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0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0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死社稷哪里是说说那么简单呢?

  皇帝如果真的有那么强的意志,他就不可能走到这一步,他只想享乐,舞文弄墨,沉湎于声色犬马之间,人生在世上,不就是为了享受吗?

  洛振业走出大殿,望着湛蓝的青天,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记忆已经很是模糊了,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草原,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走在皇宫中,这里的建筑并不如何的巍峨,在几个国家中,可能是比较差的皇宫,所以皇帝一直想要修建更好的宫殿。

  先汉和后汉的所有皇帝都不曾临幸过这座城池,这里从不曾是大汉的任何一个中心。

  但他踏在这一块块青石板上,望着那些岁月划过的痕迹,脚步却只觉愈发的沉重,汉朝最后的一点痕迹,就要随着这座城池而落幕了吗?

  这里有三代皇帝的奋斗,有五代英侯在这里振作,这里终究也有一些光辉,就这样落幕,于心何忍呢?

  ……

  关于英侯一系,在萧衍率领大军离开建业时,和洛显之开诚布公的谈过。

  若是其他的家族,分家这么久,早就没有什么关系,萧衍也不在意,但他知道洛氏不一样,这个家族对于亲情的重视,是远超常人想象的。

  萧衍曾经问洛显之,若是他率领大军攻破奉高,那该要怎么处理英侯。

  洛显之当时沉默了许久,而后才缓缓说道:“陛下,你不会在奉高见到一个活着的英侯,他身上背着的爵位,和汉这个名字绑定,汉国破,英侯亡,如此而已。”

  洛显之的语气中带着深深地压抑,萧衍几乎没有见过洛显之的这幅表情,他又问道:“那你为何还要主持对汉国的攻伐呢?你明明可以选择进攻蜀中的。”

  洛显之背负着手,思索了许久才说道:“臣只做正确的事,英侯的落寞是注定的,不过是迟一点,早一点而已。

  进攻汉国对梁国来说是正确的事情,消灭割据对天下来说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既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便可以秉持着内心旗帜向前。

  如果真的能先攻进奉高,那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就能够保住英侯一系。

  而不用担心他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甚至遭遇不幸,一个不幸却会带来幸运,这便是祸兮福所倚的道理。

  陛下,您会保护英侯一系的安全吧。”

  萧衍朗声笑道:“当然会,那是你的族人,只要他们不对我大梁抱有敌意,朕为什么要对这么一个举世闻名的豪族去做专门的针对呢?”

  洛显之躬身道:“臣多谢陛下。”

  一次富有成果的谈话。

  唯一的问题是,萧衍能不能先攻进奉高城呢?

  进入奉高城后,能不能维持住军队的军纪呢?

  这个时代除了神庙军和敢战士之外,没有任何一支军队的军纪是称得上好的,区别只在于烂和更烂。

  即便是萧衍能约束住,那,如果先进城的是燕国呢?

  燕国和梁国谁更强?

  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燕国,尤其是在进攻的速度方面,拥有大量骑兵的燕国,早就能够率领着大军在青州纵横驰骋。

  ……

  洛振业并不是那种非要让全家都跟着他去寻死的人,况且英侯一系本就子嗣不盛,洛振业在晚年的时候才勉强有了一个儿子,结果还在前年夭折。

  之前生下的都是女儿,其中两个已经嫁人,还有一个没有嫁人,年纪也小,还没有及笄。

  已经嫁人的两个女儿,他不能随意干涉,小女儿却不同,他给洛显之写了一封信,请洛显之派人前往将他的小女儿接到姑苏去。

  至于英侯府中的家臣等,该解散的解散,不愿意离开的,就随着三个侯府小姐前往不同的去处。

  无论未来如何,英侯府是要散掉了。

  当年煊赫门庭若市的英侯,两汉五姓七望第一家的英侯,最终竟然这样落幕,这世上最残酷的事情,大概就是新时代已经到来,明明能看到那新时代,甚至就在眼前,但不得不背负着旧时代的枷锁,那新时代不是能够追求的东西。

  放在如今遍及诸夏的战争中,一个豪门贵族的衰落,却又不算是什么了,在这场十万计兵力的战争中,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家族兴起,又有无数的家族没落。

  那些盘踞在地方的豪强大族,在兵锋之前,就如同是纸糊的一般,稍有不慎就是被推过去,尤其是城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许多大人物死于非命,其中甚至有许多是名动州党的清流名士。

  ……

  慕容恪统率的燕军和萧衍统率的梁军,将心气散掉的汉国吊起来打,这是大势如此,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反抗,汉军的崩溃没有魏国那么夸张,但朝廷上的巨大裂痕,一定会影响国家的中下层。

  守城的将领,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守城,就不会有一定要守住的精神意志,一座城,一场战争,胜利是这批人,失败也是这批人,士气旺盛的时候就能胜利,士气衰败迷茫的时候就会失败,如果没有这种意志,城破就是注定的事情。

  这就是汉国现在所遭遇的最大问题,那就是皇帝自己的抵抗心理都不强烈,这让其他各级的官吏将军都很是被动。

  这世上只有极少数的官员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效忠皇帝,而是效忠自己的思想,臣服于皇帝只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如果皇帝违逆了这些抱负,他们甚至会反对皇帝。

  其余的官吏,都是墙头草,会跟着朝廷的变化而变化,这些人都有灵活的道德底线。

  ……

  远在关中的慕容垂收到慕容恪的信件后,读罢捏紧信件,而后将其点在烛火上,烧成灰烬,然后他的目光眺望着关中以及四周。

  表面上他有蜀中和河西四郡两个选择,但实际上他只有一个,那就是河西四郡。

  他刚刚统一关中,在这里的统治基础还相当的薄弱,现在的稳定完全是建立在军事胜利上的,这种统治是相当脆弱的,如果一个不慎,不说遭遇战争失败,即便是稍稍不顺,就有可能会造成崩盘。

  战无不胜的形象对现在的慕容垂来说,是维持整个关中的关键。

  所以他在挑选对手的时候,就不得不挑选那些更软柿子的一方。

  蜀中无论战力如何,但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很可能会陷入长久的拉锯战中,在蜀中攻城,所要遭遇的实在是难以想象。

  尤其是统治蜀中的还是曹氏,作为覆灭了魏国的人,曹律一定会和慕容垂死战到底,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的攻下蜀中,就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如此,那慕容垂就不会选择蜀中作为对手。

  而且对慕容垂这种名将来说,攻城战实在是不划算,野战和攻城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争。

  古之名将大多数都是野战的超级高手,因为只有野战才能体现一个名将的智谋和勇武,而攻城战和守城战,一座城池和险关的加成实在是太大了。

  当初函谷关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就算是古之名将去进攻,随便一个二流将领就能让其在城下喋血。

  河西四郡就没有这个问题,那里一马平川,是骑兵纵横最适合的地点,而慕容垂麾下最强的就是燕国铁骑,而且河西四郡普遍没有坚城,甚至没有什么高山险阻。

  在那里打仗,拼的完全就是将帅的内功,而这方面慕容垂不畏惧任何人,他坚信自己是天下最强的将帅。

  昔年洛无疾从长安出发,奔袭千里进入河西走廊,现在慕容垂同样从长安出发,率领着万余骑兵,前往河西,而关中,他则留给王猛来治理,杨成则被他带着前往前线。

  从这个安排里面,就能够看出来,慕容垂还是有一些政治能力的,王猛唯一的依仗就是他慕容垂,所以在二人中,慕容垂更重用王猛。

  当然,王猛的确更优秀,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这世上同时有两场战争发生。

  慕容垂吞并凉州之战。

  燕梁灭汉之战。

  庞然大物愈发庞大,这就是分久必合的道理。

  ————

  这世上总是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取代,当汉末的时代彻底远去,当魏国和汉国先后死于并不光彩中时,我们都知道,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已经是雨打风吹去,我们用新的史书来命名这个时代,它被称之为南北朝,一个统一北方的政权,和一个统一南方的政权,告诉天下人,这是燕国和梁国的时代。——《诸夏·南北朝》

  第830章 二朝鼎立

  燕国正大元年。

  梁国明元元年。

  两个国家同时宣布改元,但原因不同。

  燕国是因为从辽东建立国家以来,两百多年,燕国终于第一次踏过了黄河,在黄河以南拥有了属于燕人的土地,从辽东到河西,数千里长的疆域,都是燕人的国土,甚至就连长安也收了回去。

  这群曾经被流放,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的人,可以回到他们的宗庙中,去告祭他们的先祖,自豪将现在燕国的辉煌述说。

  这是压在燕国身上的历史包袱,当年被流放的事情对整个族群来说,都是一件想起来就会痛彻心扉的事情,如果不能弥补这件事的遗憾,那燕国人就永远心中都缺少一块。

  当年返回中原就是如此,那是燕国国中情绪的一个**,那个时候的燕人众志成城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返回中原后,燕国就想要更多,慕容垂夺下了长安,对太后来说很晦气,但对大多数的燕人来说,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要知道当年被流放的时候,那汉朝的皇帝就在长安城中的下令,而现在呢?

  汉朝的皇帝已经化成了尘土!

  而当年被流放的子孙却从那遥远的荒芜之地,那荒无人烟,几乎难以生存的蛮荒之地,返回了长安,坐在了当年皇帝的未央宫和长乐宫中。

  这岂不是这世上最痛快的事情吗?

  现在燕国又冲过了黄河,锋锐的军威,几乎有横扫天下的态势,等到燕国将洛阳也收入囊中,那燕国将会何等骄傲,没有人能够想象。

  但自邦周以来的各个王朝所重视的二京都在手中,谁才是正统?

  不言而喻。

  ……

  梁国改元的直接原因是燕国的改元,燕国一统北方,而且还和梁国在青州争夺,不可一世,燕国改元,有一种新的气息勃发,那梁国自然要跟着改元,但改元不能随便改,总要有一个喜头,恰好在这时,蜀中传来了好消息。

  燕国朝廷的主力在关东大获全胜,联合着梁国将汉国打灭国,在广袤的中原中,只剩下燕国和梁国这两个皇帝。

  慕容垂在河西暴打河西义军,在野战方面比起慕容垂这种不世出的战神来说,那些义军实在是太差了,短短几个月的时候,慕容垂就再次将凉州彻底纳入了关中体系中,杨成随军而去,帮助慕容垂安抚河西的局势。

  慕容垂打凉州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要知道魏国当年前前后后打了那么多次都没能平定。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慕容垂的能力就不是那些魏国的将军所能够比拟的。

  其次慕容垂麾下的官僚体系没有魏国那么**,魏国是一个建立百年的政权,内部早就**丛生,而慕容垂换掉了那一批人,这些新上位的士族,还处在新生期。

  仅仅这两条原因,就足以区分出天壤之别了。

  打河西没有费慕容垂太多的力气,他当然就盯上了蜀中,从秦朝并有蜀中进而有了足够的力量去争夺天下开始,蜀中就被人所熟知。

  秦国为了吞并蜀中修建了通往蜀中的蜀道,那个时候进攻蜀中还是比较难的,但现在已经有许多蜀道能够通往蜀中,慕容垂当然不会错误。

  但慕容垂想要攻打蜀中,不仅仅他知道,割据蜀中的曹律也知道,关中和蜀中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一体的,拥有关中的势力就没有不夺取蜀中的。

  就算是慕容垂赌咒发誓不攻打蜀中,曹律也不会相信。

  之前慕容垂刚刚夺取长安的时候,曹律还不担心,因为在他看来,慕容垂想要将关中彻底的纳入统治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在关东还比较纷乱,凉州也有人作乱。

  但天下的形势变化的实在是太快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梁国和燕国竟然一起进攻汉国,而且更离谱的是,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强大的汉国,竟然这么的不堪一击,很有一些虚胖的意味。

  曹律知道慕容垂擅长打仗,从十三岁开始作战,这位还没有输过,但这么快就把关中大大小小的刺头都清理了一遍,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攻进最遥远的敦煌郡,让整个凉州臣服在他的兵威之下。

  曹律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和慕容垂之间的差距。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