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6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6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珊瑚珠箭术很好,此时却不射人,而是射领头羊,用箭支逼迫牲畜群改变方向。没有头羊带领,牲畜群极不容易被控制。

  两拨人隔着牲畜群,用弓箭远攻,此时就显示出了中原王朝深厚的底蕴。他们能够大批量生产合格的弓箭,也许那些顶尖的弓箭技术不如草原人,但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

  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肉类焚烧的气味在草原上飘散,远远坠在后方的大军,斥候大喝一声:“公主在那边。”

  不用他喊,众人都看见了。此次领兵来援的是昌国公带领的左路军,二皇子作为先锋,沿着之前踏出的雪道,疾驰向前。

  达延汗一方也看见了后面黑压压的旗帜和队伍,短暂商议过后,直接撤走。

  “援军来了,随我冲!”铿锵一声刀鸣,珊瑚珠拔出腰刀,带领着自己的族人,一马当先,朝着敌人冲了过去。

  后续的事情,珊瑚珠的印象里只是机械的砍杀,极限的交换武器,远攻用弓箭,近战用马刀,还有几个人上前围攻自己,她连怀中匕首都抽出来作战。这是她极限的战力。

  此一役,俘虏了大济农,收缴王旗、战鼓、牛马无数,珊瑚珠一战成名。

  珊瑚珠开了一个好头,后续大军与达延汗几次接战,汗王当场战死,几个年长勇猛的儿子也死于战场。五王子带着残部投降,阏氏下嫁小王子,拥护其为新王,带着剩下的族人,远遁漠北。此次北伐,打败了达延汗部,将其原来的草场划归其他部族,这片草原也被更名为安平,寓意平平安安,再无战乱。

  “小丫头果真不负朕望,朕回去后,就封你为贵妃。”皇帝看着躺在床上养伤的珊瑚珠,目露怜惜。

  “都说奖惩与功过相宜,我为陛下征战,陛下却只封我后宫位分,珊瑚珠心里难过。”珊瑚珠拉着皇帝,用玩笑的口气,摇着他的袖子撒娇。

  “那你想要什么?”

  “按律按例——按军中旧例封赏就好。”

  皇帝深深得看了一眼珊瑚珠,突然露出笑容,摸着珊瑚珠的头,大笑道:“好,朕麾下,要出一巾帼英雄。”

  按照珊瑚珠的功劳,皇帝封她为四品游击将军,却把兀良哈部与安平城隔开,不让两部人员有任何交集。

  第一次北伐,皇帝满意而归。如今天寒地冻,太子在后方不停告急,国库支撑不住,请皇帝务必回銮。不能功成于一役,皇帝也颇为可惜。

  但皇帝更明白,新生的帝国经不起这样规模浩大的战争。不过,经此一战,中原王朝的威名重新传遍四方。宿敌草原人知道,中原王朝又强盛起来了。

  此次北伐,最大的赢家,是二皇子。二皇子真正经过战火锤炼,因功封了汉王。

  后宫中,格局倒是没什么改变,珊瑚珠的位分也没有提升,皇后一提这个话题,皇帝就打岔,说自己自有打算。但是,皇帝对珊瑚珠的看重和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珊瑚珠上战场的事迹也在前朝后宫传扬开,众人都知道她是能上战场的女将。

  坤宁宫,皇后忍不住咳嗽起来,太子妃连忙奉了茶盏过来,请皇后压一压。

  皇后挥退了来禀告惠妃宫中事务的宫女,问儿媳道:“你看惠妃如何?”

  “惠妃娘娘能干,却又恭敬。衣食用度,从未超过份例,受父皇喜爱,却不因此骄狂,对母后十分尊重。”太子妃恭谨垂首,回答母后的考校。

  “嗯,这样的明珠,真是可惜啊。”

  太子妃不明所以抬头,皇后却不再解释,她了解自己的丈夫,惠妃如此锋芒毕露,恐不为陛下所喜啊。

  第83章 和亲中原的公主14

  皇后内心的猜测,没有对任何人讲。事实上,自从第一次北伐之后,惠妃在后宫中声望日隆,如日中天,连往日以家世自傲的德妃,都要避其锋芒。

  一次北伐,不能把所有草原部族都打服,经过三年修养,皇帝又组织了第二次北伐。国家财政支撑艰难,听闻太子每日都要熬到三更才能歇下。

  皇帝对这个没有继承自己勇武的太子,是不太满意的。但是,这又是最好的太子。帝国经过父亲和他的征战之后,正该由太子这样仁德的太子安抚天下、与民休息。

  皇帝安慰自己:皇后说的对,孩子们都是一母同胞,若是自己不把水端平,难免重演隋炀帝杀兄、玄武门事变的旧事。

  理智是理智,情感是情感,皇帝知道自己应该更倚重太子一些。可是面对每每劝谏自己不要屡兴兵事的太子,和跟随自己开疆拓土的汉王相比,皇帝的心也会偏啊。

  汉王,难道就仅仅想做一个汉王吗?第二次北伐之后,陛下又收服两个部族,筑城定名为开平,依旧是开启万世太平的美好寓意。

  汉王的封号被改封为秦王,自秦始皇一统六国,秦王,就是诸王之中,封号最贵的存在。

  珊瑚珠跟随出征,品级也升到了三品。作为陛下身边人,在军中更受拥戴。

  只是,这次皇帝班师回朝,却没有在京郊休息,等候百官出城迎接,而是星夜纵马飞驰,拼命往宫中赶,因为——皇后病重了。

  皇帝出征在外,皇后病重的消息没有送到前线。这是皇后自己的坚持,她要求监国的太子,不能因她一人私情,阻碍军国大事。

  珊瑚珠跟在皇帝身后不停催马,马蹄声在青石板上踏出焦急又愤怒的回响。

  珊瑚珠跟着皇帝,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坤宁宫。昔日雍容华贵的皇后,已经面容枯槁、脸色蜡黄,躺在凤塌上,艰难得喘气。

  “陛下来了……”內侍的通禀声远远传来,皇帝已经一阵风似的刮了过去。

  “皇后!”皇帝丢开马鞭,一把抓住皇后的手。他从寒凉的夜风中疾驰而来,皇后的手却比他还要冰凉。“怎么不告诉我?怎么不告诉我!”

  “我的主意……陛下……陛下……”

  “我在,我在,你说,我都答应你,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皇帝把皇后的手拉到自己脸颊边,用胡子拉碴的脸,去碰触皇后枯槁的手。

  “太子继位,不令兄弟相争,可保大夏百年。”皇后艰难的撑起身子,作为一代贤后,这是她最后一次向皇帝进谏了。

  “好,好,本就该太子继位,朕从未有过动摇。”皇帝如此承诺。

  办完了最后一件事,皇后的心气也散了,虚弱得喊了一声:“莺儿~”

  皇后的大宫女应声出列,哽咽道:“娘娘病重,已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娘娘说,今天下太平,少用兵甲,但民生尚未恢复,望陛下多加体恤。”

  “好,朕必定体恤爱民。”

  “娘娘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望陛下广用贤才,不因人有小错而废弃不用,不因人有小聪明而委以重任。教导子孙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以恩义相待。”

  “皇后放心,朕必定厚待宗亲,慈爱诸子女。”

  “娘娘言,生死有命,请陛下以国事为重,弃绝私恩,珍重自爱,别为娘娘过于伤心……呜呜……娘娘,娘娘说,自己不能再报答陛下的恩情,请陛下不要骄纵她的娘家人。”

  “皇后……皇后……”皇帝再也忍不住,扑在皇后身上,嚎啕大哭起来。

  “娘娘还言,葬礼减薄,不可过奢,勿扰臣民百姓。”大宫女莺儿说完,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珊瑚珠跪在重重垂下的帘幕之后,听着这些能够记入史书的言论。在她前方,皇后的诸位子女也哭的泣不成声。这些年,除了皇后所出四子三女之外,宫中只有五皇子、四公主、五公主这三个异生之子。且都是皇后年纪渐长,不能生育之后,宫中才有婴儿啼哭之声。这三位与皇后所出的子女年龄差异巨大,在宫中也非常不受重视。皇后所出的子女,满周岁就封爵。五皇子、四公主和五公主,如今还没有正式名字。

  皇帝对皇后的爱重可见一斑,这是真正陪着他一路披荆斩棘、坐稳皇位、励精图治、放牧天下的贤内助啊。

  皇后啊皇后,她注定是青史留名的贤后。

  此时,众人没有心情去想以后的事,伴随着皇帝一声绝望的哭喊,皇后彻底闭上了眼睛。

  跪在帘外的皇子公主、后妃朝臣同时哭了出来,皇后的确是一代贤后表率啊!臣民亦为她伤心。

  皇帝奔波征战,又疾驰回来,还受了皇后去世这样的打击,立刻高热不退,病体难支。即便这样,皇帝也每日拖着病体,检视皇后的丧礼,骂丧仪不够盛大,骂祈福的高僧大能太少,骂陪葬物规格不够。骂太子哭得不够伤心,骂秦王心有怨怼,骂出嫁的几位公主忘了娘,这是自己亲爹骂自己的儿女,骂过之后,还是血脉至亲,没有影响。

  皇帝还骂朝臣,骂他们哭得不够真心,把几个在丧礼上不够恭谨的官员贬谪;骂藩属国,骂他们举哀的折子中,对皇后的美好德行形容得不够,今年的赏赐不再颁发;骂几个按例举行演武的武将,说他们挟功自傲,不曾为皇后真心举哀。

  总之,皇帝脾气变得暴躁易怒,前朝后宫,人人动辄得咎。

  皇帝对皇后追思甚笃,久久停灵,不让皇后棺椁下葬。丧仪过后,立刻下旨,此生不再立皇后。为皇后白衣素服一年,辍视朝一年,每天只在西角门听政议事,不举行大型典礼。

  太子和诸王、公主为皇后服斩衰三年,太子作为嫡长子,祭礼除服之后,又为皇后白衣冠带数月。

  朝臣也为皇后举哀,周年祭的时候,群臣参加朝会,还是只能穿浅淡色的朝服、乌纱帽、黑角带。直到祭礼两周年之后,朝臣们的衣饰才恢复正常。

  又令光禄寺为皇后举行大斋祭奠,在报恩寺为皇后举行长达百日的法事。

  皇后生前寝宫,正殿改为祭祀其灵位的场所,其他地方陈设不变,一如皇后身前。

  总之,人间一切能留住皇后的渺茫踪迹,对她能表达丝毫追思的活动,皇帝都乐此不疲。

  理所当然,后宫中,也随着皇后之死沉寂下来。众人眼中,日子都是枯燥的、素淡的。

  皇后刚刚过世,德妃不过是在自己宫里嘀咕,是不是能升做贵妃,就被皇帝训斥禁足,如今还没有解禁。即便她的兄长刚刚在第二次北伐中功勋卓著,也没有受到任何奖赏。

  皇后的过世,让皇帝北伐的脚步停止了三年,三年后,皇后的丧仪终于全部结束,皇帝好像终于从爱妻过世的悲痛中醒过神来,重新对朝政爆发出巨大兴趣,准备第三次北伐。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后宫中,皇帝封了德妃和惠妃为贵妃,算是对着两人身后代表的家族的看重,让他们在此次北伐中,更加出力。

  所以,有个好家世真让人羡慕啊,德妃这样屡屡犯错,却能因为娘家屡屡升位。

  珊瑚珠就差一些,兀良哈部慢慢变得不显眼,珊瑚珠能得封贵妃,完全是她个人能力补足了家世的缺憾。

  “爱妃,如今这宫务,只有你来管着了。德妃糊涂,宫务万不能交给她。”皇帝揉着眉心,拉过珊瑚珠的手,让她坐在自己旁边。

  皇帝如今在乾清宫处理朝政,都要宣她陪驾,怪不得外头说,如今惠贵妃才是第一号的宠妃。甚至还有拿珊瑚珠和皇后比较的,说皇帝待她比皇后还好。

  珊瑚珠:我没有得罪你们任何人啊!造谣者死!

  珊瑚珠闻言秀美微蹙,“陛下不是正在筹备再次北伐吗?臣妾还要跟在您身边护卫呢!”

  “管一管宫务,又不耽搁什么。你说说,这宫务,谁能接手?德妃不说,贤妃、丽妃这些年,也没有管事的经验,朕实在不放心她们。”皇帝拍拍珊瑚珠的手,语重心长道:“如今,皇后走了,朕在后宫能倚重的,就只有你了啊。”

  珊瑚珠红了脸庞,谦逊道:“臣妾如何能与娘娘相提并论,陛下过誉了。都说当局者迷,陛下例数高位宫妃,怎么忘了,宫中有个最合适的人选?”

  “哦,何人?”

  “太子妃。”珊瑚珠答得斩钉截铁,“太子妃是宗妇,娘娘不幸芳魂早逝,能接过宗妇责任的,只有太子妃啊。”

  皇帝神色不明得用手拍打自己的膝盖,半响才道:“太子妃是儿媳,终究不好管朕的后宫。”

  “如今后宫一片和睦,太子妃并不需要废多少心。况且,太子妃孝顺能干,是娘娘一手教导出来的儿媳,娘娘生前最为满意。若是由太子妃接手后宫事,名正言顺、事半功倍。”

  皇帝又沉默了一阵,突然开口问道;“你是在替太子说好话?”

  皇帝的语气不辨喜怒,前几日,朝上有御史参秦王礼仪违制,僭越东宫,皇帝贬斥了御史,又赏了秦王,还告诫太子,要兄友弟恭,好好照顾弟弟。

  如今朝中风向都在说,皇帝对文弱的太子并不满意,想要废储,立继承了自己一身勇武的秦王继位。毕竟,不忍兄弟相争,为太子保驾护航的皇后已经走了三年啊!

  听到这话,珊瑚珠却没有立刻跪下请罪,只是笑着撒娇:“陛下说笑了,臣妾帮太子殿下说什么话?臣妾与太子有什么交情。不过是看陛下烦心后宫事,随口出个主意罢了,我又没有儿子。”

  最后一句话说得虽轻,皇帝也听见了。

  皇帝哭笑不得,骂道;“什么都敢说啊!”

  珊瑚珠还是当年那个倔强脾气,直言不讳道;“本来就是啊,我若有个儿子,掺和立储还有道理,如今我身家性命都系于陛下一身,只盼着陛下长命百岁、长乐无忧。”

  皇帝看着珊瑚珠逐渐成熟的面庞,突然长长得叹了口气:“你啊,倒叫朕舍不得。”

  第84章 和亲中原的公主15

  如此,后宫事务交给太子妃管理,事涉皇帝妃嫔的时候,珊瑚珠就帮她出面料理一二。

  这日,珊瑚珠怒气冲冲的进门,却发现皇帝正坐在自己寝宫的正殿,连忙上前行礼。

  “爱妃,怎么如此形态?谁惹你生气了不成?”皇帝笑问,不过三年,皇帝鬓边已经有了白发,与之前两次北伐时健硕昂扬的姿态截然不同,也许,皇帝不止身体逐渐衰老,精神也慢慢垮了下来。不止皇后地下有知,会不会为这样的深情所感动。

  “无事,不过后宫小事,不值得陛下费心。”珊瑚珠走过去,坐在皇帝旁边,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陛下,我不喜欢郭美人,你打发她去冷宫吧。”

  “哦?倒是难得见你和一低阶美人生气。”皇帝好整以暇,郭美人是五皇子的生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