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四章 星辰历法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四十四章 星辰历法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漆黑的夜空,星罗棋布,绚丽闪烁着的星辰昭示着一种永恒。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只有漫天的星辰是永远不变的。

一颗星辰的闪灭瞬间,时间流逝千万年。

人在面对这般的星空时,明白了星空的真相才会知道人类有多么的渺小,人的一生是多么的不足道哉。

夜晚的风吹在身上很冷,骊山的村口,夫妻俩站在星空下,李玥抬头看着,“夫君请讲。”

张阳先是拿出罗盘,指向北面的一颗星辰,“看到这颗星星了吗?”

李玥点头,抱着手臂靠着夫君的身子,可以避开一些风,她抬头看去,“见到了。”

“这便是北极星,用袁道长的话来说应该是紫微星。”

“我知道紫微星,紫微星亘古不移。”

媳妇能够理解这方面的常识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自怀身孕导致她生活不方便,她就整日都在看书,疯狂地补充着各类知识。

上到天文下到兵法,甚至还看一些地志。

婶婶带来一件外衣给公主殿下披上。

李玥看着夫君的侧脸安静听着。

“其实对我们来说漫天星辰就是一个坐标,可以用来标注我们现在的位置,紫微星所在位置对我们来说这是很好的参照。”

张阳拿着罗盘,“我们确认了紫微星的方位之后,便要测量,用手指贴着地平线测算出紫微星与地平线的大致高度。”

李玥点着头耐心听着。

“这就像是一个三角函数,我们已知地平线与北极星的高度,以一根手指为两度来算,北极星上升得越高,其角度也就越大。”

杨婶站在一旁,看着依偎在一起的夫妻,脸上带着笑容,他们和其他夫妻不同,闲暇时会议论国事。

现在还能一起研究星象,所作所为是这么与众不同,感情却能一如既往。

公主殿下现在很幸福,这是苦尽甘来。

“这个是需要用夫君所教的三角公式来计算吗?”

李玥领悟得很快,她用树枝在地上写着算式,得出结果是七十五。

张阳点头,“这便是我们所在的纬度,根据我们推算出来的角度,你再看罗盘。”

她皱眉看了罗盘好一会儿,顺着刻度找到了对应的位置,念道:“卯七癸四,十二月三……”

忽然明悟过来的李玥欣喜道:“真的可以推算出来!”

“这就是袁道长和李淳风道长所学历法之所在,也是漫天星辰的奥妙。”

困扰三年的谜题终于解开,李玥欣喜地抱着夫君,又高兴地去抱向杨婶,“婶婶,我解开了经纬和历法了,我学会了。”

杨婶溺爱地看着她,“只要公主想学,什么都能学会的。”

李玥高兴不已,这是她苦心钻研的一大突破。

“说来这也是袁道长的罗盘给了我启发。”

李玥收住笑意,她以后也是骊山的主母,刚刚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此刻又收起笑容神情严肃起来。

当夫妻俩的眼神再次交汇,李玥又破功噗嗤笑了出来。

“袁道长苦心孤诣这么多年的心血,被夫君一朝破解了,要是被他老人家知道,怕是要疯。”

张阳收起罗盘,将地上的算式抹去,“其实我是基于袁道长的罗盘推算出来,只能说是他的基础让我有了现在的进展。”

夫妻俩重新回到家中,小武和徐慧洗了澡,吃了饭食已经睡下了。

在骊山玩闹一天,累坏了她们也累坏了小熊。

李玥的心情很不错,她用放凉的开水装入一个罐中,再放到窗外等水凝结成冰,“我明天作成冰沙再放一些果干和果酱给这两个丫头吃。”

做完这些,李玥重新坐下来,将今天的感悟重新验算了一遍,又是画下圆,画好了纬线。

“用夫君的话来说我们所在的维度是七十五,我要如何寻找纬线?”

张阳坐在门外洗着碗快,“是半径就要除一半,以中线作为赤道是零度往上。”

李玥按照这个说法,开始推算,一条条等分的线寻下来找到三十四纬度的这条线。

此刻她又是眉头紧锁,“如果不知道经线所在,只是知道知道纬线,还是不知道骊山所在何处。”

张阳把洗好的碗快放回柜子里,“经线要在白天来测量,对照今晚的星辰角度,还要用到日晷,记录时刻变化,再推算太阳的高度就可以推测出。”

在图纸上,张阳画下一个伞形图,“算出每刻的角度,每个角度延伸到我们所在的地平线,那便是我们所在的经线,与我们今晚所用方式更复杂一些。”

“这次我要自己测算。”

有了身孕一度让她的学习动力消失,这个时候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状态。

村子的另一边。

袁天罡还盘腿坐在原地,苦思冥想。

枯坐许久,突然笑了,他疯疯癫癫站起身嘴里念着道德经。

屋内,李泰眼看这个情况问道:“李淳风道长,袁道长这是不是病了?”

李淳风手里还拿着书卷,扭头看了眼屋外,“是道心已碎。”

“严重吗?”

“不妨事,不过是道心破碎而已,过些日子就好了。”李淳风澹然道。

李泰苦恼地挠了挠头,“是……是吗?”

“要说张阳的推论没错的话,从当初的铁杵挂沙盘可以看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确实是在转动,再加上袁道长这一年亲自派人去各地做这样的沙盘。”

“按照张阳所言,对我们来说北上南下,自岭南到朔方的刻度痕迹都有规律可循。”李淳风将纸揉成一团,“魏王殿下请看这团纸,如果它是一颗球,我们活在其中一个点上,自上而下与球体转动痕迹也是跟随位置来变化的,越往上的点随着球转动也越快,由此可知我们不仅活在一颗球上,而且还是一颗会转的球上。”

“而且这都是袁道长亲自派人,亲自挑选的地点,一切事实都在眼前,一辈子所学皆得到了结果,当明悟了世间的模样,发现与一生所学相悖,可事实就是求证过程都是袁道长自己所为,自己求证而来,他的道心能不破碎吗?”

李泰惆怅道:“都是姐夫的错。”

李淳风又道:“魏王殿下不用担心。”

“好吧。”李泰收回目光,看侍卫端着一碗菜叶子而来,这是今天的晚饭。

接过碗,李泰又倒了一些肉沫搅拌搅拌,吃下一口问道:“李淳风道长要吃吗?”

李淳风看了眼这碗菜叶子,“这能吃吗?”

李泰嘴里嚼着对侍卫又道:“杀两只鸭子给两位道长做饭食,再去骊山医馆请两个大夫过来看看袁道长这样子还有没有救了。”

袁天罡又是笑又是自言自语,正在背诵道德经。

侍卫脚步匆匆离开,李泰将碗里的菜叶子吃完,“冬天也就只有这个菠菜和卷心菜,用水烫了烫便能吃,姐夫自己种出来的苗子,栽培到村子里,现在各家各户都有种,道长也应该尝尝。”

李淳风摇头神情带着惋惜,“袁道长这是心病,无药可治。”

李泰扣了扣牙缝间的菜叶子,“本王也有心病,一到长安就会吐的病。”

“这话倒是古怪。”

“真会吐的。”

李泰说得一本正经。

第二天,李泰一早起床看到袁天罡正站在门口看着日出。

“袁道长,姐夫说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千万不要觉得您一生所学荒废了。”

经过一夜的彷徨,袁天罡此刻精神饱满,这是大彻大悟后的状态,他的双眼好像要射出精芒,“本就是承袭前贤之瑰宝与学识,老夫自当要完成历代前贤未做到的成就,就算是用尽此生定要识破世间的真相。”

看样子袁天罡又恢复正常了。

李泰也是长出一口气,这要是被父皇知道袁天罡来了一趟骊山就疯了,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这个时候的袁天罡面对朝阳,和一个普通人无异,也有些担心之后还会不会发疯。

李淳风走来狐疑道:“其实心中还有一个疑惑。”

袁天罡正神采奕奕,道袍迎风猎猎作响,一身仙风道骨之气,“有何困惑。”

李淳风啧舌道:“若我们真活在一颗球上,这颗球还在转动,照理说我们会感觉,又或者站在这颗球上的人会跌落下去。”

袁天罡脸上的笑容凝固。

“到底是我们活在苍穹之下,还是我们在苍穹之上?”

李泰在清冷的晨风中哆嗦,昨天融化的些许积雪让地上有了水洼,现在这些水洼都已经凝结成冰。

他观察着袁天罡的神情。

终于袁天罡诡异地笑了笑,李泰头皮一紧,慌乱道:“袁道长,你千万不要再疯了,本王求你了。”

李淳风疑惑着,“这与常识相悖。”

袁天罡了然点头,“嗯,问得好。”

终于李淳风和袁天罡一起离开了,李泰颓废坐在院子前,两个着了魔的道士以后还要躲着点。

侍卫憨憨笑着两只手各拿着一只肉包子,“魏王殿下快趁热吃。”

李泰拿过包子咬了一口,是熟悉的味道。

侍卫把另外一只包子也递上,“魏王殿下小心烫,慢点吃。”

李泰狐疑道:“你哪来的葱肉包子?”

“说是公主殿下心情大好,全村人都一起做包子吃,已经杀了三头猪了,好多村民都在抢,卑职看魏王殿下喜欢吃这个,便给带来了。”

李泰看向他的双手,刚刚出炉的包子很烫手,看他一双手烫得通红。

“你们都吃了吗?”

“魏王殿下没吃,我们怎么敢吃。”

李泰吃完站起身,“两只包子怎么够本王吃的,走!我们一起吃包子去。”

一路跟着李泰,侍卫又道:“魏王殿下不是说要减肥吗?”

李泰冷哼道:“姐夫说了减肥也要适度,本王才思敏捷要是饿傻了怎么办?”

“可是……”

“谁要说本王不能吃包子,活撕了他!”

“卑职不敢。”

村子里妇人们很忙,公主殿下很高兴今天杀猪让全村人吃包子,米面从库房中一袋袋拿出来。

李玥把刚刚蒸熟的包子满满当当装在食盒中,两个食盒十几层装满葱肉包子,“婶婶将这些包子送到宫里,给父皇和母后,也给弟弟妹妹吃。”

婶婶把食盒放到马车上,急急忙忙驾着马车离开。

有好东西不能忘了宫里,骊山的生意还指望陛下与皇后去推销,但凡皇后和陛下拥有的,总能在长安城的权贵圈里引起议论,寻常人家就不用考虑了,权贵才是大唐的消费主力军。

“不就几个包子,夫君还心疼了?”李玥琼鼻一皱小声道。

“这是几只吗?这有上百只包子了。”

“还有这么多呢。”李玥回头看着七个大炉子上都放着蒸笼,还有村中的妇人们正剁肉和面,热闹得很。

张阳仰头道:“我心疼是包子吗?我心疼的是葱。”

李玥满不在乎地看着这个场面,夫君的话全当没听到。

“村子里栽的葱本就不多,天寒地冻的它们长得就不好,往后的冬日里还能不能吃葱了,以后日子也要打算的。”张阳揣着手又是感伤,“让她们少放点,我心疼。”

又转过身,张阳尽量不去看葱被斩成葱段的场面。

米面香,肉香葱香飘满了村子,哪有村县敢这么庆贺的,这也没到除夕的时候。

也就骊山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全村宴席。

牛闯带着人扛着一个日晷而来,“县侯,这是从长安一个大户家买来的,价格也好商量。”

收拾了一番心情,张阳点头道:“嗯,日晷难做,实惠点好。”

“放在何处?”

张阳扫了一圈,“就放在渭水河边,你带人造个台子去把日晷立好。”

日晷是确认时刻的事物,分辨是何时辰,几时几刻全靠这个东西了,媳妇算经纬度需要用这东西对照时刻。

本来在争抢包子的一群熊孩子看是李泰来了,纷纷停下手,将包子主动让给村子里公认的孩子王。

在这个村子里除了李泰还有两个女孩子不能招惹,那就是公主殿下的弟子,她们身边总是跟着那头熊,那利爪光是看着就吓人。

每家每户每顿都有肉吃,只是村民还保留着以前穷苦日子的规矩,男子是村中的第一劳动力,有肉吃要先给男孩子,再有多的才给女孩子吃。

现在就是男孩子们先吃包子,女孩们都要等着。

身为女孩子们的领头人,也就是帮助李玥整理账目的虞宜,村子里都将她当作公主身边的侍女。

公主的账房是禁地,也只有她可以进入。

虞宜将包子分给眼前这些还显邋遢的女孩子,“吃吧,公主殿下说了,我们都可以吃。”

她们整齐坐好向着骊山齐声道:“谢公主殿下,谢县侯。”

说完这些,她们这才狼吞虎咽吃起来。

公主与县侯不在眼前,该有的尊敬不能少,但凡心中有感激之念就会向骊山行礼。

一个吃得满嘴肥油的女孩子小声道:“能不能和公主殿下说我们不想读书。”

以前大家都还小,这三四年过去,女孩子们也早就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她们之中也有长得亭亭玉立。

公主殿下有规矩,不论男女嫁娶都要过了二十岁才行,不然她们在这十五六岁的年纪早嫁出去了。

虞宜站在一旁低声道:“县侯与公主殿下说过全村上下不论男孩女孩都要读书识字,再者说你们不读书识字将来如何与这些男孩子比。”

话语说着,她的目光看向围着李泰的那群男孩。

“你现在讲话和我们都不一样了,都是公主殿下教的?”

“跟随公主的殿下的两位婶婶所教,站着坐着都要端正,你们也该如此。”

看虞宜站得笔直,有女孩子忍不住笑了,“以前你还不脏兮兮的。”

“小时候你瘦得像木柴,现在也是。”讲话的女孩挺起胸膛,彰显自己的实力。

袁天罡与李淳风也回到了宫中,李世民正吃着骊山送来的葱肉包子,一边听着俩人的讲述。

这些话语听起来匪夷所思。

“朕要如何相信我们活在一颗球上。”李世民嘴里嚼着包子含湖不清道。

“回陛下,贫道遣人去各地做了尝试,得到的结果可以证实这件事。”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茶水,“就算两位道长所言不虚,这与历代前贤论述相左,势必会遭人质疑,事关两位道长声誉,朕以为当谨慎。”

袁天罡躬身行礼,“贫道会继续参悟,撰写书卷若此生不能让世人信服,也可留给后人。”

看皇帝点头了,两位道长行礼告退。

我们的世间就是一颗球,我们活在一颗球上?这种事情就算再离奇,也与当前的朝政相去甚远。

李丽质跑入殿中,“父皇,女儿想去骊山。”

说到骊山,临近年关李世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皇还在那里,几次派人劝他入宫过年都无果。

想要说动他,只有朕自己亲自去了。

李丽质不依不饶,“父皇!女儿想皇爷爷了。”

“你是想念你皇姐和小武了吧。”

“女儿就是想皇爷爷了。”李丽质执拗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