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234节

  吴景石拍了两下球,然后抬头和奶奶道:“奶奶,如果我现在跟你走,我在你和爷爷的约束和影响下,至少会长成一个正常的青年,如果我留在这里,在我成年之前,我和父母之间只有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指责,我不确定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建英握住了孙子的手,鼻子微微发酸地道:“好,跟奶奶回家。”

  这个结果,许呦呦是无法接受的,张建英道:“该劝的我也劝了,但是在顾全你一个母亲的心情和景石的未来之间,我肯定是选择后者的,小许,这个赌,我不敢打,你也不敢,不是吗?”

  许呦呦彻底没话了,她确实不敢,还是硬着头皮道:“妈,小石头这是一时接受不了,说的气话,我们当不得真。”

  张建英淡淡地道:“看来你确实不了解你的儿子,这么些年,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缺席,让他变得早慧和独立。”

  许呦呦没法反驳,她想留下小女儿,可是真到了儿子要走的那天,小年糕早早地就背着书包等在大门口,望着她道:“妈妈,你不给我跟哥哥走,我以后会一个人偷偷坐火车走的,我要是跑丢了,你就真的再也见不到我了。”

  许呦呦的心止不住地颤抖,只能放手让她跟着哥哥走。

  火车开走的瞬间,她默默地算着,距离小石头成年还有四年,加上前面分开的七年,一共是十一年。

  这个数字,让她浑身一颤,十一年,小华五岁走丢,隔了十一年才回来,她和两个孩子也要隔开十一年,她隐隐觉得,这或许是老天对她的惩罚。

  可是,小华回来后,很快就融入了许家,一家人亲亲热热、和和气气的,自己和孩子们还有这样的可能吗?

  半个月后,小华收到了一封从北省寄来的信,寄信人是“吴景石”,她想了一下,隐约猜测是小石头的名字,心里又有些奇怪,这孩子怎么去北省了?

  等拆开信看,只见第一行就是道谢:“小姨,我想我欠你一句‘谢谢’!感谢你在我6岁那年,最无助、惊惧和自卑的时候,给予我关怀和温暖,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时常想,和你再见面会是什么场景,小舅舅给我看过你们的照片,我也想和你拍一张。

  可是,我现在知道,这其实是很冒昧的一个要求。

  小姨,我想我还应该说一句‘对不起’!在过去的日子里,因为我的无知和自私,大概有许多令你为难的地方,可是你们(包括小姨父、太太和小外婆)没有一个人给我冷眼和脸色,谢谢你们维护了一个少年的自尊。我已经知道了我亲外婆对你做的事,我没法理解,也没法和这个家和解,我已经离开了京市,回到了北省。

  你不用担心我,爷爷和奶奶很疼我和小年糕,在北省生活的那些年里,我一直很想给你写信,现在我终于要寄出一封给你的信。

  祝好,勿念!”

  落款是“吴景石”。

  小华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完全没想到,这个孩子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202章

  小华回家和妈妈、奶奶说起这事, 两人情绪都有些复杂,沈凤仪道:“还真是歹竹出了好笋,许呦呦要是小石头的秉性……”

  后面的话, 老太太没说,但是小华也猜的出来,大概就是她们也不会闹成这个样子。

  秦羽想了一下道:“小华, 你给小石头回一封信吧, 父母辈的事是父母辈的事, 和他们这些小辈没关系,孩子还是在爸妈身边长大好些。”

  小华点了点头, “妈, 我也准备给他回封信。”

  沈凤仪又问道:“陈小琦的事,你们学校给出处理意见了吗?”

  小华摇头,“还没听说,我周一去学校问问罗老师。”

  晚上, 小华给小石头写了一封回信:

  “小石头, 来信已经收到。你信中提到我和你妈妈、外婆的仇恨,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怎么处理、切割,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已完成了这些步骤。

  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1965年我在春市遭遇了一次车祸, 被甩在了一颗巨石的后面, 当时天已经全黑了, 第二批救援车即将要走, 是你妈妈发现了我,所以回来你妈妈出事的时候, 我回了一趟京市。

  小石头,我和你说这件事,是想告诉你,人都是多面的。不管怎么说,你的爸妈肯定是真心疼爱你们兄妹的,过往的十年里,我们的小家都在时代的洪流里经历了很多不幸、痛苦和灾难,你和小年糕远离父母,前往北省投奔爷爷奶奶,其中定然也有很多辛酸,我们都期盼着能在劫后好好生活,阖家团圆。

  谢谢你的一片赤忱,我想谁读了你这封信,都会心生感动。我也希望你的未来顺遂、如意,你们兄妹能够在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里长大。长辈的恩怨,和你们是没有关系的,请你千万不要再将这些事放在心里,抬头向前看,阔步走你自己的路吧!

  祝好!”

  落款是“许小华”。

  第二天上午,小华去邮局把信寄了出去。

  等回到家,徐庆元递了一封信给她,“小华,哥嫂他们来信了,你快看看。”

  小华忙拆了信,开了两行,就笑道:“哥哥要到京市来进修一年,沁雪请了半个月的探亲假,下周就要一起过来了。”

  沈凤仪笑道:“也有几年没见到他们了,刚好家里现在房子都空着,他们过来也有地方住。”

  小星星在一旁道:“我可盼着舅舅和舅妈来了,小龙、小虎和小舅舅他们搬走后,我一个人都无聊死了,我都想让妈妈再生一个弟弟妹妹陪我玩。”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晚上,小华问了徐庆元这个问题,徐庆元道:“一个就够了,生育太痛苦了,而且以现在的医疗技术,还有很大的危险性,小华,一个就够了。”

  转头,徐庆元又去和女儿沟通,让她不要再说生养一个弟弟妹妹的话,小星星睁大了眼睛,问:“爸爸,为什么我不能说?这是坏话吗?”

  徐庆元摇头道:“不是,是生孩子很疼,爸爸妈妈有你一个就够了,好不好?”

  小星星垂着头,认真想了会儿,点头道:“好吧,我也不想妈妈疼,爸爸,我以后都不说了。”

  周一早上,小华坐公交车去学校,看了一下今天要上的课,忽然听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发现是罗青青。

  两年不见,罗青青时髦了很多,发尾微微烫卷,穿着一身黄色碎花长袖连衣裙,外面是一件羊毛开衫,底下是白色的小皮鞋,笑望着小华道:“怎么,又没认出我来?”

  小华笑笑,“是,你比两年前看着还年轻些。”

  罗青青点点头,“可不是嘛,离开了吴庆军,我日子过得舒心多了,还拍了两部电影,等上映了,你去给我捧捧场。”

  小华点头应了,客气地问了电影的名字。

  罗青青见她真放在心上,不禁有些讶异,叹了一声道:“我现在和老朋友们见面,她们都觉得我张扬了很多,你倒没什么瞧不上我的样子。”

  小华道:“以后大家都会慢慢张扬起来的,你不过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罗青青笑道:“以前沁雪就说你爱读书,说的话都和别人不一样。”提起卫沁雪,罗青青顿了一下道:“去年沁雪给我写信了,虽然不能再做朋友,但是至少给了我一个道歉的机会,是你帮我捎的话吧?谢谢你!”

  小华摇摇头,“不客气。”

  罗青青又问道:“哎,小华,你是回京市工作了吗?”

  小华回道:“回来读大学。”

  罗青青点点头,似乎并不意外,“挺好的,你适合读书,望了眼车上的公交车路线,”笑问道:“是在华大?”

  小华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声:“你家孩子还好吗?”

  罗青青微微笑了笑,“挺好的,这个孩子一直是跟在我身边的,对他爸爸感情不是很深,我们离婚,对他影响不大,谢谢你的关心,你到了!”

  小华点了点头,“再会!”

  “再会!”

  等下了车,小华回头望,见罗青青正在朝她挥手,也抬起了手,她觉得罗青青真的是抛弃了过往,开启了新的人生。

  上午是两节高数课,课间休息的时候,何维桢老师抬眼朝讲台下面看了看,笑问道:“上次那个不会画函数图形的陈同学,今天也没有来吗?”

  李芯麦回道:“老师,陈同学涉及到一点……特殊情况,最近都不能来上学。”

  何维桢皱了皱眉,当着学生的面,没有多问。等下课后,喊住了李芯麦道:“陈同学怎么了?受伤了吗?还是上次我话说重了,给她造成了打击。”

  李芯麦轻声道:“老师,不是这个问题,她可能是冒名顶替上大学,已经交给学校处理了。”

  何维桢一惊,“这么大的胆子,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李芯麦道:“老师,如果蒙混过关,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何维桢皱眉道:“看来随堂测试很有必要,我下周来给你们弄一个随堂测试。”

  何老师一走,李芯麦和小华去了一趟罗老师那,询问陈琦真的情况。

  罗佳源叹道:“已经查清楚了,确实是冒名顶替了一个叫陈琦真的知青,但是里头牵连很多,怕是要调查一段时间,所以学校还没有通报。”

  小华问道:“罗老师,那真的陈琦真可以来入学吗?”

  罗老师笑道:“马上就要来了,你们宿舍不是还空一个床铺,住你们宿舍可以吗?”

  两人都点头。

  一周以后,罗老师带着一个黑瘦的姑娘,来到了小华她们宿舍,给她们介绍道:“这是陈琦真同学。”

  又和陈琦真道:“陈同学,你可要好好谢谢李芯麦和许小华,是她俩发现有人顶替了你,报到我这里来的。”

  陈琦真轻声道了谢,罗老师又说了几句同学要互帮互助的话,就先走了。

  罗老师一走,陈琦真握着许小华和李芯麦的手道:“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我大概会走上另一条路了。”

  原来,陈琦真久久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这个时候知青们要么考上大学走了,要么在城里找到工作走了,再不济的还有投靠亲友走的,只有她,哪里都去不了,仍旧待在乡下。

  “半个月前,有一个回城的知青给我来信,说他们厂里有一个四十左右的鳏夫,想找一个知青结婚,说如果我和他结婚的话,男方可以给我在城里安排一个工作,我家里兄弟姊妹多,房子不够住,大家都不希望我回去挤他们……”

  说到这里,眼睛发红地望着许小华和李芯麦道:“真的,但凡华大这边晚联系我半个月,我可能都点头和人结婚去了。”

  李芯麦有些气愤地道:“陈小琦太不要脸,太黑心了,她自己想要个锦绣前程,自己不努力,顶替了别人的,差一点,她就改变了你的一生。”

  小华抱了她一下,轻声道:“没事了,你现在已经在华大了。”

  陈绮真点点头,笑着说了一声:“谢谢!”眼泪却是怎么都止不住。

  小华笑道:“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咱们得赶紧看书,高数老师说下周要进行随堂测试,你晚来一个月,可得多下点功夫呢!”

  听说要考试,陈琦真才收了眼泪,看书去了。

  没几天,小华就发现陈琦真在高数领域很有天分,她们要一节一节学习的内容,陈琦真看一眼就会了。

  第二周的随堂测试,陈琦真竟然拿了第一名。不仅是许小华、李芯麦,就是高数老师也惊到了,喊了陈琦真去办公室,又做了一份难度更高的卷子,这姑娘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题目,准确率还是百分之百。

  这回何维桢老师看向陈琦真的眼睛里都闪着星星,和小华她们道:“说不定,你们帮助了一个天才。”

  这件事原本是学校里小范围传播的,不知道怎么就捅到了外头去,在学校通报还没出的情况下,就有好些报社来采访陈琦真。

  陈琦真通通婉拒了,说功课紧张,没有时间,私下里和小华她们道:“我怕多说多错,我能读书就好了,别的我也不敢多想。”

  小华鼓励她道:“文化`革命已经结束了,琦真,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像你这种情况肯定不是一两例,如果通过对你的报道,能给那些冒名顶替者一个警告,是非常有意义的。”

  陈琦真想了一下,笑道:“小华,你说的对,做人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你们也是这样行事的话,我就不可能来到华大。”

  陈琦真想通以后,准备接受记者的采访,和小华她们道:“你们陪我一起可以吗,我……我面对记者还有些胆怯。”

  小华和杨小钰推了李芯麦陪她,说李芯麦人沉稳,还是班长。刚好这时候,小华收到了艾大姐的一封信,说他们要从丹国进行制糖技术引进,需要外语好的专业人才,问小华有没有兴趣。

  小华立即回信应了下来,就没太管陈琦真这边。

  4月28这天,刚好是周五,小华上完课以后,回宿舍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准备回家去,不成想,刚出宿舍楼,就遇到了耿传文,说要来采访他们宿舍。

  第203章

  许久未见, 小华被拦住的一瞬间,险些都没认出耿传文来。待反应过来,笑道:“耿哥, 你可比两年前看着有派头一些。”他穿着宽松些的西服,在中山装、卡其布裤子的人群里,颇有些鹤立鸡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