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21章

明朝女人 第21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我不封口就是给你看的啊!”

  柳娘和曹立昂一人一个问题,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给搞清楚了,柳娘示意大儿媳夫妻曹立昂,叹道:“我以未亡人的身份上折子,推辞爵位,本就是以退为进,心想陛下就是不赐下爵位,也会赐下官职。我为你求了万全都司总指挥使的官儿,这职位本也是我曹家的,子承父业不正好。没想到陛下不吝惜爵位,反倒不愿授予总指挥使之职。”

  刚被扶起来的曹立昂又跪下了,磕头道:“儿何德何能,让母亲如此厚爱,儿有愧……多谢母亲。”

  “什么愧不愧的,你战功赫赫,娘自来为你骄傲,只是可惜了这总指挥使的职位。”

  “儿还年轻,多的是加官进爵的机会。石亨先例在前,陛下恐不愿再有武将集权。”

  “唉,也是。是我思虑不周,倒耽误了你。”

  “母亲而出此言,母亲教养儿长大,苦心为儿筹谋,天意如此。更何况,爵位本就该是二弟的,二弟是嫡子,母亲如此偏心我,倒是我对不起二弟。”曹立昂诚心诚意道。

  柳娘欣慰笑了,拉起曹立昂。曹立昂一跪下,其他人虽未跟着跪下,也无措的站了起来。柳娘一手拉着曹立昂,一手拉着曹立德,把他们的手放在一起道:“这就好,立昂啊,我上折子之前问过立德,他是愿意让你继承总指挥使的位置。唉……多少人家长子、嫡子争得不可开交,我的两个儿子却如此谦让,兄弟和睦,兴家之兆。”

  “还不是娘教的好。”曹立德调皮道。

  “二弟说的是,大郎能有今日,多亏母亲教导有方。”大儿媳也跟着奉承。

  “我教导有方不正好便宜了你~”

  大儿媳一听这话羞得脸都红了,不知如何辩驳,只呐呐道:“娘说什么呢~”

  “说大哥大嫂父亲恩爱啊!”曹华英拉着柳娘的袖子打趣道。

  一家子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夜晚,柳娘照例宿在西院。

  管家林桂禀告道:“主子,属下再三确认,一切妥当。曹爽的心腹军已斩杀殆尽,无人知晓,两拨天使亦未听闻风声,绝无漏网之鱼。”

  “这就好,要确保机密,尤其不能让立昂、立德知晓。”

  “主子放心,当初在城下叫嚣的确实是石亨心腹,咱们的人从中挑拨之后就退了。围剿城中旧部也是引蛇出洞、顺势而为,绝无纰漏。”这件事林桂牵头,已经推演过多次,绝对没问题。

  “立言那边呢?”

  “为二少爷争取爵位之事是三少爷一手操办的,四少爷不知情。三少爷尽得主子真传,一言一行谨慎周密,就是老奴这般老手也看不出破绽。”林桂对柳娘的手段是服气的,一个后娘、嫡母能把长子收服归心,不容易啊。“三少爷上科未中,已确定要参加今年的恩科。四少爷也已经有了秀才功名,两位小主子住在京中老宅,有老仆照应,还请主子放心。”

  “嗯,四儿还小,性子也跳脱,不知道最好。爵位一事就你我和三儿知道就好,不要再外传了。他们的血学业生活我是放心的。”

  “是,主子。”林桂恭敬点头。

  柳娘端茶送客,“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

  林桂却期期艾艾的站在原地,欲言又止。

  “咱们什么关系,还玩儿这把戏,有什么事儿直说~”柳娘笑骂。

  “是有件小事。曹爷身前收的外室何氏还活着呢。”开了头,后面就流畅了,林桂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前因后果说明白:“底下的兄弟忙着对付何友伟,那可是个真小人,当年舔着脸认了不相干的何氏做干娘,把一个外室当正经奶奶捧着供着,曹爷一出事儿,立马倒向了石亨。他手下又有几个愚忠的,弟兄们忙着对付他,一不小心便放跑了何氏。不过主子放心,属下立刻补救了,何氏的行踪都在掌握之中,主子想这么对付她就怎么对付她!”

  “我对付她做什么,毫不相关的人,认她自生自灭吧。”柳娘对这个外室是真不介意,她和曹爽本就是利益联姻,对何氏这个人她也是只听其人未见其人,为难一个“外因”做什么。不过一想不对,柳娘笑问:“还给我耍花腔,别不是人到永宁卫来了吧?”

  “什么都瞒不过主子,可不是嘛!曹爷当年置外室的人知道的也不少,属下拿不定主意怎么做呢。”

  “她如何了?”

  “乱军之中又有几分颜色,能怎么样呢?吃了大亏,从宣府到永宁卫几乎是乞讨过来的。”

  柳娘长叹一声,“算了,给她二两银子,引她到别处去,别让人找上曹府丢我的脸就是了。”

  “主子仁慈,属下这就让人去办。”林桂连连点头,他就说不用来问,可手底下人非说女人一嫉妒起来就面目全非,一定让自己来请示。林桂在心中摇头,怪不得自己能当大总管呢,自己对主子的心思摸得多准。他们方圆商行的生意从来独立于曹府的产业之外,曹爽活着的时候都不能让柳娘的势力称一声主子,这种疏离的态度,主子难道会在乎一个上不得高台盘的外室吗?

  第36章 番外1

  爵位尘埃落定,赶在朝廷下达的最后期限前,曹立昂带着妻子走马上任。

  在此之前,柳娘主持分家。

  安氏嫁进来不久,就要随丈夫去一个更偏远的地方,路上忍不住抱怨道:“还说什么一视同仁,父母在不分家的规矩都顾不得了,为什么是你到开平卫去?永宁卫才是曹家的根基呢!二弟才多大年纪,他懂什么文武军事,怎么不让你在永宁卫帮衬?还说看重你,家产你得了不过九牛一毛,南北汇大名鼎鼎的不敢想,可开平卫的商路走得分一条给咱们吧?”

  安氏一路喋喋不休,坐在马车里也忍不住伸出头来抱怨。曹立昂瞪了她一眼,“闭嘴,前两天还一口一个母亲仁慈,那才是为人儿媳的典范。不许胡说,我心里有数,娘亲绝没亏待我。”

  “唉,和你说你还不听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看是你被小恩小惠收买了,我就说哪儿有嫡母这般维护庶子的,你进来,我和你细说……”

  曹立昂带队走在外面,安氏虽然不时伸出头来嘀嘀咕咕,可属下、仆人都以为他们夫妻话私房,识趣避开,马车上也没有丫鬟随身伺候。看环境安全,曹立昂才翻身下马,坐到了马车里。

  随行的亲兵飞快跑上来牵马,又脚踩风火轮似的跑开,隐隐还听着队伍里有人打趣“大爷到底是新婚啊!”

  “听着,这话我只说一遍,日后不许再提!你喋喋不休的家产母亲绝没有亏待我,母亲名下是由很多产业,但那是她的嫁妆。当年嫁给父亲的时候就有契书,这些东西一半要传给三弟,三弟姓王,继承母亲姓氏。给我的家产已经是曹家的一半,比按规矩分得还多,足够厚待我了。你也永远不要忘了我是庶子,爵位、曹家的基业理所当然该是二弟的,母亲器重我,倒让外人有了非分之想,你不要做这个不明事理的外人。二弟年纪也不小,正是执掌家业的时候,我当年初次披甲上马和他一样的年纪。退一步说二弟有什么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还有母亲辅佐呢!当年也是母亲扶着我上马,才守住了永宁卫。自你嫁进来,母亲不曾让你立过规矩,亲闺女也就这样了,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难得寡言的丈夫长篇大论,安氏沉默一会儿才道:“母亲待我自然是好的,可我总担心……”

  “不必担心,好男不吃分家饭,我才二十出头就坐上了指挥使的高位,日后难道不能给你挣一个夫人的称呼?且看着就是。”

  到底疏不间亲,安氏长叹一声,道“我知道了。”

  “知道了就好,日后不要说那种话,母亲对我有教养之恩,恩重如山,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曹立昂反复叮嘱。

  从永宁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一行人车马繁多,又有女眷,第一天的适应期没走多远就停下来了。刚好曹家在城郊有一个小庄子,分家的时候柳娘特意把这个小庄子分给了曹立昂。

  安氏指点丫鬟仆人收拾出个暂住的地方,又安排官家多关照住在外院的亲兵随侍。

  “大爷去哪儿了知道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吃饭?”安氏问道。

  “奴婢不知,外院的小哥儿传话进来,大爷不回来用饭了,请奶奶先用。”

  安氏嘀咕两声,安享美食。吃过饭天已经完全黑了,安氏坐在椅子上等夫君回来,一等二等等不来,推窗一看已经月上中天,也不知曹立昂干什么去了。

  安氏惊醒的时候发现在即正被曹立昂抱着,原来她等得睡着了。

  安氏不好意思挣脱下来,自嘲道:“怎么就梦周公去了,脖子都歪了,你……你怎么了?”安氏突然发现曹立昂眼眶通红,好似哭过。

  “怎么了?遇上难事儿了,你和我说说……”安氏话还没说完就被曹立昂一把拥入怀中,安氏赶到颈窝一阵湿润,心里更没底了。“你别,别啊,男儿有泪不轻弹,要不我们不去了,回永宁卫?母亲总有办法的。我爹是御史,朝上也能说几句话,你别急啊,我马上就给娘家写信……”

  安氏语无伦次的安慰着,曹立昂半响才从她的颈窝中抬头,怔怔看着她,半响道:“母亲慧眼,为我定下你这个贤妻。”

  不等安氏说什么,曹立昂取下屏风上的大氅披在安氏身上,拉了她的手,温柔道:“我带你看样东西。”

  曹立昂屏退下人,亲自提了灯笼,牵着安氏的手,一路到了库房,暗下库房机关,一条暗道出现在眼前。曹立昂走在前面点燃墙壁上的油灯,一路牵着安氏走到暗室之中。

  “这……这……”安氏又结巴了。不是她没见识,实在是眼前的情景太过震撼,太过耀眼,整个暗室金光灿灿,堆在地上的箱子全部打开,里面全是黄金!

  “所以我说母亲从未亏待过我们。”曹立昂轻轻抚过那些金锭子,缓缓和安氏讲了当年曹爽在狱中托付给他的事情。“父亲一生未对母亲敞开心扉,可惜了母亲这样的人物。父亲自出狱后,再也不提当年说过的事情,特别是我进入军中之后,小庄子还暗中加强了守卫。这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不是没对母亲敞开心扉,是任何人都不曾走进他心里。我已经点过了,这还是整整一万两黄金。可父亲为了攀上石家的大树,四处撒钱,这里的财富至少用了一半出去。如今还是整数,金锭子上也没有标记,我知道,是母亲补足的,且不愿让我知道。父亲防得紧,母亲不知军中事,自然也不知我早就知道这里的东西已经用多了。”

  “母亲,可惜了!”曹立昂一声长叹,即便是亲儿子他也要说一句父亲配不上嫡母的品行。曹立昂感动又钦佩,惭愧又激动,道:“所以,我不会走父亲的老路,我们夫妻是要一辈子扶持走下去的。我的事都不瞒你,我绝不辜负你。”

  安氏猛得扎进他怀里,满室金光都化在她的泪珠里,“不辜负,不辜负,我们会白头偕老的,一定会!”

  自此,夫妻二人同心,安氏再也没有说过柳娘半句不是。曹立昂更是感动,在开平卫也常常打点礼物过来,奉养柳娘至诚至孝,全了一段母慈子孝的佳话。

  柳娘感受到曹立昂夫妻的态度,又结合属下传来的消息,自信一笑:“归心矣,再无后患。”

  武苹挺着高高的肚子陪她说话,“主子总算苦尽甘来了,大爷是个孝顺的。”

  柳娘微微一笑,武苹嫁给曹爽武将手下之后,这些机密事就没让她参与了,武苹知道的也是表面消息。

  “算是吧。”柳娘不置可否他,她这一生何其艰难坎坷,如今走到这步,只能说一切尽在意料之中,无可赘言之处。

  武苹看出柳娘不想说这个,笑着转移话题道:“咱们二爷真是能干,小小年纪就能把永宁卫防卫打点得妥妥帖帖,每次出战都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士兵同吃同住,真是一员虎将!”

  “虎父无犬子嘛~”柳娘笑道,毫不芥蒂,十分认可曹爽的军事才能。

  “主子还说呢,当初大家伙都以为您要在幕后辅佐呢,何曾想您如此大胆,居然就放手任二爷施为。阿弥陀佛,二爷头一回上战场的时候,我担心得整夜都没睡,一直求菩萨保佑呢!”

  “他哪儿是第一回上战场,以前就跟着观摩过多次了,不过是第一次指挥,依样画葫芦也该会了。”柳娘轻描淡写道。

  “也是您教导有方啊!”武苹道:“三爷今科秋闱榜上有名,四爷也有了功名,咱们武将家也出了文曲星,真是给咱们九边重镇长脸。看朝中那些人还动不动就说咱们西北人有辱斯文,三爷、四爷真是争气!少爷们都是麒麟儿,小姐们都是贤妻良母淑女典范,各个不仅有本事,还孝顺,主子真是有福气啊!”

  武苹体贴会意,把柳娘的儿女夸了又夸,就是两个嫁出去的也要说一声柳娘教导有方。

  “你呀,说了多少次别叫旧日称呼,唤我一声夫人就是,咱们的关系不再称呼上,而今要避嫌啊!”柳娘语重心长和她分析了朝中形势,有板有眼的样子十分唬人。

  送走武苹之后,柳娘对她的内管家道:“日后少安排与武苹的独自会面。”当初能干体贴的武苹已经成了官夫人,一心为小家考虑,把她教的体贴细心都用在夫人外交上,再不是过去的武苹。

  “是。”内管家爽朗答道,她已经是第三任内管家了。不过内管家也为难,小声敲边鼓道:“三爷特意交待,要留人陪您说说话,您看?”

  柳娘一叹,她一生四子三女,亲生的养育的,最了解她的还是立言。立言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深刻知道自己在这世上的孤独,即使远在京城也如此担心。

  柳娘看着窗外的柳树发呆,回想自己的一生,当初她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用的就是柳条筐。南京的柳树和北方的柳树不一样,可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父母怨恨自己不顾家,亲生兄长指责自己摆架子,就是待自己最好的姐姐也不理解。自行商以来,遇到的背叛和陷阱不计取数,嫁给曹爽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多少次在夜里,柳娘睡不着,恨不得立刻杀了曹爽,只在狱中断了他生育能力怎么够!可她没办法啊!孩子还那么小,曹爽一死,曹家立刻分崩离析,寄人篱下,或者一生寄托在长子曹立昂的良心上。柳娘一路走来,为的不就是不依靠任何人吗?不能鲁莽杀/人啊!最终曹爽死在了最合适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而今,柳娘终于不用依靠任何人了!

  看着一直等着自己回答的内管家,柳娘长出一口气,笑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不用人陪我聊天,没有人真的理解我,我也重不寂寞。”

  第37章 番外2

  “吴嫂子,你怎么还在这人磨蹭啊,这人说来就来了啊,还不赶紧去找好位置!”一旁有人和吴赵氏打招呼,吴赵氏闺名月娘,是和凤镇上最大绸缎铺的老板娘。吴赵氏一生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从一个村野丫头变成了城里人,自己的儿子也能读书认字,说不定孙子就能考状元,改换门庭!最重要的是她在这个家里说话算数,家里的铺子是她的嫁妆!

  吴赵氏温婉一笑,看似谦虚低调道:“我就不去了,这人挤人的有什么趣味儿,大人物来就来了,看看也不长一块肉。这铺子里的缎子布匹还是要翻出来晒一晒才行。”

  实则吴赵氏已经决定门窗大开,把最好的缎子放在外面,让过路的人都看看。若不是官差不允许在街上摆摊,她一定把缎子摆道街面上,万一能让路过的贵人看上,那就是活招牌啊!

  “还是吴嫂子有见识,得,我先去了,你慢忙啊!”寒暄的人快步走了,吴赵氏也不摆弄自己的缎子了,爬上阁楼倚在栏杆上往外看。为什么吴赵氏不愿意去人挤人?因为她家铺子就在临街,有小二层,完全看的清楚。

  吴赵氏的丈夫作为当地乡绅有幸列在小镇迎接人员里,敬陪末座。吴赵氏上来的时候,她几个儿女媳妇和孙子孙女已经整齐得靠在栏杆上,伸着脖子往外看了。

  “小心些,小心些,别摔下去了。”吴赵氏小心抱起小孙,对大儿媳道:“宝儿个子矮,你就抱着他看,这么倚在栏杆上,万一摔下去怎么办?”

  “娘说的是,我抱着吧。”

  “成了,成了,别和我抢了,一家子都躲在这儿看热闹,没人帮我去下面收拾。”吴赵氏抱怨道。

  “娘,刚刚官差来说了,街上的铺子都不开门,只有选定的几家开门。您看着人山人海的,把铺子都挡完了,就是让开,也没人来买啊。”大儿子笑道。

  吴赵氏心里不满的嘀咕了几句,早知道就不那么费心费力的搬来搬去了,真是浪费!

  “就你知道,还不下去关门,伙计都爱偷懒,万一让人顺走咱家缎子可怎么办?那可是杭州来的金贵东西!”

  大儿子耸肩,就知道被迁怒了,下去打理不迟。接到大哥求救信号的小妹拉着吴赵氏的袖子道:“娘,您知道是哪位贵人要来吗?怎么这么多人啊。”

  “你个不长心的,说了几回都记不住,是伯夫人回乡祭祖来啦!那可是真正的贵夫人,要不说咱们镇的名字取得好呢,和凤镇和凤镇,就是出凤凰啊!”

  “伯夫人姓伯吗?”

  “不知道,听说是姓曹还是姓王,反正是位了不起的夫人,儿子里有将军还有状元,文武双全,厉害得不得了。你以后嫁人要是能有她一半儿,娘做梦都要笑醒!听说这次伯夫人回乡祭祖,要大修祖坟呢,也不知到底是哪家的,不过肯定是平民百姓。现在平头百姓不仅能到宫里做娘娘,还能做夫人呢!”吴赵氏羡慕得不行,暗自猜想谁家女儿这么厉害,居然做了伯夫人,以前也没听说啊。

  不一会儿,一队衙役先过来清场,让围观的人退开些,别挡着路。这就预示着正主就要来了啊,一家子忍不住踮起脚伸着脖子往外看。

  最先过来的是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身上的铠甲闪闪发亮,腰里还挂着大刀呢,威风得不得了。然后就是仪仗队了,举牌的、提壶的、捧香的,不一而足,然后是八人抬的官轿,一位贵夫人端坐期间,缓缓向行人挥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