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59章

明朝女人 第59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大臣们昨日串联的差不多了,刚一上朝,就开始了弹劾。

  “公主乃内眷,不应临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乱行,臣等不敢领命。”

  “臣请太子监国理政,勿用妇人。”

  “天子病笃,尚有太子、朝臣、宗室,不令内眷抛头露面。”

  也有临时发挥的,看见柳娘搬了两个椅子出来,跳着脚骂道:“这是乾清宫,大明理政治民的地方!唯一能做在椅子上的只有陛下,公主这是做什么,学唐时太平公主吗?公主别忘了太平的下场!”

  柳娘失望的看着这满堂吵吵嚷嚷,这就是大明的朝堂,每天的正事就是吵架,开始的时候还有“党争”做挡箭牌,后来随便来个什么人,都能在大朝会上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批评完这个批评那个,都是嘴炮好手。

  等无名无姓之人跳着脚说完了废话,柳娘依旧安坐在椅子上,没给他们半点儿反应。何等恶毒的咒骂都只如清风过耳,不萦于怀。

  尔后,李标出列道:“公主殿下,朝政非儿戏,不可轻忽,还请公主还政。”

  “李大人,你错了。”柳娘在朝堂上第一次正式开口,“我坐在这里,是为了照顾弟弟,充当父皇的耳朵和眼睛,朝政依旧是父皇处理,我并未占有,何来归还之说。”

  “陛下病重,如何理政?”李标还想说什么,可柳娘进挥手,让高启潜宣旨了。

  “陛下有旨,重臣听宣。”高启潜拖着长调宣布。

  李标犹豫了一会儿,带头跪下,他昨日也见过崇祯,知道皇帝纵然倒下了,但意识清醒,作为臣子,他们并不敢违抗圣旨。

  高启潜拖着音调,读着这封四骈八俪的文章,圣旨写的又臭又长,总结起来就五点:一、赏赐孙承宗、洪承畴等领兵大将,表明朝廷对他们的信任。二、杀人。杀已经下狱的姚明恭,但不与连坐。三、启用厂卫。抓姚明恭的就是锦衣卫,朝臣们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现在预感成真了。四、颁布宗室新规,允许大明宗室自行筹备地方团练部队,抗击建奴、倭寇和暴民,同时取消崇祯登基初年恢复的宗室供给。五、收商税,停止加赠辽饷等税收给农民。

  朝堂上如同油锅被泼进热水,每一点都是戳着朝臣的肺管子来提的,众人顿时不干,“陛下何意?乱命!乱命!天之不佑,大明要亡啊!”

  朝臣们也没有了读书人、官老爷的脸面,当庭大哭,梗着脖子要面见皇帝。也有指责柳娘是假传圣意的,这明显与崇祯的施政思路不同,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父皇隆恩,封我为辅政公主,然我人小力微,并不能做什么,一切旨意悉出与父皇。昨日,父皇亲笔下诏,李大人等众人亲眼所见,难道还有什么疑惑吗?至于面见请安,不可。父皇已移居坤宁宫,此乃内宫,不便朝臣出入。若有急事要事,可由本宫与太子转达。每月逢五逢十,父皇会召内阁诸位大人觐见,到时就能请安了。”

  柳娘缓缓道来,是好没有把眼前气势汹汹的咒骂放在眼里。乾清宫大殿外站满了人,都是穿着大红袍服的锦衣卫,他们手中的绣春刀已经出鞘一寸,随时等着为柳娘斩下人头!

  第107章 公主命

  柳娘以为, 站在政治斗争场上, 没有人是傻子。你看那些阁老、尚书, 个个沉默寡言, 低头看地砖, 丝毫不敢触怒柳娘, 只因这位公主会杀人。

  但也有看不懂形势的蠢货,或者崇祯太过娇惯他们,让他们忘了, 朝堂斗争是比战场还凶险的存在, 一言之差, 就是生死之间。

  户部给事中韩良出列, 慷慨激昂道:“太子殿下明鉴, 朝廷乃是端正严肃所在, 实在不应该让公主殿下上朝。大明二百年没有这样的先例,现在公主不仅上朝,还堂而皇之的坐在朝堂上,这简直是愧对祖宗、藐视朝臣。太子和公主不要认为他这样说是在威胁他们, 事实上公主的行为已经让很多人的不满了, 若是公主再不改正,大家就会联合起来,推翻公主。”

  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意思, 言语并不婉转,也不隐晦,很难相信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傻子。

  柳娘笑了, “韩大人空口无凭,本宫不信还有人敢犯上僭越,同流合污。”

  韩良对着只有自家女儿那么高的坤仪公主笑了,炫耀式的说出了答案,什么某某和某某在某地合谋,准备怎么对付公主,一二三条都列明白了。还有什么谁和谁串联,谁又收了谁的银子,准备一同把朝臣脱下水。

  韩良的重点大约在他身为户部给事中,才上任几个月,就已经推辞了几百两银子的贿赂,和朝廷上下那些贪污**分子绝对不是一类人。

  柳娘笑了,真是开心的笑了,你说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呢?柳娘很确定自己的队伍里没有这样舍己为人的烈士,那就是对方阵营的猪队友了。柳娘看着朝上大臣俱对他怒目而视,李标等阁臣更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柳娘笑着吩咐:“韩大人果然是忠良之臣,父皇曾下令肃清贪腐,韩大人就是绝好的榜样,众位大臣要像韩大人学习才是。”柳娘对韩良不吝溢美之词,好好夸奖了他一番,然后道:“请韩大人把你说的事情写成具体折子吧,高公公,请韩大人去偏殿,备笔墨。”

  送走了这个瘟神和蠢货,柳娘笑道:“原来朝臣都是这样的人,本宫就放心了。”

  太子是个傻白甜,红着脸看着柳娘,还以为她真是在夸韩良呢。朝堂上若全是这样的敢言直谏、持身清正之人,那大明江山就安稳了。

  站在朝上的“君子”们却明白,公主这是在讽刺他们呢,若是朝臣都想韩良这个傻子,公主掌控朝政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看了一场笑话,柳娘愉快拍手结束了此次大朝会,朝臣们最多也就在朝上“慷慨激昂”,连撞柱之类的戏码都不愿意演一下,觉得柳娘一个公主不值得他们这样谏言。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些人啊,现在连死都怕了。

  大朝会完了,李标请求觐见。

  绝大多数事情是不可能在大朝会上商议的,大朝会就是一个礼节性的玩意儿。

  柳娘爽快同意了,请了李标、温体仁、倪元璐、徐石麒、张国维、林汝翥等阁老尚书,移驾东侧殿,再行商议。

  柳娘看着行礼的诸人,在前一天,内阁首辅还是温体仁,但是现在温体仁跟在李标身后,恭敬而谦卑,完全看不出自己被夺位的愤恨。

  “殿下,先帝时候,就因奸宦魏忠贤倒行逆施,惹得天下民怨纷纷,以至乱贼四起,而今陛下拨乱反正,还天下清明,怎能再步后尘。再有,宗室不可行士农工商四民之业,有朝廷供养乃是祖制,怎可轻易废除。……”李标准备对刚刚在朝堂上颁下的五条大令一一反驳,柳娘却挥手打断了他的陈述。

  “李大人,您说的这些本宫听不懂,明日就是逢五了,你与父皇说去吧。”柳娘挥手略过这事儿,她今天叫这些人进来,只是为了掂一掂他们的态度,他们想必也是如此。

  李标无奈退下,柳娘对他十分容忍,只看中了他一条好处:不党。此人标榜中立,既不是东林党人,与魏忠贤余党也没有联系,走的是孤臣路线。而今大明最严重但就是党争,为了反对而反对,朝堂上无一丝一毫的安宁,让这些“阶级斗争搞得无心生产”,没有人干实事。

  其他诸位尚书也没有话说,他们当初也看到了皇帝情况,只能寄希望于明天皇帝更好一点。

  “对了,李大人如今已是首辅,本宫觉得您当初的上奏应该能实现了。从现在起,朝堂上除了言官,其他人不可弹劾朝臣。朋党之争,到此为止。本宫已将大人曾经的奏折找出来重新念给父皇听了,父皇已经应允。”

  李标苦笑应下,他当初的确上过这么一道折子,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他这个而首辅本来就是坤仪公主点的,公主再这样加恩于他,让朝中清流怎么看他,昨日已经有同僚到他家里要求他与“奸佞妇人”划清界限。

  众人面面相觑,此时再说什么都是无用。坤仪公主不是言语可以的打动的人,他们的话没有用,而他们更不愿意让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京师之外都不奉行这样的乱命,朝堂有那么多官员,应该不会放任这些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发生。

  启用厂卫是限制朝臣,收商税是损害朝臣利益,重赏在外领兵大将是间接损害文臣利益,而杀姚明恭……大臣们只能庆幸,公主没有趁机连坐,把这再扩大成株连党争,一次清洗朝堂。

  柳娘这么做难道是为了放那些人一马吗?她没有这样的好心!即便朋党的借口再好用,一旦上位者用来,下面必定跟风。大明已经快要因为党争亡国,自己就别在火上浇油了。

  大明是不收商业税的,一应税收都从农民和专营行业来,比如茶税、盐税。自万历开了先河之后,民间服饰、住宅可僭越品级,只需要教一笔税就行了。民间商业繁荣的同时,也大大损害的士大夫的利益。官店才是大明商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官员的店铺,从官员口袋里套银子,他们怎会对万历年间的政策有好感。

  而今又回到了这一步,重臣只能可行礼退下,弹劾、言语不起作用,他们只能另想他法。

  正在这时,高启潜回来了,带回来韩良供出的串联、贪腐名单。高启潜一个眼色,柳娘就知道这份名单来得不那么光明正大,如果韩良真蠢到这个地步,那也做不了朝臣,可就不知道李标等人对韩良熟悉不,也许他们会认为韩良就真的只有这样的水准。

  柳娘把名单递给李标,道:“我就不留底子了,给您老处置,按律来,该杀的杀,该罢官的罢官,也是父皇宽仁,若是太/祖在世……”柳娘摇头没有说下去,太/祖是一个极其厌恶贪腐的人,动则剥皮凌迟,朝臣们当差战战兢兢。

  李标又拿到一个烫手山芋,公主说是没有留档,可据他所知高启潜这类御前伺候的內侍,过目不忘是基本功课吧。若是办得不和公主心意,哦,是不和陛下心意,那他这首辅还保得住吗?

  至于用辞官来威胁公主,别闹了,爬了几十年才爬到首辅的位置上,真弄丢了,心疼死啊!

  李标无奈领着众人退下。

  “温大人请等一等。”众人退下之时,柳娘出声留下了温体仁。

  崇祯当政十七年,内阁首辅换了五十多个,能做到以“年”为单位计算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长达八年的温体仁,另一个是被他挤走的周延儒。

  “殿下有何吩咐。”温体仁比李标能屈能伸多了,恭敬得好似柳娘理所当然对他发号施令一般。

  此时大殿中只有柳娘、朱慈烺、高启潜和沉水,其余內侍、宫人都退了出去。

  柳娘示意沉水给温体仁奉上一个盒子,温体仁诧异发现,里面装的是圣旨,拿出一看:削温体仁一应官职,发还回乡。

  温体仁脸色骤变,跪倒再拜:“求公主殿下开恩。”

  温体仁近日不上朝,就是为了躲避皇帝的问责,或者他以为自己在家中装病,皇帝总要面子上意思一下,挽留安抚他。他当然也想过若是弄巧成拙怎么办,现在另一只靴子掉下来了,温体仁既害怕,又庆幸。坤仪公主拦住了这圣旨,又单独和他说话,证明事有可为。

  “本宫年轻,还没学会那些弯弯绕,素来只懂实话实说,但若是明说再犯,本宫也不是父皇,宽仁的可以给第二次机会。”值此危机关头,柳娘并不愿意再用什么权术谋略,那是崇祯都没搞明白的。

  “请公主殿下明示。”温体仁匍匐在地,他能做这八年首辅,就是因为善于揣摩上意。现在上头换人了,但是不用猜,人家就把心意明明白白说出来了,温体仁如何不上赶着接住。

  “实干、不党、不贪。”

  “臣谨遵公主谕令!”身为此时东林党魁首的温体仁,领了这道命令。

  “高公公,请温大人用膳,待会儿陪本宫和太子去个地方。”柳娘打发了温体仁,拉着朱慈烺的手问他:“看明白多少?”

  第108章 公主命

  “不是很懂。”太子呐呐道。

  “没关系, 姐姐一点一点和你说, 今日不懂, 明日总会比今日多懂一些。而今大明江山风雨飘摇, 已经压垮了父皇, 姐姐不愿再让你有失。”柳娘搂着朱慈烺叹息, 让沉水挂上舆图,给太子一点一点讲解如今的局势。

  “而今的形势这般险恶,大明内部还不知众志成城、共抗外敌。现在姐姐站在的台前, 免不得有人在你耳边说一些姐姐日后会□□篡位的话。这些小人的挑拨离间你不要信, 咱们才是一家人, 朝臣难道会比姐姐更顾惜你吗?”

  “大姐姐放心, 我不会的, 父皇母后教过我, 大姐姐才是真正为我好的那个。”朱慈烺满腹信任的看着她。

  “好弟弟,有你这样体贴,姐姐就算再辛苦、再忙碌,心里也觉得甘甜。姐姐这话只和你一个人说, 姐姐这辈子都不嫁人了, 此生献于大明江山。只盼姐姐用这残躯搭桥,送弟弟脚踏青云,直上蓝天。”

  “大姐姐!”朱慈烺大吃一惊, 女子怎能不嫁人!

  “嘘~这话你知我知,先不要告诉母后,免得母后伤心。等到日后姐姐身上担子越来越重, 底下的朝臣人人想娶我,又人人都怕我,更怕我嫁到别人家里去。闭着眼睛都能想见的事情,弟弟就别逼姐姐委身此等肮脏之人了。”柳娘闭眼叹息,一滴清泪从眼角流出。

  “大姐姐!”朱慈烺心痛极了,大姐姐这都是为了他啊!若不是他年小力微担不起江山,何至于让大姐姐不嫁人,如此辛苦,为他筹谋。朱慈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早日学成本事,到时大姐姐若还想嫁人,自然为她挑选天下英才俊秀。

  姐弟俩又再此抒发衷肠,用过午膳之后,柳娘携太子,随后跟着温体仁和高启潜一同往五军都督府麾下监狱。

  大明监狱众多,有大理寺监、刑部监、都察院监、五军都督府监、凤阳老家专门关押宗室的高墙和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诏狱。柳娘现在要去看的这个人,大名鼎鼎,关在哪个监狱都不合适,最后是自己捞他到了五军都督府监,这里名义上属于刑部,实际上是五军掌控,对他这个在军中待过的人比较友好。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大明次辅——钱龙锡。

  钱龙锡获罪之后,崇祯一直把他流放在浙江沿海定海卫充当执役戍边。前年和今年,皇帝两下罪己诏,大赦天下,他都没有被赦免。最后他的儿子没办法,四处奔走无果,只能上书请求用金钱栗米恕罪。朝廷缺钱啊,这样的事情很多人愿意干,但碍于钱龙锡名头太大,一直不敢下手。柳娘听说了,撺掇皇帝把钱龙锡带回京城,关押在五军都督府监。

  一行人深入监狱,牢房本就阴冷,又有罪人哀嚎不止,用刑过后的残肢,血腥味混合着尿骚味儿,还有其他什么一起合成让人作呕的恶臭。朱慈烺原本好好走着,越走越靠近柳娘,恨不得躲到他身后。

  走过前面嘈杂的区域,来到最深处,就突然安静下来了,这里是关押重刑犯的地方。这年头,要犯重刑,没有点儿水平还不能够。在外面都似有头有脸的人物,坐监狱也安安静静的,十分有风度。

  柳娘走到甲字号丁间,只见这牢房虽还是木栏土墙、小窗矮炕,但炕上铺的是厚实的棉被,桌上笔墨纸砚齐备,还有落地的油灯和烧的红彤彤的一盆旺炭。

  里面一位长须老者正坐在桌前写字,听到有脚步声以为是狱卒来了,头也不回道:“放着吧,待会儿吃。”

  老者继续写字,半响没有人应答,突然反应过来不对,放下笔回头一看,几个衣着华丽之人,正在外头好整以暇的看着他呢。

  钱龙锡放下紫毫,跪地叩首:“罪臣钱龙锡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拜见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上前一步道:“钱大人免礼,请起。”

  钱龙锡告罪站起,“罪臣失礼,罪臣失礼。”

  “我等不请自来,还望稚文公不要告罪,可否入内详叙?”柳娘含笑看着钱龙锡,钱龙锡已经是近六十的人了,头发花白,脸上也长满了老人斑,牢房条件简陋,看着更是苍老破落。可柳娘对他依然充满信心,只看他行礼时候的干脆利落劲儿,就知道他的身体还好。

  “太子请,公主请。”

  狱卒上前打开牢门,钱龙锡侧身请他们进来,在柳娘和太子转身落座的时候,向温体仁和高启潜拱手,无声的打了招呼。

  “稚文公、长卿公,坐。”柳娘和太子并排坐在长凳上,并不讲究,钱龙锡和温体仁自然只能落座矮炕。钱龙锡还想让坐给温体仁,不过温体仁素来敏锐,刚刚才被柳娘敲打过,看太子公主这礼贤下士的模样,怎么肯抢钱龙锡的风头,坚持在下首坐了。

  “今岁初,父皇再下罪己诏,叹朝中无能人。恰巧奏上来稚文公家公子纯孝天成,为老父奔走多年,愿以金钱栗米为卿恕罪。我便对父皇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由子看父,稚文公当初的罪名,定是有所误会。父皇便当即下旨,安排稚文公上京自辩,公生得一个佳儿啊!”柳娘端坐,侃侃而谈。钱龙锡的儿子做她祖父都够年纪了,在他口中却如小辈后生一般。

  “臣子愚笨,岂敢当公主赞誉。”钱龙锡被带到五军都督府监关起来,就意识到自己的事情有转机了。若是想杀人,就地赐死就是,还废劲儿从江浙带到京师做什么。一路上待遇从优,在狱中也几乎是有求必应。钱龙锡忐忑得享受着这一份优待,让在监狱外的儿子赶紧打听是谁想捞他,结果忙碌的几个月都探听出半点消息。

  而今太子并坤仪公主贵脚临贱地,钱龙锡才发现自己居然上达天听了。

  高启潜把钱龙锡刚刚在写的东西奉给柳娘,柳娘一看,《平乱十条》。很好,没有辜负柳娘这一番苦心,是个愿意做事的人,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把忠心先给自己这位公主。

  “稚文公过谦了,你高风亮节,治兵理政有方,有此佳儿孝子,自是言传身教,家风使然。”柳娘拿着手上墨迹未干的《平乱十条》,叹道:“公在狱中有所不知,父皇连日劳累,被姚明恭这等狂妄欺君之徒气得病倒,而今正在宫中休想。已由太子监国,本宫觍颜,从旁辅佐。公有此志向,可愿与本太子、本宫细说说。”

  钱龙锡已经踌躇起身,如此大事,他怎么会不知道。皇帝病倒,太子监国,公主摄政,就是因为朝局如此巨变,他才开始写这《平乱十条》,想着当初一心捞自己的人应该会出现了,只要他没在这次巨变中垮台。只是没想到居然是公主,然而自己真的要把后半生搭在公主身上吗?自己今年五十有九,还有几年好活,若是落得个晚节不保,一家人如何生活。

  钱龙锡又看了看身边的温体仁,这位仁兄做了八年的首辅,如今依旧稳稳当当的站在新的当权者身边。当初他们东林党人内部掐得天昏地暗,温体仁这些年来的名声也是毁誉参半,自己真的要和这样的人走在一起吗?他于公主有何交情,若是一着不慎,见罪与公主,又已得罪朝臣,无人应援,到时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内心挣扎思虑,看似思绪万千,其实只在一瞬之间。只见钱龙锡稳步站起来,跪在太子和公主面前,道:“臣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