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11章 卫缭劝谏

始皇帝 第311章 卫缭劝谏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12章 卫缭劝谏(22)

在一系列手段之下,赵国在剧烈的变化,逐渐形成杂货铺的模式。

这是一个全新的赵国,郡县制与食邑制混合在一起。

在赵国七层的土地,五层的人口,实行郡县制;三层的土地,五层的人口实行食邑制度。

双方交杂在一起,泾渭分明,又是互为表里。

在这里有着赵国的模式,有着秦国的模式,有着新的律法,彼此交杂在一起,形成新的赵国。

只是问题,也就是众多。

此刻,李斯正在禀告着状况,说道:“大王治理赵国,实现免除债券,分田地,分食邑等,赵地民心大悦。可面临的问题依旧不少,最为重要的一点,在赵地还要实行秦国的律法吗?”

赵政说道:“不了!赵国的民众散乱,不适合秦国的严酷法律,秦国的法律太严密了,也不适合赵地。要对秦法实行删改,条例要减少……”

在赵国实行的不是变法,而是简法。

变法,不如简法。

后世考古当中,发现两千年前的秦国,法律极为完备详细,各种条款不断细化,量化。

堪比后世。

可就是因为法律完备,秦国走向灭亡。

对于君王而言,官吏而言,把民众管理的越是严格,越是好,这个证件,那个证件,这个管,那个管,管理的越多越好。

可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却是不想要见官,越是少见官,越是生活好,恨不得一辈子不见官,因为见到官,总是么有好事情。

李斯问道:“大王,该如何修改?”

赵政说道:“律法应该简单一点,太复杂了民众也看不懂,这是第一;律法应该就简单一点,这样官吏想要坑民害民,也找不到理由和借口,这是第二;最后。律法简单一点,民众也能松了一口气!”

“记住,民众需要的不是官吏管理,而是官吏不添乱。”

“若是你不懂,那就多看一下黄老学说,看一下齐王建如何治国。这位君王称霸无能,可维稳还是可以的!”

李斯微微皱眉说道:“臣知之!”

赵政又是说道:“还记得把那些经济刑直接删掉,资甲资盾的直接删掉,可以用荆条鞭打,或是打扫街道作为惩罚。我大秦到了现在,不需要那些盾牌,那些战甲了,而是需要给民众喘一口气。”

“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直接以罚代收,终究是下下策!”

这些年来,秦国不断度外开战,导致财政不足,财政亏空。

财政不足,如何弥补?

只能是以罚代收,增加财政收入。

罚款的目的,本来是警告为目的。

可在朝廷财政亏空的时代,却是不断增加罚款,肆意的罚款,用来搞创收,增加财政收入。大秦在这一点上,搞的很是顺溜。

可也正是这一条,变为恶政。

大秦,也变为暴秦。

在这里,赵政直接取消了罚款项目,直接用鞭刑,或是打扫街道作为代替。

免得官吏,又是知法犯法,用罚款搞创收。

这叫在合法的手段,合法的程序当中,获取非法的收入。

故而,聪明的官吏,从来不贪墨,也不违法乱纪,而是用合法的手段,合法的程序,获得合法的利润,最后只是苦了民众。

李斯皱眉道:“取消了罚款后,秦国的财政可能减少,养不起太多的官员!”

赵政说道:“那就裁剪官员!”

说道这里,语气极为平静。

“很多官员,没有自知之明,以为自己无可替代。没有了官员管理,民众会过得水深火热。可事实上,官吏少了,民众反而能过上好日子了!”赵政冷漠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在民众眼中,官员就是一群大老鼠!”

“李斯呀,你要当看家护院的黑犬,而不是要当大老鼠,你当明白!”

李斯身躯颤抖着,说道:“臣,明白!”

赵政说道:“希望伱明白,希望你能处理好一切。不换思想,那就换人。大秦什么都是缺少,可就是不缺少当官的。杀死一批官员,还有一片可以顶替!”

李斯说道:“臣,知之!”

李斯告辞而去,顷刻之后,卫缭出现。

这位风尘仆仆,很是疲惫的样子。

卫缭上前道:“大王,赵国已经灭亡。而今赵国成为秦国的领土,在领地当中划分为太原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云中郡、九原郡等,在各个郡的人口和发展的情况大不一样。”

“邯郸郡和太原郡,这两个郡人口最为密集,经济也是最为发达。尤其是邯郸郡,人口达到八十万人。太原郡人口,达到了七十万。至于其他几个郡,人口相对稀少,九原郡人口不到十万,云中郡人口不到八万。”

“统计一下,赵地八郡的人口,人口不到二百五十多万。连续的战争,让赵国折损了三层多的人口,其中有七层的成年男丁死于战争当中。因为战争,造成的粮食匮乏,死于饥饿当中。而连续的战争,导致赵国的人口生育率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调查,赵国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婴儿出生率极低!”

“在秦国,每年一千人当中有三十个婴儿。可在赵国,每年一千人,只是诞生五个婴儿,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赵政叹息道:“当野兽的生活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刻,会下意识的减少繁殖,甚至是停止生育,民众也是这个道理。这些年来,寡人不断讨伐赵国。赵国陷入全民皆战当中,民众疲惫,忙着打仗,那里有时间生孩子!”

“这是寡人的过错,可有办法,让民众多生孩子!”

卫缭说道:“昔日,勾践为了灭吴国。为了增加人口数量,让民众生孩子,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

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

“这些皆是勾践为增加人口实行的策略,大王觉得勾践成功了吗?”

赵政说道:“勾践自然成功了!”

卫缭却说道:“错了!勾践失败了。勾践用着早婚,用着生孩子有奖励,增加越国的人口,可事实上越国人口增加不多。若是勾践的鼓励生育政策成功,吴越之地人口爆炸,早就超越楚国的人口!”

“到了那时,是越国灭楚国。”

“可事实上相反,却是楚国灭越国,如今吴越之地人口依旧不多!”

赵政叹息道:“勾践失败了,可为何失败了?”

卫缭说道:“越王勾践,一方面为了增加人口数量,强制实行早婚,又是生孩子给予奖励;可一方面,为了对吴之战,却是不断对民众加税,民众赋税巨大。”

“所作所为,可谓是南辕北辙。越国的民众会发现,生下孩子固然会有奖励,可赋税也会加大,赋税变的沉重,远远超越奖励。长久之下,哪怕是政策鼓励,可民众生孩子不仅不会上涨,反而会下降。”

“臣闻,有一个马夫驾驶车辆想要去北方的邯郸,可车子却是向着南方的楚国而去。”

“国富,不等于民富。若是民众不富,岂能有生孩子的想法。臣听闻,在关中有民谣,渭水不洗,口赋起。在关中的很多民众,因为交不起各种口赋,不敢生孩子。即便生下孩子,也多数溺死!”

“大王,想要增加人口,想要民众生孩子,就要轻徭薄赋,减低赋税,藏富于民。只要民众富裕了,自然会有生孩子的想法。至于强制民众早婚,生孩子给予小恩小惠,只是下下策而已。”

赵政说道:“寡人,已经在赵地实现免税,只是征收十分之一的地租,这不够吗?”

卫缭说道:“对赵地民众已经够了,可对秦地民众却是没有免税,这是何其不公!”

赵政却是沉默了。

果然,该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赵地免除五年赋税,那秦国的旧地,关中,陇西,巴蜀、南阳等地区,是不是也该免税。

赵政说道:“寡人要灭六国,需要钱财,只能再苦一苦关中民众!”

有些残忍,可却是现实。

卫缭说道:“赵国已经灭亡,大王接下来当灭亡韩国,魏国。韩国,弱小的国家,大王只需要出动十万大军,花费三个月时间,就可灭亡韩国。

魏国也比较弱小,只需要出动二十万大军,花费一年时间,足以灭亡魏国。”

“这两个国家皆是弱小,大王可轻易灭亡,花费的钱财较少,可少向民众征收赋税。”

“等到秦国吞并三晋之地,那时占据天下七层的人口,只需要向底层民众征收很少的赋税,就可向楚国,齐国,燕国等,发起进攻。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向秦国的民众征收高额赋税,完全没有必要。”

“国家的府库赋税多了,民众手中的赋税必然少了,民众必然困苦,对朝廷多怨恨,此对大秦极为不利。”

“昔日,晋国末年,智瑶率领韩、魏两家士卒,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出逃。询问随从:“我应该逃亡何处?”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果然,赵襄子守住太原,击败了智瑶。”

“大王呀,国富不等于民富,国家府库钱财众多,可民众却是穷困,这是取祸之道,大王当藏富于民!”

赵政站起身来,直接向卫缭行礼,说道:“先生,国士无双。先生一言,点醒寡人。钱财不重要,民心最为重要,为君王当以民为本,而不是钱财为根本。若是不懂这些,纵然是府库充足,国家富裕,可民众不富裕,也是败亡之道。”

“正所谓,钱聚人散,钱散人聚。”

“寡人打算免掉秦国民众三年的赋税,给民众修养生息五年,五年内不再起兵戈。”

卫缭上前道:“大王贤明!”

赵政笑着,卫缭这是打算走吕不韦的路线。

可他不在乎。

卫缭也高兴着,只因为大王那句国士无双。

从今天开始,他不再是臣子,不再是器物,而是变为国士,上了一个档次。

接下来,又是与卫缭商议着及接下来的计划。

半天后,终于确定了大致的方针。

第一,在赵国的诸多郡县,实现免税政策,那在秦国也要实行免税。只是免税仅仅是三年,只是征收十分之一的地租。因为征税少了,会让财政陷入困难当中,会让朝廷过苦日子。

可朝廷过着苦日子,可民众却是能富裕起来,民众手中的钱财能增加起来。

就好似割韭菜一般。

只有韭菜长起来,才有割韭菜的权力。

割韭菜很多年,该对韭菜好一点,适当让秦国的韭菜们,生长一下了。

第二,既然很多地区皆是免税,选择藏富于民,那只能选择少打仗,甚至是不打仗。未来五年的时间,秦国将进入修生养息的阶段,不再大规模的发动兵戈之战,而是利用五年时间,初步将赵国消化。

只有这样,赵国才不会变为包袱,而是化为秦国的一部分,不断为秦国提供着兵力,财力,加强秦国的实力。

第三,覆灭六国,快不得。

为何快不得,就是怕消化不良。

吃掉多少食物不重要,消化掉多少食物最为重要,若是不能消化,而吃得多,会出大问题的。

灭亡一个国家容易,可想要将其彻底消化,化为秦国的一部分却是很难。

若是消化不良,会地秦国造成巨大的伤害。

故而,灭亡六国的过程,不应该追求快,而是稳扎稳打,灭亡一国,消灭一国,然后继续灭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