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47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47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这场大雨过后,老城区的积水也慢慢消退,路面下留下一堆淤泥,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早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当他们听说新城区竟然丝毫没有受淹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前往太守府询问搬迁事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还是屈指可数。

  在老城区搬迁问题,那些士族世家在这里面起了不好的作用。他们有的是家奴,房屋的地基也比别人要高上许多,并不太担心受到水淹。这些人的房子周围一般都有比较宽的巷道,只要自己家中小心一点,一般情况下别的地方失火是不会烧到他们那里的。而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习惯了跟在他们后头行动,这些士族世家们不搬迁,普通百姓就不大会主动搬迁。

  刘欣一心要改造老城区有他自己的打算,一方面可以增加新城区的人气,带动新城区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老城区的布局杂乱无章,容易藏污纳垢,不利于今后的管理。最好的情况就是将老城区的居民整体搬迁进新城区,将老城区全部推倒,重新建设。不过,这场大雨还是给了刘欣一点启发,为了促使这些士族世家能够主动搬迁进新城区,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过了夏天,书院又会招收一批新生,今年的招生简章出来得特别早,其中有一条新规定,凡是居住在老城区内的,无论士族还是平民,一律不在招生范围之内。理由很简单,住在老城区的学生容易受到雨天的影响,不利于学业的完成。

  这条简章一出,满城哗然。对于士族来说,襄阳书院是官方承办的,从书院走出来的学生今后的仕途自然一片光明。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自己的子女如果能够挤进书院,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且今后也很有希望出人头地。

  这条规定的出台,摆明了是要逼他们搬迁到新城区去。结果大火没有将他们吓跑,大水也撼动不了他们坚守在自己家园的决心,一条关于“学区房”的政策却让他们彻底动摇了。

  离刘欣规定的新学年开学时间还剩下三、四个月的时间,仍然住在老城区,而家中的子弟又渐渐到了入学年纪的那些士族人家首先坐不住了,纷纷往蒯良家中跑,哭着抢着要在新城区买地,困扰刘欣半年之久的新城区人气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蒯良现在却不好说话,想要买地的人多了,他的腰杆也硬了起来,全然不似当初苦口婆心地劝着大家搬到新城区时的模样。地价涨了许多,还要求他们将老房子的地契抵押出来,将来由官府酌情给予补贴。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世平、苏双联袂来到了襄阳,他们还同时带来了数百匹好马。刘欣早已经派人帮他们将城郊的马场用栅栏圈了起来,四角还建了望楼,马场内也修建了几幛房屋,用着养马人的住所。

  张世平、苏双看着设施齐全的马场,一齐感慨地说道:“大人替我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这座马场是我二人合开的,就叫苏张马场好了。”

  刘欣笑着说道:“这个名字不好听,我来帮你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第108章暗渡陈仓

  苏双、张世平齐声说道:“请大人赐名。”

  刘欣在家中已经被剥夺了取名字的权力,在外面就更加有这方面的冲动,当即大言不惭地说道:“我看还是叫双平马场好一些,取意天下太平,好人一生平安。”

  实际上,别人刚才从姓氏中各取了一个字,他是从别人的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这水平也就是半斤八两。不过,苏双、张世平二人却是连连叫好,一齐说道:“那就请大人帮我们题一块匾额如何?”

  刘欣不由想起那天在蔡邕家中写九宫格时,他们父女二人异样的目光,赶紧推辞道:“我府里还有事,不能久留,你们就另找高人吧。”说完便落荒而逃。

  请刘欣题字的事情没有办成,马场的生意虽然也是不温不火,但隔三岔五的总能卖掉那么几匹。看着贩马的生意在襄阳还能做下去,苏双、张世平渐渐安下心来,何况每次从襄阳捎带些货物回去也能小赚一笔。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卖掉的这些马,大多数都是刘欣暗渡陈仓,安排人来悄悄买走的,现在这些马都已经偷偷弄进了军营。

  刘欣非常巧妙地控制着苏双、张世平卖马的速度,基本上可以保证他们在三个月左右,将贩运过来的马匹全部卖完。这样一年下来,苏双、张世平可以贩运三至四次,而刘欣不显山不露水地,每年就可以悄无声息地增加三千匹战马,还不用承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士族世家已经开始在新城区购地建房,至于普通百姓,官府会根据他们现在居住房屋的大小,拨给他们相应的地皮和资金,供他们自建住房,唯一的要求就是新建的住房必须大量使用砖石结构。随着新城区人气的增加,刘欣授意蒯良适时推出了第三批、第四批商铺,全部采用拍卖的形式发售。虽然这两次拍卖,再也没有出现九百五十万钱那样的天价,但最低的价格也没有少于一百五十万钱的。早在一年多以前,刘欣就开始暗暗筹划的房地产开发,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五、六两个月是刘欣设定的暑假时间,除了少量留守书院的先生,学生们已经全部回家,刘欣、蔡邕也不再需要到书院授课。

  州牧府里如临大敌,张机将医学院的几个技艺最好的接生婆都派了过来。这是马芸生的第二胎,刘欣依旧放不下心来,仍像上次一样,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转着圈子。还好,马芸的这一次生养异常地顺利,接生婆们忙碌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听到房里传来婴孩“哇”的一声响亮啼哭。

  蔡邕正在自己家中的书房里练着书法,如果刘欣和马芸看到他写得什么,肯定会大吃一惊。蔡邕写的是《青衣赋》,这是蔡邕年轻时代的一篇佳作,坦露了他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风格大胆而直率,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绝无仅有。但是这样的内容在来自现代的刘欣、马芸看来,太过稀松平常了,而真正能够让他们震惊的,是蔡邕所用的字体,如果他们看到,一定会大呼出声:楷书啊!

  不错,蔡邕现在写字所用的就是楷体,这还利益于刘欣、马芸二人,他们在书院讲课时,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先生,而是习惯于使用特制的粉笔做板书,而板书所用的就是楷体。蔡邕细细琢磨,觉得这样的字体很有特色,笔画挺秀匀称,字形端庄方正。暑期闲着无事,蔡邕便在家中试着写了起来,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经过这样一位书法大家的反复书写揣摩,标准的楷书提前百年问世了。

  蔡邕正对着自己的这幅书法作品自鸣得意,蔡夫人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蔡夫人并不是他的原配,比他年轻了近二十岁。蔡邕前面几房妻妾并没有为他留下一男半女,而且相继早逝,包括那位《青衣赋》的女主角,只剩下蔡夫人伴他走过了十多个春秋,还为他生下了蔡琰这个让他们夫妇都为之骄傲的才貌双全的女儿。

  蔡夫人对他的书法作品没有多在兴趣,瞄了一眼便说道:“老爷,我刚才去州牧大人府上了。”

  蔡邕停了笔,面色诧异地问道:“你去主公府上做什么?”

  蔡夫人一脸神秘地说道:“我今天在大人府上听说了一件事,州牧夫人生了……”

  蔡邕打断她的话,说道:“噢,生了?是男孩还是女孩?”

  蔡夫人知道丈夫的心病,就是一直没有儿子,也暗自愧疚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脸上不由得微微发热,嚅嚅地说道:“是个男孩,我听说……”

  蔡邕心中忍不住有些泛酸,没等蔡夫人说完,再次打断她,说道:“还真能生啊,这已经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了吧。”

  男尊女卑、无后为大这些封建思想早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心里,就连他写给皇帝的奏章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无后。在蔡邕的眼中,女儿蔡琰再出色也远比不上多个儿子更能让他高兴,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梦想了。

  蔡夫人被他说得满不是滋味,红着脸说道:“老爷,我说的不是这个。我听说这孩子的名字是州牧夫人起的,叫做马凡。”

  蔡邕倒是知道马芸也是个有才华的女子,好像刘裕的名字就是她起的,所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奇怪。等他听到最后,脸上突然露出震惊的神色,问道:“什么?你说什么,这个孩子姓马?主公肯让他的儿子跟着夫人姓马!”

  却听蔡夫人继续说道:“老爷,还不止这些呢。州牧大人的二夫人也快要生了,我今天还听她们说,只要二夫人愿意,孩子就可以姓卞。还有那个朱氏,看样子也有六、七个月身孕了,据说孩子生下来照样可以跟着她姓朱。老爷,你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奇闻?”

  蔡邕似乎愣住了,手中的毛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到了桌子上,墨水溅到襄纸上,将好端端的一幅书法弄得一塌糊涂,嘴里喃喃地说道:“奇闻,真正是奇闻啊!算了,管那么干嘛,他的子女姓什么和我有什么相干。”

  他表面上故作平静,其实内心早就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蔡邕比谁都清楚,早在从洛阳来荆州的路上,女儿就对刘欣有了那么点意思,若不是自己这个老爹从中作梗,她现在也该生了吧,要是能生个男孩,自己岂不是也可以有后了,再也不用担心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一步错,步步错,蔡邕无奈地摇了摇头,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啊!

  过了半个月,州牧府再次紧张起来,卞玉临盆了。清晨羊水便破了,接生婆们忙碌了一个上午,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刘欣在门外听着里面传出一声声痛苦的呻吟,心越揪越紧,心中暗暗骂道,若是有现代医学技术,弄个剖腹产,哪里会受这个罪。都说女人生孩子是一道关,他现在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

  马芸刚刚给孩子喂过奶,也来到产房外面,她是过来人,知道生孩子的苦,很为卞玉捏了一把汗。前来探听消息的田丰、沮授二位先生的夫人也在房外守候着,刘欣已经呆不下去了,避到了书房。

  这时,蔡夫人母女也过府探望。最近虽然放了暑假,刘欣不用去书院授课,但州牧府里接连两个女人生养,一大堆的事情,他哪里还有多少心思给刘蕊讲故事。加上朱倩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刘蕊整天盼望着妈妈能早点给她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也不再缠着刘欣听故事了,于是,这《西游记》便停更了好多天。马芸忙着奶孩子,自然没多少时间陪着蔡琰说话,刘蕊又没有新故事好讲了,这样一来,蔡琰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天天往州牧府跑,她已经有十来天没有来过了。

  卞玉仍然在里面大声喊叫着,听得人心里难受。马芸一扭头,并看到蔡琰的脸色十分苍白,想起来她不太适合待在这里,于是说道:“昭姬妹妹,好几天没见你来了,随我去看看小宝宝吧。”

  蔡琰看向母亲。蔡夫人倒是明白马芸的意思,推了推她说道:“既然夫人相请,你就去吧。”

  州牧府里种着许多大树,马芸带着蔡琰在树荫下走了一会,回头见她的脸色还没有起色,而且一路上也不甚言语,不由关切地问道:“昭姬妹妹,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啊?”

  一直默不作声的蔡琰突然眼圈一红,流下两行清泪,轻咬着嘴唇,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话。

  马芸有些奇怪,不明白她好端端地为什么哭了,于是问道:“是不是玉儿刚才的反应有些大,吓着你了?”

  蔡琰有些哽咽地轻声说道:“不是,没有吓着我。”

  马芸更加诧异了,继续追问道:“那你怎么哭了?”

  蔡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伏在马芸的肩头,大声哭了起来,说道:“姐姐,我喜欢上了刘大人。”

  第109章攻防演练

  马芸顿时呆住了,这才注意到蔡琰比起前段时间来确实憔悴了许多,原来这丫头害起相思病来了。蔡琰看上了自己的老公,马芸并不意外,她早就有了这方面的预感,但她没有想到蔡琰会有一天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马芸知道,蔡琰完全是受了自己的影响,要不是自己对她说什么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之类的话,像她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小姐,无论如何这种话是说不出口的。可是你让马芸怎么办,难道让她回去对刘欣说,老公,我帮你讨了个小老婆回来了。马芸一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蔡琰伏在马芸的肩头哭了一会,见马芸没有吭声,知道她心中不乐意,直起身子,哽咽着说道:“芸姐姐,我知道不应该这样。但我不会让姐姐为难的,将心里面的话说出来,我就舒服一些了,这辈子我都不嫁人了。”

  马芸本来还想着用个什么法子劝一劝蔡琰,听她这么一说,不由有些心软,暗叹一口气,反正刘欣的女人也不少了,又不多蔡琰一个,伸手帮蔡琰擦了擦眼泪,说道:“妹妹别瞎说,哪有女孩子不嫁人的。只是这件事倒有些为难,也不知道刘欣是什么意思,还有你爹那一关也不大好过啊。”

  蔡琰犹自忐忑地说道:“姐姐,你真的不怪我。”

  马芸叹息道:“唉,傻丫头,你要是肯嫁到我家来,姐姐也能多个说话的伴儿不是,怎么会怪你呢。你也不用太忧心,等我先找个机会问问刘欣的意思吧。”

  正在这时,莺儿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嘴里喊道:“夫人,二夫人她生了。”

  马芸惊喜地说道:“生了?男孩女孩?玉儿她还好吧?”

  莺儿满脸喜气在说道:“生了个男孩,母子平安,已经使人前去给老爷报信了。”

  她喜悦的心情洋溢在脸上,似乎刚才生孩子的不是卞玉而是她自己。

  马芸刚才在房外听着卞玉痛苦的声音,比她自己生孩子还要难受,现在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一拉蔡琰,说道:“走吧,妹妹,和我一起看看小宝宝去。”

  卞玉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还微微渗出细细的汗珠。

  刘欣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玉儿,你辛苦了。”

  卞玉双眼半睁半闭,无力地点了点头,挤出一丝笑容。

  刘欣心里明白,卞玉这次可以说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卞玉今年也才十八岁,在那个年代虽然也不算小了,但放在后世来说,生孩子还是早了些,容易出现难产。更主要的是卞玉平时就喜欢安静,怀孕以后更加懒得运动,马芸几次劝她多散散步,她总是听不进去,这次可着实吃足了苦头。刘欣心底还是有些舍不得她,这三天都陪在她的身边,直到她的脸上恢复了些红润,这才放下心来。

  城外的训练中心安排了一场城市攻防演习,放下心来的刘欣也决定到现场去看看,四个月过去了,这些新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的心里还是充满期待的。

  训练中心内建有了一段城墙,高五丈有余,长约百丈。担任守城任务的徐晃的第一军团,而攻城的是张飞的第二军团。

  徐晃、张飞、文聘一起陪着刘欣登上高台,从那里看去,整个演兵场都一目了然。

  作为演习总指挥的文聘,将手中的令旗一舞,战鼓声咚咚咚的响了起来,第二军团的士兵抬着梯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向着城墙一步步压了过去。当他们行进到离城墙还有一箭之地时,鼓声突然变得急促起来。士兵们的脚步陡然加快,撒开双腿向着城墙冲了过去。随着城墙方向传来的阵阵鼓声,刚才还空空如也的墙头上,已经冒出了无数的士兵,一时间,箭如雨下。

  文聘转身向刘欣解释道:“主公,这些箭都没有安装箭簇,箭头上包裹了棉布,沾了干石灰,中箭的人身上会有白点,这样便于统计战果。”

  刘欣点点头,没有说话,继续看向前方的演习场。

  进攻一方的士兵纷纷举起盾牌,阻挡着箭雨,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到了城墙脚下,士兵们迅速架起竹梯,争先恐后地攀上墙头,墙头上的守军稍作抵抗,便败下阵来。

  刘欣虽然也经历过收复宛城的战斗,但那次主要是依赖奇袭,并没有发生什么攻坚战。这样的场面,刘欣过去在电视剧里也看到过,而且比这种演习要惨烈得多,但像现在身临其境地看着数千人的军队在一处城墙上争夺厮杀,还是感到十分震撼。

  文聘见刘欣始终不发一言,以为他对演习结果不甚满意,赶紧说道:“主公,其实守城比攻城要容易得多。但是为了避免在演习中出现伤亡,像滚木、擂石这些守城的武器并没有使用,当然攻方也没有用一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演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士兵们能够适应战场的氛围。”

  刘欣拍了拍文聘的肩膀,说道:“恩,你们做得很多,这样考虑很有必要,不过,各种武器和器械的使用,还是要设法让士兵们操练精熟。”

  张飞咧了大嘴说道:“大哥,这些攻守城池中用到的器械,我们也经常组织士兵练习,你看看城墙下那些大坑,就是滚木、擂石砸出来的。”

  刘欣放眼望去,果然见到城墙下有许多坑洼不平的地方。

  徐晃接着说道:“大哥,你提出来建设的这座训练中心真得很有必要,士兵们多来这里训练几次,就相当于一个上过战场的老兵了。”

  刘欣笑了起来,说道:“演习虽然对士兵们的战斗技巧有一定的提高,但和参加过实战的老兵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至少多次上过战场的人身上自然会流露出一种杀气,而那些没有经历过真正战争的人,平时训练得再好,也有可能到了战场上,一看到鲜血就会手足无措。”

  张飞不服气地说道:“上战场有什么好怕的,我第一次上战场,见到血丝毫都没有心慌,下手可一点都不软。”

  刘欣哈哈大笑,说道:“你那是常年杀猪练出来了。”

  文聘在一旁听了,也有些不确定起来,说道:“这几个月来,战场上的各种情形,能想到的我都想到的。我为他们安排的演习场景有白天的,有夜间的,有袭营的,有平原作战,有谷地作战,有晴天,有雨天。不知道在主公看来,怎样才能将这些新兵们训练成百战之士?”

  刘欣正色说道:“训练就是训练,永远都不能代替实战。不过,多训练总比不训练要好。我想起一句话,就做为训练场上的格言吧——校场多流汗,战场少流血!训练还要抓紧,演习也要继续搞下去。”

  接下来,攻防演习的双方互换位置,又进行了一场演练。刘欣这次已经看得很平静了,场面虽然好看,比起实战来确实还是有很大差距。

  等收兵的铜锣敲响,文聘问道:“主公,要不要再组织他们使用一次大型器械,请您看看训练的效果?”

  刘欣抬头看了看天空,已近正午,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时候也不早了,士兵也该吃饭了吧,这样吧,今天中午我就不回去了,和他们一起吃饭,我也来尝尝你们军营里的伙食如何。”

  徐晃在一旁说道:“仲业,吩咐下去,给大哥加两个菜。”

  文聘刚刚要去安排,刘欣止住他们,说道:“不必,士兵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可没那么多讲究。”

  于是,他们四个人便分别插进一个小队里搭起伙来。训练中心里有专门供参加演习的军队宿营的区域,得到命令,士兵们便忙碌起来,纷纷埋锅造饭,一时间炊烟四起。平时军队里的将校们都是吃的小灶,今天刘欣来了,而且是和普通士兵同锅吃饭,那些当官的也不敢摆谱,各自找个小队插了进去。

  这些士兵每天都是自己做饭,手脚麻利,一会儿功夫就全弄好了。刘欣的面前放着一大盆饭,一大盆菜,都是用像脸盆一样大小的铜盆装着的,饭是稻米饭,菜是萝卜炖豆腐。

  早有士兵将饭菜用陶碗盛好,恭恭敬敬地递到刘欣手里。刘欣捧起碗,笑着对士兵们说道:“大家不要拘束,这些饭菜就是你们的敌人,咱们一起将它们消灭掉。”

  士兵们都笑了起来,这个主公看来还是很好相处的。士兵们早就饿了,听到刘欣发话,甩开膀子,狼吞虎咽起来。刘欣也学着他们的样子,风卷残云般地吃了起来。士兵们都吃得很快,吃完了还抢着去添饭,刘欣只吃了一碗,便放了下来,看着他们吃饭的样子,若有所思。

  等大家都吃完了,两只大铜盆早已经干干净净,连盆底都没剩下一粒饭米。刘欣看了看大家,说道:“我问你们几句话,你们可要如实回答。”

  士兵们听到这里,都一齐站了起来,紧张地说道:“请主公吩咐。”

  刘欣摆摆手,说道:“都坐下来,都坐下来。我就是和你们拉拉家常,用不着这样拘束。我问你们,在军营里能不能吃饱?”

  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道:“能。”

  刘欣点点头,又问道:“那吃的好不好呢?”

  第110章当猪倌

  士兵们又齐声答道:“好。”但声音比起刚才来,明显要小了一些。

  刘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啊,没有对我说实话。其它时间我不知道,就看今天中午这顿饭,要说你们吃饱了,我信。但要说你们吃得好,我不信。”

  有一个黑黑瘦瘦的士兵壮起胆子说道:“回主公,我们过去在家里也是饱一顿饥一顿,现在一天三餐都能吃饱,哪还敢有什么奢望。”

  刘欣朝他鼓励地一笑,说道:“你这是说出了实话,说明内心还是想能够再吃得好一点,训练是件又苦又累的活儿,吃饱吃好才更有干劲嘛。我再问你们,如果今天中午的菜是一盆萝卜炖豆腐和一盆萝卜炖猪肉,你们先吃哪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