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于小姐不嫁人 > 于小姐不嫁人 第26节

于小姐不嫁人 于小姐不嫁人 第26节

作者:北风三百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09:25:14 来源:免费小说

  “送我过去,等我上过坟出来再送回于家,不要和别人说。这些钱够么?”

  那车夫看见钱,又变得非常乐意了。于是黄包车再度被抬起来,朝荒凉的城外驶去。

  于曼颐身上有一袋扣子,一袋钱,还有一包藏在裙子底下的纸钱和一盒火柴,这些东西让她觉得身体沉甸甸的。房屋逐渐变得稀疏,街道两侧起初是田埂,而后是更为荒凉的郊野,遍布半人高的杂草。

  于曼颐侧过头,看见荒郊中有若隐若现的石像。车夫也看到了,一边跑一边和她说:

  “小姐,你看见那些了么?听说是宋朝的大官告老还乡,在这里重修了祖坟。后来打仗墓被盗了,只留下了坟前的石像,还有一尊石头做的太师椅。嘿,一朝天子一朝臣,哪有什么真的王权富贵呢?早晚都是要塌了,连墓都保不下来,留下些石头已经算了不起。”

  今天是清明,这条路稍稍比平日多了些人气,于曼颐看到两三个上坟回来的人。这车夫虽说起初推脱,但拿到了钱倒是尽心尽力,把于曼颐送到了姑娘坟的边上,然后便将车落到一棵树下,嘱咐道:“小姐,我在这里等你,你上好了就回来,不要让我等太久啊。”

  “好。”于曼颐说,而后提起裙角往山上走。车夫定睛细看,发现她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包用黄纸裹起来的东西,或许是用来烧的。

  他点了根旱烟,就开始在树下等了。

  古代的大官都在这里建祖坟,看来这片郊野的确是风水宝地,姑娘们葬在这里,死后总算少几分委屈。于曼颐拨开野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迈,触目所及的墓碑,全都是当地没成家就死了的女孩子。

  哪怕是清明,来姑娘坟扫墓的人也十分稀少。于曼颐走了很久,只看见了一个给女儿上坟的中年女人,似乎也是背着家人来的,听见她脚步声惊恐回头,发现不认识才继续烧纸。

  她边走边将油纸包拆开,终于拿出了那包纸钱和火柴盒。墓碑上刻着死者的名字,她一个一个地辨认过去,终于在靠里的位置看到了那个写着“游筱青”的碑。

  实在是一个很矮小,也很简陋的墓碑。但出乎于曼颐预料的是,她竟然不是唯一一个来祭拜游小姐的人。

  一个将头发扎成环的小丫头正跪坐在游小姐墓前,抽抽搭搭地给她烧纸。她的纸钱是最便宜的那种,但她哭得也很伤心。于曼颐微微弯着腰去看,发现这小丫头脸圆圆的,很招人亲近。

  人的注视是有能量的,那小圆脸很快感觉到了于曼颐的注视,眼睛一睁,吓了大一跳。于曼颐看她穿着很朴素,一时半刻也拿捏不准身份。

  “你是游姐姐的什么人?”她问。

  “我……我……”她一边害怕一边看于曼颐的脸,看了好久,然后好像单凭看,已经认出她的身份,“我是游家的丫环,我不是游小姐的人,我只是见过她……你是于家的二小姐么?”

  于曼颐一愣,心里有些警惕:“你见过我?”

  “我没见过,”小圆脸摇头道,“但游小姐说,我只要见到你,就能认出你,游小姐果然没有骗我,你……看起来,不一样。”

  “哪不一样?”

  “说不上,就是不一样,”小圆脸说,起身把膝盖拍干净,“于二小姐,你也来祭拜她么?那你来我这里吧,我去边上跪着去,我们下人都是在一边的。”

  “不用,一道跪着吧,我不在乎这些。”于曼颐说,走过去又拉着她一起跪下了。

  她把自己的纸钱也拆开,和小丫环带来的倒在了一起。旧的纸钱本就不易燃,一下被这么多压上去,火苗窜了两下就灭了。她又划亮一根火柴,往纸钱堆里一扔,只听见“噗”的一声,火苗便窜了起来。

  火光很亮,于曼颐漆黑了很久的眼睛里,也终于有了一些光亮。那些纸钱迅速化在火里,灰烬被风一吹,又卷着上了半空,成了一道烟。

  于曼颐看着那墓碑,顾及着还有外人在场,只能在心里默念道:

  游姐姐,我拿着毕业证了。苏老师……还是没消息,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听说我表哥就要毕业了,可是我好像也没那么盼着他回来了……

  又是一把纸钱撒进去,烟把他们的身形都笼罩了。于曼颐咳嗽了几声,等烟再散开,忽然发现那小丫环从背后拿下一卷画,抬手就要往火里扔。

  火星子“噼啪”一下,于曼颐急忙伸手去抢,小指被火舌燎了一下。她顾不得查看,只急着把画展开,果然是苏老师画给游小姐的那一幅。

  “哪来的?”于曼颐看向丫环。

  “游小姐死了,他们要在坑里烧她东西,我抢下来的,”小丫环说,“她最喜欢这画了,我想要烧,也是得在她墓前烧,她才能拿着……对了,于小姐,这画就是你画的吧?”

  她喉咙一哽,也不知说是还是不是。画幅被烧了个洞,她在白烟里把画展开,终于又看见了那张抬头的仕女图,和游小姐脸上那个融进了花雨的胎记。

  苏文画人太传神,游小姐都走了半年了,这画卷一展开,还是让那小丫环一瞬间流了眼泪。

  于曼颐倒是没哭,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以前那么爱哭,现在心却变得这么硬。

  她只是跪在游小姐墓碑前,沉默着注视着那画上的人。而那小丫环哭了好几嗓,终于想起了什么,断断续续地开口道:“于二小姐,我想起来了,游小姐走的前一晚,有话叫我告诉你……”

  这句话把她从恍惚中唤醒,于曼颐的视线缓缓从画卷上移开,转向了小丫环。

  小丫环的圆脸上全是泪痕,她用手掌把鼻涕眼泪都抹开,说:

  “于小姐,游小姐叫我告诉你,这世上好多事都是商量不来的,只有彻底打碎的,和重新塑起来的……”

  她哭得话也说不齐整,又断了一会儿,吞了好几口眼泪,继续说:“她还说,她这辈子就想明白这一件事,想明白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她眼泪太多了,抹了一手,甩进火堆,“嘶啦”一声。于曼颐看她哭得可怜,把怀里的手绢拿给她擦了擦。

  小丫环擦干了眼泪才看见于曼颐眼眶里也有泪,可她偏不让那些眼泪落下来,她狠咬着牙,脸颊清瘦,脸与脖颈连接处都咬拧出了纹路。游小姐坟前的火映在她眼眶积攒的水光里,瞳孔里的火,比坟前的还要盛大。

  “于小姐,”小丫环终于止住了哭,“可我听的时候没懂,我本来想请她说明白,但是她那天夜里就走了。于小姐……你能懂么?”

  游小姐面前这团火里扔了太多助燃的纸钱,白烟笼罩了整片姑娘坟,每一座坟前都传来影影绰绰的哭声。

  “我懂。”

  白烟里面,于曼颐的声音缓缓响起来,连她自己都感到恍惚,那陌生的声音,竟然是从她喉咙里发出来的。

  “我能懂。”

  第41章 火烧于家(二)

  ◎大戏台◎

  黄包车在山下等着,于曼颐此行也只是借口去布店,耽搁太久就会很不像话。她又在游筱青的坟前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回去了。

  车夫回程走得与来路不同,从城外另一个门进,能缩短些到于家的距离。于曼颐起初并没觉出意外,走到一处码头,才发觉这条河道如此眼熟。

  “停一下。”她忽然起身说。

  车夫刹住脚步。

  天色已经有点晚了,落日落在水域的尽头,成了一轮明亮的橙黄,叫水面也染了相同的颜色。

  于曼颐站在水边,双臂抱在胸前,脑海里逐渐勾画出那一夜的景象:雾气,星光,夜航船……和扶着他上船的,宋麒。

  她脑海里的画面已经有些模糊了,原来距离那一夜,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扫盲班的学生们早已离开了绍兴,当初参加课程的当地人也四散乡间。

  于曼颐有时候会以为那个夏天只是一场幻梦,它如此短暂,又如此轻快,它格格不入地嵌在她的生命里,最终用一张美术学校的毕业文凭,和游筱青的墓碑,证实了这段日子的真实性。

  于曼颐还不知道那段日子到底会给她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起码目前看来,她在他们离开后,只是继续了原本的轨迹。

  不过那段日子对小邮差倒是很重要,他曾通过狗洞向于曼颐分享,他通过了今年的晋升考试,英文甚至拿了第一。等到了夏天,就可以从邮差升任邮务生了。他要继续努力,说不定日后还能调去杭州,调去宁波,调去上海。

  于曼颐叹了口气,她很为了小邮差高兴,但她仍然叹了口气。

  傍晚的风起来,她将手臂收得更紧了些。车夫站在她身边,很有兴趣地与她分享:

  “小姐,这是咱们浙东的运河,坐一夜的船,就能到西兴,那是个很繁华的镇子。再过一条钱塘江,就到杭州了,那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

  “嗯,”于曼颐说,“我知道的。”

  “小姐知道的?”船夫惊讶道,“那小姐真是知道很多事,这乡间的大部分人,连这条运河都没有走出去过……”

  “知道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于曼颐说,“就总变得不大甘心。我们回去吧。”

  车夫闭了嘴,等于曼颐坐回黄包车,便又将车抬了起来。她侧头看着运河远去,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当时要宋麒装作她哥,他那么生气,是不是因为他本以为自己会装作她夫婿?她在这一刻忽然有些好奇……宋麒现在在做什么呢?

  于曼颐闭了会儿眼睛,再睁开的时候,水面已经从她视线中消失了。

  从城外到于家又走了大半时辰,只这么一个下午,家门口的氛围便和出去时有了微妙的不同——于曼颐出去的时候,门房齐叔看起来还很轻松。她到门前的这一刻,齐叔就变得紧张起来。

  他在门口转来转去,看见于曼颐下车,急忙跑到她跟前,结巴道:“二小姐,二小姐,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于曼颐现在说谎根本不打草稿:“找不着黄包车,耽搁了。”

  然而从来不上心的齐叔这么紧张,看起来是有事情发生了。于曼颐转头看向他,发现他神色十分紧张,吞吞吐吐,一幅要说什么又说不出口的样子。

  “怎么了?”于曼颐顿住脚步。

  他还是说不出,结巴了好半天,于家门里终于有道声音比他先响起来:“曼颐,怎么耽搁这么久!快进门,看看谁来了!”

  于曼颐蓦然回头,发现近来总是没精打采的三妈大步朝她走过来,脸上写着神采奕奕。她换了身新做的浅黄色衣裳,一把攥住于曼颐的手腕,将她拖进了门槛。

  能叫于沈氏高兴的事,往往对于曼颐来说算不得好事,这是于曼颐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她被三妈一路拖带进堂厅,抬头的一瞬,眼睛里映入两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她几乎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位妇女长着她表哥的眼睛,那位男人有表哥的脸型。人的基因实在奇妙,表哥巧妙地继承了他爹娘脸上的几处特征,并将他们糅合在一起,混出一幅还算不错的样貌。

  “堂哥堂嫂,”三妈还是那么神采奕奕地站在于曼颐身边,“快看看,这就是咱们曼颐。你们来也不和我提前知会,早知道她就不叫她下午出去了,害得你们等这么久——不过她出去也是给咱们默恒买做衣服的扣子,你们看看,这样好的儿媳妇,到哪里去找呀!”

  于曼颐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默恒是表哥的名字。

  三妈一直在扯她的袖子,扯得于曼颐转头看她,神色显出不理解。于沈氏暗示无果,只能偏过头,眼神狠着而语气含笑:“曼颐,快跪下向你未来的公婆请安啊,你这孩子,怎么一点也——”

  她伸手去掐于曼颐的胳膊,却被后者动作轻微地闪开了。于曼颐用余光看了一眼座上那对儿局促的夫妇,不冷不热道:“当然是要跪的,不过到时候三书六聘,花轿上门,我奉茶改口,那跪得就很合乎礼仪。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跪下,对二老也太不敬了。”

  于沈氏一时哑着。

  于曼颐又说:“三妈也不告诉我一声,就这么把我带进来。这毕竟是我未来公婆,我连梳妆打扮都不做,风尘仆仆的,真不怕别人觉得咱们于家不懂礼数。”

  她一席话说下来,说得于沈氏脸色十分尴尬。于曼颐低着头,又冲表哥的父母说了几句不冷不热但礼数周到的话,就从堂屋离开了。

  迈出门槛的瞬间,她听到三妈声音带了几分尴尬,解释道:“于家的小姐,教导就是这样的。堂哥堂嫂,我先给你们安排住处,等明日于老爷回家,咱们规规矩矩地见面……默恒的学习怎么样了?”

  于曼颐转了个弯,就听不到那对夫妇说话了。她站着想了一会儿,只觉得那对夫妇看起来特别的局促。

  表哥父母是于沈氏的娘家人,她于曼颐又是他们未来的媳妇。定亲都定好了,若只是路过绍兴拜访未来的亲家,于曼颐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局促的。

  她敏感地意识到了一些怪异。

  …

  于家好久没有宴请宾客了,这一次宴请表哥的父母,也是三妈的娘家,菜式不如先前招待宋麒他们丰盛。

  于曼颐抱着手臂看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是因为于老爷没把他们当回事,还是因为于家的帐的确不比去年了。

  饭桌上照例得推杯换盏,今日的于沈氏可谓特别地雀跃,特别地张罗,特别地得意。这是一场她筹划多年、日思夜想的团圆,她娘家终于来人了,连带着她那个留洋的贤侄也要毕业了。她收养的女儿去年时不时地逆反她,今年也终于老实了。

  太好了,太好了。等到夏天一到,贤侄毕业,回来一定能得到于老爷的重用——

  她生不出孩子怎么了?老公不成器又怎么样?女儿女婿全是自己的人。于家在沈默恒身上花了那么多钱,以于老爷的做派,一定会要他百倍报答,这报答就意味着利益的锁定。

  这一锁定,再等十几年,等于老爷一死,丈夫、女婿都在家里举足轻重,她沈映梅就是这个家的当家主母。

  她在沈家的时候就不受宠,能嫁来于家全靠自己筹谋。如今在于家这盘大棋也终于到了收官之战,只差最后一着,她就能从那个沈三姨太家的小闺女摇身一变,成为已经败落的沈家最有出息、最能提携亲戚的女儿。

  于沈氏这顿饭吃得是意气风发,这是独属于她的挥斥方遒,连笑声都特别的嘹亮,让于老爷皱起眉头。

  她正笑着,于曼颐忽然用余光看见她未来的公婆,也就是表哥的父母,即三妈的堂哥嫂,暗自交换了一个眼神,神色忧愁。

  “好了,笑成这样,”于老爷皮笑肉不笑地提醒,“很不合规矩,管管你妻子。”

  三叔听出于老爷的话外之意,急忙按住了已经喝多的于沈氏。然而三妈正在兴头上,被按住之前,仍然得意道:

  “留洋啊,乡里这些年,才出过几个留洋的学生?爹,你总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到时候默恒回来,我看把生意做去外国也未尝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