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于小姐不嫁人 > 于小姐不嫁人 第25节

于小姐不嫁人 于小姐不嫁人 第25节

作者:北风三百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09:25:14 来源:免费小说

  “这都是说的第三个了,还是嫁过去做小老婆,是什么很体面的婚事吗?要费这些力气。”

  “嘘,嘘,”另一个赶忙掩住她嘴,“当然不体面,若是体面,还犯得上夜里走?游家这些年就出这么一个往北边嫁的……过了长江,还得过黄河。”

  在座的连城外的运河都没出过,更别提更远的地理划分。她们又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先开口那个继续评价:

  “她当然要嫁得远一些,近的都晓得她被退过两次货。不嫁远了,谁会要她?只是害了我们,要收拾这些厚重衣服。嫁妆明明这么少,看起来却比别的小姐多。”

  “好奇怪,”另一个一直沉默的圆脸抬起头,一边叠衣服一边问,“都说新政府不鼓励纳妾,也不鼓励娶小老婆,怎么我们家的少爷娶了两个,北方这户还娶四个……这新政到底算不算数呢?”

  “不要讨论宅子外面的事。”那个捂嘴的年长的把她叫停,“聊聊婚事就得了。”

  高墙隔了日月,院子里落了一地雪白。这是绍兴这些年来头一次下雪。接亲的人按道理明日该到,不过这样大的雪,就说不准了。

  游小姐的父母因此有些焦急——毕竟,这场往北的说亲,已经是游小姐的第三次婚事了。若是这次再出纰漏,等过了年,游小姐就要二十九了。

  “爸,妈,”游筱青坐在堂底下,神色淡淡的,“倒也不用这样,像急着把我甩出去似的。离头一次说亲都迟了十年了,还怕迟这一两天的么?”

  人要嫁出去,她说话反倒没有以前唯唯诺诺。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中不是完全没有困惑。

  这门亲事,是他们走投无路之下,一个北方来的媒人帮说的。那人年龄很大,也不是头亲,但给的彩礼多,礼数也周到。

  须知游家的长辈已经因为游小姐的婚事被戳了许多年脊梁骨,如今有一个大户人家,愿意明媒正娶他们被退过两次婚的女儿,派人来把游筱青风风光光接走,这举动可以称得上一雪前耻,菩萨显灵。

  至于嫁出去以后的事,那就是北边的事了。过了长江又过黄河,乡里人从不关心运河外发生了什么。乡里人不关心的事,游家也不会太关心。

  但让游家长辈愤怒的是,游筱青竟然如此不知好歹,几次推辞媒人的说辞。她一个被退过两次婚的老姑娘,竟然嫌弃起人家了。

  她先说那人年龄大,她妈便说年龄大懂疼人。她自己想了两宿,又说这婚事蹊跷——

  那人既然不在乎游小姐被退过两次婚,又不在乎她脸上的胎记,那他看起来对姨太太的要求并不高。他那么有钱,为何本地没姑娘嫁他,反倒要跨过了长江黄河,来这样远的绍兴说亲呢?

  游筱青那几日又哭又闹,但没有一个人听她说话,反倒是游老爷一次吃饭的时候嫌她吵,把她关去那个逃跑的姨太太被关过的阁楼里。

  “关她几宿就好了,我看就是三房不会教!”游老爷说。

  果然,游小姐第一日还在阁楼里喊,第二日便安静了。第五天她被带出来,整个人变得安安静静,游家再安排什么,她都听任了。她以前虽说怯懦,但在父母面前还是有一些女儿样子的。然而这一次从阁楼出来,她也不与父母说话了。

  下人们说,她要么不开口,要开口,就是在冷笑。

  她从说亲的媒人离开,冷笑到定亲的第一笔彩礼送到。裁缝给她量体做嫁衣,她冷笑。她妈去她房里嘱咐过门以后的规矩,她冷笑。下人们背着她说长短,一回头,就看见游筱青一言不发地站在身后,不说话,冷笑。

  “赶紧把她嫁走吧,”游家所有人私下都传,“嫁出去了,就安生了。”

  她唯一不冷笑的时候,就是看着那副据说是扫盲课上于家小姐给她画的画像时。那画像洗清嫌疑后便被允许挂在她闺房的墙上,游老爷听说后,还做出很慈悲的样子,吩咐道:“那就叫她当成嫁妆,一道带去北方吧。”

  她明日就要走了,这幅画也一早被下人们拿走,和其他嫁妆一起放进箱子里了。游小姐的房间现在空空的,只剩下一张床,一把椅子,和挂在墙上的一身新嫁衣了。

  外面下了雪,房子里也没什么人气。游小姐终日冷笑,哪怕她明日就要离开,也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包括她的父母。

  在堂底下说完那句叫人很不舒服的话,她最后在游家冲所有人冷笑了一轮,笑得大家汗毛倒竖。

  只有那个圆脸的小下人还有一点好心,她跟着游小姐到了闺房门前,和她说:“小姐,你的厚衣服,我们都给你放在箱子里了,你要是明天冷,就叫他们给你放一件去马车上。我没去过黄河北边,她们说,很冷的。”

  游小姐回过头,出乎意料,她没有冲她冷笑。她只是伸手摸了摸她鬓角的头发,和她说:“是么?不会比游家更冷了。”

  她似懂非懂地看着游小姐,想她或许是说自己屋子里的炉子被拿走的事。她说:“小姐,不然我去叫他们把炉子搬回来。是他们太着急了。”

  “不用了,”游筱青说,“我用不上了,谢谢你。”

  她说这话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其他下人口中的阴冷,甚至是很亲切的。她看了小圆脸一会儿,问:“你见过于家那位二小姐么?”

  “没见过。”小圆脸诚实地说。

  “你见到她就会认出来,她与我们长得都不同,你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那种不同,”游小姐说,“你要是以后见着她,麻烦帮我转告她一声。”

  “你告诉她,这世上好多事,原来是商量不来的……只有彻底打碎的,和重新塑起来的。”

  “小姐,我听不懂。”

  “你不用懂,我也是刚想明白的。我这一辈子好愚笨,就想明白这一件事。想明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游筱青说完了,就回了自己屋子,又把门关上了。那小圆脸下人愣愣地看了一会儿房间里枯坐的人影,摸了摸方才被游小姐摸过的鬓角,便转身走了。

  那天下了好大的雪,雪落了厚厚一层,又压断了枯枝。小圆脸在落雪声里睡得十分香甜,且她因为就睡在厨房的炉灶边,没受着一点冷。

  然而她第二天又醒得特别早,早到天都还没亮。她是被另一个下人的尖叫声吵醒的,那声音如此尖悚,连厚重的积雪都吸收不了,只能响彻整座游家大院。

  “游小姐哎——”

  那道声音尾调细长,像是鬼在雪夜里哭唱。

  “吊死了啊——”

  这话顺着游家的门缝飘出去,沿着窄窄的河道散开,附上落了一夜的白雪,流传了一整个绍兴的冬。

  【不嫁人】

  第40章 火烧于家(一)

  ◎她能懂◎

  【下卷不嫁人】

  于曼颐倒是不知道别人的毕业证书都是怎样领取的,但她的那一封美术学校的函授毕业证,是由小邮差,从于家墙角的那处狗洞塞进来的。

  其实她这大半年的发课文件,都是这样被塞过来的;而她用来覆课的作业,也是由这里塞出去。

  先前于老爷已经允许她画画,她动笔时便也无需太过小心,只是那些由老师撰写的讲义来路可疑,她学过后统一存放进无人问津的地窖。

  就这样,纵然于家大院墙高院深,却挡不住一颗种子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抽芽生长,要将那年久失修的墙垣顶塌了。

  小邮差很细心,他知道毕业证与以往的作业不同,特意用一张报纸给于曼颐包好了才塞进。她将证书从狗洞里小心抽出,在膝上展开,又将指尖从右往左的划过,默念道:

  “学生于曼颐,浙江省绍兴人,现年十八岁,在本校商业画科修业期满成绩优秀准予毕业此证。”

  证明的字数列了两行半,其后是便是“越亭图画函授学堂”和落款和校长、主任的盖章。或许是为了显得洋气,毕业证左侧竟然还是英文的,但那上面的单词她就不认得了,只看出最下面有一行花体的“diploma”。

  纸上落了一滴眼泪,但很快被于曼颐用手擦干净了,她脸上也干干净净的,看不出什么哭过的样子。

  “曼颐姐,”狗洞里传来小邮差压低的声音,“拿了毕业证,你就能出去找工作了么?可是咱们镇上,也没地方要女人做工啊。还有,你家里人……能放你出门么?”

  “且走且看吧,”于曼颐说,“还有我叫你买的东西,你给我带了吗?”

  狗洞里传来一阵响动,又是一包东西被塞过来。于曼颐将报纸打开,看见了两摞上坟用的冥纸钱,还有一盒火柴。她点了点,问小邮差:“花了多少?我补给你。”

  她这半年都在家里,手里的钱还是剩下那八块多。她等着小邮差把自己那笔零碎都拿走,然而狗洞对面沉默片刻,声音再响起来,低沉了许多。

  “不用给了,曼颐姐,”小邮差说,“就当我也给游小姐的一点心意吧。她们未出嫁的女孩子都在城外的姑娘坟,男人不好过去的。”

  于曼颐愣了愣,没有再反驳,只说:“好。”

  洞对面又是一阵噪音,于曼颐听着小邮差彻底离开了,终于扶着膝盖,从墙边缓缓站起来。蹲了太久,她腿上麻得厉害,也不知道只是因为血不流通,还是想起了游筱青。

  天是四月的天,空气里一股火烧味,是墙外面有不少人在沿街烧纸。于曼颐把纸钱和毕业证都藏在宽大的袄裙底下,从闲谈的下人们身后匆匆走过。

  她以前讨厌极了这身衣服,如今却发现这衣服也有它的好处,例如很能藏东西,这是细细窄窄的百褶裙做不到的。

  半年来,她在这袄裙里藏过讲义,藏过作业,藏过画纸画笔……她在青天之下做尽了不可做之事。

  她走得很快,但还是听到下人们说:“清明扫坟日,今晚都早些睡吧,省得碰上不干净的东西。”

  “听说最近游家在闹鬼?是哪个太太小姐?”

  “你能问得出哪个,就知道他家罪过多,闹起来都不知是哪个。说不定根本就没闹,是人心里的鬼……”

  于曼颐在声音消失前迈过门槛,将门往身后一关,身子靠在门板上。她想,这人间到底有没有鬼?为什么只有作恶的人见鬼,鬼却不回来看看真思念他们的人?莫非是怕吓着她么?

  纸钱藏在腰间,鼓鼓囊囊,藏在胸口的毕业证书也很薄,发出细细的刺啦声。于曼颐又闭了一会儿眼,等着下人们从院子里离开,然后转身朝自己房间去了。

  清明日子,家里的男人们又都不在了,只剩下二妈三妈,和长大了一岁、终于能自己吃饭的老幺。于曼颐把纸钱和毕业证书都在衣柜里藏好,下去和她们一道吃起午饭。

  去年收成不好,今年生意又难做,当真是地主家也没余粮,饭桌上的菜式也比往年清减许多。于曼颐低着头把米粒都吃完,终于打点好语言,抬头和三妈说:

  “我表哥夏天回来要穿的衣服,我做好了。”

  三妈正低着头喝粥,闻言撩起眼皮看她一眼,神色还算满意。于曼颐继续说:

  “不过那些扣子都很过时,他是洋派人物,恐怕很难喜欢。我想下午去一趟铺子,给他买一包新的回来。”

  “好呀,还是曼颐有审美,我们的眼光都过时了,”二妈很亲切地插进话来,“有钱么?要去账房那支一些么?”

  “没有,”于曼颐说,“先前爷爷给了我一些,都给三妈收走了。”

  “拿你五元,记了半年,”三妈哼了一声,“从小给你买衣服吃饭都不晓得花了多少。一会儿去账房支五元,以后别再说我欠你的,给你表哥买什么都从里面出。自己家的男人,自己掏钱。”

  于曼颐已经不爱和她斗嘴计较了,没什么意义。她要钱,钱拿到了。

  一顿饭吃得清汤寡水,吃得老幺抱怨了好几句,最后又被二妈抱进怀里哄着吃。于曼颐把茶水也喝干净,便重新回到房间,换了另一身裙摆稍短的衣服。不过短也不能太短,只是略微高过脚踝,否则又要被三妈指点,况且她也需要裙摆替自己遮掩那包纸钱。

  账房给于曼颐核钱的时候也很谨慎。她背着手站在那账房面前,看他一颗一颗地拨动珠子,又把这五元的开销记在账本上,心里意识到,于家可能真的是不复当初了。

  家里唯一神态轻松的也只剩那位门房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混吃等死,时不时地擅离职守,让这本就漏洞百出的于家大院更破出一个巨大的漏洞。

  于曼颐出门的时候他刚好坐在门边发愣,他看见于二小姐迈过门槛后,忽然回头冲他含义不明地笑了一下。他以为是自己被发现了什么,忐忑起身,道:“二小姐……”

  “坐下吧,齐叔,”于曼颐笑着说,“我真喜欢你这样。”

  门房老齐被夸了一句,手足无措地抓了抓后脑勺。他看着于曼颐走到街上,抬手叫来了一辆黄包车,目送二小姐远去,对方才发生的一切都摸不着头脑。

  黄包车刚开始是往城东去的,车夫跑得很快,没一会儿就把于曼颐拉过了一座拱桥。车轮碾过青石板时“咯噔”一声,震得于曼颐睁开眼,控制不住地看向早就封了窗户的如海画室。

  她心里有阵细微的绞痛,然而画室的窗户在她眼前只是一闪即逝。这人间的一切都是一闪即逝。

  黄包车夫先带于曼颐去了布店,里面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待了她,她这半年已经为了给表哥做衣服从她这儿花了不少钱了,不过之前都是三妈掏的。

  老板娘发觉于曼颐现在自己拿钱了,她把这解读为于曼颐过门后即将给夫家管账的一个信号,于是更加卖力推销。

  于曼颐对她的话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她仍然多看了这老板娘一眼,问:“这铺子不是你自己的么?你怎么还总惦记着替夫家管账。”

  “我是死了老公才出来做生意的。”老板娘嗓门很大。

  “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于曼颐说。

  “好什么好,”这位老板娘以命苦闻名十里八乡,骤然得到于曼颐肯定,自己都懵了,“当然还是像你们府上那些夫人太太好,家里有男人掌柜管事,自己不需要太辛苦。谁叫我出身这样差,嫁不到什么好人家……小姐你就不一样了,你三妈可是给你说了门好亲事。你表哥是留洋的才子,再加上你娘家加持,今后不一定多发达……”

  “好吧。”于曼颐说,实在没兴趣反驳了。

  她拿了那包新扣子,金属做的,蓝底金纹饰,看起来更适合缝在西服上,而不是中式的长袍。于曼颐把这包扣子塞进包里,复又坐上了黄包车。车夫询问她是否直接回家,她摇了摇头,反问:“你知道姑娘坟么?”

  车夫脸色变了变,心虚地移开了视线。

  于曼颐叹了口气,知道这人间一切都是有价格的。她从钱袋里把零钱都找出来,因为很碎,握在手中便显得非常多。她将攥着钱的手掌在车夫面前摊开,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