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7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7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那可是真正的岭南之地了,瘴气横生,在六大王国的建制,那里也是让人颇为俱为的所在,不知道日后会是哪位宗王被封到那里去。

  当褚遂良得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极度的失魂落魄,直到现在,他都不明白,为什么天子会突然强硬起来,而且这些诏令,竟然真的能下达。

  三省的制度,并不能真的反驳天子的诏令,想到这里,褚遂良突然感觉有些恐惧的味道。

  他感觉到这一次的被贬,似乎和上一次不一样了,上一次他被贬到秦州,就在关中的长安旁边,完全就和被贬没有丝毫的关系,就如同是休假一样。

  但这一次,他甚至称不上是被贬,就如同被流放一样。

  他回望长安城,似乎见到了长孙无忌,那位派系的大佬,他生出深深地寒意,天子这样的态度,意味着什么?

  褚遂良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一位宰相被贬,对于朝廷是极度的震撼,尤其是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让他心生寒意。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褚遂良是不可能被贬的,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英国公李绩和雍国公洛玄凌说了话,李治抓住了褚遂良贪污之事,将褚遂良贬斥。

  对于立武曌为皇后之事,长孙无忌本来以为至少洛玄凌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但却没想到洛玄凌说了一句,“皇后无子,以太子为子,但对于社稷而言,这终究是隐患啊。

  礼法虽然严格,但自古以来,却多有出现大事的,人心却不能不考虑。”

  不是亲生的儿子,这个问题很大啊。

  当洛玄凌说出这句话时,长孙无忌人都懵了,礼法上是儿子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血缘上也是?

  这礼法不是你洛氏先祖所制定的吗?

  若是洛玄凌知道的话,一定会告诉他,制定这些东西都是一千多年前了,那个时候和现在能一样吗?

  礼崩乐坏了这么多年,就算是收拾旧河山,也不可能彻底破镜重圆。

  亲生的和不是亲生的,能一样吗?

  天子和皇后关系差,天子和太子关系差,太子没有母族,皇后又不聪明。

  这玩意一看以后就是大雷,你长孙无忌闲的没事干支持这样的皇后和太子,我洛氏可不跟着你发疯。

  一直以来都硬顶着天子的长孙无忌,在感受到洛玄凌表态的那一刻,就有些想要撤退了,这次他是真的想要走,因为他知道,武曌成为皇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果再不走的话,那可能就走不了了。

  单独对付皇帝或者洛氏,都可以,但同时对抗两个,长孙无忌也没那么傻,但事情走到现在,却有人不想让他离开。

  那就是李治和武曌!

  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李治受了多少气,他对长孙无忌,没有感激,只有愤恨,所以他要在长孙无忌身上,将那些气都找回来!

  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

  结束了。

  当长孙无忌一党在朝廷中失势后,王皇后和萧淑妃心中就只剩下恐惧。

  只能静静等待未知的恐怖结局。

  武曌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她最喜欢的就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椒兰殿中。

  武曌脸上的光彩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天,宫中的织女正在紧锣密鼓的给她绣皇后的月袍,在册封大典前,新的皇后袍服就要出来。

  “薇薇,我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十几年了,终于见到了光明,算是没有辜负国师的期望。”

  武曌穿着一身大红的仕女服,愈发衬的她肌肤雪白丰润,若单论容颜,她是不如洛君薇的,但她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那种摄人心魄的女性魅力,让人完全移不开眼睛。

  洛君薇上前给她整理着衣裳,将内衬的襦裙向上提了提,盖住雪白,而后柔声道:“我大唐的仕女服,露的有些太多了,反而不美,洛氏最近改良了一些衣裳,都很是典雅美丽,以后皇后可以试试。”

  武曌便笑着点点头,洛君薇又道:“皇后你即将正位中宫,我有些话对你说,外朝的长孙无忌一党,你不要参与其中,如果可以的话,在陛下的面前,稍微劝一劝。

  他们都是太宗的忠臣,无论最后下场如何,史书上都会记载一个忠字的,如果你参与了对他们的落井下石,史书上会留下你的名字,给陛下当刀,也要看形势,这种事不能往前冲。”

  武曌脸色肃然起来,她和李治是政治上的盟友,此番不让长孙无忌走,既是李治的意思,也是她的意思,二人都想让长孙无忌死,现在洛君薇这么说,她从中听出了另外的意思。

  洛君薇在暗示她,她和李治间的政治同盟,在打垮王皇后、长孙一党后,就结束了,她现在要小心李治了,毕竟现在武曌成为了皇后,成为了阴谋家觊觎的对象。

  武曌深吸一口凉气,郑重道:“薇薇,我明白了。”

  洛君薇见到武曌听进去,又认真道:“长孙无忌之外,则是王皇后和萧淑妃,我知道你恨不得将二人挫骨扬灰,但没必要,除了白白让你名声损毁,没什么值得去做的。

  我建议你让陛下,将太子李忠封到岭南,或者,之前六大王国中的宋国,不是还没人去,让他去哪里,然后将王皇后也流放到那里。

  萧淑妃是同理,将她的儿子封出去,然后流放她。

  我看她们不会善罢甘休,等到她们造反的时候,那就不是你的事了,自然会有其余没有什么干系的官员出手将之诛灭。

  这件事就和你没有关系,如果她们不造反,那也无所谓,数千里外,又不给资源,过野人的生活,就让她们自生自灭吧。”

  武曌从洛君薇的话中,听到了浓浓的回护,洛氏记载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史书,关于史书会怎么写,再清楚不过,洛君薇已经开始考虑日后她在史书上的名声了。

  洛君薇不希望她背上构陷忠良、残忍嗜杀的名声,尤其是给李治背锅,那就更没必要了。

  武曌伸手将洛君薇柔弱无骨的身子一把抱住,蹭一蹭肤如凝脂的俏脸,笑道:“区区王皇后、萧淑妃,就算放她们一条性命,日后胆敢跳梁,也能再轻而易举的弄死。”

  ……

  在永徽六年的元月,一道诏令从帝国中心太极殿发出。

  “王皇后、萧淑妃悖毒,致使六宫不安,阴阳失序,废为庶人,王皇后流放宋国,萧淑妃流放楚国。

  太子李忠,改封宋王,岭南以南,俱为国土,雍王李廉,改封楚王,天竺之地,俱为国土,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子以母贵,子以母亡。

  这并不是李治的本意,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在他决定废黜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时候,当初为他向长孙无忌冲锋陷阵的那些大臣,就调转枪头,或者明示,或者暗示,太子和雍王,不能再留在长安乃至于中原了。

  李治很痛苦,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是洛君卓,在彷徨之后,他只能询问洛君卓,“紫阳,朕直到太子之位是保不住的,但朕贵为天子,难道就真的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留在中原吗?”

  洛君卓没有说很多废话,只幽幽道:“陛下,当初先帝想要将您立为太子,您还记得先帝做了什么吗?”

  李治一下子哑然,当初三个嫡子加上李恪,最终只有他还在中原,尤其是他的皇兄承乾,远赴万里外,现在根本就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上次和朝廷通信还是永徽三年的时候。

  他知道想要保住自己儿子的命,大概分封出去才是最好的选择,留在中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会打击报复,于是才有了上述那道诏令。

  这一次的分封,就非常的仓促,和李承乾以及李泰的分封相比较起来,得到的东西,恐怕就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说是宋王和楚王,说是六大王之一,但实际上,二人到了封地之后,最关键的事情,应该是活下来,甚至说得不好听点,先在路上活下来再说。

  没人去在意仓皇上路的宗王,现在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新的大唐皇后,武曌!

  武曌被立为皇后,最为激动和兴奋的人,并不是武曌,而是李治。

  通过立皇后这件事,李治彻底感受到了,自己身为天子所拥有的权力,他成功的将权力,从长孙无忌手中夺了回来。

  武曌就是他最好的作品,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让一个曾经的宫女,一步步成长到现在的程度。

  长孙无忌一党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频繁的请求致仕,但李治不答应,武曌则不再对此发言,李治以为武曌是成为了皇后,过于激动,所以并不曾太过在意,依旧兴致勃勃的看着长孙无忌焦急、忧虑,他乐此不疲。

  对于天子的行为洛玄凌就当作没看见,当初长孙无忌让天子受了那么多气,总要让天子还回去的,这世上没有臣子欺负完天子,却不允许天子欺负回去的道理。

  武曌的册封大典很是盛大,不仅仅有内外的朝官和命妇,还有无数外国的使节,除了那些不便前来的,比如辽东和齐国的官吏就正在准备和扶桑的第三次战争,齐王李泰的王宫也已经从半岛搬迁到了扶桑岛上。

  当然现在已经不叫扶桑了。

  李泰这个人比较有艺术细胞,他将所有岛屿都改了名字,最大的一块土地为蓬莱(本州),北边的那一块叫做瀛洲(北海道),南边的那一块叫做方丈(九州),也就是度过海域登录的岛屿,剩下的最一小块,叫做齐王领(四国),是他给未来的自己划的游乐区。

  没错,虽然现在才刚刚登录方丈岛没几年,但李泰已经把整个这里都视为自己的土地了。

  李恪派遣使者向武曌朝贺,至于他真正在想什么,则没有人知道,这位宗王这些年在漠北,一直都在整肃诸部落,清剿那些叛乱的部落,让许多人颇为不安。

  武曌有多么的风光无限,长孙无忌就有多么的恐惧。

  尤其是当褚遂良在岭南郁郁而终之后,他心头的恐惧完全难以言表,他感觉自己在滑向一个黑暗的深渊。

  曾经的功劳并不能成为一丁点的护身符,自己的这个外甥,和他的父亲完全是两类人。

  李世民勇敢坚定,但却充满人情味,李治有些软弱,但心底却无情,他是李治的亲舅舅,却直到现在才看清一点,在这一点上,尚且不如洛君卓这个小辈。

  洛君卓早在李治还仅仅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知晓李治的性格,所以这些年来,一直都谨小慎微,而且在李治面前,很少说话,只闷头做事,就连建议都不怎么提,这就是武曌有洛君薇提意见,而洛君卓却说话委婉的缘故。

  在壮阔的皇后册封大典结束后,朝中文武都将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现在就是看天子如何处理长孙无忌的时候了。

  天子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加迫不及待,在当初对抗长孙无忌的一批大臣都成功拜相之后,很快针对长孙无忌的行动就开始了。

  针对长孙无忌这样的功臣,普通之事是没有用的,只有大案,比如谋反。

  在古代这种法制极度不健全的社会中,谋反这种罪名,就算是没有实据,也能够让大多数官员吃不了兜着走,甚至直接死。

  酷吏所需要掌握的一项本领,就是要会罗织罪名,毕竟定罪所需要的仅仅是口供以及物证,如果皇帝真的想要办一个人,甚至只需要口供,而口供这种东西,在大记忆恢复术面前,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按理说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件相当自由心证的事情,只要一个官员一攀咬,那基本上半只脚就踏进了鬼门关。

  历史上的每次大案,都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属于无辜受牵连,每次大案都变成借机打击政敌的手段,一批批的官员都在一次次的大案之中被杀。

  贞观年间被人怀念,就是因为李世民很少搞大案,他心知一旦搞起大案,就不是他能够停下来的,只有杀够人,才会停下,而且搞大案会深深伤害政治风气,会撕裂政治底线。

  大案通常都是党争决胜的终局,但大案却不是党争的结束,而是更激烈的党争,只要有人开了一个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头,那就不要指望后面的人能将国朝置于个人之上。

  洛氏执政总能有比较好的结果,是因为洛氏不怕党争,洛氏知道自己就算是最差,也就是失去权力,到不了死的那一步,但其他人做不到。

  ……

  太极殿中。

  很是寂静,李治满脸震惊的听着许敬宗汇报,“陛下,赵国公谋反看来是确定的,臣请陛下下令,抓捕赵国公,明正典刑。”

  李治感慨着、震惊着,“赵国公乃是国朝宗戚,怎么可能造反呢?爱卿,朕如果如此草率的去抓捕他,天下人该要如何去看待朕呢?爱卿还是好好去查一番吧,不要让朕陷于不义之地啊。”

  许敬宗一听就懂了,天子不是不让自己查,而是让自己搞些“真实的证据”出来,以免让自己落于口实,将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堵住。

  待许敬宗离开后,李治就对殿中的近臣感慨道:“赵国公怎么会谋反呢?朕实在很是震惊。”

  洛君卓没说话,但在离开皇宫后,却急匆匆的进了雍国公府,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告知了洛玄凌,洛玄凌听罢,先是沉默片刻,“不知道长孙无忌会被流放到哪里,不知道长孙一党,又会有什么下场。”

  “会死!”洛君卓认真的望着自己的叔父,而后再次斩钉截铁的说道:“长孙无忌会死,和他共为一党的宰相,都要死,作为他门下的长孙氏兄弟、子侄、外甥,都要死,乃至于长孙无忌一党的其他人,都会死,其他家眷会被流放,褚遂良死的早,但依旧会被罢黜之前的官职。”

  他二十多岁,此刻说话,却如同从地狱中走出的鬼神,幽幽寒冷,让洛玄凌也不禁有些寒意,“君卓,你来我这里,是想要我做什么?”

  洛君卓俯首道:“叔父,长孙无忌不能死,杀死顾命大臣,乃至于残酷的对待长孙一族,对社稷不是好事,对陛下也不是好事,他现在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小侄却不能看着他走进深坑中,现在只有叔父您能够阻止陛下了。”

  洛玄凌望着洛君卓,良久后才缓缓说道:“你这一代的洛氏子,运气不好,我当初侍奉的是先帝,而你们却只能侍奉当今陛下,你的请求我答应了。”

  洛君卓略松一口气,而后才展颜笑道:“陛下已经是很不错的君主了,舅舅那样的圣王,古来罕见,哪里能一直祈求呢?身为臣子,就是要让陛下少犯错,这便是我的职责。”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