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15章 秋收与电报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15章 秋收与电报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秋收时节,华北平原上又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经过朱由校这些年的努力,华北平原上的老百姓受灾有赈济、免税。

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北直隶,如今北直隶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荒地,农民在农忙时节都能安居乐业的进行生产。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主要还是北直隶的农业利益分配和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加上水利设施完备,整个北直隶在秋收集结都是一片忙碌的秋收景象。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这几个省份就差了不少,不过这几年朝廷在这些省份推行了保甲制,并且恢复了徭役,通过徭役和朝廷拨款,也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农业情况倒是稍稍好转了一些。特别是天启六年朝廷开始拨款治理黄河,虽然治理规模还不是非常大,但也不算小了,对北方各省的农业也有一些大体上的改善。

此时朱由校采取的政策就是,先改革一两个省,并将新开发出的省份也纳入新政范围之内。这些新政省份发展起来之后,再用这些新政省份的财政收入去补贴、发展那些落后的省份。

这次秋收北方各省一定程度上受到地震影响,这场波及四省之地的七级大地震过后,华北四省遭受了不小的损失,震后在朝廷的救助下,如今已经开始迅速恢复。

东北地区的豆子在这年秋天成熟了,因为土地肥沃,每亩产量十分不错。在大量使用畜力的情况下,一户人家经营三百亩的土地用来种植豆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豆子这玩意,只要把地翻一下,然后直接种下豆种,后面就可以任由生长了。

到了秋天,再用机械制造厂制造的大豆收割机把豆子收上来一打。就能得到很多商品大豆。

这些大豆在关内各省有广泛的销路,除了人要吃豆子,牲畜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大明从蒙古获得了大量的马匹之后。还有养殖牛羊都需要喂一些大豆。

这些黄豆晒干之后,就会通过马车运往各地、港口,再走海路贩运到沿海各省、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台湾、南洋。

这一年是东北地区首次产出商品大豆,商品化带来了高效率生产的优势。黑龙江一带因为日照时间短。所以只能种植大豆等成熟比较快,对强日照没什么需求的豆科作物。

东北大豆产出,还可以让关内地区的农民不用再小规模的兼种大豆,大豆可以靠外地输出获得。而黑龙江地区的农户通过大规模的种植大豆,又能换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大豆还可以用来榨取植物油,这个技术在中国很早就有了。美国人直到近代才从中国这里学到了大豆榨有技术。

大豆油,还可以用在军工生产当中。当然现在大明还没有这样的军工项目,z药目前也只有黑火药。不过随着第一批从皇家科技学院毕业的学员掌握了化学知识,这些玩意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搞出来了。

棉花在秋天也成熟了,河南、山东、江淮北部这个三角洲地带的棉花产区在这几年的棉价刺激下。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北直隶也在天启六年增加了棉花种植面积,因为北直隶可以从外部获取很多商品粮,东北地区的商品粮产量越来越高,而台湾、南洋等地的商品粮输入规模也会不断增加,棉花成为了更加紧缺的资源。

南洋同样也有不少棉花产出,这些棉花主要是吕宋和爪洼岛地区的,吕宋有西班牙人经营的种植园,棉花是一个主要的种植项目之一,还有一个就是烟草和甘蔗和胡椒。爪洼岛同样也有不少棉花产出,不过相比吕宋来说要少。

大明对吕宋也爪哇确定了统治地位之后。首先是在吕宋增加了棉花种植面积。

总体上来说,吕宋的棉花种植业还是可以弥补大明对防止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就按照市场需求扩大了种植规模。

朱由校此时对后世新疆地区的棉花产地暂时也没那么多想法了,毕竟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开发成本目前来说也比较高,起码是比澳大利亚高不少的。澳大利有很多耕地可以种植棉花,大可以先将澳大利亚经营成为一个大明的棉花、羊毛、矿产等原材料的供应基地。

至于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其实也蛮简单的,可以弄点劳工去澳洲,例如朝鲜就有不少劳动力。组织一群朝鲜劳工去澳洲打工,显然是不错的选择。那些朝鲜劳工也还是能做事的。用工成本也比较低。而且劳工赚了钱总是要回去的,澳洲户籍并不对他们开放。小日本那里也有不少劳工,不过日本如今暂时在闭关锁国,因此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到非洲抓捕黑奴,这还是算了,会把天朝上国的名声做坏掉的。毕竟中国这种文明,向来都是以超脱弱肉强食为核心,而不像日本那样崇拜弱肉强食。如今朱由校对推动下的对外扩张,已经有些违背这样文明核心。

但朱由校不对外扩张,去外界获取更多的资源,外面的那些弱小民族迟早也要被欧洲的强盗团伙欺负,资源也要被欧洲人攫取。而在奴隶制度上,大明是不承认的。只是将文明太落后的土着变成‘包身工’,虽然只是换了个名称,但是包身工的权益还是受到一定保障,并且当他们融入文明之后,可以获得更高的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南洋土着因为给人的感官印象太恶劣,朱由校才搞出了三品九等制度,从而希望通过控制婚配的方式,将南洋土着那些劣根比较严重的群体绝后,培养出一群更勤劳、更本分的土着后代。这样教化个几百年,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会有效果的,只不过看具体执行能不能持续的问题。

即便是那些南洋土着给朱由校的印象非常恶劣,朱由校也没有对这些土着采取什么屠杀政策,三品九等制度依旧是属于教化行列,也保证了土着的基本生存权,只是剥夺了一些劣根严重的土着的生育权。

所以在大明只有包身工和官奴,官奴实际上就是罪犯,不过朱由校接下来还是要对官奴制度进行改革,那就是不再把一般的罪犯后代变成官奴。

在这样的制度下,大明是不可能主动去非洲抓捕、贩卖黑奴的,那种生意虽然利润高,但是太造孽了。

作为天朝上国,名声还是要保持好的。

这次秋收大体上还是不错的,丰收地区有之,受灾的地区也有之,粮食供应基本上处于比较充足的状态,棉花产量在减少了棉布出口的情况下,倒也能够满足大明内部需求。

为了确保大明百姓不至于缺少棉布、棉衣、棉被,朱由校在秋收到来之际,再次提高了纺织品出口关税,从此前的20%提高到了30%。

反正纺织品如果内部消化不了而降价,可能造成影响棉农收入的时候,就可以降低出口关税。

大明几个国有农业公司,以及国有财团中的合资农业公司,此时都已经开始进驻澳洲,并且开始从朝鲜招募劳工,以前往澳洲垦殖土地,以建设澳洲的棉花生产基地。

种植棉花当然也不能全部都用朝鲜劳工,本土工人还是招募了不少。本土工人的工资比朝鲜劳工要高出一大截。这种到海外地区做工的工人,如今每个月的工钱都提高到了六元。

这天早朝,一大早朱由校还有些没睡醒,臣子们叩拜一番 之后,工部尚书王微出列禀报道:“启禀陛下,经过工部组建的电报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电报机终于研究成功了。”

“什么?”朱由校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楞了一下问道。

“陛下,通过电线、电池和电磁感应器技术的组合,第一台电报机已经研制成功。”王微清了清 嗓子,然后庄重的禀报道。

“什么是电报?”

“电报是何物?”

“工部又搞出了什么东西?”

一群臣子们顿时议论纷纷,对于这些‘高科技’的玩意,并不是太懂。但是他们知道,皇帝绝对是其中的专家。

只见朱由校听到王微的禀报,顿时‘双眼发光’、倦意全无。又问道:“电报真的试验成功了?”

“臣岂敢欺君。”王微答道。

“快带朕去看看。”朱由校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一群臣子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激动个什么劲,朱由校挥手道:“诸位爱卿,与朕同去观看吧!有了电报,可让我大明国祚增岁百载。”

增加百年以上的国祚?

一群臣子顿时好奇心大起,这电报到底是什么玩意?能有这么强悍的作用?难道是神器不成?

早朝是上不下去了,朱由校立即令人摆架,然后带着文武百官前往皇家科技学院的实验基地。(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