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60章

明朝女人 第60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罢,罢,死就死吧,如今百姓受苦,大明江山风雨飘摇,自己有心力挽狂澜,苦于没有伯乐。若能让自己实现抱负,听命于公主也无妨。况且公主与太子乃是一母同胞亲姐弟,日后帝位依旧是太子的。

  “卿家请起。”柳娘动了动袖子,太子会意叫起他。

  又让钱龙锡坐下,安静听他分说。钱龙锡原本是内阁次辅,长于政事,又在定海卫戍守多年,有军事经验,当真是文武双全之人。柳娘听他讲述《平乱十条》十分有见地,最关键的是由操作性,切合实际。不像之前那些折子,空话大话一堆,逻辑就是道德好就是能力好,说话做事比柳娘这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公主还天真。

  听他说完,太子道:“卿果真有实才,孤受教了。父皇本就有意起复卿家,只是事处突然,未来得及办。孤身为人子,自然要为父皇办好。”

  “臣惶恐。”钱龙锡面南而拜,跪地听旨。

  高启潜出列,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定海卫执役钱龙锡……浙江布政使,兼领兵事……勿负朕望。钦此。”

  钱龙锡狠狠叩头,原本以为能谋一副职终老就是大幸,没想到居然是封疆大吏。兼领兵事!这个年月,手上有兵,比什么都强!钱龙锡余光看着太子和公主含笑的脸庞,倒是生出了知遇之恩的感慨。

  他日太子登基,他定当忠心耿耿,以报皇恩。

  “卿家请起,今日出来得久了,孤与姐姐先回宫。温卿家与钱卿家是旧相识了,代孤送钱卿家回府吧。”太子起驾,两名死而复生的大臣躬身相送。

  钱龙锡手持圣旨,看着这晃眼睛的明黄色,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恭喜稚文兄,高升一省布政使,封疆大吏啊,可喜可贺。”温体仁拱手道。

  “昨日笼中囚,今朝堂上宾,圣心难测啊。”钱龙锡长叹一声,看了看周围,小声问道:“何以公主辅政?”

  即便在刚才的会面中,看似太子出面,可钱龙锡能感觉到真正做主的人是公主。钱龙锡愿意匍匐在脚下,大半冲的是太子的尊位。他也担心万一君权旁落,他这个走公主路子出来的封疆大吏,能不能拿到“合法营业执照”。

  温体仁摇摇头,没说话只指了指房顶,道:“天意。”

  钱龙锡一噎,温体仁这人圆滑狡诈,心机深沉,想从他嘴里掏出干货是不可能的。钱龙锡翻白眼以对。

  第109章 公主命

  太子移驾, 并非秘密行事, 京城势力犬牙交错, 很多人子太子出宫就知道了消息。

  探望过钱龙锡之后, 柳娘和太子由宫中內侍、宫女簇拥着, 分别上了马车。马车在大街上缓缓行走, 这里是监狱,少人来往,大街上只能听到马蹄清脆的回响声。往日宫中贵人出行也要净街的, 并无异常之处。

  走到拐角的时候, 仪仗队已经走进去一半, 等到太子车架刚过, 箭矢就从两边屋檐上激射而来。

  “保护两位殿下!”高启潜大喝一身, 反手抽出腰间长刀, 几乎轮成一个圆,挡住四面八方射来的箭支。高启潜身为宦官,亦遭人恨,想要他命的人也不少。

  那批人明显训练有训, 进退井然, 很有军中风采。一轮长箭远攻过后,从屋檐上跳了下来,与太子、公主护卫混战。沉水守在公主车驾前, 抽出马车边上的双刀,左右开弓,和冲上来得人战成一团。

  这些人先用箭支远攻, 尔后冲上来把太子和公主车架分成两段,分别派人击杀。来人犹如潮水一般,黑压压的一片,不知后面还有多少人。沉水等人组成小队,且战且退。

  来人一刀砍在马车上,却发出金属交击的脆,怒道:“马车有铁板!”

  一位首领模样的人用刀撬窗户,其余几人帮忙,一用劲,窗户整个掉下来了,露出里面铁铸的板子,无拼接痕迹,刺客们无从下手。静默一会儿,这些人在外面高喊,“公主殿下受惊了,臣等救驾来迟,请公主殿下移步安稳之处。”

  接连喊了几声,里面都没反应,而今长街上只有他们簇拥着马车,刚刚拉扯的四匹良马受惊挣脱奔逃,公主就在里面。他们的任务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撬不开马车怎么办?

  “火攻!”头领一声令下,马上有人从怀中取出火折子,脱了外袍做引子点燃,尔后又把把车上拆下来的木头点燃。马车就算是密闭的,但肯定有通气孔,用烟熏就能把娇生惯养的公主熏出来,到时是生死是总有个说法。

  这些人正在忙碌,头领却突然喝止道:“别动,你们听。”

  众人侧耳倾听,发现长街一片安静,太子那边也没有动静,他们明明分成两拨,把太子和公主隔开分别行事的。

  “不好,中计了,撤!”头领再看这密闭无声的马车分明是个陷阱,马上反应过来,领着人就往外撤。

  正在这时,新的弓箭手已经从两侧的房顶上站了起来,高声喝道:“缴械不杀,缴械不杀!”长街另一头,一对骑兵气势汹汹而来,为首的穿着飞鱼服,腰配绣春刀——锦衣卫!

  头领见势不妙,反手就砍翻了自己身边人,喝道:“该尽忠的时候了!”

  这是事情不成就要自杀啊,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忠心的,见头领挥刀向自己人,众人开始反抗。屋顶上的弓箭手和远处的锦衣卫还没动手,他们就自己杀了个片体鳞伤。头领简直不要命了,最后见锦衣卫已到眼前,自己也杀不完说有人,最后跳出战圈,利落自刎而亡。

  等到长街战场上都控制住了,柳娘才牵着朱慈烺的手从武军都督监大门走出来,身边跟着高启潜、沉水他们。柳娘也不坐轿乘车,慢慢走过这染血的路面,走过自己残破的马车,走到拐角,太子车架也被砍得七零八落,护卫死伤许多。

  “弟弟,你看见了吗?”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朱慈烺气得浑身发抖,若是说这场刺杀是为了报复公主,那么连太子一起刺杀是为了什么?杀了年长的皇子,好让他们扶持一个幼主,任由他们摆布吗?

  “看,他们不仅恨我,也恨你。只要不遂他们的意,就是昏君乱臣,见朝堂上弹劾不起作用,占不到大义名分,就想着杀人为快。这就是大明的朝臣啊。”柳娘嗤笑,道:“弟弟,真的只有我们相依为命了。”

  “大姐姐!”朱慈烺半抱着柳娘,激切道:“大姐姐不要怕,烺儿保护你!”

  “姐姐不怕,姐姐也会保护你的,你要快快长大,咱们姐弟一块努力,好不好?”柳娘低头对朱慈烺微笑,送他先上了马车。

  送走太子,刚刚来救援的锦衣卫骆养性,单膝跪地请安。

  “回禀公主,刺客皆已拿下,击毙三十一人,俘虏十九人。內侍伤亡十人,是为伤亡十一人。”

  这次出宫来的人除了沉水、高启潜几个是心腹之外,其他都是别人的探子,柳娘有心算无心,这些人也都被他们的主子抛弃了。

  “好,乱贼枭首,审清楚背后主使。”柳娘吩咐道。

  “臣遵命。”骆养性抱拳应下。骆养性乃是武职世家,其父骆思恭因得罪魏忠贤被排挤,他们一家也失去了世袭的武职。待崇祯继位之后,柳娘童言童语向皇帝推荐了骆养性,他这才承袭了父亲的世职,昨日刚刚升官,做了锦衣卫佥事,正四品。

  “定光何在?”柳娘又问。定光是她的旧臣,原本安排他跟在杜勋身边节制锦衣卫,而今杜勋已经启程去了锦宁前线,兼职间谍工作,定光顺理成章成了新的节制锦衣卫的人。然而定光是內侍,注定做不得指挥使。指挥使一职,柳娘打算在两个佥事蔡吕林和骆养性中选取。上有定光挟制,中有两人竞争上岗,下有十四所千户用命,锦衣卫算彻底掌控在手上了。

  “定公公带队搜捕逃脱逆贼去了。”骆养性答道。

  “嗯,你很好,好好干,日后前程可期。”柳娘勉励道。

  骆养性激动难言,俯身再拜,柳娘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他也必须恢复父祖的荣光。

  安排好的长街刺杀的事情,柳娘施施然回宫。她这次带着太子贸然出宫,就是为了引蛇出洞。现在朝廷上的形势很清楚,柳娘挟持天子,又有太子背书,朝臣们完全在占不到便宜,骂得再狠,柳娘不为所动,他们又有什么办法。且柳娘手上有刀,皇帝病倒当天就连砍几名大员,文臣的脖子很多是软的。既然正面斗争不行,这些人就想着直接**毁灭。

  刀剑在手,就是力量,这也曾是柳娘都凭借。

  有心算无心,正好一网打尽,再在太子面前黑了他们一次。柳娘之所以不遗余力的黑文臣 ,只因为太子对文臣太过亲近了,做皇帝的,不可以有太多亲近的势力,而今文臣、武将、厂卫三足鼎立,改革宗室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宗室相比很快会崛起,他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柳娘和首辅李标有约定,等明天他们见过皇帝之后,再做计较。这批人显然不是阁老、尚书那一片的,政治斗争中最先跳出来都是炮灰。不过没关系,不管是谁,总之都能顺理成章的清洗了。柳娘心想,有了这一次的诱饵,宫中故意露出的破绽想必不会有人上当,回去就整肃宫防,也算应有之义了。

  回到宫中,柳娘取出整理好的藩王世系细细研究,一边看,一边计划着怎么和太子说。如今最关键的四位藩王,只盼他们能担当镇守的真意。辽王世系镇守辽宁北镇,正是与大清对战前线。辽王世袭从太/祖十四子那里开始传承王位,与国同长,势力根深蒂固,若是能让他们自行募兵,召集地方团练,就能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毕竟那都是他们的利益,谁和强自己钱财的人都不会亲近。

  镇守四川的蜀王、镇守山西的代王、镇守河南的周王,这些都是与国同长的大藩王,财物世代绵延,子嗣枝繁叶茂,只要调动他们的势力,地方农民起义出不了大乱子,是时候发挥藩王拱卫皇庭的作用了。

  柳娘整理好需要太子与他亲笔写信拜访的宗室亲戚,请太子到乾清宫偏殿说话。

  “这……大姐姐,真的要给诸位王叔王伯写信吗?”太子一时惴惴不安,大明可从来都是防范藩王的啊!

  “哦?弟弟有什么问题吗?”

  “父皇以往教导我说,不可轻易相信藩王,现在让他们自行练兵好吗?就怕酿成藩镇之祸啊!”太子也不是全然傻白甜,虽然对文臣太过亲近了,但接受的依旧是正统皇帝教育,对这些门道很清楚。

  “你能这么想,姐姐很开心,证明你有自己的思考,不是任谁都能说动的。”柳娘先夸他,定下基调,再道:“太/祖之时,武将执兵权,寒门掌机要,皇子镇要藩,刀笔行实事,这才大明制度的本意。当时武将有徐达、常遇春等一代战将;中枢有李善长、胡惟庸等出身寒微,不能亲近勋贵,无家族根基的寒门子弟,只能依靠尊上;二十五子皆封王,且是塞王,为帝室藩屏;又设锦衣卫平衡各方。可谓面面俱到、兼顾各方,此太祖之大才也。”

  “尔后,太/祖撤丞相,设内阁,相权衰微,皇权增长;懿文太子早逝,太/祖为皇太孙铺路,杀尽有功大将;成祖之后,藩王由塞王变内王,这才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太/祖他老人家可能也没想到,不过两百年,读书人的气焰能这么嚣张,从当初无依无靠的寒门,成了如今党朋成群的东林党人。”

  柳娘一口气说完了自己对大明制度的见解,然后道:“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藩王发挥太/祖设立他的本意,至于藩王会不会尾大不掉,成为藩镇……先顾眼前吧。建奴、李自成、张献忠,个个都想要这天下,藩王比任何人都可信,至少他们不会挥霍祖宗江山。”

  大明垮台了,别的大臣膝盖一弯,麻溜改投新主,说不定还能捞个钵满盆满,只有姓朱的恨不得大明千秋万代!

  第110章 公主命

  太子还有疑惑, 但见柳娘肯定, 也只能道:“我听大姐姐的。”

  且顾眼前, 就是这无奈的四个字啊。如今光靠文臣、武将、厂卫是撑不起江山的, 若是没有宗室效命, 地方势力打压不下去, 致乱四起,他们连性命都保不住。皇室好歹占着正统,若是有宗室造反,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君不见后明就因无天下承认的正统继承人, 二十年就被打得销声匿迹。

  柳娘近日翻看了西汉、南宋等史料, 这些朝代都是靠宗室成功续命几百年。柳娘当然希望自己的改革能够取得实效, 稳固这风雨飘摇的江山,但若是苍天不祐,至少让藩王立起来。都是姓朱的,总比被少数民族统治, 自称奴才来得强吧。

  在涛涛历史洪流面前, 个人力量如此微小。

  第二天一早,首辅李标带着诸位大臣请旨觐见皇帝,柳娘安排他们入坤宁宫拜见。内宫之中, 这些人就算是抬头四处张望,也是失礼。

  皇帝还是迷迷糊糊的睡着,大臣来拜见, 皇后轻声唤道:“陛下,众臣给您请安了。”如是唤了三遍,皇帝还是没反应。御医在一旁解释道:“陛下风邪入体,当多睡以补充体力,不宜吵醒。”

  众臣隔着薄薄的纱帘,再次叩首,退了出来。

  期间没有人对昨天柳娘和太子遇刺,柳娘又派锦衣卫搜捕指使者说过一句话,情况已经明摆在这里,若是朝臣们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公主的命令。

  中午在乾清宫处理密折,现在柳娘哪里靠的了朝臣,大量消息来源于厂卫和自己的私人密探。到了下午,坤宁宫却有人传话,说皇后有请。

  柳娘入坤宁宫,周皇后端坐上位,脸色凝重。柳娘看了一眼太康,若是有事,她怎么没传出消息来?柳娘福身行礼,道:“见过母后,母后万安。”

  “跪下!”周皇后一拍凤椅扶手,厉声斥责道。

  柳娘麻溜跪下,只要不是埋伏了刀斧手,要即刻砍杀她,柳娘都有耐心周旋。柳娘仰起一张笑脸道:“母后息怒,虽不知出了什么事儿,但你玉体要紧,别为了儿臣生气。”

  “若是要我不生气,你就老老实实交待,你都干了些什么?”周皇后气得胸口起伏不定,眼睛喷火。

  这两天做的事情多了,柳娘心想,你说的是哪一件啊?“儿臣不明白,请母后示下。”

  “不明白,是做的错事太多了吧!”周皇后再次拍了扶手,怒道:“我今日才知,你居然带着太子出宫了,胆大包天!这就是你答应我的好好辅佐太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难道不知道吗?这不,出宫就遇刺了,此等大事,你居然不和我说,你可有把我这个母后放在眼里!”

  “母后息怒,万勿出此语,孩儿承担不起。孩儿既然答应了好好辅佐弟弟,就全心全意,孩儿不也去了吗?至于遇刺,乃是孩儿与弟弟定下的引蛇出洞之技。而今朝堂上多有人反对儿臣辅佐,弟弟又那么小,单单推他出去,怕不让那些朝臣给生吞活剥了。大明江山是什么样子,父皇夙兴夜寐、辗转反侧为何忧愁,母后□□,当知这局势啊。”柳娘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儿臣不敢告诉母后,一是怕母后责怪,二是担忧母后知道了生气,绝无欺骗不尊之意,请母后恕罪。”

  周皇后却是个心明眼亮的,试探道:“你承担不起,难道太子就承担的起吗?太子是我们一家的希望,是大明的希望,你日后不可如此造次,安稳待在宫内就好。是这世道不好,逼得你一个小女子肩上挑担千斤。待平定乱民,你就回宫来,母后为你挑个好夫婿,日后嫁人生子,一生和和美美。”

  “是,孩儿听母后的。”柳娘叩首道。

  “这就对了。”周皇后颔首,“你说出宫是引蛇出洞,布置的那些锦衣卫太子知道吗?”

  “知道,是孩儿和弟弟一起布置的。当时我和弟弟躲在五军都督府监内,乘车架出行的不过是替身。”柳娘回禀道。

  “嗯,还算有点儿分寸。”周皇后看柳娘还跪在地上,涕泪横流的,妆都花了,赶紧叫起道:“起来吧,如今非常时期,母后不得不谨慎些,你不会怪母后吧。”

  “母后愧煞孩儿,您教导孩儿不是应有之义吗?”柳娘笑着站起,依偎在周皇后身边,由她轻柔的给自己擦脸。周皇后又唤了宫女打水来,亲自宁帕子给柳娘擦脸。

  母女俩其乐融融的靠在一起说话,周皇后说了许多皇帝现状,一字一句无不在暗示皇帝正在好转,不日定将清醒。

  “太好了,孩儿就盼着父皇早日康复。孩儿才担了三天的胆子,您看这眼下的黑眼圈,等父皇醒了,孩儿就能把重担还给父皇了。”柳娘拍手叫好。

  周皇后轻抚柳娘的头发,仿若不经意的问道:“你怎么会和锦衣卫有联系?”

  “父皇之前给我的啊!”柳娘十分自豪道:“父皇说了,等以后我嫁人,定要给我封大大的封地,还要派锦衣卫给我充当仪仗。而今锦衣卫佥事骆养性就是父皇引见给我,我已经定了他做仪仗队长啦!”

  周皇后松了一口气,看来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笑道:“你父皇果然疼你!”

  “那是我父皇嘛!”柳娘撒娇道,好像突然反应过来似的,问道:“弟弟妹妹们呢?”

  “太子还在乾清宫,叫你的时候也叫了他,只是不知道为何来得这般慢,炯儿和长平在偏殿等着呢。”周皇后柔声细语,浑身散发着慈母般的光辉。

  不一会儿,朱慈烺就到了,笑道:“大姐姐怎么不等我?”

  “哪里是我不等你,我这是着急来母后膝下承欢呢!”柳娘如往常一般逗趣。

  一家人相携往偏殿去,见面又是相互行礼,落座之后,柳娘如往常一般想给母后、弟弟妹妹们布菜,也说几句俏皮话,逗他们开心。

  周皇后却放下筷子,淡淡道:“坤仪,收着些。你父皇病重,为人子女的,怎么能嬉皮笑脸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