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8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8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待洛君卓离开府中后,洛玄凌望着那渐渐落下的淅沥沥的雨滴,微微皱眉,这种政治案的构陷风气,什么时候才能够停下来,他思索了片刻,无奈摇了摇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所能够阻止,尤其是在皇权的强势期。

  当长孙无忌被贬离开长安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

  从权倾朝野,到落魄离开,仅仅几年的时间,这就是皇权时代,残酷的政治,让洛氏都只觉心有戚戚。

  等待长孙无忌一离开长安,其余的长孙无忌同党就更是容易被收拾,甚至有直接在流放地被打死的,政治报复的残忍,可见一斑。

  李治完全不准备给长孙无忌留活路,在政事堂会议中,他要继续查,都已经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查,那长孙无忌就只剩下死者一条路了。

  从一开始就一言不发的洛玄凌,终于出声了,他的声音高高的,“陛下,臣有奏!”

  李绩猛然睁开眼,好奇的望向洛玄凌,不知道他开口要说什么,这件事和洛玄凌没有关系。

  李治也有些没想到洛玄凌会开口,他有些不安的挪了挪身子,这代表着他并不想听洛玄凌说话,因为他都能猜到洛玄凌要说什么,但他不能不听,勉强笑道:“雍国公请言。”

  洛玄凌在众人目光中走出席中,来到殿中跪坐下,而后施施然说道:“陛下,臣认为长孙无忌的谋反案,有蹊跷,可能是有人构陷,他是先帝选定的顾命大臣,又怎么可能谋反呢?

  况且当初先帝选定顾命大臣,让臣和英国公为陛下羽翼,而后让长孙无忌执掌政事堂,他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能力。

  这些年长孙无忌执政,多有错漏,也有党同伐异,构陷忠良之事,落到现在这个被贬的下场,可以说是陛下目光如炬,但若是说长孙无忌对陛下没有忠心,那就有些过了。

  如果说先帝选择的顾命大臣竟然会造反,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先帝乃是圣王,位列古今第一,怎么可能会将一个心怀异心的悖逆之辈,放在陛下身边呢?

  当初先帝分封诸国公,因为希望长孙无忌能够辅佐陛下,所以没有分封他,现在在外分封的诸公都享受荣华富贵,辅佐陛下的长孙无忌却落得族灭的结局。

  陛下聪慧,有先帝和文德皇后之风,想必是能够知晓其中道理的。”

  洛玄凌一番话说出口,殿中顿时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低下了头,眼角则悄悄的注视着天子的反应。

  雍国公这番话既客气,又不客气。

  但关键就在于先帝所选,谁都知道雍国公洛玄凌是先帝的亲近大臣,在凌烟阁的诸多国公中,他是武将第一,雍就是秦,能将这个国公号封给洛玄凌,可想而知他在先帝心中的地位。

  雍国公认为长孙无忌是忠臣,不仅仅是陛下你的忠臣,而且是先帝的忠臣,那他就不该死,这世上没有忠诚却被无故杀死的道理。

  即便长孙无忌猖狂一些,但现在这种结局,已经足够了。

  雍国公还特意点出了文德皇后,陛下,你身上流着长孙氏一半的血,你能成为皇帝,也多亏皇后和长孙无忌,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杀,那可真是可怕。

  洛玄凌望着李治。

  李治也在望着洛玄凌,他突然想到,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先帝身上,那会怎么样呢?

  先帝是从来没有用过构陷这种手段来对待忠臣的。

  先帝总是和臣子们讲道理。

  李治转头望向其他的大臣,突然有些羞恼,不仅仅是这件事,他突然想到了,当初在贞观时期,臣子们都以谏诤为荣,但是进入永徽之后,却很少有臣子谏言了。

  若是说之前是因为长孙无忌执政,没人敢于得罪长孙无忌的话,那长孙无忌都已经倒台一年多,现在为什么还是没人谏言,就连英国公和雍国公这两个从贞观时期一路走过来的大臣,都没有谏言过,今天还是雍国公第一次进言,结果就是为长孙无忌求情。

  李治猜到了,他在这些大臣眼中,是不如先帝的,而且是远远不如。

  超越自己的父亲,是李治一直以来的愿望,李氏的子孙,从血液中,就都有这种不甘于人下的想法,当初李世民是这样,要证明自己比父亲、兄长更强,现在的李治同样如此,这种想法驱使着他做出一件件事。

  “雍国公,您认为是谁在构陷长孙无忌?”

  李治眯着眼轻声问道,他这句话却不是真的在问,而是在确定洛玄凌真的要保长孙无忌吗?

  洛玄凌同样眯眯眼,慨然道:“臣相信无忌不曾谋反,之前查案之人,可以不用,臣可以举荐几人来查案。”

  查什么?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有多冤。

  长孙无忌有没有谋反,李治比谁都知道,那些谋反的证据,本来就是他指使人查出来的,现在洛玄凌如果自己要查,那结果到底如何,谁会不知道呢?

  这下李治是确定洛玄凌真的要保长孙无忌了。

  他有些不明白,这件事和洛玄凌有什么关系,明明之前洛玄凌还帮助他打垮了长孙无忌,现在却又站到了长孙无忌那一面。

  他当然不明白,洛玄凌从来都没有站在他这一面,他所站的,从来都是先帝和洛苏这一面,帮助武曌成为皇后,这是洛苏的意志,而保住长孙无忌,这是李世民的意志。

  从来都没有李治的意志。

  李治沉默了一瞬,而后望向殿中其他人,尤其是李义府和许敬宗这两条李治忠实的狗腿,面对天子的眼神,二人很是为难,但还是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雍国公所言不妥。

  正如江河奔流,星河旋转一般,人又怎么可能不变呢?

  常言说,人心就像是水一样,正是这个意思。

  先帝是开国之君,威势煊赫,所有纵然是有奸人,也只能装作忠臣一般,谁敢作乱呢?

  长孙无忌,暗怀奸刻,很可能就是这种人啊。

  怎么能够因为先帝认为他是忠臣,就认定长孙无忌一直都是忠臣呢?

  雍国公所言不妥,至于查案,自然有朝廷刑部,臣掌管刑部,这件事就不劳雍国公了。”

  李治强忍住笑意,装作无奈的望向洛玄凌,“雍国公,宰相的话,朕以为很是有道理。”

  洛玄凌转向李义府,快走两步,厉声道:“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我认为他们是咎由自取,就算是杀了他们,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他们怎么能够死于谋反?

  坐法就有坐法的死法。

  让一个忠臣死于谋反,难道就不担心让其他人兔死狐悲,而心生哀戚吗?

  以后忠臣还怎么做忠臣?

  刑部的律书能够改掉,难道能够改掉青史之上的文字吗?

  汉末以后的国史,有多少拨乱反正的人,有多少曾经被污蔑,现在却重新兴盛的人。

  那些将忠良杀死的皇帝,一笔笔都在记下,你们这些人,竟然要让陛下背上这等乱名,真是该死!”

  洛玄凌的话可谓是很重了,他本就是冲阵的猛将,人高马大,此刻站在李义府面前,瞬间将李义府笼罩住,每一声都几乎击在他的心间。

  李治很是无奈,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又如何不知道,洛玄凌表面上是骂李义府,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自己,“你就算是把刑部的卷宗修成古今第一骈文,史书上也不会记录长孙无忌想要谋反,你自己干的事有多糙,你自己明白!”

  “陛下,妾身认为雍国公说的有几分道理。”

  在垂帘之后的武曌声音透出,李治一愣,就又听到武曌的声音,“陛下,不能同时得罪两位顾命大臣啊,将长孙无忌流放到南方去,就这样算了吧。”

  听到就连武曌都决定算了,李治顿感压力,装作沉思后,缓缓说道:“雍国公所言很有道理,证据不算是特别确凿,不应当就这样草率的认定长孙无忌造反。

  造反之事,就此终结,朕不再过问。

  长孙无忌迁广州刺史,剥夺爵位、勋位等,同党皆废为庶人,流放岭南。”

  等待了几息之后,见到天子没有别的话说,殿中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洛玄凌也回到了殿中央,“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长孙无忌流放,洛玄凌出镇安南都护府大都护,后贞观时代彻底结束了,李治迫不及待的废弃了“永徽”这个年号,使用了一个新的年号——“元德”。

  他用这个年号来告诉整个大唐的臣民,新的时代开始了,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牵绊他的脚步,贞观已经是过去,现在是他的时代。——《唐王朝兴衰史》

  ————

  玄凌曰:“无忌、遂良量小,横行羽翼,多能悖狂,而有破家之祸,此诚至理,然构陷谋反,忠而获罪,人皆哀之,状若兔死狐悲,此心有凄然也。”——《唐书·诸洛世家》

  第946章 至高的权力

  女主天下,可以说是素王亲自传下的谶言,这是姬昭的意志。

  但实际上,即便是找到了武曌这个关键的人,但就连洛苏都还没有彻底搞清楚,这件事到底是如何去实现的。

  从素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建立宗法制度以来,在诸夏这片土地上,几乎就不可能存在女性君主。

  西域赵璎珞,以及再往西那些存在女性君主的国家,都没有宗法制度,这种完全以父系为主的文化。

  在诸夏,一个女人掌握大权,是要依靠丈夫或者父亲的,即便如此,到如今为止,权力最大的姬灵均和吕雉,二人虽然一个是洛隐公,一个史书是本纪规格,但那是以实权来算,究其根本,毕竟差半截,而且如果分析一番她们的权力来源,姬灵均的权力来自于她的兄长洛国君主,吕雉则来自于她的儿子汉孝惠帝。

  所谓政由灵均,祭则洛君,姬灵均和吕雉都是半条腿走路。

  真正的君主呢?

  实际上的权力来自于臣服于她的臣子,神圣的权力则来自于天!

  任谁都不会去想让一个女性承受天命,在现在的大唐局势下,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洛氏不会因为推动女主天下,而让政治局势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强推一件事,只会让未来陷入不可预知的结局,就算是洛苏,他虽然一直以素王意志为己任,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洛苏将目光落在了武曌身上,他相信一个素王所选定的人,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武曌他也算是比较了解,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人。

  除了比较心狠手辣之外,但混政坛的人,没几个不心狠手辣的,这倒也不是大事。

  武曌在政治上的天赋,以及对于内政上的天赋,乃至于对权斗上的天赋,极高,甚至可以说,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她的天赋。

  她完全可以成为吕雉第二,不,她甚至能够超越吕雉,从能力上,吕雉不如她。

  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对于汉朝政务是基本上难以插手的,而武曌在扳倒长孙无忌仅仅两年后,就已经有宰相以及不少大臣站到了她的阵营,这些大臣甚至甘愿受她的驱使,去否决天子李治的决定,这份能力让人震惊。

  王皇后当初失去了李治的宠爱,说废就被废掉了,吕雉的皇后之位,是被洛吕二家以及诸多功臣保下来的,而现在,武曌要将皇后之位握在自己手里,达到就算是天子李治也废黜不了的地步。

  几乎所有人都眼睁睁的看着武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增长的速度让天子李治都有些不安,武曌那旺盛的政治热情简直不像是个女人,而且武曌做的很好,这又让李治非常满意,极大的分担了他的压力。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就像是老天都在帮武曌一样,天子李治竟然病了,而且这种病和他的祖父李渊以及父亲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一模一样,这种深藏在李氏骨髓中的病灶,就像是诅咒一样,谁都知道得了这种病,再想要视事就很难了。

  武曌真正在各种意义上走进了帝国的中央,所谓帝国的权力,就在那一枚大印上,谁执掌大印,谁批改奏章,谁拥有拍板的权力,谁就是君王,武曌所掌握的事务甚至超过了李治,谁才是真正的君王?

  外朝会给出反应!

  ……

  太极殿,这里是帝国的中心,武曌堂而皇之的坐在这里,但她却不曾处理政务,而是看着洛君薇在处理那些奏章,在外朝她有一众宰相,在宫中则有洛君薇帮她,内外已经隐隐有人称呼洛君薇为内相。

  洛君薇一边处理奏章,一边说道:“皇后,听说前日,你和天子不欢而散了?

  他毕竟是天子,总还是要让他一番,否则当初长孙无忌之事,未必不会落在你的头上。”

  武曌闻言更是升起对李治的不满,平日里尚且算了,在洛君薇面前,她不用装,愤然道:“当初薇薇你说的没错,男人的承诺果然是靠不住的,如果我现在如同那些傻女人一样,现在恐怕已经要成为第二个被废的人了。

  权力只有在自己手里才有用,我要死死攥住,他实在是太过分了。”

  洛君薇停下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安抚武曌,她是最了解现在李治和武曌间关系的,要说这两个人,的确是有真感情,但就是有真感情,才麻烦,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利益,那倒是好办。

  李治觉得现在的武曌变了,没有了当初的温柔小意,什么事情都要管着他,不仅仅生活上,还包括国家大事上,他好像又回到了当初那个被长孙无忌管着的时候。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