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81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81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谢寒梅微微摇头,哪儿有未婚女子与一大街上碰到的男子相携出游的,“问水都江堰,拜道青城山。高公子往青城山一行,道长真人们自有妙语连珠。”

  光天化日在大街上,碰到了,谢寒梅会随意说几句,这已经是她做生意的人胆子大了。听闻在礼法森严的江南,未婚姑娘是不能和男子说话的。

  谢寒梅不理会高公子一行,自顾自排队去了。

  高公子站在原地,合拢手中折扇,一下一下敲击在掌心,“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话朗朗上口,倒是有些学问。怪不得前辈大家总爱携名妓游山玩水,有一读书习字的解语花在身旁,当真是趣味无穷。”

  高公子喃喃自语,他这话倒没有贬低谢寒梅的意思。只是这年头,读书习字的女子除了高门大户贵女之外,就是名妓了。很显然,一般男子能接触的富有文采的女子,只能是名妓。

  谢寒梅交了水费,又买了四色表礼,匆匆往李吏员家中而去。

  李家娘子还奇怪呢,这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上门了。

  谢寒梅奉上表礼,笑道:“端午将至,恶月不登门,先给您奉上端午表礼,万望您别嫌弃。”

  “太客气了,还有许久才过节呢,难为你想得周到。”

  “您夸得我无地自容,那日回去,才知姑姑住在府上,瞧我这没脑子的,居然忘了探望姑姑。今日且来补上,还请您帮我在姑姑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不要怪我失礼才好。”谢寒梅顺势把话题转到了李家寡居在娘家的女儿身上。

  这个女儿也是李家娘子的心病了,谢寒梅是女子倒也无妨,遂叫丫鬟去请了女儿过来,介绍她和谢寒梅认识。

  谢寒梅礼节周到,又奉了一份礼给李姑姑,陪着寒暄。

  多说几句,李家娘子就看出来了,谢寒梅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专程找自家女儿来了。李家娘子借口处理家事,把待客的厅堂让给两人。过了许久,李家娘子回来,客人已经送走,这才问道:“谢家小姑娘找你作甚?”

  李姑姑捏捏衣角,沉吟片刻才道:“她想请我去她的铺子上做工。”

  李家娘子皱眉,“家里还养得起你,怎么去外头下苦力,不成,不成。这谢家小姑娘,当真是没有成算,以往瞧着知礼,怎么这么冒失。”

  李家娘子抱怨了几句,见女儿垂着头不说话,眉头皱得更紧,“你不会想去吧?”

  李姑姑连忙摇头,嘴上却道:“我日日白吃白住,家里也不宽裕,若是我能有个进项,也好贴补家里。”

  “家里不用你贴补!”李家娘子斩钉截铁,“你兄弟还有一份差事,你爹也还能动弹,哪里就到了要女眷出头卖脸的地步。”

  男人不能养家糊口,才会让女人出面。女人出门做工,那是男人无能。谢家是没办法,家里只有一个独女,讲究不起来。他们家可是正儿八经城里人,怎么能让女儿出门做工。

  李姑姑笑道;“我也是这样和谢姑娘说的。只是她说,并不用我出面招揽客人,只是在后院做个总揽。她那铺子如今名声越来越大,也找几个乡人大娘帮着拾掇,只是人一多,管起来就难,她请我去做个管事的。”

  “这还差不多。要是让你去洗菜做饭,那不是折辱你吗?不过,咱家也没有让女儿去铺子上做掌柜的道理。”李家娘子摆摆手,心里还有气,“真是——怪不得不敢大节下登门呢!”

  谢寒梅接到了李姑姑婉拒的消息,并不沮丧,现在朵儿姐还能支撑。最多多请几个妇人,让她们慢慢接手杂活,让朵儿姐做个总揽。只要李姑姑还出入当铺,总有一天这份差事会打动她。

  谢寒梅安排好依江春事宜,就往家里赶。

  如今家里的茶叶还堆积着,也快过端午了,她要回去想想办法。

  谢寒梅家在丈人峰脚下,大大的院子里摆满了簸箕,上面全是茶叶,屋里传来阵阵制茶的香气,路过行人都愿意来院子里讨杯水喝。

  为此,谢寒梅说动父母在前院单辟了个小院子,放上几套看着高档的茶具,又把自家制的茶叶分门别类摆在竹制的博古架上,一个院子都是竹制家具,别问,问就是竹子清雅。

  果然,来拜山的行人路过,闻到茶香,总愿意扣门问一问,进了这间小茶室,白水是免费的,茶水适当收个几文钱,茶叶也是要卖的。家里茶叶慢慢有的销路,量虽不大,胜在细水长流。

  这日,谢寒梅正领着家里几个帮工收拾茶室,又听外头有行人扣门,问能否进来讨被水喝。

  等仆妇把人领进门,见到正要转到后面去的谢寒梅,惊喜道:“这位姑娘,又见面了。”

  谢寒梅回头,看到是上次有一面之缘的公子,他身边还跟着三人,其中一个她也认识,董秀才。

  谢寒梅回身福礼招呼,“高公子。”

  “这也是姑娘家的产业?怪道呢!远远就闻到一股清幽茶香,不知高某可有福气,能尝尝这茶。”高公子兴致勃勃。

  “乡下野茶,恐入不得公子尊口。这里有山上汲来的清泉水,有烧开的,也有刚运下山的,公子不妨尝尝。”谢寒梅谦虚,看人家这衣着打扮,就不是这山野小店招呼得起的。

  “哎~岂能过宝山而不入,今日就尝尝这茶,茶香早就引动馋虫啦!”高公子招呼随行之人,利落入座。

  谢寒梅也不客气,吩咐道:“妈妈,给公子们上青城雪芽。”说完就要继续往回走。

  “姑娘可愿与我们介绍介绍这茶叶,单喝茶也是无趣。”

  “我让人陪些茶点,便不单调了。”谢寒梅只当听不出他话中之意。

  这时,同行的另一位锦衣公子开口,“看姑娘之意,仿佛认识董贤弟?”

  乖乖坐着,突然被点名的董秀才一个激灵,噌得一声站起来,结巴道:“江,江公子怎知?”

  谢寒梅倒是淡定,只觉这问话之人敏锐,她不过多看董秀才两眼,这就被发现了。

  高公子一脸兴趣,怎么滴,这谢姑娘不仅和朱令有关系,还和这一脸青的董秀才有瓜葛。

  “董秀才是我灌县有名的才子,也是县上老家户,我家原还赁过他家铺子呢。”谢寒梅笑着解释,那个高公子什么眼神,像瓜田里的猹。

  第122章 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9

  青.董秀才.瓜:“是,是,赁铺子,赁铺子……”

  高公子一脸兴味,走过来用扇子敲敲董秀才的肩膀,笑道:“坐,坐,董贤弟,怎么这般拘束,既然是本乡本土之人,那你该唤这位姑娘一声世妹才是啊。”

  “世妹,世妹……”董秀才下意识喃喃,觉得自己额头汗珠都要滚落下来了,高公子这笑怎么看怎么样皮笑肉不笑,他还称呼自己贤弟,他什么时候亲切地叫过自己贤弟?这是不是和孙秀对潘岳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一样?

  ‘啊,我们之间的过往,都在心里藏着,何时会忘记呢?’正着听,这是深情厚谊;反着听,这是此仇不共戴天。董秀才不觉得自己有被高公子高看一眼的能力。孙秀对潘岳说过这番话之后,潘岳就被押送刑场了啊。自己还知道他们用未婚女子做赌约,那自己这条性命,又何时会断送在不知名的刑场上呢?

  谢寒梅奇怪得看了董秀才一眼,以往只觉得董秀才清高倨傲,连自家产业都不愿意参与管理,这么大的人全靠寡母操持家务。如今多接触,才知他还这么胆小。难道是自己以往误会人家了?董秀才不是不愿意管理家业,是没有这份能力,有些人天生不擅长与人交往。

  唉,谢寒梅在心中叹气,同情董秀才不擅交际,在她这样长袖善舞的人看来,不擅交际和得病有什么区别。

  用关怀病人的眼神看着董秀才,谢寒梅主动认下世兄的称呼,言语更加温和,“世兄客气了。今日可是要上山参拜?小妹家世贫寒,聊有清茶甘泉馈赠。”

  谢寒梅有吩咐帮忙的妈妈去家里拿些茶叶和点心出来,帮他们灌满水囊。

  高公子打蛇随上棍,笑道:“多谢世妹。我等初来乍到,不熟山中路途,还需有人帮忙介绍才好。不知世妹可有闲暇,愿与我等一游?端午将近,不如携伯父伯母贤昆仲一同拜山。”

  装的好像不知道谢寒梅家就她一个独女一样。

  说完,也不等谢寒梅回答,对随从道:“还不快些,把世妹家中茶叶都买下来,不要耽误今日出游。”

  那仆从也是习惯高公子的做派,知道他是个大撒手,飞快从怀里掏出金锭来,就要与这边明显是管事妈妈的人交接。

  妈妈还从没见过金锭呢,慌张得望向谢寒梅,不知该不该接。

  谢寒梅笑道:“高公子切莫如此,不过乡下野茶,公子喝不惯,买来也是无用。”

  高公子把桌上刚沏好的茶水一饮而尽,叹道:“好茶!当真是名山出好茶,这茶中自带一股芳香,不比我平日喝的茶差。包起来,包起来。”

  高公子给随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动作,又感慨道:“世妹有所不知,高某家中亲友甚多,用茶也多。这些时日游玩在外,正发愁不知带什么礼回去分送亲友。这不是巧了嘛!”

  谢寒梅看他做作的样子,确定这位高公子真的是另有所图了。但是,送上门的生意怎么能推出去,谢寒梅就笑:“如此,多谢高公子抬爱。既然是送人用的,我家铺子上有专门做的礼盒,正好用得上。这些事宜,就不聒噪打扰高公子了,妈妈,你与这位小哥分说吧。”

  谢寒梅家里是没有丫鬟的,帮忙的都是年过四旬的妇人,接触起这些能做她们儿子、孙子的男子,也无避讳。

  高公子买完茶叶,殷切得看着谢寒梅,他付出了金钱,委婉地解决了谢寒梅的后顾之忧,她总能陪他们一同上山了吧。

  谢寒梅只做不知,笑着对众人点点头,转回后院去了。

  高公子一行四人在外头等了许久,茶都喝过三变,没了滋味,高公子终于忍不住,叫小幺儿出门问情况。

  那小幺儿回来,期期艾艾道:“谢家的仆妇说,说,‘生意不是做完了吗?’”

  “噗嗤——咳咳——”一行人中,最稳重的贺广泰忍不住呛到咳嗽,咳得满脸通红,连连拱手,歉意得躲到一边平复。心里是忍不住的好笑,这位谢姑娘,当真是有意思。

  高公子直接给气笑了,“本公子是和她做生意吗?”

  高公子气得站起来转圈,想往里走,可是从茶室到内院只有一道小门,上头铁将军把门,且这门厚实得紧,门栓都是铁的,怪不得敢在山脚下人来人往的地方开茶室。高公子气呼呼带着小幺儿们往外走,小幺儿们正在外头门前的长条石凳上喝茶呢,见主人气呼呼出来,慌忙发下竹杯,簇拥着往外走。

  高公子去门外转了转,这谢家围墙一丈多高,墙上爬满了刺藤花,这春日时节还有阵阵花香传来。

  “呸!”高公子愤愤闷哼一声,花香也来找他的不痛快。这墙上没被花藤覆盖的少数地方,还插着削尖的碎瓷片,不规则插着,想必那些有花藤的地方也是有的,防贼效果一流。

  “哼哼!”高公子发现没有可乘之机,又回到茶室,闷闷坐下。

  这时,之前一语点破谢寒梅认识董秀才的慧眼江公子才问:“高贤弟为何又回来了?”

  “今儿我还就不走了,我就不信,今日不能在这儿用饭!”就是这个道理,谢家丫头前脚才收了他的金子,难道都不管饭吗?

  江公子哑然失笑,笑问:“贤弟还把玩笑话当真了?”

  “那句玩笑话?那句话是玩笑?”高公子不平反问,心中主意已定,“我高欢说话就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高公子脑子立转悠着许多主意,只想着如何显露家世、财力,待谢寒梅付出真心,再将她抛弃,到时该说什么才显得云淡风轻又伤人于无形?哼,自己定要好好谋划,让这过河拆桥的女人,知道自己的厉害。

  就在这时,一个包蓝布头巾,斜插两支银簪的妇人走进茶室,笑道:“这位定然就是高公子了?老身谢氏,正是此间主人,多谢高公子照顾生意。听闻高公子要上山进香,巧得很,老身也要去,不如同去?”

  高公子正要反驳,自己可不想和一个老妇人一起爬上,谢大娘就补充道:“小女已经等在外面啦。”

  这是要一起去的意思?可别又是糊弄他们的。

  四人一起出了茶室,看到谢寒梅已经换了一身道士打扮,高束发髻,道袍长到脚面,腰上别的不是拂尘,而是一个木头刀架,背后挂着一把柴刀,右手还拎着个篮子。

  高公子:?

  这是什么打扮?还有道士带柴刀的?

  谢寒梅解释道:“几位公子不知山里路况,春夏野草疯长,遮蔽道路,正要用柴刀开路。几位公子耽搁良久,再不上山,就赶不上真人观的膳食了。”

  “既如此,那就走吧。”高公子拍板,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山上而去。

  谢寒梅和谢大娘走在最前面,山上的野草也没有疯长得那么厉害,至少在通往真人观的路上没有那么多。一边走,谢寒梅一边介绍:“诸位,可往树荫下、不晒着太阳的地方走。山里凉爽,现在晒着不觉什么,等回去才知脸上肌肤都会晒红、脱皮。”

  “几位公子,这里是岔路口,往左是真人观,往右是圆明宫,公子们想去哪一处?”谢寒梅停下问他们。

  几位公子也是年轻力壮的男子,结果走在山路上,不如小姑娘和老妇人。高公子已经端不起架子了,呼哧呼哧喘着粗气,靠在小幺儿身上无力摆手:“哪儿近些?”

  “真人观!那就先去真人观,其实,若是公子们来得早些,天亮就开始上山,从左往上走,先到真人观用早膳,再到丈人观参拜,午时刚好爬到山顶,入上清宫。在上清宫祈福吃斋饭,可从右边下山,正巧去圆明观参拜,再到山脚投宿农家。如此,一天之内,绕山而行,时间刚好。”

  谢寒梅兴致勃勃给他们讲解路线,高公子抬头看看一眼望不到头的山,脖子都仰断了也没看到山顶传说中的上清宫。

  算了,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走过一段还算平坦的小路,就到了上坡的地方,谢寒梅登上石梯,讲解道:“这石梯名为百步梯,当然,肯定不止百步。这石梯乃是唐时旧物,这些年来不断修缮,因此还能行走。据传是当年百姓为供奉东极真人谢自然的宫观自发修建的,这真人观原祀东极真人,顾得此名。后来又供奉了其他道家神仙,名字倒还没变。”

  上山的路途很是险峻,绕过石梯,走到视野开阔处,也可见丈人峰地势险要,当真有名山风采。

  谢寒梅一边走一边讲,脸不红气不喘,看着一群人已经汗出如浆,只得在阴凉处暂歇,笑道:“诸位公子先歇息,等过了石门阵,就能看见真人观的飞檐斗拱。真人观静谧古朴,殿宇四重,殿前有一平台,视野开阔,可俯视百里平畴。介时,公子们写诗做赋正合宜呢。”

  缓过劲来的江公子问道:“谢姑娘信奉东极真人?”

  “东极真人白日飞升,此等壮举,《唐书》正史中都有记载,我等凡人,自然心向往之。”

  “白日飞升?听说过,没见过。”江公子对这种神话故事嗤之以鼻。

  谢寒梅好脾气道:“没见过,是我等仙缘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