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 > 第148章

[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 第148章

作者:春山有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7:31:34 来源:免费小说

  最后的“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既是事件的结尾,也是诗歌的结尾,我们仿佛能看到那绢绫在冬日的市集里飘飘荡荡,卖炭翁望着宦官们扬长而去的背影,欲告而无方,只能垂头大叹。】

  白居易的诗是感人至深的,楚棠的叙述也含着深切的情感,众人一时间不由得更能和诗里写的卖炭翁共情了,尤其是那些受够了官吏欺压的民众,几乎立时便湿了眼眶。

  “我等小民,苦啊!”

  终南山。

  杜甫神情严肃地望着水镜里的诗句,评价道:“语极俗浅而情极深切,比之汉乐府之篇,亦是不遑多让。”

  北宋。

  苏轼道:“白香山诗作其后虽转为闲淡,然《秦中吟》、《新乐府》却不失为诗之正音,士大夫兼济之志,尽在其中矣。”

  苏辙跟着点头:“若非如此,朝中权贵又何至于视他为仇雠?”

  由来讽喻,最是得罪人。

  苏轼也明白这一点,他想起先前讲的郁达夫,这样的人,是民族的义士,却是敌人的仇雠,从白居易选择作乐府开始,他便已经走到权贵的对立面了吧?

  他轻叹:“白香山的诗里,亦有人民。”

  人民的诗人,才会得到后世人民的敬仰,这便是楚棠他们的价值选择吧?!

  第57章 琵琶行7

  【中唐时期,宦官势大,白居易这首《卖炭翁》可谓是戳了他们的肺管子。但类似诗歌岂止一首?白氏的讽喻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的,首首尖锐深刻,我们简单摘取几句。】

  【《重赋》一诗,揭露的是统治者对民众的残酷剥削: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百姓们种植桑麻、绩麻纺丝,所求的不过是让自己活下来,但是沉重的赋税让他们连这一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百姓们的生活是“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官府中是什么景象呢?——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非常纯熟,用浅切的语言将事件娓娓道来,中间又穿插大量的环境渲染,再将百姓生活情状与官库的实际情境形成对比,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自然触目惊心,但更触目惊心的,是他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那就是他看到的现实。】

  乡野。

  有农户禁不住偷偷饮泣,是啊,这哪里是诗,这就是他们经历过的现实啊。

  与此同时,那些鱼肉乡里的县尉官吏却像被踩中了尾巴似的,暴跳如雷:“一派胡言!百姓交税天经地义,他白居易是什么人,也敢置喙此事?该参,该贬!”

  “不错!我们让交的只是一些余物,哪有那么夸张,此人分明是危言耸听!”

  “可是……本来就没有余物啊!”

  一个刚刚步入官场的文书小声反驳,很快就被身旁的人拽住袖子,无声示警。

  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诗中所写俱是真实,那丝绸绢帛,根本不是什么“余物”,而是百姓生计所系,这些东西全被州郡长官强征了去,标榜成所谓的政绩,讨好上级,换来朝廷的一点嘉奖,至于治下百姓过得怎么样,谁又在乎?

  我有我的青云路。

  终南山。

  李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在这开元天宝,哪见过这般景象?

  “白居易之诗确实与你颇有渊源,两相对照之句,似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微微颔首,却又道:“然则其诗专为百姓言事,则更详切。我似乎有些明悟白居易为何要倡行新乐府了。”

  诗以观政,见到了如此多的社会弊病,没有一个心存良知的诗人能忍住不发声。

  韩愈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胸中文思激荡,很快就成形了一篇酣畅淋漓的疏奏雄文。

  元稹本就是新乐府运动的中间人物,见惯的民生疾苦和施政弊病早在他心头凝成一首首血泪词,只待喷薄而出,此时受到好友《重赋》诗的刺激,当即文思泉涌,挥笔写成一首《织妇词》:

  “织夫何太忙,蚕经二卧行欲老……”

  忧愁深重的李贺也想到了自己所见的不公,一首《老夫采玉歌》从他枯瘦的指间倾泻而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农夫日日夜夜采玉,为了寻到那珍贵的水碧,可最终却不过成了那贵妇头上的钗钿搔头,装点豪富之家的容色,一根钗钿里浸了多少黎民血,又有谁在意呢?

  北宋。

  张俞叹息良久:“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一首诗唤起了许多不平,也唤起了高居九重的帝王的惊心,但白居易的诗远远不止于此——

  【此外还有一首《伤宅》,写达官权贵“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却是“忍不救饥寒”,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是同调。

  贵族真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的吸血虫了,唉,说起来皇权与世家贵族的斗争也历经了数代,据说当年清河崔氏嫁女,连当朝宰相这样的门第都看不上,还让二凤大为光火来着。】

  太极宫。

  李世民的脸色沉了下去,堂下的魏征也有些冷脸,楚棠说的这事君臣二人还记忆犹新,清河崔氏是汉魏以来的大族,高门名楣,嫁娶之时常常对朝廷官员评头论足,连宰相都不放在眼里,李世民后来虽然想了法子打击他们的势力,但对方树大根深,他处处掣肘以至于不敢轻举妄动,此时被水镜挑出来,就像被当众打脸似的,哪怕李世民再宽厚,面上也过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