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三百零八章 生祭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百零八章 生祭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杜家并不是滨州城最出名的豪绅富户,但绝对是滨州第一流的头牌人物。

百年诗书之家,代代功名不绝,士林名士,我之风流,虽然比不得代代有大官做的簪缨世族,可在滨州这已经很耀眼了。

杜静田也是举人,他现在蒲台城东的萦蒲书院任教多年,后滨州东鲁书院建成后,便又转回任教至今,为东鲁书院首任山长。

当初清军进入滨州时候,杜静田便是带头相迎的士绅代表之一,后鞑清备战齐鲁,大战一触即发时候,又是杜静田带头捐献了1000两银子,组织起滨州的商贾乡绅共为鞑子捐献了一万多两白银和五千石米粮。

李焕一群童子兵在一个小乞丐的带领下直奔杜家而来,乞丐指着不远处的那个门楼牌坊,说:“那就是杜家了,少爷是狗鞑子的举人,老爷早前带头第一个给狗鞑子捐了上千两银子。”

仇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的一种情绪。

底层的人对富裕人群先天上就带着股敌视,尤其在那些个富裕阶层并没有对底层小民表达出充分善意的时候。

小乞丐就是一代表,他不但没受过杜家的恩惠,还被杜家的奴仆踢打过。

李焕身后聚集着一群的童子兵,闻言一个个全都恼火的看着杜家方向,他们来之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个杜家上名单了,杜家的少爷是鞑子的举人,现在都还在燕京没回来,可不知道杜静田给鞑子还组织过捐纳。“儿子当鞑子的举人,老子带头给鞑子捐钱,这可真是一条好狗!”

李焕的言语里充满了对杜家的鄙夷,但在童子兵们看来,则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的眼睛中,杜家可不就是一条狗么。

倒是对于纳捐没什么疑惑的,军队打仗,地方官府也在拉民团,可不都要用银子用粮食?逼商贾富户们在历朝历代都是常有的事。

“那这回咱们可要多下点狠手了。”李焕的话引起了一片共鸣声。

按照秦朗的想法,秀才举人之类的只是断绝未来的官途,并不会对其人有任何的额外伤害。

从法律上说,这些人依旧是‘正常’的民众。

只有对进士,或是在鞑清那里做官的官宦之家才有明确无比的惩罚。

——没收财产。

但也只是没收财产,而并不是把所有人全都拉出去砍头。

而且这些鞑清官员的卷属还会被圈起来,前途当然是没有了,可生存同样也不成问题了不是?

这就是另一种劳动改造,至少时间到了,一样能被放出来的。——多少是给了一点希望。

“对,就要狠狠的下狠手。多敲杜家一些。”

童子兵们纷纷叫道。

他们虽然没办法超越制度的对杜家下杀手,但狠狠的压榨一下还是可以的。

杜家的大门紧闭,但一直都安排有人看着外头的情形的,管家杜成山也一直待在门房,忽然听小厮说外头来了一伙儿兵,下了杜成山一挑。

街道上空荡荡的,这个时候谁还在外头熘达啊?杜家门口是远远的就看到了拎刀持枪而来的一群童子军。

眼看着这伙兵直挺挺的冲着杜家来了,杜成山头也不回的就往内院跑,还不住的在心头祈祷,祈祷神佛保佑杜家。

这群煞星可千万别把他们杜家给扬了。

李焕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来到杜家大门口,看着禁闭的大门大刺刺的一挥手,两个童子兵上前就大力的拍起大门,高声叫骂起来。听到杜家又是捐银子又是考鞑子科举,这群童子兵是没一个耐烦这一家的。

杜家不敢不开门,不等外头的童子兵威胁着要砸门了,杜成山就满脸堆笑的极恭敬的走出来:“各位小爷,不知上门有何贵干?”

李焕在眼中,杜家这种存在全都死不足惜,脸上挂着冷笑,直说道:“找你们家老爷的。把杜静田叫出来。”

“这位小爷,我家老爷染病多日,早卧床不起了。”杜成山心里有些忐忑,可又有些看不上眼前的李焕他们。这就是一群小毛孩子。可听到李焕毫不客气的直呼杜静田大名时,这心又勐地提了上去,哪怕脸上=还依旧堆着一脸笑。

“谁管杜静田有没有病,只要你家的金银财宝没病就行。”李焕拨开了杜成山就往大院里去。

这次不把杜家的榨个七七八八,李焕是绝不甘休的。

杜静田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只来了一群小毛孩子,至少这表明人家真的没想把杜家弄没了,这就足够了不是?

也跟他之前所想的一样,杜静田满意的捋着山羊胡。“要钱给钱,要粮给粮,都给他们。”

早早把事儿平息了,他们杜家好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轰轰烈烈的大扫荡很快就席卷了滨州、武定等多个州县,遭殃的远不只杜家一家,几乎个州县所有的士绅大户都榜上有名。而跟鞑子联系太过密切的,秦朗也半点没手下留情,通通扫平了。

轻轻松松的,小十万万两白银和十几万石的粮食布匹就被拿到手了。虽然那些粮食布匹不换成银子的话,根本就不被系统纳入。

银子被飞快的送去秦朗那儿,粮食布匹则立刻就地消化。大量的难民流民就彷佛无底洞样儿,源源不断的吞噬着海量的物资。

而又有一笔银子进账的秦朗看着系统界面上,已然积累到900万 的金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内心的感触,是失望还是果然呢?

早就把升级因素打在‘对外’这两个字上的秦朗,最初的想法是去岁的长江之战。然而他光想着打败清军,收缴丰厚的战利品呢,却没有想到清军还能玩自毁。

建德城外的那把大火是彻底浇灭了他的奢望。

别看最终打捞金银捞出了几十万两,可这点银子比起被阿济格一把火烧掉的财富来,何止小巫见大巫啊?

然后就是今年的齐鲁之战了。

满目疮痍的齐鲁历经了鞑子的再一次搜刮和再一次战火的燃烧之后,秦朗便是对地方士绅富户有下手,也没能凑齐一千万两银子。

一度他曾经看到过希望,但最终这个希望还是熄灭了。

算上了新到的这笔银子,秦朗系统界面上的财富也不过积累到920万,80万两的差距,就他现在一天一万六七千万两银子的收入,那需要一个半月。

秦朗可等不了一个半月。

他相信最多再有半个月益都就能被拿下,到时候就该是清算孔家的时候了。

三天后,大明湖畔一座占地面积超过了二十亩的崭新建筑收尾了。

这里就是忠烈祠了。

秦朗几经斟酌,最后还是决定用‘忠烈’两个字,至于会不会刺激到金陵君臣那敏感的内心,也顾不得了。

泉城忠烈祠共五进。整座祠宇座北朝南,南北纵深二百多米,东西宽约二十丈米。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布。

第一进为牌坊,镌“忠烈祠”三字,虽然秦朗的字很拿不出手,但此类牌匾舍他其谁啊。牌坊以内,广场开阔,绿草翠柏,互为对称。

第二进为广场正中稍后的纪念碑,嵌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字样。

第三进为正殿,三开间,明间正中竖巨碑,上刻《忠烈祠碑记》,北面则刻着“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

接下则就是无数铭牌无数神位了。

齐鲁开战至今,所有牺牲之将士,无分官兵,皆列其间。

最后一进就是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场所了。

祭祀官是一位伤残的军中教导员,手下三十人都是军中伤残退伍将士。

秦朗在这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存放忠烈祠的第一批烈士骨灰,被装束严整精神抖擞的军兵们捧着,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一步步送入内里。

左右罗列的一支支部队,官兵神色庄重,军礼庄严,送别他们的战友。

在此之前,这些人列队严整的走过街道,来到大明湖畔,不管是火枪兵还是投弹兵,亦或是冷兵器甲兵,将士们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肯定能在济南百姓心中种下深刻的一幕。

这固然是一场盛大的祭祀,可同时也是一场浩大的阅军。

既震慑了城内的不安分分子,也加强了民众们的归属感,叫他们放下心中的不安。

所以,别没七没八的胡思乱想了,安安分分的过日子,抓紧时间复耕抢种才是关键。

祭祀之后秦朗没有再继续留在济南城,而是引着一队人向东行去。

从济南到益都有着一条宽阔的官道相连通,秦朗沿着官道向东,沿途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重新点起炊烟的村落,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被人抓紧耕种的土地。

一切都还远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

秦朗希望的社会是人尽其才,有一技之长的都被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去,因为百废待兴的齐鲁有着太多太多的需求了。

没有技能的才去本本分分的开荒种植,修桥挖沟等等。

建筑房屋、水利工程、道路建设这些大体力活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劳动力的。

几处战场上抓到的俘虏也都被扔了过去,还给他们一个希望,劳改五年放归自由,不付工资,每天就给吃的。

“轰隆轰隆……”

马蹄声在平坦的临淄城外响起,如龙而行,马蹄过后尽是漫天的尘土。

秦朗被周边的骑兵护卫在中心,身后是一个扛着红底黑字大旗的彪形勐士,高大的旗帜在他手上像是没有重量一样,

旗帜随着骑行,旗面不时发出“噼啪”。

秦朗则在看着路边纵横四处的水渠,临淄是益都城西北的一座县城,只看这水渠的模样,他就知道了个大概,当地官员没有偷懒。

从一个个村落经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劳作的百姓,作为距离益都最近的城池之一,临淄本身被糟蹋的也不次于益都。

粮食、牲畜全都被搜罗走,便连一些粗大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

很多铁器也一样被鞑子抢个精光。

用秦朗现如今的政策,对比之前的鞑子,老百姓们想都不会想,就会站秦朗。

百姓们都在忙碌着,就是田间路上见不到几头耕牛,骡马也少的可怜。

不过百姓们脸上散发着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却真的很真诚。

虽然这些百姓的身体还都很瘦弱,可曾经了无生趣,如同行尸走肉般的麻木神情,再也不会出现在他们脸上了。

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这种能发出耀眼明光的眼神,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眼神,你只要跟他们的眼睛对视上一秒钟,就能从中体会到他们的幸福!

“这是……这是齐国公的大旗吧?”

“肯定是了。那么大一齐字呢。”

说话间一群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跟进跪了下对着远去的马队磕头,真心实意的磕头。这就是秦朗现如今在底层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海量的粮食,白花花的米面不停的撒,好处这就有了。

“可惜没能见到真颜,要不然啊,俺老汉死都心满意足。”

“就是就是。不是国公爷恩德,俺们一家都难活到现在。前天就听人说齐国公带着人马到了淄川,现在只引着少数马队先行,怕不是赶着去战场……”旁边传来了淄川人好福气的话。

“肯定是急着去益都啊。唉,这下可好了。齐国公一到,益都的那些狗鞑子还不给吓破胆啊。这仗可算打完了。”

“打不完呢,仗还多的是。咱们一个齐鲁才到哪啊?要我说就该打下整个天下,早早的打了,咱们小老百姓才能真有条活路。”

“对对。这天下就该国公爷坐,人家那才是真正的结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呢。”

“国公爷仁慈,定下的最高佃租才不过三成,真的是救苦救难的万家生佛啊。就这样的年景,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咱们小民小户家中都不缺吃的了。”

“就是说啊,国公爷赶紧一统天下吧,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咱们小老百姓才能有活路。”

“也不能这么说。国公爷打的还是老朱家的旗号呢,这女婿跟老丈人之间,将来究竟会怎么样,谁说的准呢?”

“老朱家肯定不成,你看皇帝老儿都败了多少回啦?燕京城都丢了,金陵也是靠着女婿卖力保下来的。去年要不是国公爷灭了那个叫阿济格的狗鞑子,金陵早丢了。老朱家不成,肯定不成。”

“还管老朱家干嘛?有这闲工夫不如回家给国公爷多磕俩头。”一个三四十岁的汉子对朱家皇帝很是不屑。

但他的这句话却让周遭一些人都震惊了。

“嘿,陈家老大,你还真请了国公爷啦?”

“国公爷可还活着呢,生祭不好吧?”边上的人同时说道。

“小老百姓当然受不起,可国公爷是谁?那是天上的真神转世,救老百姓救天下人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