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5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5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所以我不和陛下争啊,我是来辅佐陛下的。我武艺高强,做一小校难道都不行?白邵晨都打不过我,他都能领兵!我也有领兵打仗的经验,绝不会拖陛下的后腿。”

  “军中自古没有没有女子随军出征的。”

  “陛下又骗我,那日宫中演戏,戏台上不就唱了一出佘家军,她们不止女人怪帅,还全家出动呢。”

  皇帝哭笑不得,真是个傻丫头,她到底看没看懂。戏台上的佘家军,原形乃是西北的折家,两百年前,中原与草原战乱不休,君主昏庸,中原势弱,即便如此,汉人也死战不退。折家男丁死绝了,女眷接过帅旗,继续征战。这是给草原人的一出下马威,说明汉家的威武不屈,结果正主只看到了女人能挂帅。

  “那是特例。”皇帝无奈解释。

  “我也是特例。”珊瑚珠不服,她觉得自己够资格成为特例。

  “乖了,好好待在后宫,等朕凯旋。你想要什么,朕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皇帝自觉从来没有对妃子这么温柔耐心过,当然,以往也没有妃子敢和她耍小性子。

  “我就要随军北伐!我要做先锋!”

  “放肆!朕看你是不懂规矩,越发无礼了!”皇帝讲不通道理,就发动了传统技能——不讲道理。

  谁知,珊瑚珠也是有传统技能的。只见她瞬间泪盈双眼,哭道:“你吼我?从小就没人这么吼我!阿爸、阿哥只会宠着我,我要什么都答应的!你也答应过我,要好好待我,不让我受委屈的,结果才一个月,你就吼我?你还答应过不会把我关在后宫,当着我哥哥的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答应的,你出尔反尔!哼!你不讲道理!”

  珊瑚珠一跺脚,哭着跑出了乾清宫。

  麻了!满宫的人都麻了,这,这,这是唱哪一出啊?

  皇帝也愣了,与大内总管面面相觑,疑惑道:“朕不讲道理?朕怎么想不明白呢?”

  总管微微躬身,笑道:“陛下都不明白,老奴更不明白了?”总管倒是听说过,被家里宠坏的女儿,嫁到夫家,也是要耍一耍小脾气的。只是在东宫、在后宫,从未见到过罢了。从这一个月的相处来看,惠妃也不傻啊?这是鲁莽还是另有算计?陛下吃不吃这一套呢?

  别说什么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之类的屁话,以总管自己的理解,天下男人怕老婆、宠小妾的不知凡几,只是陛下以往可不是这样的人。若是惠妃有心算计,陛下却不接招,这位惠妃娘娘,要怎么破这一局呢?

  “朕是宠坏了她!”皇帝一挥袖子,继续批阅奏折,惠妃虽是草原归顺的标志之一,可这件事,即便顺义侯当面理论,说起来也是自己占理。

  总管好奇得等着,不知惠妃要耍什么争风吃醋的手段,结果只过了两刻钟,谜底就揭晓了:皇后宫中派人来请。

  皇后的大宫女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禀告:“惠妃娘娘哭着跑到娘娘宫中,跪求娘娘做主。说……说……说陛下说话不算话,是个……是个负心人,求娘娘做主!”

  傻了!

  回话的大宫女额头紧紧贴着地砖,只当自己是个木头;见多识广的大内总管也微张着嘴巴,一脸呆滞,嗨,到他这个地位,能有这样的表情,已经是失态啦。反应最大的还是皇帝,微愣的功夫,朱笔掉在奏折上,染红了一片。

  大总管连忙上前,拿柔软宣纸点涂擦拭,庆幸道:“陛下,这是请安折子。”意思是没有大碍。

  皇帝现在哪儿还有心情管什么折子,哭笑不得的重复道:“她哭求皇后做主?”

  “是。”大宫女的声音闷闷得传来。

  皇帝好奇心大起,他还是头一回听说,宫妃在他这儿受了训斥,不想方设法讨好他、静思己过,反而去找皇后做主的。

  多新鲜啊,小妾不讨好夫主,反而去讨好主母?

  少就稀奇,稀奇就令人想探究,皇帝一推折子,笑道:“走,去坤宁宫。”

  坤宁宫中,皇后笑得无奈,别说皇帝头一回见,安慰在皇帝那受委屈的妃妾,她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啊。以往宫妃若受了训诫,自己就觉得无颜见人,必要告病一段日子不来请安。她总是好脾气允准,不和她们计较。还要帮着皇帝敲打几局,让她们知道眉眼高低。

  惠妃不走寻常路,在皇后宫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不是那种梨花带雨的撒娇,哭得鼻涕都出来了。

  真心实意的在哭。

  皇后揉揉额头,她这么安慰过的,只有几个女儿啊。当日说她和永安一个年纪,真是一语成谶。

  听宫女禀告,皇帝起驾朝这边来了,皇后笑道;“快去梳洗、梳洗,拿鸡蛋在眼睛上滚一滚,瞧瞧,都哭肿了,让陛下见了,岂不怪罪。”

  珊瑚珠难以置信:“他还敢怪我?明明是他不讲信用!”

  皇后觉得她是在调和女儿和驸马,哭笑不得哄道:“是,是,他不讲信用。瞧你,脸都花了,这可不漂亮了。”

  珊瑚珠紧张得摸摸自己的脸,感觉脸皮一阵紧绷,着急道:“我去洗脸。”

  珊瑚珠刚转到后殿,皇帝就大踏步进来,左右望望,笑道;“不是说惠妃在你宫中哭诉,人呢?”

  皇后起身行礼,被皇帝一把扶住,又从宫人手中接过茶盏递给皇帝,嗔怪道:“陛下还要追到我宫里来欺负人啊?”

  皇帝挑眉,“皇后这是被她收买啦?小丫头真是恶人先告状!”

  皇后忍俊不禁,“陛下是没瞧见,惠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陛下说话不算数,不疼她了,她从小到大没受过这样的委屈,要我给她做主呢!”

  皇帝莞尔,“你打算怎么给她做主?”

  “当然是问清楚她求什么啦?不过我瞧惠妃这理直气壮的模样,肯定是陛下没理,我是站在她这边的。”

  “你们倒是姐妹和睦,把朕撇在一边。”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情,又恰恰踩到皇帝后妃和睦的心坎上,真是——真是叫人舒坦。如同婆婆不帮着儿子反而向着儿媳,这种反差,总是让人忍不住探究。

  “你都不知道她求的什么!”皇帝气道:“她请旨要做北伐先锋,你听听这像话吗?”

  皇后想了想,回答道:“未尝不可。”

  皇帝瞪大了眼睛,伸手摸摸皇后的头:“真让惠妃灌**汤啦?”

  皇后没好气地拉下皇帝的手,摆事实讲道理:“自从陛下决议北伐,妾常忧心忡忡。陛下如今也快是知天命的人啦,再上战场,着实辛苦。可妾又知这是陛下心心念念的国之大计,不敢阻拦。如今可好,惠妃出自草原,熟谙地形、气候、风土、人情,定能照顾好陛下。至于先锋之言,陛下带她去了,酌情任用便是。”

  “且听闻,草原人,无论男女,人人都能弯弓射箭,个个上马便是骑兵。若能有这样一位知己知彼的小校在侧,陛下可能从中得一二启发,训练我大夏骑兵也好啊。更妙的是她是女子,总要细心些,有她照顾陛下,妾也安心。”皇后拍拍丈夫的手:“宫中不缺她一个妃妾,陛下身边却缺一个能例外照应的人啊。”

  听到皇后改了自称,皇帝就知道她实在认真谏言,皇帝挑眉:“皇后就这么信这小丫头?”

  “惠妃可是能和陛下打平手的啊。”皇后直言。

  皇帝拒不承认:“胡言~明明是朕手下留情。”

  皇后笑而不语,那日比武,有眼睛的都能看见,皇帝并没有真的赢过惠妃。惠妃倒退那几步,不过是中场停顿,可朝臣们多聪明啊,不在皇帝占上风的时候赶紧把结果定死,难道真让一个黄毛丫头赢皇帝吗?

  惠妃也是机灵,知道自己能伤臣子,能赢皇子,却不能赢皇帝,顺着台阶就下来了。皇后最喜欢的,是顺义侯世子说送妹妹入宫的时候,人人都察言观色看皇帝的脸色,只有惠妃在观察自己。这就是尊重。

  皇后自己一人就为皇帝诞下四儿三女,别说一个惠妃,就是满宫人加起来,也不能动摇皇后的地位。只是皇后对宫妃不分场合的吃醋,也是头疼的。此处点名德妃。德妃乃是忠武王之妹,老忠武王陪着太祖打天下,功勋卓著,现任忠武王从东宫时就为陛下保驾护航,立下无数战功。所以,德妃才能入东宫就是良娣。

  可是,德妃这个人啊,当真一言难尽。这样的家世、这样的资历,如今还只是德妃,可见她的为人处世有多糟糕。这些年,她没有诞育子嗣,就拢了自己宫里一个宫女,生下了老五。宫女怀孕的时候,那草木皆兵的阵仗,生怕自己害了皇子。等孩子生下来,又不理会生母,只把老五捏在手里。

  蠢得皇后不知如何评价,皇子皇女皆由她所出,难道是她有意控制吗?能控制的,只有陛下。陛下给德妃一个孩子,她却不知进退。皇后只能给老五的生母封了美人,让她名正言顺住在德妃宫里。

  因为她的不合时宜,皇帝都没有按照之前的计划,把孩子记在德妃名下。听闻前朝,忠武王因此向陛下请罪几次,直言自己没有教好妹妹。

  和德妃比起来,惠妃就让人愉悦了。不管心里怎么样,为人处世,让人如沐春风、不设防备。

  第82章 和亲中原的公主13

  此次北伐,皇帝为主帅,昌国公为左路军元帅,二皇子作为女婿,跟着老岳丈去战场历练。辅国公为右路军元帅,兀良哈部大军就在辅国公麾下。还有一部精锐部队,由向导和最勇猛的壮士组成,作为先锋营,直接归属皇帝统辖。

  是的,在此次出征中,并没有珊瑚珠的姓名。

  珊瑚珠没有被委任官职品级,只是在中军帅帐照顾皇帝。

  珊瑚珠也不气馁,都上了战场,还怕没机会吗?

  北伐大军五月出征,到了草原已经七月。草原路途难辨,对北伐军而言,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正确路。君不闻“李广难封”,识途真的是茫茫草原上最重要的技能。

  “谁能找到达延汗的踪迹?”皇帝端坐主位,问诸位将军。

  与达延汗部的交战初期顺利,但他们一触即走,再也找不到踪迹。皇帝已经前后派出了十一路斥候,三次先锋军,都没有找到达延汗主力部队的踪影。

  帅帐中一片沉默,在座诸人谁不是战功赫赫,可是中原的攻城略地和草原的战争,很不一样。达延汗终究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早上起床,士兵都不敢握枪杆,听闻再过一月,手握在枪杆上,打完仗之后,手和枪杆直接黏在一起,放下兵器连带扯下皮肉来。

  各种方案都试过了,就是找不到。

  草原人也很狡猾的,打不过就跑。达延汗和皇帝的北伐军接战几次,发现不能力敌,立刻拆了王庭,带领部族迁移。茫茫草原,即便有兀良哈部的帮助,北伐军也很难找到王庭踪迹。

  珊瑚珠此时穿着轻甲,站在皇帝右边,双眼亮晶晶的看着皇帝。皇帝沉吟良久,才问,“孛儿只斤氏,你有话说?”

  帖木儿条件反射想要答话,抬头才发现皇帝看的不是他,而是他妹妹。

  “陛下,我能找到达延汗。请陛下给我一千人,让我做先锋,为陛下开路。”珊瑚珠出列抱拳请战。

  皇帝问:“你做你哥哥的副手,一同出发,如何?”

  珊瑚珠摇头,“一条蛇只能有一个头,若是有两个人做主,总是要商议探讨,战机转瞬即逝。有时,我也不能讲明白道理,只是感觉,觉得他就在那里,我的感觉,从为错过。”

  皇帝也是上过战场的,知道有人天生就为战场而生,有时这样的直觉,甚至比刻苦训练出的战法都有用。可是……皇帝还是拿不定主意。

  二皇子看皇帝有答应的意思,忍不住出列道;“陛下,征战大事,不可儿戏。”

  皇帝正在想,要让珊瑚珠出战吗?她从一开始就闹着要上战场,肯定对自己颇有信心。既然如此:“朕给你一千人,都是你的族人,若是找到达延汗的踪迹,速速回来禀告。”

  “是。”珊瑚珠利落应下。

  终于等到机会,珊瑚珠出营清点人马,第二天天不亮,就离开了帅帐。

  她对路途有天然的直觉,能通过天上的星辰和外人看来一样的草场,辨别路途。

  珊瑚珠沿着河床走,草原上的河大多都是季节性河流,此时已经没有河水,疯长了一夏天的绿草枯萎,甚至能把夏季几丈宽的河流完全掩盖。若是在这里跑马,很容易被枯草遮挡视线,一脚踏空,跌进河床。

  但珊瑚珠不会,她沿着河床慢慢往草原深处走,走了十天,终于在一处小海子,发现了埋在底下岸边的兽骨。这是有人经过的痕迹!

  越往下走,军队行进的痕迹越重,珊瑚珠派斥候回去禀告,自己带着队伍继续追踪,一路上留下记号。

  旷野上,明月高悬,朔风呜咽,珊瑚珠带人埋伏在草丛里。不远处有篝火温暖的气息在跳动,离得太远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在篝火旁的王旗是做不得假的。

  珊瑚珠静静等待着,突然,月光下有星星点点的白色飘落,珊瑚珠伸手一接,下雪了啊。

  篝火旁也鼓噪起来,人们纷纷喊着下雪了,安全了,可以多留几天了。草原下雪,进一步掩盖行路痕迹,没有草原生活经验的汉人,更找不到他们了。

  珊瑚珠哈口气,用力搓搓自己露在外面的手指,把帽子上垂下来的护耳系得更紧些,再把自己的袍子裹得更紧些。他们离敌人太近,不能生火,不能吃热食,这个天气,吃冷食,可真不是人干的事情啊。

  珊瑚珠就这样埋伏在雪原里,期待着大军能早日到达。

  也许是珊瑚珠运气不好,也许是长生天庇佑达延汗部,几天之后,大雪初霁,达延汗部的人开始拆除帐篷、收拾行礼、装好牛车,准备迁徙了。

  而应该赶上来的大军还影子都没有。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若是不打,这些人走远了,可不一定能再次找到踪迹。若是打,自己一千人,对面望过去帐篷乌压压一片,少说一万人。人数过千、无际无边。一千对一万,这是名将都不敢轻易动手的局面,更何况初出茅庐的珊瑚珠。

  对面,骑兵在前面开道,载满财产的马车和贵人们被保护在中间,后面是奴隶们赶着牛马和羊群。

  正是此时。

  战机已至。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牲口群,突然躁动起来,有一匹马的尾巴被点燃了,冲着中间的大部队冲过去。无数匹牛马羊被点燃,在“哟吼吼……”的吆喝声中,在甩鞭的破空声中,被石子和吆喝声驱赶,冲着中间而去。

  燃烧的牲畜群顿时冲散了中间的大部队,前方骑兵发现后,立刻掉转马头,前来支援。

  大雪,枯草,不知道哪一步能踏实,哪一步是坑洞,这样的雪地是不能跑马的,骑兵也只能按照踏出的道路回来。

  珊瑚珠让人把烧死、砍杀的牲畜堆起来,垒成障碍物,躲在后面射箭,绝不上前近战。

  突然被袭击有一段时间的慌乱,一部分骑兵护着中间的贵人先撤走,剩下的人驱赶着牲畜和奴隶作为先锋,反方向朝着珊瑚珠的这边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