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04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04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娘的乖乖,有没有受伤,娘带太医来了。”郡主小心翼翼打量女儿,生怕她有个什么不好。

  “没事,一些擦伤。”安宁很镇定,把手伸出来,任由太医把脉。

  太医摸完左手摸右手,郡主把手里的帕子凝成麻花儿。半响,太医才道:“无碍,安心修养便可。”

  郡主收到太医的眼神,立刻做惊喜状:“阿弥陀佛,我儿吉人自有天相。”

  佛号一出,陪着郡主来的几位坤道脸色都不太好看。

  郡主借口要找太医讨几位珍贵药材,退出房间。到了院子里,太医才小声道:“姑娘身上有撞伤、擦伤,这些外伤由医女验看、擦药即可。难处在旁的地方,一是巨力击打之下,可能伤到头,出现头晕、恶心之类症状,不可随意移动,静养为上。二是受惊严重。郡主,您见多识广,非是臣危言耸听,世上也有惊惧而亡一说。”

  郡主的脸立刻沉下来,顾忌到女儿就在屋内,没有高声喧哗,只压低声音道:“太医费心,不论什么珍贵药材,不论什么名医名士,太医但凡提出来,我必寻来,只要能治好我儿。”

  “敢不尽心?”太医一拱手,先下去配安神药。

  “娘的乖乖,你放心,那些大胆狂徒已经被收押进京兆府了。娘派人盯着呢,肯定给你给交待。你安心歇着,万事有娘呢!”郡主嘴里没有半句指责的话,小心翼翼安慰女儿。

  安宁点头,“娘,我没事儿。”

  “嗯嗯,娘就知道你最勇敢了,没事儿,没事儿。”郡主连连点头,一副你说什么我都不反驳的样子。

  安宁也不多说,她真觉得自己你没事儿,不就是一次刺杀嘛,多大点儿事!

  很快,从家里带来的仆人就端了汤药过来,安宁接过试了试温度,一口而尽。

  郡主亲自接过空碗,赞叹:“乖乖真是长大了,再不怕喝苦药。你且忍忍,娘给你带了雕花梅子,待会儿含一粒在嘴里,保证就不苦了。”

  一碗热热的汤药下肚,药效慢慢发挥,安宁才恍然自己之前是紧绷的。安宁刻意放松身体,让自己不再保持防御、警惕的状态,效果不是很明显。安宁只得说话转移注意力,问:“彩蝶怎么样了?车夫和护卫呢?”

  “那丫头好着呢,只受了轻伤,咱家不是刻薄人,她也在天福宫里养着呢。”

  “车夫和护卫是不是死了?”安宁追问。

  “没有!没有!车夫胳膊上拉了个大口子,陆铁身上也有好几处外伤,请医士去瞧了,真养着呢。”

  安宁听明白了,“萧白没了?”

  郡主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了。郡主竭力不让女儿接触生死之事,可女儿聪慧,一眼就看穿了。

  “厚赏吧。除了府里原本那份,我再加一份,他家里妻儿我也妥善照顾。妻子愿意守节,给她份内院的差事,再嫁不要带走萧白的家产,我另给她一份嫁妆。萧白的家产都留给他的儿女,儿女若是能干,日后放良,安排差事。”安宁做出安排,才反应过来此时不该自己发号司令,补充问一句“娘,你看可以吗?”

  “可,可,乖乖决断的好,娘都听你的。”郡主看安宁眼皮搭拢,有些累了,自己坐到床边,让女儿靠在自己身上,“乖乖,累了就睡一觉,睡醒什么都好了。”

  “嗯。”安宁闻到一股馥郁芳香之气,这是娘身上的味道啊,很多年没闻到过了,梦里都很少梦见娘。

  慢慢的,安宁身体彻底放松下来,躺在郡主怀里,真的睡着了。

  郡主小心把安宁放在床上,不再掩饰自己的愤怒,急匆匆回京去了。

  萧安宁京郊遇袭,立刻在京中掀起巨浪。安宁是代表帝后去探望的,众人把这当成太子妃和离出家的后续、余波,乱哄哄往宫里冲想做第二个太子妃的人家都安静下来,等着看事态发展。

  刑部、大理寺各出一人,指导京兆府尽快破案。

  又有许多人家被卷入此事,去职流放的官员不在少数,更多无官无爵人士被牵连下狱、砍头抄家。

  作为中心人物,安宁这边反而平和异常。安宁知道自己被吓住了,身体和心里都有伤,日日按时吃药,遵医嘱行事,太医让她多晒晒太阳,安宁就不害怕晒黑,请忘机道长教自己习武。

  “身子再往下压一点儿,双手平举,嗯,不怕,抖是正常的。”树荫下,忘机道长调整安宁的姿势,让她马步扎得更稳些。

  片刻之后,忘机道长看看线香,“可以了,时间差不多了。”

  安宁还保持着姿势,道长劝道:“练武非一日之功,不能操之过急,歇歇吧,一直练效果也不好。”

  安宁苦笑,“不是我坚持……腿动不了了!”

  道长忍笑,过去扶着她,让她慢慢把腿收回来。

  安宁一瘸一拐挪到石桌旁坐下,揉着大腿道:“道长,我准备练一练袖中剑、峨眉刺一类,没有武器,簪子也能派上用场。徐国公府有女武师、女护卫推荐给吗不?”

  “有,我写信给父亲,让他从北疆寻摸一批女护卫给你。”道长劝道:“其实,我们遇刺的可能性并不大,有护卫保护就好,自己不必这么辛苦练武。”

  “道长真这样想,为何天天勤练不辍?”安宁反问。

  “我不一样……”道长叹息。

  “都一样的。”安宁也跟着叹息,“我知道轻重,没指望自己这吃不得苦的性子能练成高手,只想再遇危难,能有一击之力,脱到护卫到来。能跑得快些、力气大些,不至于抖成筛糠。”

  道长轻轻勾起唇角,露出含蓄的笑意。

  京城,西城区低阶官员聚居的廉居房中。

  “玉峰,玉峰,这可怎么办啊?”一个穿青袍的人在屋里转圈,嘴里不停念叨。

  “什么怎么办?与我们何干?我们只是普普通通与谢侯府交往的人,关系疏远,不过点头之交。京兆府查案也要找证据,我等有官位在身,不是那些能拖出去随意拷问的仆从。”曹玉峰提醒同僚,“自己稳得住才最要紧。”

  “玉峰说的是,是我着急了。”青衣官人落座喝茶,话是这样说,端茶碗的手还是有些发抖。

  曹玉峰看了看着廉租房,如今是他一个人占据着一整个小院,他本计划着搬出去,重新置办宅子。有了上辈子的教训,曹玉峰也不敢索贿、侵占,唉,这辈子只是翰林官,出了名的清水衙门,又哪里有索贿的地方。

  老家族人、儒商资助的钱财,并不足以在京城大手大脚。没钱的滋味可真不好受,曹玉峰上辈子被杀,一直觉得是族人连累自己,如今才看清,自己也受族人供养良多。

  “玉峰,我还是自请外放吧。”突然,那位青衣官人长叹一声开口。

  “能做京官,何必做外官?”曹玉峰蹙眉,这是他提前结交的能臣,上辈子他可是一直在京中熬资历,得帝后青眼,扶摇直上。

  “我没这个本事,心性修炼不到家。京中大事,动辄伤筋动骨,不是我这等低阶小官能参与的。还是外放吧,做几任亲民官,为百姓做些实事,不负我等读书的抱负。”青衣官人向北拱手,那是皇城帝王所在之处。

  “正林,你可想好了?出去容易回来难。”曹玉峰再次提醒。

  “这不还有你吗?你才干出众、本事一流,我日后若想调任回京,少不得请你帮忙啊。”青衣官人打趣道,仿佛已经预见了未来他们再次携手。

  “当真不再想想?风波马上过去,若是为了避祸,不必外任的。”曹玉峰认不得未来的内阁大员。

  耿正林苦笑:“我本事不济,还是不掺和了。”

  “人各有志,正林你想做什么只管去做,我在京中会常与你通信,至少让你知道京中大事,不必等着邸报上的过时消息。”见实在劝不住,曹玉峰反应很快,不管什么让耿正林改了主意,但与他交好的大方向不能变。

  “哈哈哈,苟富贵,勿相忘。”耿振林拱手,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在太子和皇后决出胜负之前,不要回京趟浑水。是的,他对这些风波后的真相,有自己的判断。

  如今京城消息纷杂,很多大事要事发生,但为官、为人,必须能抓住最主要的事情。

  太子妃和离出家,是最耸动的新闻。其中涉及太子偏宠谢侧妃,谢侧妃被暴毙等等流言大行其道。衡阳郡主之女遇刺,她可是代表帝后去探望先太子妃的。还有徐国公上书今年天气寒冷,草原人提前南下打草谷,是不是变相为女儿撑腰。朝中有两位尚书请辞,朝堂局势越发晦暗。

  每一件都是能引发天下动荡的消息。桩桩件件看似纷杂,但其中是有一个线头能串联起来的,最主要的、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耿正林有自己的判断!最大的矛盾是帝后不满意太子这个继承人,是皇后与太子的权利之争。

  耿正林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事涉皇家辛密,不是他这等微末小官能参与的。还有曹玉峰,玉峰兄啊,刚刚相交,只觉得他与自己脾性相投,他说的许多话如从自己心中涌现一般,是难得的知己。交往越深,越觉得他难以捉摸,这不是至交好友相处的状态。

  耿正林最后看了一眼曹玉峰,心想,我不该在京城荒废光阴。

  第158章 重生在夫君位极人臣前12

  遇刺后第四天,安宁就回宫当差了。

  “没必要这赶,歇息好了再来。”皇后娘娘反而担心她强撑,安慰她可以多休息几天。这京城娇生惯养的贵女,被猫抓了都能养半个月。

  “才在娘娘跟前儿几天,娘娘就嫌我不成?”安宁玩笑,口气很坚定:“忘机道长着人来得很快,并未受什么伤。”

  皇后无奈一笑,“随你们吧。”

  这个“你们”就很灵性,刚刚皇后带着安宁去拜见过皇帝陛下,安宁详细描述了这次代帝后探望忘机道长,忘机道长已然开悟,不仅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因此心境圆满,有得道的迹象。

  陛下很满意,他心里知道这事儿是太子做得不对,但陛下这些年被头疼病困扰,皇后能干强势,底下的皇子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太子小时候看着很好,机灵聪慧、孝顺懂事,读书也很受先生们夸赞,只是到了朝堂上,就抡不转。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接连发生,陛下开始还用心教导,可太子总不能领会。

  陛下反而领会了:天子不是教出来的。

  陛下捂着发疼的脑袋,想不明白太子的脑回路。徐国公府是太子的倚仗啊!就因他能力不足,陛下当年才再次选择徐国公府联姻,死死把徐国公府绑在东宫的战车上。太子的头疾比陛下的还严重吗?怎么想的!

  现在,太子眼看着不能承继江山大统,下一任继承人就必须准备起来。是从皇子中挑选,还是从皇孙中挑选,陛下没有拿定主意。但无论如何,皇后是绕不过去的。若选皇子,必须让皇后收养,使他有个嫡出的名分;若是皇孙,最好是东宫皇孙,与皇后与血脉亲缘。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酝酿。期间,边境需要安稳,重臣需要安抚,徐国公府作为勋贵之首,显赫外戚,不能乱。

  安宁继续分奏折,皇后理政多年,这是她锻炼新人的方法。安宁从众多奏折中,也慢慢窥见了朝廷运行的程序和规律。

  翻开京兆府上的折子,上面说的正是天福宫遇刺一案。

  “念给我听听。”皇后娘娘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听安宁念折子。

  京兆府破案很快,人证物证俱全,判罚公正有力。那六个贼匪是谢侯府的家丁伪装,当年谢侯也是军功封侯,府上有很多老兵后代,这些人作为家丁、护卫,战力非凡。这次谢侯府大姑娘也就是太子侧妃谢氏被暴毙,她弟弟气不过,知道从中有安宁作梗,立刻点了家丁半路劫杀。

  天子脚下行此恶事,影响极其恶劣,京兆府判了三千里流放,合法、合情、合理,毕竟被杀的人没有死。死了的,只是个护卫。

  安宁念到后面,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皇后听出来了,“怎么?还不满意?”

  “我的护卫,名叫萧白,从爷爷辈就在萧家做事,早已放良,是正经良民。”安宁觉得这个判罚低了。

  “谢家小儿身上有官职,赎罪减刑。”皇后点题,律法就是如此。“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罪不同罚。”这两句话同时写在律法中。

  安宁掩卷叹息,“我也知道。”

  “谢家连出两个不肖子孙,谢侯已经上表请辞,你把折子找出来,拟出批复来。”皇后如此吩咐,她对安宁的确栽培看重。

  安宁闻言照做,心中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律法不能做的事情,权力可以。若是谢侯府没有从龙一类的机缘,注定就此败落。

  这件事,在皇后这里就算翻篇了。皇后推开桌子上堆得高高的折子,“这些,你们先归个类,若是没有格外出挑的,不用拿给我看。”

  大桌子上是几摞折子,是奏请太子立妃的,推荐人选各有不同。有推荐东宫另一个侧妃高氏的,说她资历老、家世好、侍奉太子日久有功。当初陛下给太子赐婚,一正妃、两侧妃,选的都是文臣武勋中的佼佼者。也有推荐待字闺中淑女的,年岁都在十五往上,娶进来就能生孩子,人人都知道,太子现在最需要的是子嗣。

  安宁和几位女官前辈一起用功,把今天的折子分类整理好,皇后问安宁:“你看太子妃人选如何挑?”

  安宁吓一跳,问策也不该问她啊,她资历浅,跟前还有这么多前辈呢。再说,她算是与太子结仇了,皇家家务事,哪里是那么好掺和的。

  安宁看几位女官,前辈们却丝毫没有嫉妒的神情,都知道皇后这是在考校新人。

  “天子家事,臣下岂能……”

  安宁话还没说完,皇后已经摆摆手,“别说这些废话,是扶正侧妃,还是另择淑女?”

  现在不能抖机灵,说什么“全凭娘娘做主”的废话,安宁躬身抱拳:“桓公昔会葵丘,明天子之禁,命曰:毋以妾为妻。”

  齐桓公在葵丘之上与诸侯约定,不能把妾室扶作正妻。礼法以此为基准,区分嫡庶,保护正妻的利益,帮男人规训女人。历朝历代,不乏有皇后薨逝,立妃妾为继后的,但从礼法正统而言,终究是另择选淑女更合适。

  皇后微笑颔首,“书读得不错。”

  这正是皇后都想法,毋以妾为妻!太子再不成器,他也是正妻嫡出,天生比其他皇子高一头!贵妃位比宰相,也终究只是妃妾,庶出皇子不许上争夺皇位的台面。若是事不可为,下一任天子,必须是东宫皇孙!

  安宁通过了皇后的考验,下值回家,郡主已经备好了饭菜,等她开饭。

  一家人围坐吃饭,父亲母亲、三位哥哥嫂嫂,几个侄儿年纪小,被乳娘带着拜见过祖父母就回去吃自己特制的小食。一家人温馨用过一餐晚饭,郡主又把安宁送回自己的院子。

  “你们一个个的,白长这么大个子,还不如妹妹能干懂事!”郡主这么教训三个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