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46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46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说完,又带着刘裕在院子里转起圈子来。也真难为了这个小姑娘,她虽然对刘欣突然停更满肚子的意见,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的情绪来,生怕刘欣一时来气,彻底断更,那就得不偿失了。

  蔡琰这才明白,今天算是白跑这一趟了。

  马芸看她一副失落的样子,笑着说道:“昭姬妹妹,这故事反正一天也讲不完,你在家也没什么事,明天再来听吧。”

  蔡琰听她提到家,想起今天和父亲争执的事,不由一阵气苦,若是真被父亲将她嫁了出去,这故事岂不是再也听不下去了?

  马芸见她不说话,一脸纠结的模样,突然明白了些什么,说道:“昭姬妹妹,你也不用担心,等他把故事都讲完了,我让人抄下来,多印几本,到时候你拿一本回家慢慢看去就是。”

  蔡琰不解地问道:“多印几本?那是什么?”

  马芸一捂胸口,完了,又超前了。她现在不用出门,在家中闲着无事,便考虑起活字印刷的事来,没想到一时性急,说漏了嘴,只得支吾道:“这个嘛,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

  蔡琰本来自恃才华,及笄之前与一些文人智士坐谈,也是对答如流,丝毫不落下风。自从碰上了刘欣、马芸这两口子,她才发现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看着大腹便便的马芸,蔡琰的心头没来由的一酸,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突然说道:“夫人,蔡琰想问您一件事。”

  马芸非常喜欢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听她说有事要问,于是拉着她的手坐下来,说道:“不是说好了,你叫我姐姐就行了吗,来,想问什么你就说吧。”

  蔡琰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轻易放弃,于是说道:“姐姐曾经说过,我们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

  马芸明白她的心思,点点头说道:“对,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妹妹你有中意的人了?是谁家的公子如此有福气,要不要我让老爷去帮你说说。”

  蔡琰差点脱口说出刘欣的名字来,事到临头,憋了半天,终于还是打了退堂鼓,红着脸说道:“还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如果,我是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怎么才能知道他的意思呢?”

  马芸早看出她对刘欣有那么点意思,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自己引狼入室。话说回来,马芸现在对刘欣多找几个女人已经没有太大的意见了,这个年代本来就是这样,别人都是三妻四妾,偏偏你家弄个一夫一妻制,那在别人眼里必定是个异类。可是,你让她鼓励面前这个漂亮的女孩去追自己的老公,这样的话她还说不出口。

  马芸想了想,说道:“只是如果的话,这个就不好说了,要看对方的性格而定。有的人喜欢直接,有的人喜欢隐晦一点,还有的人就是块木头,你和他说一百遍他也许都不会明白你的意思。”

  “啊!是这样啊。”蔡琰对马芸的回答不觉有些失望,却仍然不死心,又问道,“不知道姐姐当初和大人是怎么说的?”

  马芸格格笑道:“他呀,就是块典型的大木头。”

  第二批商铺的发售,想要购买的人太多,根据刘欣的意思,蒯良搞个公开拍卖,价高者得。作为荆州之主,刘欣也换了一身便装,来到拍卖场上。

  拍卖场就设在蒯良的郡守府大厅里,凡是参加竞拍的人都要预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公告发出去已经半个月了,从四面八方前来报告的人十分踊跃。等到正式拍卖这一天,郡守府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许多不能进入拍卖大厅的人也都聚集在门外等待消息。

  刘欣自然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拍卖大厅,他带着典韦、沮授,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这一年多,刘欣带来的那种现代桌椅已经渐渐在荆州流行开来,毕竟南方气候潮湿,长期席地而坐,对人的身体还是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大厅里就布置了好多张小圆桌,每张桌子旁边都放着四把椅子。每个座位前面还放了一个号牌,刘欣他们的面前也各有一个号牌,当然了,他们是不会举起这个牌子的。

  这次公开拍卖的商铺一共有二十八间,座落在新城区的同一条街道上。虽然在一条街道上,但位置也是有好有坏的,这就是所谓的市口,所以每一间商铺的起拍价都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公告上都明确标注了出来,来参加拍卖的人都是十分清楚的。

  前面十二间商铺有拍卖都进行得非常快,都只比拍卖底价高了百分之二、三十便顺利成交。到了第十三间商铺时,现场突然便掀起了一次**。

  第106章疯狂的拍卖

  第十三号商铺位于两条大道的交叉路口,占地面积是其它商铺的两倍,也是这次拍卖中位置最好的商铺,而十三在当时理是属于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第十三号商铺的起拍价格是一百万钱,几乎是其它商铺起拍价格的三倍还要多。

  然而,这么高的价格并没有吓住竞买者,十多个人频频举牌,经过二十多轮角逐,第十三号商铺有价格已经被抬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六百万钱,而竞买者也只剩下两个人。

  其中一人便是襄阳王家的家主王振。上一次发售的三十套商铺,由于想买的人太多,蒯良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需要,凡是够得上关系的人都可以买上一套。像长沙的宋纲、江夏的黄祖都各买了一套,王振本来的意思是想买个三五套,结果也未能如愿。王振在曾经的襄阳四大家族中属于后起之秀,商铺对他来说是最需要的资源。所以这次公开拍卖他是有备而来,前面十二套商铺已经被他拿下两套了。

  王振看到价格已经上升至了六百万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报出了七百万钱,全场一片哗然。

  王振之所以对十三号商铺如此看重,他还另有想法。在这处商铺的后面有一大片空地,如果买下来盖成房子,就能与商铺连成一片了。

  刘欣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的事,王振是知道的。他和其他人一样,还在观望着,暂时并没有打算将全家搬到新城区来,但先买位置比较好的地预做准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用老房子的土地进行置换,可以不用花钱,还能够从官府领到部分补贴,但这点投入钱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毛毛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至于能不能顺利买到这块地,他一点都没有担心,毕竟他的女婿现在也是刘欣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场上的喧哗声持续了片刻,王振剩下的唯一竞争对手突然站了起来,再次举起手中的号牌,操着一口浓浓的北方口音,说道:“我出八百万钱!”

  也不知道是谁带了个头,场上渐渐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太令人振奋了,全场的气氛被调动到了顶点。

  刘欣看着这个操北方口音的汉子,觉得有些面熟,一时却想不起来。

  典韦悄悄说道:“大哥,我看他与幽州卖马给我们的那个人有些相像。”

  刘欣猛然醒悟,说道:“不错,他是张世平。”

  王振对这套商铺是志在必得,他狠了狠心,一咬牙,报出了九百五十万钱的天价。此时,第十三号商铺的价格已经接近千万,所有人都被这疯狂的一幕惊呆了,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张世平。

  主持拍卖的蒯良手心里已经满是汗水,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商铺会被抬到如此高的价位,难怪当初刘欣对扩建襄阳城会不遗余力,照这样下去,光卖商铺就可以将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来了。

  张世平的脸色“刷”的就白了,手中的号牌几次举到一半又放了下来,终于长叹一声,放弃了和王振的争夺。

  刘欣笑了笑,站起身来,带着典韦、沮授离开了拍卖场,临出门时还不忘对守门的士兵悄悄嘱咐了几句。

  也许是受了十三号商铺拍卖的刺激,场上的气氛沸腾起来,叫价声此起彼伏,虽然还比不上王振刚才出得天价,但接连几套商铺也都是在两百万钱左右的高位成交,蒯良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王振原先对十三号商铺有预算也就在三、四百万钱,现在一下子多花了六百万钱出去,已经没有余力再参与其它商铺的竞买。不过,他并不后悔,如果在这个商铺的争夺上输给一个外乡人,他们王家作为襄阳商界龙头老大的地位很有可能受到动摇。何况后面的商铺也水涨船高,他现在的心情也平衡了许多,拍卖会一结束,他便匆匆去找蒯良,商量购买这套商铺后面土地的问题。

  张世平与王振一路叫价,终于还是败下阵来,虽然后面也买了两套商铺,花掉了他五百多万钱,比起十三号商铺来,终归不太称心。但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张世平也不敢在襄阳地界上太过张扬,只得叹息一声,摇摇头,黯然退出了拍卖场。

  他出门走了没几步,两个士兵拦住去路,说道:“这位掌柜的,我们大人请你去一趟。”

  张世平吃了一惊,他来襄阳也带了不少护卫,但这些护卫都没有能够进入拍卖场,刚才和那个当地富商争得太凶了,莫非他找人来报复自己?

  两个士兵不由他分说,催促道:“快走吧,不可让我家大人久等。”

  张世平硬着头皮,夹在两个士兵中间,转到郡守府的一间偏厅。

  两个士兵一推门,说道:“进去吧,大人在里面等着。”

  张世平壮起胆子,一进去就葡伏于地,大声说道:“草民张世平拜见大人。”

  却听上首一人哈哈大笑,说道:“张员外,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无需多礼,快起来说话。”

  张世平听到这里,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站起身来,仔细一瞧上座的那个年轻人,似曾相识。

  那个年轻人依然面带微笑,说道:“怎么,张员外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刘某了?”

  张世平失声道:“哎呀,您是河间刘大人。您怎么在这里?”

  原来,张世平只是幽州的一介商人,若说幽州的大小官吏,那是常打交道的,对于其它地方,他就不太关心了。加上去年黄巾暴乱,阻塞了道路,因此他还不知道刘欣已经做了荆州牧。

  刘欣指了指对面的一张椅子,说道:“来,坐下说话。我现在是朝廷任命的荆州牧,不在襄阳能到哪里去?”

  张世平屁股刚刚沾到椅子上,又蹦了起来,说道:“原来大人已经荣升了,可喜可贺啊。”

  刘欣笑着说道:“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不用拘礼。张员外,你怎么会想起来到襄阳买商铺的?”

  张世平欠身说道:“回大人,北方近年动乱不断,生意不好做啊。草民曾听南方来的客人说过,襄阳道路通畅,百姓富足,而且税赋也远低于其它地方,便有心来看一看。草民是前天到的襄阳,在这城里转了两天,发现那客人所言果然不虚,碰巧又赶上了商铺拍卖,便参与了进来。”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张员外,亏我当你是老朋友,你却不肯对我说实话啊。如果你不是有备而来,怎么敢与王振将商铺的价格抬到那么高?”

  张世平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大人。去年我和苏贤弟就派人来襄阳看过了,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大人也知道,贩马是我们的主业,自然需要一间大点的铺面,尤其吸引我们的是,那处商铺的后面有一大片空地,将来可以在那里建一处马厩。可惜,唉。”

  刘欣摇摇头,说道:“常言道南人乘船,北人骑马,你要来荆州贩马,可算不上是什么好营生。”

  张世平却信心满满地说道:“南方骑马的人虽然不多,但贩马的人更少,这里的机会谁又说得清呢。”

  其实在荆州,对马匹的需求最为迫切的就是刘欣。他怀了争霸之心,早就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但南方缺马,始终难以如愿。刘欣也曾经想过去北地买马,但是如果一次购买大批马匹,路途遥远,显然无法掩人耳目,势必会引起朝廷的猜忌。如果十匹八匹地买回来,费时费力不说,还无济于事。

  刘欣在拍卖场上见到张世平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和他好好谈谈,让他帮自己弄一批好马过来。现在,听了他的话,刘欣改变了主意,说道:“张员外,他乡遇故知,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你我既然在这里相遇,便是缘份。这样吧,我在城外给你找一块地方,圈起来让你做一个马场,你贩再多的马来,也不用担心没地方放养。不过,你要是卖不掉的话,可不能怪我没提醒你啊。”

  张世平大喜过望,说道:“草民多谢大人扶持。”

  刘欣站起来,拍了拍张世平的肩膀说道:“你我之间何需客气。你回幽州的时候也可以捎带些南方的特产,这样来回都不会落空。还有,要是路过河间,帮我向朱富兄弟问个好,欢迎他们来荆州做生意。”

  正在此时,蒯良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一眼瞧见张世平,惊讶地问道:“主公,此人不是……”

  刘欣打断他的话,说道:“子柔,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朋友张员外,以后他在襄阳的生意,你可要多关照一些。”

  蒯良笑着打量了张世平两眼,说道:“有主公的吩咐,好说,好说。”

  张世平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他匆匆来找刘欣一定有事要谈,连忙起身告退。

  刘欣等张世平出了门,这才对蒯良说道:“怎么样,子柔,第一次拍卖的感觉不错吧。”

  蒯良兴奋地说道:“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太好了。这次二十八套商铺,一共卖出了六千四百万钱,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要是将沿街的商铺全部卖出去,抵得上整个荆州一年的财税收入,难怪主公当初执意要扩建襄阳城。”

  刘欣点点头,这些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商业发展起来,商铺还愁卖不出去吗?想到这里,他又问蒯良道:“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土地发卖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第107章学区房的威力

  蒯良的脸色黯淡下来,说道:“回主公,这两件事都还没有什么眉目。住在老城区的那些人故土难离,要拆了他们的祖屋,更是难上加难。新城区的土地也卖出去一些,主要是一些外乡人买的。刚才王振也提出来要买一大片土地,就在第十三号商铺的后面,如果成交,应该是最大的一笔土地买卖了。还有就是,因为上次走水,房屋被烧毁的那几十户人家已经迁到了新城区。”

  刘欣听到这里,不由冒出一个邪恶的念头,要是放一把火,将老城区全烧了,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他自己也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沉默片刻,方才说道:“这事急不来,慢慢再想办法,记住了,千万不可用强。”

  蒯良是襄阳本地人,乡里乡亲的,确实拉不下脸来,他还担心刘欣会使出什么强制手段,现在终于放下心来,连声应诺。

  没过几天,刘欣果然在城外为张世平安排了一处地方用于修建马场。考虑到苏双肯定会和张世平一起贩马过来,这处马场占地就比张世平要求的大了许多,而且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养马。张世平对刘欣是千恩万谢,匆匆采购了一些货物,回北方报喜去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襄阳新城区的人气依旧不旺,因此刘欣也迟迟不敢再推出第三批商铺。

  四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整整下了一夜的雨,直至清晨,也看不到丝毫停下来的迹象。刘欣披上蓑衣,戴好斗笠,骑了马照常往书院去。

  书院门口,蔡邕也刚刚从马车上走下来,便看见了刘欣,他的脸上现出些尴尬。最近为了蔡琰的亲事,弄得他很是烦恼,女儿似乎铁了心的要嫁给刘欣,可是如果嫁过去也只能是一个妾的身份,这让他的老脸朝哪里搁?虽然心里感到别扭,但见了面,招呼总是要打的,蔡邕故意抬头看了看天,说道:“主公,这雨势可不小啊,您今天怎么还到书院来?”

  刘欣呵呵笑道:“伯喈,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仍然风雨无阻,我这个小年青可不敢趁机躲在家里偷懒。”

  进了书院,等了半个时辰,学生们还没有到齐。

  现在书院共有九十名学生,分别来自官宦家庭、士族世家和贫寒百姓。像沮授、黄忠、蒯良、蒯越、蔡瑁这些人家都已经搬进了新城区,离着书院并不太远,他们家的子弟都准时到了书院。还有一些寒门学子,刘欣为了让他们安心读书,实行的是住校制,食宿全部由官府免费提供。考虑到这些孩子在家中往往还要承担一些家务,对其中品尝兼优的学生,官府还会给他们家庭发放一定的补助,以激励他们用功读书。他们都住在书院里,自然也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可那些住在老城区的士族世家子弟们就不行了,到现在为止,一个人都没有来到书院。

  刘欣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摇了摇头,对蔡邕说道:“这些公子哥儿从小便娇生惯养,将来如何能成大事。”

  这些学生里面也难免有几个天姿聪颖,颇受蔡邕喜爱的。听到刘欣对他们有看法,蔡邕赶紧说道:“老朽看他们也不都是怕吃苦的,或许有其它事情耽搁了也说不定。”

  刘欣却不太相信,喃喃说道:“但愿如此吧。”

  雨时大时小,只是一直没有停下来,有些院落里的积水已经堪堪漫过鞋,幸好道路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不过,学生少了三分之一,刘欣的课也就上不下去了,只得提前打道回府。

  直到第二天上午,这场大雨仍然下个不停,刘欣紧张了起来,不由担心起会不会引发洪灾,于是连忙派人将沮授、蒯良请过府里。

  蒯良听刘欣说完,笑道:“主公勿忧,这里不比北方,类似这样的大雨往年也是常有的,最多引起城里内涝而已,对农田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刘欣沉吟道:“内涝也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样吧,你们陪我去城里走走,尤其是新城区,可是花了大力气建设了排水系统的,现在正是检验效果的时候。”

  城市内涝的情况,刘欣倒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过去在电视上看到过,有些城市下雨天道路上全是积水,一时半会排不出去。

  襄阳新城区的排水系统还是颇有成效的,一行人出了州牧府,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见到有大量积水的现象。前面不远处便是一片安置老城区普通百姓的房屋,这里已经住了一些人,都是上次城北大火受灾的百姓。

  刘欣突然看到几户人家的门前都有用砖石临时砌成的简易坝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站在门前向外张望,于是便停下来问道:“这位大爷,你家中莫不是进水了?”

  老者见这群人的样子不像是普通百姓,慌忙答道:“没有,没有,家里好着呢。”

  刘欣觉得奇怪,又问道:“既然没有进水,你在门前堆上这些东西做什么?”

  老者擦了擦溅到脸上的雨水,答道:“往年若是这样大雨,家中早就进水了。昨天看到雨下个不停,我就做了准备,没想到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做。”

  刘欣扭头问蒯良道:“往年你家中也会进水吗?”

  蒯良摇摇头说道:“我们家中到时候自然有奴仆们去打坝头,情况会好些,普通百姓家中进水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刘欣手一挥,说道:“走,大家随我去老城区看看。”

  旧的城墙已经拆除了一大半,剩下的墙基仍有膝盖那么高,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分界线,新老城区一目了然。刘欣撑着油布伞站在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城区里已经是**一片,难怪住在这里的孩子们不能去书院上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