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19章 蜂窝煤风潮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19章 蜂窝煤风潮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京城的大街上,一大早便听到有人吆喝。

“卖报,卖报……”

“蜂窝煤,蜂窝煤!卖蜂窝煤咯!一文钱五个,一文钱五个,送货上门啊!”

一个拉着马车的摊贩高声喊道,马车后面整车都是蜂窝煤。路过的百姓,有些好奇,有些则跑过去掏钱购买。

“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啊!一文钱只能买两斤煤球了。这蜂窝煤同样是煤做的,一文钱却可以买五斤呢!烧着还方便,比煤球划算多了。”

“听说是皇帝征收矿税,那些做煤球生意的矿主,要是还按照以前那种价钱卖,肯定是要蚀本的。”

“那这个蜂窝煤为什么还这么便宜?”

“谁知道啊!小兄弟,我买二十文蜂窝煤,给我送到家里去。”

“好嘞,您住哪儿?”

“就在前面。”

“小兄弟,我买三十文,也给我送家里去。”

一大早拉着整整一车蜂窝煤出来卖的小王,勤快的给这些胡同里的街坊邻居送蜂窝煤。这蜂窝煤根本就不愁没有销量。

最重要的还是蜂窝煤便宜,而且烧着还方便。这玩意起码比柴火要便宜多了,这年头北方大城镇周边的柴火早被砍光了,剩下的树木都是成材用的,谁会拿去当柴火烧。从更远的地方运柴火到城里卖,运费比煤炭要高,而且伐木尽管不需要挖洞,随便去个人就能砍,但煤炭开采形成规模之后,热量获取效率远比伐木高。

所以京城里柴火的价格要比煤炭的价格高出不少的,历来都是那些富裕人家才能用得起的东西,因为烧柴火做出来的饭菜最天然的。炖鸡鸭什么的,味道明显和用其他燃料炖出来的不同。所以那些权贵的府上,烧的都是柴火。每隔三五天就会有柴夫定点送柴,一般老百姓哪里用得起啊!

普通老百姓以前都是烧煤球。这些煤球足够便宜。一文钱就能买5斤左右,足够烧一两天的了。

只是最近煤球价格狂涨,从一文钱五斤,涨到了一文钱两斤,价格上涨了一半以上。

这不得不说,这次专门主持税务局打压煤矿主的魏忠贤,可谓是卖力无比,收税的时候直接下了狠手。

以至于这些煤球进城之后。价格就如同狂奔的野马,疯狂的往上蹿,栓都栓不住啊!

一文钱尽管不多,差不多类似于后世一块钱的购买力。但是老百姓也懂得精打细算啊!煤球价格上涨这么快,用倒还是用得起,就是不划算了。

同时京城的老百姓发现,蜂窝煤的价格竟然没有涨。一文钱还是能买五斤。

这些蜂窝煤每一个的煤炭重量是550可,另外加入50克的黄泥等材料制成,刚好是600克,也就是明代的一斤。

最重要的是。这些蜂窝煤烧着还方便许多,不用像用煤球那样,需要经常扇风。而且火力有时候还不够,燃烧也不完全。

蜂窝煤价钱这么便宜,用起来还方便,当然是去用蜂窝煤了。不过是需要添置一个煤炉罢了,煤炉也不是很贵的东西,结构非常简单,随便找个工匠师傅就能做出来。皇家军工厂的民用生产区倒是生产了一批煤炉出来,一个煤炉的价格只要30文钱,顿时在京城大受欢迎。

实际上这些蜂窝煤的价格是一文钱六块。但不送货上门,要自己到货栈去拉。所以就有人贩卖蜂窝煤,一文钱变成了五块。

贩卖蜂窝煤的小王算了笔账。只要一天卖出去900块蜂窝煤,就能赚到30文钱,一个月下来就能赚到900文钱,相当于是1.8元。

每一户人家在煤快烧完的时候,都会直接买不少,然后堆在外面。一天卖个900块蜂窝煤还是比较简单的。特别是刚开始做这种生意的时候,生意特别的好。很快忙碌一天下来,小王就往返了几次货栈,卖出了3000多块蜂窝煤,一天就赚了90文钱。

蜂窝煤很快就开始风靡整个京城,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蜂窝煤的影子。

这些便宜的蜂窝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毕竟一文钱可以买五块蜂窝煤,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两毛钱就能买一块蜂窝煤。这样的价格,京城的老百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尽管价钱极为低廉,但是皇家矿业公司还是有很大赚头的。

这些蜂窝煤,全部都是就近开采的,开采成本和加工成本都比较低,一个劳动力一天能挖五六方的煤,一方的煤重2吨多。不过矿道的运输和挖掘不是那么方便,一个矿工一天挖个两三吨煤还是没问题的。

加工蜂窝煤也很简单,成本也都比较低。

成本最高的就是运输,一辆马车可以牵拉1500公斤左右的煤炭,跑一天的运费大概在60文左右。

也就说,如果超出马车一天的运输路程,成本就会上升很多了。如果不超过一天的运输时间,那么成本还能控制在100文以下,进城后一吨原煤所加工成的蜂窝煤,可以创造200文左右的利润。

如果是走水路运输的话,那成本就低得多了。毕竟船不用吃草,而且运量更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北方的煤炭是比较多的,马车一天跑个50公里还是没问题的,一般情况下,北方城市在50公里内是肯定有煤矿的。

相比之下,南方则普遍是烧柴火。南方煤炭没那么丰富,而森林资源要丰富得多,所以南方大部分地区,烧柴的成本是比烧煤炭要低的。

但是在北方,烧煤炭的成本是要比烧柴的成本低得多的。

蜂窝煤的出现,很快就将京城内的煤球给排挤出了市场。那些煤矿主一个个都快哭晕在厕所,他们原本也天真的以为,提价就能把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结果这招根本没用。

皇家矿业公司显然不用交税,煤炭价格依旧是那么低。同时蜂窝煤这东西又方便许多。他们的煤球哪里能竞争得过,没几天就卖不动了,煤炭成堆成堆的挤压在货栈。

没过多久。这些矿场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把货栈的煤球低价甩卖了。忍痛将矿场低价卖给了皇家矿业公司。

皇家矿业公司在矿场购买上还是很正规的,起码出了钱了。尽管价格有些低得让人骂娘,基本上跟白送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这些矿场主,还要哭爹喊娘,求着皇家矿业公司买走他们的煤矿。这些矿场留在手上不仅赚不到银子,每个月还要被收上一笔矿税。这矿场放在手上还变成了烫手山芋,早扔早安生。

惨淡出局的煤矿主们,自然没少骂娘。

“强盗。完全就是强盗。”

“这狗屁皇帝,在这么下去,天下都得反了他。”

国家本来就是暴力机构,就是强盗的升级版,自古皆是如此。只是大家定个规矩,按规矩来。有了规矩就不会乱,就不用流血,不管强者还是弱者,都可以在规则中找到位置,从而组建成金字塔结构。并生存下去。

如今大明的规矩,就是商人不用交税。尽管不合理,但这就是当下的规矩。但是资本主义的壮大。显然正在处心积虑的要将皇权从金字塔的顶端拉下来。

朱由校手握金字塔顶端的皇权,自然不用和这些商人客气。

老子就是强盗,怎么嘀!

朱由校就是这个想法,不过表面上自然不能这么露骨,而是:“朕只是在收税,一切合理合法。顶多就是收税的时候手一抖,收重了一点罢了。”

京城周围的煤矿主都被排挤出局,京城周边的煤炭开采自然也处于皇家及矿业公司的垄断之下了。

这块把就把那些煤矿主排挤出市场,这让朱由校非常满意。对魏忠贤进行了一番嘉奖。

虽然垄断了煤炭的销售,不过价格依旧还是维持在了一文六块蜂窝煤的批发价上。毕竟这玩意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细水长流才是王道。

不过朱由校又发现。柴火方面却可以搂钱了。

要让京城那些权贵富人去烧蜂窝煤,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身为皇帝的朱由校,御膳房用的燃料同样也是木材、木炭,根本不用煤炭。

那么,这玩意不就具备了奢侈品的条件了吗?

想到这里的朱由校,立即大手一挥,收税,继续收税。

“为了保护环境,所有入城柴火,一律征收五倍税率。”朱由校大举环保旗号,定下了500%的柴火税。

北方的树木是要保护的,不过朱由校也不强制规定不许烧柴火,要是出得起钱,尽管继续烧。

烧不起这个钱,就乖乖烧蜂窝煤去。

很快京城各城门外,柴火税就成了新增税种。一时间城内富户纷纷骂娘,都说皇帝钻钱眼里去了,连烧个柴火都要交税。

没办法,日子还是要继续过。

对于那些真的有钱的权贵来说,柴火价格上涨五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钱就是任性。

没钱,那只能认命了,还能咋办呢!

不过京城底层的老百姓的日子却是好过了许多,因为皇家资本开始在城内大量招工,各种投资建设活动纷纷展开,需要的劳动力就多了。

毕竟皇家资本旗下的很多产业都已经开始产生盈利,这时候自然是要把盈利的钱再投入一部分到扩大再生产等环节上。

皇家矿业公司挖矿需要工人,招!

盐业公司在夏季进入生产高峰期,也招了很多临时工。

此时矿业公司、盐业公司、济民粮行都在京城完成了市场垄断,而他们对道路的质量都有需求,所以修路又提上了议程。

修路要人啊!再招。

修路要用三合土、矿渣、石块之类的材料,也都是需要人手的。

还有什么皇家军工厂、铸币厂、钢铁厂、蜂窝煤加工,这些都是需要工人的,正式工和临时工都是需要的。

这些活动顿时为京城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只要有一把力气的青壮,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岗位,临时工一天的工钱标准就是30文,劳动强度低一些,也有25文。妇女之类的劳动力,一天则有15~20文的工钱。(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