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0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0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面对慕容垂,曹律根本就没有什么敢战的心思,面对几乎一统北方的燕国,他也没有什么反抗的心思。

  但投降慕容垂,那是万万不行的,他不仅仅要保住性命,他还要荣华富贵。

  他是曹氏的宗亲,真要是投降了慕容垂,就算是慕容垂讲规矩不杀他,但之后肯定是圈禁起来,那他还不如就在蜀中享受几年再说。

  思来想去,还是得和梁国联系,梁国一直以来都在和他谈,只不过世上的局势一日三变,导致每次到了关键的时候,就难以达成条件。

  而现在毋庸置疑是最好的时候,梁国担心蜀中被慕容垂夺取,那对于梁国来说,毋庸置疑是极大的地理层面的灾难,将始终有一把刀会悬在梁国的头上。

  所以梁国即便是花费很大的代价,也必须要保证蜀中的安全。

  而对于曹律来说,他本来是觉得,即便是自己不投降梁国,梁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会给自己帮忙去抵御慕容垂的进攻,但汉国这么快就灭亡,再联想到魏国的突然灭亡。

  他突然领会到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的道理。

  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到底有多么的废物,到底有多么的无能,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一言以蔽之,肉食者鄙!

  他们的所谓强大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讯息,能够比普通人了解的更多,但因为太过无能,即便是了解了那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依旧无法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甚至在许多的方面连普通人都不如。

  在汉国上千万的人口中,敢于赴死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但坐在皇位上的却不是这十万八万人,而是一个平日里只知道享乐,临到的时候连一死的勇气都没有的废物。

  在汉国中,比皇帝更适合当皇帝的人有千千万万,但最终却是他当皇帝,而老百姓还以为皇帝有多么的了不起,这实在是太过于可笑。

  只有读过书的人才能了解到皇帝是多么的无能,所以大多数的士人从内心深处是看不上皇帝的。

  万一,梁国的统治者突然抽风,或者内部有什么分歧,不愿意支援蜀中,那他岂不是只能在这里等死?

  思来想去,曹律觉得自己不能待在蜀中,这个面对慕容垂的前线实在是太过于危险,等到兵乱到了成都的时候,他这一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死。

  自古以来避乱都是往南方避乱,尤其是古越地,现在的会稽郡,那里山多水多,风景好,兵乱基本上到不了那里。

  就算是以后南朝梁国或者不知道未来哪个国家灭亡,基本上打下建业和姑苏,就停止了,剩下的地方传檄而定,曹氏藏在会稽很是安全。

  这么一想,曹律觉得简直完美,于是连忙联系镇守建业的洛显之,从成都出发的船只,顺着长江而下,一日千里,那速度宛如离弦之箭,到达了建业,然后送来了这个消息。

  洛显之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之前费尽心思想要做成的事情,现在竟然直接送了过来,这可实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而且曹律的归附是直接把蜀中献出来,他自己都不在蜀中待,即便是洛显之也想不到比这个更好的结果。

  萧衍直接拍板,只要曹律真的愿意让出蜀中,那他就将曹律封为会稽郡公,让他在会稽享受山水之乐,荣华富贵。

  慕容垂是绝对想不到,自己对蜀中的军事压力,竟然会让曹律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件蜀中归附的大事,震惊了整个梁国以及天下人,梁国顿时声威大振,萧衍借着这件事改元。

  基本上有识之士都能够看得出来,梁国得到蜀中之后,北方的势力再想要攻取南方就很难了。

  不是因为南朝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北方完全找不到训练水军的地方了,整条长江都被南朝夺取之后,北朝的骑兵就算是再强,也不可能在水道纵横的淮泗有什么作为。

  即便是敢战士和神庙军这种强军,到了南方也得下马上船。

  而且南方如果是一体的话,就如同一个难以下口的乌龟,蜀中有多么的易守难攻就不说了,一路向东而去,守住襄阳,这一座城就能够顶得上数十万大军。

  可以说,如果南朝政局稳定的话,北朝想要攻破南朝,基本上就是做梦,南朝只要有十万军队,北朝就算是百万大军也只能徒呼奈何。

  曹律的归属,对天下局势的影响几乎是颠覆性的,直接奠定了南北二朝的鼎力之势,即南朝不可能攻破北朝,北朝也不可能攻破南朝,北方只能等南朝出错。

  殊不知,梁国也是这么想的。

  ……

  慕容恪已经许久没有回到蓟城,在军队冲过黄河后,他的行辕同样到了黄河以南,他在这里指挥燕国和梁国碰撞,汉帝的摇摆的政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的软弱和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选择投降,有的人则赴死。

  愿意赴死的人渐渐死尽了,选择投降的人争先恐后,燕国和梁国在不断地兼并汉国的土地,甚至感觉这不算是战争,而是一个国家的崩溃。

  从汉朝灭亡后,这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次数太过于多了,士族就像是逆来顺受的生物,无论是哪个军阀过来,他们都能够合作,进入诸国并立之后,改变了这种倒戈的风气,但没想到在现在的汉国中,竟然又见到了。

  慕容恪打仗的这几年,一边打仗一边安抚新得到的城池,以及去安排那些新进入燕国统治范围的人口,他指挥作战的时间都短了很多,大多数的时间反而是在接见那些本地的士人。

  洛显之同样如此,他虽然坐镇建业,但和萧衍之间的联系却没有一刻停止,南朝一直都在打压士族,但那是因为南朝的士族太过于强横,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家了。

  北方士族没有南朝士族这么夸张,毕竟氏族志这种东西是从南朝传开来的,北朝从燕国进入中原以来,一直都有军事贵族的传统,这是和南朝截然不同的,汉国实际上也是如此,没有门阀的基础。

  对南朝士族比较难以接受的点,对北朝士族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甚至北朝士族还反过来学习了南朝士族门阀的“先进”经验,这一波相互之间的融合,可以说是倒反天罡了。

  ……

  “陛下,探子来报,慕容恪的身体出问题了,反噬已经显现,一年之内,他必死,这是我们的机会。”

  这是洛显之送给萧衍的信件,无人知晓。……

  “咳。”

  白布上鲜红的血迹,是那么的刺眼,慕容恪将手中的白布盖下,他时不时咳血,渐渐已经习惯。

  慕容恪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之前披肝沥胆的工作,不算是什么,但从洛水之誓后,他就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在数月前,他第一次将血咳出来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可能会死了。

  医者对他说需要休息,但燕国和梁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对汉国最后的收尾战争,以及对新夺取土地的安抚,让他根本就不可能休息。

  况且慕容恪知道自己这是洛水之誓的反噬,他不觉得这能够治得好。

  他望着北方的黄河,以及南方的梁国,决定去做自己最后几件事。

  ……

  这是洛显之和慕容恪的第二次见面。

  慕容恪之所以不和萧衍见面,这自然是因为外交原则,南北二朝并立,慕容恪虽然身份高,但却不如萧衍,如果见到萧衍他就要行礼,对于谈判而言,这自然是不行的。

  洛显之现在身份是三公,身份和慕容恪相匹配,最重要的是,两人都能够代表两国的意思。

  此番已经不再是黄河之上,而是青兖之间。

  洛显之笑着说道:“大王,许久未见,你风采依旧。”

  慕容恪狠狠掐着自己的手心,将咳嗽的那股折磨人的痒意克制下去,他脸上带着一些胭脂,让自己看起来脸色红润正常一些,今天的他完全就像是个正常人,他轻声道:“郡公才是风采依旧,时间不曾在你的身上留下什么痕迹。”

  寒暄一番后,洛显之问道:“不知道大王此番邀请本公来此,商议停战是何意?”

  慕容恪正色道:“汉国覆灭,现在我二国在青兖上乱战,贵国不是我大燕对手,再这么下去,贵国将会失去兖州,与其如此不如你我两国直接休战,就按照青兖划界,而后各自安定,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在青州和兖州这种大块大块的平原上,梁国当然不是燕国的对手,萧衍和慕容垂交过两次手,都是以萧衍的失败而告终,不过损失不太大。

  慕容恪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很简单,他担心自己的身体撑不住,其他人万一不是萧衍的对手,一旦将青州也失去,那可就不好了。

  而且他还想要回一趟蓟城,不想直接死在这里,他还有很多话要和皇帝说,要对皇帝交待,马革裹尸虽然是最壮烈的,但他不能,他身上还背着极重的责任。

  洛显之之所以会出现这里,是因为他也想要停战,现在看起来能把慕容恪拖死在这里,但等到慕容恪死了,再进攻也可以,没必要现在就和慕容恪在这里硬拼。

  萧衍第一次被灰头土脸的打败还有几分不服,但第二次又被击败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同意了洛显之说的,打不过慕容恪就熬死他。

  但当然不能直接答应,虽然萧衍在野战上输了两次,但战线上还是梁国占据优势的,如果按照青兖划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泰山分给谁,现在泰山大部分都在梁国手中。

  现在慕容恪想要泰山,就是要梁国割地给他。

  洛显之是无所谓的,反正等慕容恪死了,梁国立刻就会发起战争,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泰山大部分在我梁国手中,乃是大梁儿郎浴血奋战所得,这样分给贵国,自然不行。

  若是贵国愿意用洛阳以北的关隘来交换的话,我大梁愿意将手中的泰山交给贵国。”

  洛阳有八关,守卫着洛阳的安全,但现在有的关隘在燕国手中,这就让梁国很难受,现在的洛阳就是一个漏子,到处都漏风。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将洛阳关隘拿回来,那可就太好了。

  慕容恪思索了一下,拿下泰山,青州就稳妥了许多,而河洛虽然重要,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稳固,有河东在手,对河洛的威胁不会因为几座关隘而变化。

  换句话说,那些黄河渡口对燕国来说,本就不是什么适合渡河的地点,还是直接从河东进攻的好。

  二人一拍即合,再次达成一致。

  慕容恪最后问了一次,“郡公真的不愿意前往我燕国吗?你这样的英雄人物,应该策马驰骋,而不是在南国的烟雨江南中蹉跎。

  梁国想要以南伐北,除非整个北方都裂成一块一块的,只要北方的国家不多于两个,梁国就不可能北伐成功,注定失败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呢?”

  慕容恪的诚意很足,说的话也很对,只要北朝不乱,就算是仅仅凭借山东之力,南朝也北伐成功不了,洛显之却反问道:“这个问题应该问大王自己,为什么明知道会失败,却还是要做呢?”

  说罢,洛显之也不等慕容恪反应,就笑着作揖离开,虽然是敌人,但他对慕容恪还是颇有好感的,可惜不能共事。

  慕容恪有些怔愣,不明白洛显之在说什么。

  燕国和梁国的军队远远分开撤军,慕容恪先是在青州留下镇守的人,然后率领着大军返回黄河以北,将大军安顿在邺城,他带着亲兵先走,之后的大军满满行军,他则疾行先行赶往蓟城。

  遥想上次抛下大军独自进蓟城,还是从河东返回,他着一身最重要的两次战役,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让慕容恪有些感慨。

  ……

  燕国的皇宫竟然这么多代帝王的修缮,已经渐渐有了一个皇宫的模样,虽然还远远不如洛阳和长安,但比之奉高倒是一点不差。

  而且燕国的皇宫带着燕国所特有的那种粗粝,那是从辽东带回来的东西,这么多年来,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辽东曾经的苦难,但那些源源不断涌入燕国的辽东胡人,还是能让燕人直到,当初的老祖宗们过得是什么日子。

  慕容恪在燕国有特殊的礼遇,皇帝曾经给了他可以在皇宫中乘坐车辇的待遇,但慕容恪从来都不使用,但此次他乘坐着车辇进了皇宫。

  因为他愈发感觉无力,皇宫很大,台阶很多,他不想倒在路上。

  在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抬着他的禁卫将士,这些在外人眼中都属于贵人级别的人,却如同牛马一样的抬举着他,心甘情愿。

  慕容恪感觉自己许久都未曾见过皇帝了。

  皇帝正处于长个子的年纪,和前些年已经很不同。

  他的长相很是秀气,整个慕容氏的长相都带着些许的秀气,几乎个个都是美男子和美女,皇帝也不例外。

  他对慕容恪的感情和态度一变再变,他时常在想,如果慕容恪是自己的父亲那该有多好,那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事。

  皇帝还是迎上前来,带着怀念的感慨道:“王叔,朕时常想念你,这些年你在外征战辛苦,如今你回来,朕就放心了。”

  太后自然在旁边,她厌恶慕容恪,但每逢慕容恪出现的场合,她都几乎在场,总爱和慕容恪争锋相对,慕容恪想要说话,然后重重吐出一口血。

  皇帝一下子惊住了,而后颤抖起来说道:“王叔,你这是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快去叫太医!”

  慕容恪一把抓住皇帝的手说道:“陛下,不必了,臣这不是病,而是命,臣这样的卑贱之人却发下洛水誓,落得现在这个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

  臣这么着急的赶回来,就是担心哪一天就直接一命呜呼,不能再见到陛下之颜。”

  洛水誓!

  没人注意到皇帝身边的太后同样在颤抖,恐惧,她没想到洛水誓的反噬竟然会这么严重,竟然直接把慕容恪搞成这个样子,正值壮年竟然就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慕容恪怎么能死呢?

  这是现在太后脑中的唯一想法,慕容恪死了,那之后谁来打仗,谁来压制慕容垂那只猛虎,她刚刚将慕容垂放归深山,还给了让他能够如虎添翼的东西,结果能够压制猛虎的慕容恪,竟然就这么快要死了?

  她想过无数种可能,都没有想过慕容恪会死,而且还是死于洛水之誓的反噬,这简直太过于荒谬。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