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14章 听之不闻视之不见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14章 听之不闻视之不见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衍圣公联合数千名士子反对新政,反对理由更是写得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果朱由校若是第情况不了解,光看这封奏疏,绝对会产生出一种实行了新政就要天下大乱的感觉。

什么士子免除赋税是国家之本,商人免商税又是什么民生之本,这本那个本的,总之意思都是不能动,一动就没本了。

简直荒唐至极!

朱由校将这封奏疏往桌子上一扔,随即传召大臣前来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过了小半时辰,人陆续都进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这封奏疏你们看看。”朱由校将孔胤植和江南士子们合力炮制出的奏疏交给众臣,众臣接过奏疏看了起来,顿时神情各异,但多是吃惊,因为孔胤植这一手实在有点脏。

作为孔氏家族的传人,代表着儒家的正统沿袭,在天下读书人之间是很有号召力的,这个时候联合江南士子站出来反对新政,这简直是棘手之极。

“孔胤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并且联合江南士子反对新政,其一是山东归入新政区损害了他孔氏家族在山东的土地利益以及一些商业利益。其二是孔胤植认为自己是衍圣公,朕不会拿他如何,何况联合了天下士子,朕更不敢拿他如何。”朱由校深深的吸了口气,对众臣问道:“诸位爱卿个以为,朕该如何是好?”

此时朱由校心里强烈的愿望,就是把孔胤植抓起来砍了。当然这也就是心里想一想,现在是万万不可能砍掉那个家伙的。一旦砍了这个家伙,那麻烦就大了。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由校只能召集臣工们到乾清宫商议对策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改革犹如离弦之箭,已是不得不发。山东之改革,必不能因孔胤植与各地士子的反对而废止。”黄周道率先跳出来说道,黄周道这批臣子绝对是汉皇党的少壮派类型。

“臣附议。”

“臣附议。”

众臣表现出了极大的改革决心。这样的改革决心已经不是一个孔胤植和一群江南士子能够动摇的了。

改革对朝廷来说太重要了,北直隶改革这些年下来,所取得的成绩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

改革不仅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还改善了民生水平。让社会更加公平,更让朝廷兵强马壮,荡平了东虏。

因此汉皇党官员几乎都决心将这样的制度推行到全国去。

“至于孔胤植,陛下倒也不必太过在意,他闹他们的。朝廷该如何改革山东还是如何改革。”黄周道继续说道:“只要孔胤植不起兵造反,即便他再如何联合士子反对改革,也是无济于事。”

朱由校点了点头,对沈潅问道:“爱卿以为如何?”

“启禀陛下,孔胤植身为衍圣公,既然他要站出来闹,便让他闹一闹也无妨。该如何改革还是如何改革。那些士子也可有反对新政,但不能阻拦新政。对于那些嘴上反对之人,陛下大可不必理会。但是对那些胆敢阻拦新政之人,即便是孔胤植这样的衍圣公。陛下也大可对其清算一番。”沈潅淡定的说道。

“不可,孔胤植身为衍圣公,在天下士子之间影响力何其巨大,若是对其进行清算,惹起天下士子离心又如何是好?”

顿时有人跳出来劝道。

沈潅神色一厉,扬声道:“天下士子自能分辨黑白是非,该离心之人自会离心。即便不日就将孔胤植清算问罪,还有人敢造反不成?即便是有人造反,若无百姓支持,谁愿意造反?”

造反!

沈潅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突然间发现孔胤植就是一只纸老虎。

江南士子算个屁啊!现在又没有改革到江南去,一般情况下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没人会去造反的。想造反的也不会去造反,因为别人不愿意造反啊~!自己要去发动大势。说不定就被人干掉了。

所以江南士子现在就是一群嘴上哔哔的,造反成功率要多低有多低。只要有人造反,江南百姓和士族的日子现在都还能过得下去,自然没有那么多人去响应,朝廷随便派遣一点军队过去就镇压了。

因此江南地区不论如何反对新政,只要新政还没有施行到江南。完全不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造反。

那么要造反反对新政,只有在山东地区了。

可是山东地区的老百姓都盼着新政的施行呢!没有老百姓的支持,造反成功率基本等于零。

想通了这几点,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好么!既然你们没能力造反,那你们还跳个毛线啊?惹恼了朝廷,没你们好果子吃。

当然为了彰显皇帝的气度,那些联名上书的玩意朱由校自然是不会去计较的,但要是做出什么阻碍改革的具体行为出来,那可就不客气了。

很快御前会议就结束了,推行改革的汉皇党内部形成了统一意见,那就是对反对改革的声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该如何改革还是如何改革,同时做好武力镇压反动派的准备。

在这样的决策下,孔胤植的联名上书很快就如同泥牛入海,在朝中一点波浪都没有溅起。

此时秋收时节又到了,北方各省官员都在朝廷的命令下,开始为秋收忙碌起来。受灾的地方上报朝廷,没受灾的地方正常收税。收不上来税的,不可暴力崔科。

朱由校登基以来,买官卖官的现象被遏制住了。特别是汉皇党在朝堂上取得绝对优势之后,买官卖官的行为在朝堂之上已经完全禁绝。在加上朝廷的严令禁止,因此不会出现崇祯年间那样的暴力崔科现象。

崇祯年间之所以陕北地区受灾了还会有官员崔科,把贫苦百姓打得皮开肉绽、流血不止。主要是东林党在崇祯的支持下死灰复燃,一上台就卖官鬻爵,很多官员上任的时候是借了京债的。

借了京债买官,还会被分配到陕北那种地方去的,都是没什么后台和背景的。而且京债可是高利贷,利滚利之下为了还钱,这些为了当官而借了京债的县令们,一个个都变身豺狼虎豹,不榨干老百姓最后一滴油水不肯罢休。(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