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05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05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但进了安宁的房间,郡主又反口劝她:“家里又不缺你做官这点儿俸禄,能辞就辞了吧。要是不敢和娘娘开口,我去说,我与娘娘打交道几十年,自诩有些脸面。你瞧瞧,才遇那么大的事,又要强打精神去上值,心疼死娘了。”

  “皇后娘娘也心疼我,让我回家歇着,是我自己不愿意的。娘,你放心,谢家小儿不是伏法了吗?”结案了安宁才重新当值的,自觉没有母亲说的这样危险。

  “谢侯府还好端端立在那里呢!”郡主还是不放心,觑着女儿的脸色,试探道:“我听外头瞎说,这次太子妃和离出家,有你的手笔在里头。”

  安宁点头:“不是瞎说,是我发现太子妃不对劲,告知皇后娘娘的。”

  郡主倒吸一口凉气,也就是说,是安宁告发,才有谢侧妃暴毙、太子禁足、太子妃出家。天爷啊!郡主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个这么厉害的闺女。郡主狠狠给她胳膊上来了一巴掌:“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和我商量。”

  安宁奇怪看她一眼,“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

  “呸呸呸!失什么失!”郡主凑近,一副做贼的样子,话都是气音儿:“你掺和什么?实在看不过,私下提醒徐国公府一声就是。难不成,你把太子妃弄走了,还能自己当!”

  郡主的想法很正统,安宁这么做吃力不讨好,交好的是和离的太子妃,得罪的是太子,甚至得罪帝后。图什么啊?

  “我就是看不惯太子手段龌龊,忘机道长又做错了什么!”

  郡主提醒,“现在外头都传你在中间使了力气,名声可不好听。”

  安宁满不在乎,“名声不传出去,世人又怎知我的才干?娘放心吧,我这次就是机缘巧合,我也不能天天盯着旁人的后院瞧啊!真是碰巧了。”

  郡主狐疑得看看女儿,若是以往,她说这话,郡主是信的。但如今,郡主怀疑自己女儿没有那么单纯。郡主自己虽平庸些,但身份在这里摆着,能与她打交道的朝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她自己不是闻一知十的人物,却也见多了,知道能人长什么样的。

  “你说是就是吧,你自个儿记得,下次有事要和家里商量。你娘虽然无用,好歹是个郡主,也能护你一护。”

  安宁扑过去,抱着郡主的胳膊撒娇:“娘,你最好了,以后我就靠娘照应。出门谁敢找我的茬儿,我就报娘的名字。”

  郡主戳了戳她的额头,知道她在转移话题,也不深究,笑骂一声:“滑头!”

  郡主吩咐丫鬟给安宁备好宵夜和安神汤,才施施然离开。

  安宁坐到书桌前,泡了一壶养生茶。她跟着皇后娘娘学,书桌也换了一张大的,上面摆满了书籍字画。

  安宁展开一张白纸,用镇纸压住,挥退了丫鬟,自己慢慢磨墨,一边磨一边整理思绪,然后提笔蘸墨,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太子已失帝心。”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陛下对太子的耐心终于耗尽了,也许,皇后娘娘的耐心早就告罄,只是,皇后只有太子一个儿子。越贵妃育有三位成年皇子,早就虎视眈眈。就像太子的反抗,只能从内宅出手,不敢太激烈,怕把皇位拱手庶出一脉。皇后的规训教导也不能太激烈,如今还没有人能顶上太子的角色。

  “公主能否参政?”

  安宁又写下这一句。上辈子圣太后威风赫赫,反对她的人却络绎不绝,不是她执政有缺、能力不足,而是她只有一个儿子。所以皇帝那虎头蛇尾的新政才开展的轰轰烈烈,儿子不能反对母亲,孙子难道能反抗父亲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两辈子,玩的都是同一套东西。

  但是,这辈子不一样了,长平公主还活着。若是太子废了,公主也是皇后都血脉啊。皇后不可能放弃权力,那公主作为继承人也是名正言顺。

  “我该推动这样的名正言顺。”

  安宁在“名正言顺”下面划了一笔。如今已有女官充任皇后智囊,担任实际上的“天子近臣”,可始终没有人名正言顺的走入朝堂。

  “那就从我开始吧。”

  安宁写下这一句。以我为先例,后面的女子想要入朝,不用援引古代贤能能干的女子,只需拿我做例子,说一句:“循例授官”。

  安宁静静想着,纸上墨迹干透。她从墙角的架子上拿出小铜盆,从抽屉里摸出火折子,吹亮,点燃,一张张写满字迹的墨稿被火焰舔舐,慢慢化为灰烬。

  第159章 重生在夫君位极人臣前13

  安宁怀揣手炉,身着披风,走在宫中回廊上。身后有一队宫女,捧着托盘,托盘上是高高摞起的文书。

  她走过的地方,宫人、內侍,一一低头见礼,口称“大人”,就像秋日里成熟后自然垂下头的麦穗。安宁渐渐的看到更多人的头顶,渐渐对皇后都心境也能体会一二了。

  走到院中分路处,安宁看到院子里摆满了金灿灿的秋菊,又是一年秋啊!距离奇遇已经三年了,安宁在天后身边学习了将近三年,时光当真如流水。

  安宁到了内阁,把皇后朱批过的折子分下去,作为皇后身边近臣,即便是内阁诸位大员,对她也很客气,微笑、点头、一个手势,种种小动作,每一个都是对她的示好。

  回去的路上,有宫女来请,道长平公主相邀。

  安宁估摸着时辰,让跟着的小宫女去给女官告假,自己先往公主那里去了一趟。

  公主正在殿中招待自己的嫂嫂。之前太子又进行了一次纷杂、吵嚷的选妃,这次择定的太子妃是礼部尚书之孙女。陛下私下这是这样对进谏的几位重臣说的,“你们总说勋贵家的女儿傲气,不能与太子举案齐眉,这次就挑书香之家,盼着能好好规劝太子。”

  规劝,不是辅佐,不经意间,陛下对太子的态度,已经透露出来。

  而新任太子妃李氏,是公主之前的伴读。选她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她在陪伴公主读书的时候,时常规劝公主,为人知礼、谨慎。

  现在,李氏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来规劝公主。

  “臣见过太子妃,见过公主。”安宁行臣下礼。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氏坐在上首,着急得身体向前倾,示意宫人赶紧把安宁扶起来,但屁股始终稳稳坐在椅子上。太子妃要有太子妃的威严和尊贵,要表示了对皇后身边人的看重,却不能堕了自己的身份。

  “是啊,阿宁,都不是外人,且坐吧。”公主也很和气,随手递了一盘点心过去,“忙了一上午,先垫垫吧。”

  公主知道安宁的起居习惯,这个时候,她是需要吃些小点心的。若是按照宫中定时吃饭的规矩,实在不能支撑那么大的工作量。

  安宁谢过,和太子妃道恼,小口小口吃起了桂花糕。今秋刚打的桂花做的,甜蜜蜜,芳香扑鼻。

  “阿宁过来,可是母后那边有吩咐?”李氏笑问。

  安宁快速嚼了几口,一口咽下,一副为了答尊者话,非常努力的样子:“回太子妃,并没有。皇后娘娘还在批复折子,臣来是为公主送之前的功课。”

  “哦,原来如此。”李氏和安宁还做过几个月的同事,不好在她吃东西的时候频繁发问,惹得她一次又一次紧张吞咽回话。因此,李氏只能问公主:“长平,什么功课啊?”

  “习字的功课。嫂子知道,我拜了翰林院的王学士做老师,他的书法当世一绝,日后恐怕也是能入青史的人物。我每日的功课都会送给老师批阅,安宁来往外朝挺多,我就托她顺便带回来了。”

  哦,王学士啊,在翰林院当了一辈子的老学士。在文坛、书法界的确很有名望,但于朝堂而言并不算有建树。

  李氏又聊了几句,公主始终态度平和,不疾不徐,安宁一直都在吃点心,仿佛在皇后身边饿着了一样。

  李氏知道她们有话要说,见她们始终没有开口邀请自己留下,也不愿做这个扫兴人,干脆结束了今天的拜访。

  公主和安宁都起身相送,太子妃,是日后的国母,当得起这样的礼节。

  等人走了,安宁就不碰桂花糕了,端起茶盏慢悠悠呷口茶。

  “唉,嫂子也是,和我磨有什么用,当去劝兄长啊,再不济,去母后跟前尽孝也好。”公主揉着眉心,没骨头似的靠着椅背,几乎要缩下去。

  “恐怕就是劝不住太子,又不敢劝娘娘,才泡在你这里。”至于皇帝,那不是寻常人能见的,皇帝的头疾越发严重,也就每逢节庆、大典的时候露面,有时封疆大吏来京述职,能得见皇帝一面,就是对他政绩的最大褒扬。

  “唉……”公主又叹一声。如今,东宫之中,太子学着皇帝陛下神隐,外人寻常也难见到,问就说在闭门读书,也不知读的什么书。原东宫侧妃高氏被吓住了,一心效仿先太子妃,也刚一提出来出家,就被暴怒的太子狠狠责骂一顿,不敢再提,却在自己的院子里修起了小佛堂,日日上香礼佛,听说衣着也渐渐素淡起来,起居坐卧都朝着出家人靠拢。

  乍闻此事,安宁表示理解,枕边人突然从人变成鬼,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再娶的太子妃李氏和侧妃王氏,倒是没有阴影,中规中矩当着皇家妇。

  安宁看公主一脸生无可恋,笑道:“公主,可别叹气了,今日的功课,臣的确带了。”

  安宁示意身后宫女把托盘奉上,面上的是公主的书**课,王学士在上面画满了圈点,又有自己的写的范例字体。安宁被太子妃问的时候很安稳,因为真的有书法作业。

  可书法作业之下,全是皇后给公主布置的课业。

  公主接过,一份份翻看皇后的朱批,遇到不懂的地方,又问安宁。每一个问题,安宁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上回的功课,我也做了。一事不烦二主,阿宁帮我带给母后吧。”公主看完了上一轮的批复,又把这一轮的功课交给皇后审阅。

  “听说工部要修之前大水冲垮的城墙,秦师傅正想方设法和刘师傅要银子呢。”如今数得上名号的重臣,都是太子和公主的老师,其他庶出皇子都没这个待遇。

  “是啊,刘尚书死死捂着国库,只说缺钱,让秦尚书自己想办法。”

  公主捂嘴笑,“铁公鸡嘛~秦师傅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哪儿有办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秦尚书还能卖黄金屋换钱嘛~”安宁也跟着打趣,其实不过是京城一小段城墙,迟些修也不打紧。金秋冷得早,北方草原人已有南下的迹象,必须把军费留出来。南方今年旱涝并行,百姓受灾严重,秋粮税赋不能按时缴纳。朝廷用钱的地方又那么多,刘尚书这个户部尚书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家当的紧巴巴的。

  “我这儿倒是有个主意。”公主沉吟了一会儿。

  安宁主动说:“我跑腿,请秦师傅过来一趟。”

  “不用,不用,明天就有秦师傅的课,到时候再说,看能不能借机讨价还价,少抄两遍功课。”公主调皮一眨眼。

  安宁捧场道:“秦师傅治学严谨出了名的,当年连太子都敢打手心,估计没戏。”

  “成不成的,试试又没损失。”公主笑着一摆手,重新坐直了身体,招呼安宁,“这个桂花糕还是用你给的方子做的,怎么样?合胃口吗?”

  “嗯,不太甜,挺好吃。”

  公主又咯咯笑了起来,“果然如你所说,对甜食的最高评价就是不甜。”

  安宁带着公主的关怀和功课,去向皇后做回复,心中也颇多感慨。三年前,她在自己的书房列着未来的打算,虽千万人吾往矣、单刀赴会、孤胆英雄、苦心孤诣……总之,心里是把自己当成悲情英雄,以为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把公主推上那条路。

  现实是,公主并不需要太多外界的推动,她是皇后的女儿,与母亲一脉相承,又见识了身边人一步步走向朝堂,根本不排斥做个掌权人。自她记事以来,就是皇后理政,她对女子处理朝政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什么事情是女子不能做,必须男子做的。

  公主对朝政也有自己的理解,看皇后满意的表情就知道,皇后对公主的看重越来越深。

  安宁也很满意,皇后有了继承人,真正继承自己施政理念、施政纲领的继承人,最妙还是个女子。对自己这样因亲近而入仕的人而言,真是十全十美的事情。

  安宁把公主的功课带给皇后,皇后脸上果然又露出了微笑。安宁趁机道:“娘娘,臣在您身边历练了几年,收获良多,私心想着,也该去外头见见风雨了。”

  “嗯?见不得我这老婆子,想要朝外头飞了?”皇后挑眉,非常感兴趣。

  “娘娘又打趣臣,若是可以,臣恨不得天天粘着娘娘,多学一些。娘娘的智慧天一样广、海一样深,哪里是区区几年能学完的。”安宁神态夸张,“可是啊,雏鸟总要离巢,受了娘娘许多庇佑,总要为娘娘分忧才行啊。”

  皇后被逗乐了,知道安宁在插科打诨,可心里是高兴的,问道:“琢磨出什么路子来了?”

  安宁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告示,这是礼部今年科考的公告,除了进士常科以外,今年还有明法科、明算科、明邦经国科、弘文博学科之类特科。

  皇后的指甲在明法科上面掐出一个指印,问安宁:“打算考什么?”

  “臣一直对大理寺的公务感兴趣,斗胆一试明法科。”

  皇后手指在公告上弹了弹,“还是没想通当年对谢家的判罚呢。”

  安宁行礼,“圣明无过娘娘。”

  皇后把公告折起来,放在安宁的手上,只给她两个字的指示:“去吧。”

  第160章 重生在夫君位极人臣前14

  这一年的明法科,头名是南隆侯的幼女,衡阳郡主的掌珠,萧安宁。

  萧安宁,这个名字终于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比一品夫人、比国夫人、比郡主之女、比侯爷之女都耀眼。

  萧安宁按制授大理寺评事,从八品,着青色的衣衫。

  大理寺卿也是熟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常在宴席上碰见,安宁也要行礼称呼一声世叔。

  世叔现在很头疼!大理寺卿摸着自己的脑门,感觉头发又往上移了半寸,吩咐主管折狱的少卿道:“新来的才俊,就分到你这边去吧。”

  少卿头也开始疼了,“大人,我这边都是死囚犯人,腌臜的很,且都是纷繁小事,不能历练人才,还是蒙少卿那里更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