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六十三章 给谁卖的命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六十三章 给谁卖的命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程处默站在村前,看着这驾马车到了面前才停下,车夫拉住缰绳。

冷风吹得马儿有些不自在,不停地打着响鼻。

马车内传来两声咳嗽,等咳嗽声停下,人这才走出来。

从马车下来的人正是上官仪,来时没有穿着官服,而是件单薄的布衣。

程处默递上一件厚实的大衣,“别着凉了。”

“来时没觉得冷。”上官仪接过外衣披上,骊山的大棉衣向来厚实,披上的时候就像是被褥裹在身上那般温暖。

先是看了看四下,远处的龙武军营地还有不少篝火烧着。

四下倒是安静,上官仪低声道:“县侯呢?”

程处默指了指后方的篝火。

走近一看,才认清坐在篝火边的是魏王和与县侯。

两人正烤着鸭子。

李泰笑道:“坐吧。”

本来上官仪还是有些拘束的,毕竟离开骊山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

被程处默一拉,他也就坐了下来。

烤鸭正在火烧炙烤,滋滋冒着肥油。

程处默又一次往黑夜里望去,这场谈话不能被其他人听见了。

红烧肉帮的初创团队四人就在这里了。

程处默拿出一卷布,布绢上写着消息,低声道:“利州阜俗县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两帮红烧肉的人打了起来,起因是太原门阀郑氏的田亩放归官府后,有人怀疑县官私收好处,田亩没有均分好。”

“之后县官被我们的人绑了,后来查明此事与那县官无关,两帮人出现了分歧,其实自从我们帮众分散之后,红烧肉买卖依旧在,可解散的帮众并不多。”

话语声很低,在冷风中只有彼此听得清。

上官仪搓着双手,他不敢将手放在火边取暖,尽管自己算是骊山人,可身份有别。

县侯现在的身份与当初不一样了,所顾虑所想的事也不一样,现在他已是尚书左丞。

身居高位的年轻臣子,又掌握着社稷利器,还掌握着关中五成的人力,半个关中劳动力的生计都在骊山手中。

从以前的骊山只是小打小闹,到现在张阳走上一条不一样的路,已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

也就是这样的人,恐怕往后鲜有人敢去得罪骊山。

从骊山掌握人力资源的那一刻,张阳就算手无实权,可骊山已经成了社稷的一部分,连陛下也要给骊山几分薄面。

张阳跺一跺脚,长安城的许多工事就会进行不下去。

陛下对骊山的忌惮早已不是君臣翁婿之间的争吵。

皇帝与骊山,只要有一方失控,关中会血流成河的。

天知道张阳的图谋到底有多大,以他现在的年纪和手段,只是掌握关中人力多半不够他施展的。

魏王李泰就不用说了,从张阳发迹时就跟随至今,张阳本就是外戚,与皇子来往也正常。

还有程处默,他是魏王殿下与张阳的生死之交,

李泰撕下一只鸭翅膀,自顾自嚼着,“那这件事的之后呢?”

程处默回道:“县官已经放归了,可我们的人手正在内乱,没把握呐,没把握。”

张阳将烤好的鸭子放下,又交代道:“这五只不许吃,我要带回去给孩子做宵夜的。”

程处默看了看架子还有六只鸭子,笑道:“你们骊山的鸡鸭圈有这么多,吃个三五个吃也吃不完。”

张阳笑道:“我亲手烤的鸭子,孩子们最喜欢。”

李泰忽然道:“我们都是做爹的人了,都明白。”

上官仪拱手道:“恭贺县侯又得了一个孩子。”

几人谈话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往火堆中添了柴火,让火更旺一些。

一队龙武军的官兵快步跑过,他们是巡夜换防的。

李泰嘴里嚼着鸭翅膀,将碎骨头吐出来,言道:“当初没有收拾干净,没有将人散干净。”

上官仪点头道:“按说骊山每月拿出去的酱油有两百余壶,因刚酿造出酱油多是偏咸的,各自用水勾兑之后还会再分下去,现在外面的红烧肉所用不只是猪肉。”

“下官以为买卖还能做下去,但这风气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张阳颔首道:“这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红烧肉帮的事迹有人知道就够了,这世上会有这么一帮惩奸除恶的人,但这些人不再显露于人前,卖红烧肉的可以继续卖,骊山也继续生产酱油,我会让丁溜多增人手的。”

李泰一边听着嘴却没有停,吃着鸭肉已经是满嘴肥油了。

“留下三两百人足够了,其余人都散了吧,往后的帮中骨干不再安排下属人手,他们孤身行走江湖,做以前做过的事,可人数不能再多了。”

“总而言之,公平公义与正义是我们的信仰,招揽群众扩张势力不是我们的作风,就算再有不舍和不甘,都要给我散了。”

张阳低声道:“这件事就交给上官兄安排,处默你一切都听上官兄的。”

“喏。”

说罢,张阳拿起烤鸭,拍了拍上官仪的肩膀,低声对他道:“这是你为红烧肉帮做的最后一件事。”

上官仪连忙拱手道:“喏。”

朝中已经注意到了这股势力,当年隋末大乱,中原人口凋零,又有世家之乱,好在扑灭得够快。

这中原不能再乱了,这么多人也该回归乡里,回归寻常生活了。

既然这颗种子是骊山种下的,那这片树林也要骊山将其砍去。

今夜,上官仪在骊山留下,住在以前的房间,他看着身边的油灯想了许久,这才开始提笔书写红烧肉帮的解散事宜。

张阳提着灯笼走回山上,山上寒风呼号,家里还是暖暖的,还有些香香的。

李玥正在盯着儿子与女儿写字。

见是爹爹回来了,再看到油光锃亮的烤鸭,便没了继续写字的心情。

李玥无奈道:“今天就写到这儿,吃吧。”

小清清咧嘴一笑,便撕下了一只鸭腿吃着。

张阳朝着屋外喊道:“吃烤鸭了。”

小武和小慧,还有李丽质带着弟弟妹妹们便纷纷走出屋子,快步跑来。

本来宁静的家里一下子又闹哄哄的。

张阳注意到了媳妇的眼神,她什么都没说,眼神似乎在说你就宠他们吧。

等鸭子吃完,李玥收拾完家里,两位婶婶带着孩子们去洗漱。

张阳站在卧房中,看着床榻正在发愣。

“婶婶说了,近来都要分床睡的。”李玥抱着刚出生的三秋道。

张阳只好拿起被褥去书房。

书房内的床一受到重量就会嘎吱响,张阳低下身看了看床底,得了空还要再修一修。

熊窝内的鼾声此起彼伏,熊大会打鼾,家里的其他几头熊也跟着打鼾了。

眼下也没睡意,张阳站在书桌前,将油灯的灯芯拔高,让火光更亮一些,从窗外看去可以见到弟弟妹妹们的房间灯火依次熄灭。

骊山的纸张经过几次调整之后,纸张呈淡黄色,没有之前的深褐色。

铺开一张纸,张阳画着大口径燧发枪的图纸,这种枪的威力很大,距离超过一百米杀伤力还是有限的。

对一个手持火枪的猎人来说,枪支的射程能提高一百米,射杀猎物便多了几分把握。

屋外的风声依旧,还有夜风会从窗户的缝隙中漏进来。

夜深了,这才吹灭了油灯,月亮的位置已经到了西面,今夜是新月,月光依旧能将池水照得反光。

总觉得大唐的月亮距离大地更近,有一种说法讲的是每年月亮都会远离地球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并不远,也不易察觉。

可放在一千年的尺度上,这种感觉明显很多。

喝下一口热茶之后,才有了睡意。

悄悄打开卧房的门,看媳妇与孩子睡得正香。

家里的摆钟一直有规律地滴答响着。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有踢被子的习惯,张阳给她盖好了被褥,这才起身回了书房休息。

翌日,天还未亮,生物钟告诉自己该起床了。

县侯总是家里最先起床的,不论昨晚睡得有多晚,都会在固定的时辰醒来。

活动了筋骨之后,便开始晨跑,沿着半山腰的山腰开始跑步,这些天特意改变了路线,顺路去看看铁路的建设。

阎立本习惯了骊山的建设之后,努力跟上的理解能力,近来他手不释卷,一边吃着一张饼,坐在铁路边学习。

张阳不愿意去多看他,每每多看一眼就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初高考时期。

现在的阎立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疯狂汲取所需要的学识。

物理,数学,几何是这个时代所欠缺的一部分,阎立本能够画图能够营造,但他从来没有如此精细化学习过。

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再往前跑一段便是龙武军的驻防营地。

这里的炊烟带着早饭的香味,还有不少的吆喝声。

跑到这里的时,觉得饿了。

晨跑结束,弟弟妹妹才睡醒,一个个头发散乱地坐着吃饭。

小武与小慧还要忙今天的生产调度,李丽质给她们安排了课程。

新家的建设还要继续,张阳准备了石料和木材,这些是给女儿造新家剩余的建材。

在山腰处建设的钟楼,与长安城的钟楼不同。

这会是大唐第一个有时针的钟楼。

贞观十一年秋的十月,一队游侠来到了利州地界。

他们穿着布衣也没有带着兵器,走入利州的城内,与这里的官兵问询几句。

为首的人叫做樊洪,以前是行伍中人,从行伍中退下来之后在坊间做苦力,也算是一个营收。

因当初有军功在身,在军中又有关系,很快被程处默小将军看中。

他也成了上层骨干,为数不多的红烧肉帮的绝对高层,能够见到程处默小将军的人。

樊洪年过四十,整个人长得很壮实,铜铃大的目光扫视四周。

他将身边的人手散去,耳边又是官兵的陈述。

利州城内的人口并不多,有生面孔入城就引起了此地居民的注意,尤其是那领头的壮汉,一瞪眼凶光骇人。

官兵称述完,樊洪拱手,嗓门洪亮地道:“有劳了。”

那官兵干笑连连摆手,客气道:“你们若能将人带走,我等才是感激不尽。”

由官兵带路,樊洪走入一处街巷。

别看樊洪一身布衣,可官兵们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无它,就凭此人一身腱肉与那气势。

再加上如今的利州城的形势,官兵不敢造次。

红烧肉帮在这里成了一个头疼的存在,他们不作恶,可行事雷厉风行。

问清楚了来由,是在利州的红烧肉帮分出两派人,时常内斗。

“就是这里了。”

见官兵指向一处宅院,樊洪又道:“你们不用跟着。”

官兵又道:“可是这里有五十多号人。”

“用不着你们,不要添乱。”樊洪板着脸孤身一人就推门而入,一走进这处宅院,就有人迅速从里面将门关上。

官兵站在外面不知所措,只好等着。

一旁的小吏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

“别问,这些人我等惹不起。”

宅院内,樊洪一进门就被人围上,他也不管身边围着的这些人,目光落在了宅院屋内的一个消瘦的人身上。

“以为是谁来的,不想却是樊大哥。”

樊洪目光扫了一眼周遭兄弟,这些人纷纷退后一步,他们的眼神多有惧怕。

因此壮汉光是站在这里就有着令人胆寒的煞气。

樊洪坐下来,看着眼前这个消瘦之人,朗声道:“为何闹事?”

对方回道:“某家给长安城送信了,是我等没查问清楚。”

樊洪拿出一个布袋,布袋子很沉落在桌子上可以听到银饼的碰撞声,他朗声道:“弟兄们拿了银钱就回乡,往后不要聚在一起。”

那消瘦人一拍桌案喝道:“什么意思?”

樊洪沉声道:“长安城的意思,你们已经不是帮内的人了。”

见四周的围上来,樊洪的气势依旧不弱,继续道:“不只是你们这一处的人手,范阳,朔方,辽东,太原,登州等地都要散了。”

“是朝中的意思?”有人忽然问道。

樊洪继续道:“不是朝中的意思,是长安的意思。”

“长安,长安!某家在这里做事有五年了!到现在不知在给谁做事。”

“想知道吗?”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