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盘踞在琉璃群岛上,距离大景约莫一千公里,确实很远。
但是百越岛不一样,百越岛只距离大景八百里!
可以说是大景到琉璃岛的一个过渡点,以前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到他们意识到之时,已经晚了。
许泽平听出了洪延沉的意思,现如今百越岛已经成为了倭寇的盘踞点。
第307章 广南行11(捉虫)
“延沉兄,八百里的距离,他们又如何能够勘察到我们的行动?”许泽平微微蹙眉。
现如今也是仗着天气还算好,他才隐约看到一个模糊的小点。
就单凭肉眼来说,倭寇绝对不可能看到他们这边的行动的。
洪延沉叹息一声,他沉重的说道:“倭寇他们有个宝物,名叫千里镜,用这个宝物就可以看清楚我们这边的行动。”
千里镜?
许泽平的心思一转,莫非是望远镜?
关于望远镜的知识,许泽平想了半天,终于在脑海中的犄角旮旯中扒拉了出来。他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说过,望远镜有两种组成方式:第一种是是凹面镜 凸面镜组成的。【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面镜。】
第二种是凸透镜 凸透镜,也就是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当然,两种方式的发明人许泽平也早就忘记了,更记不清那种方式可以看得比较远。
洪延沉看着沉默的许泽平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正当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许泽平突然说道:“延沉兄,他们这个千里镜是不是这样长长的?”
说着许泽平用手指,就在雪地里勾勒出了一个简单的轮廓。
洪延沉有些诧异,“远之,你是如何知道的?”
许泽平拿出了从前忽悠贺祝的说辞忽悠洪延沉,“我幼时得过一本宝书,上面记载了一些算经题,其中有一道图案好像就是画着这个图。”
“那本书呢?”洪延沉呼吸急促,十分的激动的看着许泽平。
若是他们也有了这个宝物,就不用这么被动了,也可以观察到倭寇的一举一动!
“那本书后来被野猫给撕碎了...”许泽平看着洪延沉也不追问他是怎么得的这本书,连忙说道:“不过,我好像隐约还记得这千里镜的构造方式。”
“当真?”洪延沉情绪激动,控制不住的攥住了许泽平的衣襟。
许泽平一个不慎,直接被他举在了空中。
许泽平:....
洪延沉看着许泽平平静的神色,立马冷静了下来,他将许泽平放下来,搓搓自己的手掌,有些不自然的说道:“远之,对不住了,我天生神力,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力气。”
“没事,能够理解。”
知道许泽平知道怎么做宝物,洪延沉心里那个激动,他知道事以密成,所以连忙就将许泽平拉进了自己的军帐中。
然后让李戍这些心腹严格巡逻军帐周围,不得让人靠近。
最后,他眼巴巴的看着许泽平:“远之,这千里镜要如何制作?”
这一刻,许泽平觉得洪延沉真的跟心机深沉挂不上钩。
许泽平询问他,这案几上的笔墨纸可不可以用?
得到确定答案以后,许泽平画出了两种千里镜的构造图...
“延沉兄,我们要制作出这千里镜,得先做出凹凸镜。”
凹凸镜是何物?
洪延沉神色严肃,他看向许泽平:“远之,我是孤陋寡闻,不知你说的这个凹凸镜要怎么做?”
凹凸镜的材料最好是用玻璃来制作,可是许泽平他也不会烧制玻璃啊?
“那宝书说过凹凸镜最好的原材料是玻璃,因为玻璃清晰透明,一面做凹面、一面做凸面。”他沉吟片刻说道:“若是寻不到玻璃,也可用琉璃代替,只不过琉璃的透明度不够清晰,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那你会制作玻璃吗?”
许泽平听闻洪延沉的追问,他叹了一口气,“抱歉,我也不知道。”
洪延沉虽说遗憾,但能够从许泽平这里得到千里镜的制作方法已经是一大突破点了!
所以他已经要迫不及待的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上报给圣人,请圣人派遣最好的制作琉璃的匠人来广南。
而在洪延沉书写八百里加急信件时,许泽平也没有打扰他,而是转悠到了南海的军事布局图前。
沙盘上清晰明了的将大景、百越岛以及琉璃群岛的位置标注了出来,并且还将大景的战船以及倭寇的战船进行了站位排演。
许泽平想到了码头上停泊的十艘战船,一艘比一艘宏伟壮阔,一看就知道是这两年来的成果。
这几年,许泽平虽说耕耘在岭北县,但是关于大景的战船成果,岑天元每年都会书写告诉他。
现如今军用战船已经更新到了盛安二十二船,战船载人数也能够达到二千人。
这看似距离盛安帝的要求已经很近了,实则还是有一大截的差距。
因为这是抛开战船上的弓弩这些来算,将盛安二十二船暗器弩机这些一完善,核载人数最多在一千五百人。
而要说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盛安二十二船的速度,如今它可达日均航速100海里,在空船之时,更甚可达130海里。
所用风帆已经达到了12张,也已经达到目前水平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