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1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1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太后还能够想这么多,皇帝已经如遭雷击,于他而言,虽然遗憾于慕容恪不能全心全意的辅佐自己,还有一部分心落在慕容垂身上,但他在历次太后和慕容恪的争端中,都站在了太后这一边,就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他知道慕容恪的重要性。

  但现在,自己的王佐之才,能够辅佐自己定天下的重臣,没了,而且是因为洛水之誓。

  他难以克制的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母亲,眼中则是满满的厌恶和痛恨,这些年他愈发的觉得自己的母后实在是太过于不懂事,一个完全不懂政治的女人,结果总是在插手这些事。

  最终酿成了现在的苦果。

  强行将这种感觉压制下去,他望着慕容恪只能无用的安慰道:“王叔不必这么担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慕容恪却径直说道:“陛下,臣今日是最后一次来见陛下,出宫之后臣就会回到王府中,等待死亡的到来。

  臣有一些话想要说。

  臣死后,您不要担心雍王会造反,要和关中积极联络,一定不要将有限的力量浪费在和同宗同族的亲人对抗上。

  否则只会亲者痛、仇者快。

  梁国是我大燕的劲敌,但萧衍,不用太过于担心,他这个人缺点很明显,最终一定会和洛显之出现矛盾。

  而且梁国的土地分散,没有绝对的中心,一定会分裂,只要稳妥的保持现在的疆域,让人口繁盛起来,凭借这些肥沃的土地,梁国自然会败。”

  慕容恪一字字一句句的讲给皇帝听,时不时有血丝呕出,让皇帝数次想要打断他,但望着慕容恪的表情,却还是继续听下去。

  ————

  自诸国并立以来,燕所以能幼主在位,而并汉亡魏,盖慕容恪之功也,其功不在文之大,不在武之高,而在其忠,忠则国稳,国稳则强,强则能盛,恪卓然于世,故燕所以卓然于世矣。——《南北列国人物》

  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

  阳光照在燕国的皇宫中,却给皇帝带不来丝毫的温暖,他望着慕容恪被抬出去的身影,感觉离开自己的不仅仅是一个辅政的大臣,而是全部的东西。

  他忍不住回想着,当年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那位父皇将这位和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王叔带到了自己的身边。

  告诉自己,以后要恭敬的对待这位王叔。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太懂这些东西,他只觉得这位王叔的容颜真是极其的俊美,后来是这位王叔带着自己上朝。

  随着他渐渐长大,周围人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有的人称赞着慕容恪,说他是洛文王在世,说他是国家的希望。

  有的人说他是权臣,夺取了自己的权力,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尤其是他的母后,经常说自己这位王叔的坏话。

  皇帝有些庆幸自己的父皇给了自己一个比较聪明的脑子,他能够感觉到慕容恪对自己所散发的善意,于是他回应着这种善意,面对两难的结局,他还是很够做出比较公正的判断。

  在皇权没有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

  慕容垂的出现并崛起是他和慕容恪关系出现裂痕的根本原因,他不可避免的开始思考,自己和慕容垂,对于慕容恪而言,到底谁是更加重要的那个人。

  皇帝很想自己是更重要的那个人,但无论是理智的思考,还是不理智的思考,这个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慕容垂是慕容恪更亲近的人。

  让慕容垂分陕关西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他潜意识中没有阻止太后让慕容恪发下洛水之誓,但现在要自食恶果了。

  伟大至高的洛神,公平的对待着每个人。

  ……

  暖暖的阳光洒在慕容恪的身上,他没有丝毫的感觉,这个被燕国所有人,以及其他所有国家的人,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人,在现在这个时刻,眼中却满是迷茫。

  刚才在宫中,皇帝对他的临终遗言听的很是认真,但这并未让慕容恪有什么欣喜,因为这世上的人,总是在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却不去做。

  皇帝和慕容垂之间,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会不会有一场惊天的战争,现在这个燕国会不会直接崩塌,慕容恪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会。

  但他不希望皇帝和慕容垂之间发生惨烈的战争。

  他希望关东和关西的胜负能够留在下一代,不要让燕国的基业毁于一旦,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他希望是在覆灭了其他所有的国家之后,只剩下燕国。

  至于自己的死亡,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这世上谁又能不死呢?

  ……

  宫殿中,皇帝见到慕容恪的声影彻底看不到了,才缓缓转身回到了殿中,然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母后,燕国太后。

  燕国太后能感受到皇帝的情绪,正要说些什么,刚刚张了张嘴,却在皇帝的眼前直接倒了下去。

  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嘴角有鲜血流出,甚是骇人。

  对太后略有些不满的皇帝顿时被震惊在原地,这突然的变故,让大殿中所有宦官和宫娥都呆愣住,而后是皇帝的怒吼声,“快去叫太医!”

  匆匆忙忙的脚步声向外跑去,皇帝只觉浑身发寒,冷汗涔涔,望着倒在地上的太后冲过去扶起,燕国太后完全没有丝毫的知觉,脸色几乎在短短时间之内,就由红润变作苍白。

  这种奇怪到极点的事情,让皇帝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些传言,他愈发的恐惧,这难道是神明在惩罚他吗?

  ……

  燕国太后在宫中昏倒,而后在短短一天之内就不治身亡的消息,席卷了整座蓟城,几乎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之前慕容恪回到蓟城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慕容恪和太后之间的斗争,恐怕是太后要胜利了。

  政治斗争是相当朴素的,活到最后的人就会是胜利者,在没法**上毁灭对方的时候,寿命是最大的武器。

  但任何人都想象不到,太后竟然会死在慕容恪前面。

  慕容恪都已经到现在这种地步了,太后在几天前还那么正常,在这个时候,谣言自然是满天飞。

  其中一种谣言是最受到众人认可的,那就是洛水之誓实际上是两个人,太后逼迫慕容恪发下了这个誓言,那她自己也在这个誓言之中,她又不如慕容恪身体好和气运高,结果慕容恪还能够苟延残喘,而太后却直接暴毙而亡了。

  这种猜测有鼻子有眼,也非常符合世人对于神明的想象,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真相。

  许多蓟城的百姓都暗地里拍手称好,这可真是报应不爽啊。

  慕容恪的党羽本来已经有些绝望,慕容恪一死,他们就算是有皇帝保着,但很多人恐怕都要被贬官,毕竟皇帝有时候还是不能违逆太后意思的。

  但谁能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太后这个老妖婆也死了,现在的燕国中,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皇帝,如果是单纯的皇帝掌权,那所有人就都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

  ……

  慕容恪躺在床榻上,听到了太后薨逝的消息,他有些遗憾的说道:“国家失去了一位贤后啊,还请陛下节哀顺变。”

  等到使者离开,慕容恪这么虚弱的身体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声音中带着满满的快意,太后死了,留下了慕容垂和皇帝两个都接受过他教导的人,只要两个人保持理智,还是能够让燕国不内斗的。

  他最担心的就是太后去引导皇帝和慕容垂的敌对,他心中有些愉快,甚至就连气色都好了很多,还能高声的让仆人给他准备一顿饱饭。

  他的妻子端着吃食走了进来,唤着慕容恪的名字,却未曾得到回应,顿时呆立在原地,泪如雨下。

  ……

  慕容恪薨逝的消息传进了宫中,皇帝沉默着,在一天之中,他连续失去了母亲和如同父亲一样的慕容恪,这世上还有谁比他更悲伤呢?

  但人已经逝去,那身后事就要料理,尤其是慕容恪的谥号,这个相当的关键,关乎着慕容恪的身后名。

  有素王上皇的监督,基本上谥号的评选相当公平,目前还没有人在这方面上出现问题,但基本是如此,谥号上依旧是有操作空间的。

  一个人的功绩和错误,有时候不可能那么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其中都有模棱两可的空间,谥号也是如此。

  慕容恪对燕国的功绩是相当的大,可以给予任何的谥号,如果这个时候皇帝不给文武这种谥号的话,那就会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思潮,皇帝对慕容恪不满意。

  经过群臣的推举,皇帝最后批准,慕容恪得到了“文”的谥号,在史书上可以称作“太原文王”,这算是皇帝对慕容恪小文王的一种认可。

  在评定谥号后,皇帝就命人将这个谥号送到关中去,“让整个燕国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知道朕的肱骨大臣薨逝。”

  送到关中,让慕容垂知道,他给慕容恪的身后名,这算是一种缓和关系的举动,他还记得慕容恪在临终前说的话。

  只要他不逼反慕容垂,那慕容垂是不会造反的。

  他相信慕容恪的判断,所以他做出了这个示好的举动。

  ……

  慕容垂收到来到蓟城的信件,浑身着孝服,几乎悲痛的要昏死过去。

  他出生的时候,慕容承光没多久就驾崩了,从小到大,基本上就是慕容恪将他带大,而且还教他各种兵法等等,最后也是慕容恪带着他上战场。

  他听说在先汉的时候,有冠军侯霍去病,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于是在进攻匈奴的时候,汉武帝总是将那些最优秀的士卒都交给他,霍去病的功业中,有汉武帝很大的功劳。

  在慕容恪麾下的时候,他同样如此,他能够那么顺利的立下各种功劳,慕容恪将各种问题都给他处理完毕,他只需要指挥打仗即可,起码有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属于慕容恪。

  人常言父母之爱子,为计深远,慕容恪对他,几乎是倾囊相授,而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帮助,慕容垂此人,不算是愚忠,但知恩图报,慕容恪这样对待他,那他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想法。

  面对皇帝的示好,他沉声道:“还请使者回禀陛下,臣将在关中,为大燕镇守西垂,若是陛下一声令下,臣愿意为陛下冲锋陷阵,无论是蜀中还是河洛,臣都愿意率众冲锋。”

  这番话其实就非常的简单了。

  关中和蜀中以及河洛接壤,这二者都是梁国的地盘,慕容垂本来就准备进攻这两块土地,以便让关西行台的实力愈发的强大起来,但他话中的意思也很明确,他不会独立,只要皇帝不做什么,他就永远都是大燕的臣子。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他会遵从慕容恪的遗愿,不做那个分裂燕国的罪人。

  慕容垂看不到他麾下的王猛、杨成等人都带着若有所思的目光,回避着慕容垂的眼神,有些时候,属下是真的会推着自己的主君去走的。

  皇帝得到了这个回复,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满,但这些东西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是皇帝,而且拥有整个黄河以东以北的土地,慕容垂不是他的对手,以后总有一天,等到将关东彻底统一,那个时候的慕容垂或者慕容垂的儿子,只能是来蓟城,真正的臣服于皇帝。

  ……

  燕国中所发生的事情,梁国一直都关注着,慕容恪果然按照预料死去,让萧衍大喜过望,那个能够战胜他的对手,没想到竟然真的就这么死去了。

  他一方面欣喜,想要再次开战,将青州和兖州彻底合为一体,一方面又心悸,看来以后洛水之誓完全不能碰,这个誓言的发动条件实在是过于苛刻了。

  几乎只有沾染上,就会折寿,不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誓言绝对不能发。

  洛显之得知慕容恪死去后,有些感慨,但梁国除去了一个大敌,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欣喜的事情。

  他当然能够猜得到,慕容恪死之前,一定做过一些努力,去让燕国皇帝和慕容垂之间不要爆发战争。

  但。

  那简直如同没有一样。

  在官场上有一句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人在位子上,那是天王老子,一旦离开,瞬间就一文不值,还能够施加影响力,那也是其他方面还有凭仗。

  一个官职尚且会如此,就更不要说生死。

  所谓人走茶凉,这就是世界的真实。

  慕容垂和皇帝之间短暂的和平,凭借着慕容恪去维持,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信任就会渐渐变淡,更不要说,洛显之还会主动用间。

  对于一个擅长权斗的人来说,将慕容垂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挑拨到难以维系的程度,那简直是太简单了。他脑海里面随随便便就有一万种办法,能够让慕容垂和燕国皇帝斗起来,然后让燕国内部彻底的分成两派,甚至爆发内战也说不准。

  但无论是哪种结局,最后获利的都会是梁国,谁说南方伐北就一定会失败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