到。

  数月前的一别,竟然是二人最后一次相见。

  在洛玄镜没有回过神来时,她已经泪水扑簌扑簌落下,滴落在本就晕绕开的墨水上,浅重不一,宛如一副天然画卷。

  “可前往吏部报丧了?”

  洛玄镜的声音有些哑,洛君功抬头,“回母亲,已经送了文书到吏部去。”

  洛玄镜沉默一瞬,又问,“你父亲的尸身,可收敛了?”

  洛君泪水潺潺落下,“回母亲,山洪引起山崩,父亲的那一支车队被埋在山中,尸身,尸身……”

  洛玄镜脸色煞白,身体晃了一晃,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听到洛君功的啜泣。

  皇宫并不是所有宫殿都浮华煊赫,亦有许多宫殿朴素的很,李世民坐在上首,望着下首端坐的洛玄镜,温声道:“玄镜小姐,还请节哀。”

  一句玄镜小姐,让端坐闭塞的洛玄镜也有些动容,仿佛将时间拉回到三十年前,那时的洛玄镜,还刚刚同李世民相识,那时的李世民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郎,洛玄镜也不曾嫁人。

  李世民手中是洛玄镜的辞呈奏章,他翻看了一下后温声道,“玄镜小姐,朕知道郡王辞世,你一定很是悲痛,朕亦悲痛不已。

  朕可以给你放一个长长的假,扶衣冠冢回苏州,但这辞呈,就收回去吧。”

  洛玄镜脸上满是哀伤的神情,“臣谢陛下看重,但臣本就准备待夫君荆州都督期满后,回苏州颐养天年,现在看来,这是天意。

  老祖说,人生在世上,只要有一项值得纪念的功业,那便不枉此生。

  臣这一生,为天下修史册,为大唐正黑白,略有声名,也算是不负这一生所学,事已至此,臣已身心疲累,再不想这世俗之务。

  请陛下准予臣致仕。”

  “唉~”

  殿中光影重重,烛火时亮时暗,正如此刻殿中二人的心境,良久,李世民才叹息道:“朕又如何能强人所难呢?

  爱卿返回苏州,朕为你加开府仪同三司,以礼部尚书职衔全俸荣养。”

  在大唐,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也有洛玄镜这种,主动退休的。

  五品以上官员退休由皇帝批准,所以洛玄镜来找李世民特批,可以最快退休。

  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由尚书省批准,这是尚书省的权势体现。

  在退休后,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在职的时候一半的俸禄,但有功之臣因天子特恩者可获全俸。

  对于豪富的江南洛氏来说,这些俸禄不算是什么,但这是一种恩宠的体现。

  任何需要皇帝多下一道旨意的规定,都代表了皇帝特别的关注。

  洛玄镜遥遥躬身,“臣多谢陛下。”

  事情既然已经尘埃落定,李世民想了想温声道:“朕前些时日说要建立一座凌烟阁,想必爱卿知晓。”

  “臣知晓。”

  洛玄镜此番有些疑惑,自己和洛景成,在武德一朝和贞观一朝,都不算是最核心的人员,李世民最核心的班底,秦王府和天策府旧人都不够分,这凌烟阁还能有两人的份?

  李世民带着沉吟神情,“凌烟阁拣选辅佐朕成就大业的开国重臣,朕本来准备把爱卿列在凌烟阁上,因为爱卿完成了编纂史册的大业,朕很看重。

  但如今姑苏郡王薨,如果在这个时候,将爱卿列在其上,而姑苏郡王不在,是否有些不妥?”

  李世民这一说,洛玄镜就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了。

  在李世民心中,自己比洛景成亲近的多。

  如果没有洛玄镜的话,那洛景成就是一个隋末的诸侯,和杜伏威等人差不多,在大唐的政治格局中,能保命,但要靠边站,基本上查无此人,要等到二代,也就是洛君功这一代,才能正常出仕。但洛景成有洛玄夜等人担保,所以在武德和贞观两朝,都算是得到了重用,但一直没能进入政事堂,这就是一种隔阂,几乎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提这件事。

  洛玄镜平静道,“的确不妥,陛下可以将臣从名单中摘去。”

  她很平静,并没有失去什么的表现。

  洛玄镜将厚厚的帽檐拉下,将整个人都裹在厚厚的锦裘之中,大红的颜色,仿佛是这荒凉的北方寒冬中唯一一抹亮色。

  殿前,李世民望着这一幕,他的脑海中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那个曾经惊艳的女子。

  他回忆起了,在武德年间的最后,他和李渊的矛盾到达最大的时候,洛景成和洛玄镜都被召到京城。

  他实在是个念旧的人。

  “姑苏郡王,也是朕的人啊,那便全部都进入凌烟阁中。”

  李世民默默将另外一个名字划掉,寒风吹过,他脖颈间泛起鸡皮疙瘩,“真冷啊。”

  他搓搓手,然后回到殿中。

  翌日。

  洛景成的追封下来,赠“工部尚书”、“苏州都督”,谥“文成”,这个谥号倒是没人有意见,但赠予的官职,实际上是有些让人不解的,说句实话,有些低了。

  大部分人都认为会赠一个“尚书右仆射”,或者“开府仪同三司”。

  毕竟在薨前,洛景成就已经是荆州都督,现在这两个赠的官职,和荆州都督差不多,尤其是就连致仕的楚国夫人洛玄镜都加了开府仪同三司。

  而且。

  当初洛景成刚刚投靠大唐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府仪同三司了,结果混了这么多年,官职还低了。

  但作为遗孀的楚国夫人洛玄镜都没有意见,其他人只当是饭后谈闻说一下,就不再在意。

  在大多数人眼中,洛景成是个大人物。

  虽然不是皇亲国戚,但差不多。

  但实际上,他对于政坛的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长安来说,他实际上是个边缘人物。

  这是他主动选择的,因为他不想代表江南士族,所以自然不会被江南士族所簇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洛氏本身的实力就已经足够大了,如果洛氏再代表某个地域的利益,那朝堂上,就会彻底失衡。

  所以无论是洛玄夜、洛玄凌、洛玄辰还是洛玄镜,这些出仕的洛氏子,都是毫无争议的皇党,也就是帮着皇帝去平衡其他势力。

  ……

  常说秋雨霏霏,最是离别时伤悲。

  “寒冬腊月之日,亦是如此啊。”

  长安城外,早已全部都是光秃秃的树木,没有半点生机,只有点点白雪在挂在枝头。

  洛玄辰和洛玄凌兄弟二人前来送别洛玄镜,兄妹三人相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谁又不知道呢?

  此番相别,恐怕此生都不会再相见了,苏州那么远,重责在身,不能轻离。

  洛玄镜抬头望向灵天阁的方向,有些萧瑟,“以后再不能再见老祖宗和二位兄长。”

  洛玄辰强笑道:“阿镜,待为兄致仕后,去苏州再见你,说什么此生再不相见呢?”

  洛玄镜眼帘垂下,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洛氏子弟的寿命一向不长,几乎没有人能够活到致仕时,几乎代代死在公位上,这就是洛氏子弟的宿命。

  洛玄辰干巴巴的说出一句话,也知道自己说的太过于轻巧,洛玄凌一向沉默,拍了拍洛玄镜的肩膀,“总有再见之日。”

  洛玄镜掀起车帘,她最后向着二人挥挥手,然后洛君功亲自驾车,沿着直道离开长安,前往最近的渡口,回苏州,当然是坐船一路顺江而下。

  洛玄辰望着远去的马车,纵然是寒冬之日,依旧扬起了阵阵尘烟,“突然心里有些空空的,当初五弟去世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感觉,今日阿镜离开,好难受啊。”

  洛玄凌呼出一口气,而后深吸一口凉飕飕的空气,感慨道:“这世上的文人,都喜欢吟咏黄昏,兄长鬓间已经华发遍布,脸上生出皱纹,再不复昔年少年郎之容,人老去的时候,大概都是如此。

  大哥在三年前去世,现在景成去世,此番阿镜返回苏州,不知道,下一个逝去的又会是谁呢?

  是远在西域的二哥,还是驻守在辽州的三哥,亦或者是我们呢?

  四哥你大概是在忧虑这些吧,一想到这些,眼泪似乎也忍不住要流下来了。”

  洛玄辰转头望向洛玄凌,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这个弟弟,良久才叹息道:“阿凌,正是你所说这样啊,希望下一个人是我,这种离别,是我所不愿意再承受的。”

  寒风呼啸而过,将二人的言语吹散在风中,只留下并肩走进长安城的身影,漆黑的门洞吞噬了二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