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76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76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单纯洛氏和他争权夺利,他其实不是特别畏惧,毕竟洛氏真正能挑大梁的周郡王洛玄夜和洛玄辰,都去世了,现在洛氏挑大梁的洛玄凌,和自己地位差不多。

  但洛氏手里握着让天子启动的钥匙,现在他和天子的争锋中,能占据上风,就是因为洛氏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天子亲政。

  这是长孙无忌和洛玄凌的默契,长孙无忌用顺畅的治政,以及蒸蒸日上的国势,没有衰落的贞观之政,来告诉洛玄凌,雍国公,只有我能让先帝的盛世继续延续。

  如果天子亲政,现在这样的盛世,真的还能保存吗?

  这一招相当的有效,因为长孙无忌太清楚了,洛玄凌和他在这方面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是先帝的大臣,虽然效忠现在的天子,但从内心深处而言,只要能保存贞观之政,当今天子能不能亲政,不重要。

  这实际上反应出一个现实,那就是洛玄凌对李治的能力不信任,他对于李治的认知,是当初那个晋王,治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李治一定不如长孙无忌,那还是让天子受些委屈吧。

  再学习学习,以后再亲政。

  当然洛玄凌不会直接这么说,他只是低调谦逊,但同样会给李治撑腰,成为长孙无忌的对比参照,天子越痛恨长孙无忌,就会对洛玄凌越感激。

  谁都不会想到,洛玄凌这么一个武将,会在这方面耍心眼,把长孙无忌当作工具人和挡箭牌。

  ……

  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灵肉交融,李治仰躺在武曌身侧,有些无神的望着床榻之上,浓重的喘息声,从他鼻中传出,胸膛在不住起伏着,汗水从他额头以及身上到处流下。

  武曌依偎在李治身边,她眼中满是迷离和痴迷,眼底却有几分清醒,她对自己的身份太了解。

  李治喜欢待在武曌身边,他的确是爱武曌,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武曌和他一条心。

  在这座皇宫中,那些出身名门贵族的女子,都有无数的算计利益在身上,皇后的舅舅是中书令,萧淑妃出身萧瑀所在的家族,李治怎么可能会和她们说一些真心话呢?

  只有武曌,空无一物,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这个皇帝,这种完全掌控一个人的感觉,让李治迷恋,尤其是他掌控的这个女人,很聪明,很聪明,不是那种寻常妇人的小聪明,而是一个政治家的聪明。

  从李治逐渐感受到武曌的政治天分后,他就惊喜的察觉到,自己有了一个可以信任而且几乎不会背叛的政治盟友。

  “最近朕想要出宫,又被太尉拦回来了,朕的这个舅舅,可真是事事管着朕,而后褚遂良也回来了,坐法之后,竟然这么轻易的就回来了,朕的脸面……”

  武曌闻言眼中一亮,在永徽初年的宫斗中,她一开始还在使用传统的宫斗手段,但经过洛君薇的提醒后,她果断的停下了那种没用的手段。

  没有经过太长的时间,她就看到了真正能够一击必杀的机会,那就是将皇后和长孙无忌绑在一起,以她的政治天赋,如何能看不出来,天子和长孙无忌间的关系,最终一定会破裂,只要她将长孙无忌和皇后绑在一起,那随着长孙无忌的倒台,皇后也要靠边站。听着李治有些愤恨的声音,武曌轻抚李治起伏的胸膛,“陛下,不要生气了,臣妾听闻,上天让一个人灭亡,就会先让他骄狂,赵国公这么骄狂,他越是骄狂,陛下就越是要诚谨的对待他,要用礼仪来尊重他,这样人心就会渐渐走到陛下这里。”

  李治闻言却不高兴道:“朕现在就已经成为一个应声虫了,朕管不了提拔官员,管不了贬斥官员,就连诏书也是朕的舅舅写好,而后朕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一样,把天子的印玺盖上去,朕要是还让步,朕的天子之位……”

  武曌肃然道:“陛下,还请不要这样说啊,朝中同样有忠谨对待您的大臣啊,太尉虽然骄狂,但没有兵权,他对陛下又有什么真正的威胁呢?

  在这场斗争中,一时的胜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陛下您注定将会得到最后的最完全的胜利,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武曌的安慰让李治恢复了一点,他有些苦恼的说道:“朕不明白为什么英国公会一直想要辞职,朕也不明白雍国公,为什么有时候对舅舅不满,但对于舅舅的政策,却又不反对,朕有时候想要和雍国公联络一番,却又不敢,朕不知道雍国公到底是怎么想的。”

  武曌太聪明了,她大致能猜的出来,但她不会把真相说出来,说出来就太伤天子的心了,而且也会伤害天子和洛氏的关系,“天子或许可以去问问君卓公子,他和天子您从小一起长大,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如果说洛氏中,谁会对您说一些,不方便说的话,那便是君卓公子了。”

  李治瞬间坐起身来,喜笑颜开道:“媚娘说的对,的确是应该去问问君卓,只有君卓会告诉朕一些不方便说的话了。

  走,媚娘,和朕去周郡王府一趟,不,让君卓和晋阳进宫,反正他们二人经常进宫,没人会在意。”

  李治很急的开始穿衣服,武曌眼中却光波流转,眼底有厉芒闪过,看来天子对长孙无忌的忍耐,快要到极限了。

  不行,还得忍,现在还不是扳倒长孙无忌的时机,现在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该是让长孙无忌、皇后、未来的太子,牵连上关系了。

  一张细细密织的网,缓缓从武曌的身后延伸而出,她的目标是那些当朝的大人物,露出了无数破绽的大人物。

  ……

  “夫君,午饭我要吃牛肉!”

  “福叔,前两天不是有一头牛摔伤了吗?我估计现在也快死了,让后厨处理一下,给夫人送来。”

  “是,老爷。”

  庭阁之中,晋阳嘻嘻笑着在洛君卓怀中乱拱,和洛君卓嬉笑打闹,她年纪还不算是特别大,刚刚双十年华,因为还没有生育的关系,有时候还像是小孩子一样,喜欢在各种场合躺在洛君卓怀里,这实在是一种习惯,从小时候她就如此,喜欢挂在洛君卓身上,现在依旧如此。

  李氏富贵已经超过一百年,代代基因改善下来,基本上没有丑的,尤其是长孙皇后的女儿,从长乐公主李丽质开始,就没有一个丑的,晋阳公主自然也是如此,她从小就娇俏可爱,深受李世民和满朝大臣的喜爱,如今进入永徽年间,李治对于自己的妹妹也是极其宠爱,动不动就赏赐。

  福叔很快就去而复返,躬身道:“老爷,夫人,已经吩咐后厨了,但现在有宫中的使者来了,请老爷和夫人进宫用宴。”

  “天子哥哥?”

  晋阳从洛君卓身上跳下来,整整有些凌乱的衣裙,清澈的大眼睛中带上笑意,“福叔,那牛肉你们吃吧,不要浪费粮食哦,我和夫君进宫,今日应当就在宫中吃饭了。”

  说罢就拉着洛君卓手晃来晃去,“夫君,我们快进宫吧,好久没见天子哥哥了,还真有些想念。”

  洛君卓站起身点了点她眉心的花钿,温柔笑道:“你呀你,哪里有好久,七天前刚刚进宫见了天子,你还吃了给五皇子准备的糕点,让陛下哭笑不得。”

  晋阳闻言先是羞恼,而后叉腰理直气壮的说道:“弘儿懂事,有好吃的让给我这个姑姑,我也给了弘儿府中的蜜饯,那可是二哥从江南带来的水果蜜饯!”

  洛君卓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二十岁的人和几岁的小孩子抢东西吃,晋阳见状直接纵身跳到洛君卓背上,哼哼唧唧道:“夫君笑我,坏,罚你背我进宫!”

  听着晋阳的话,洛君卓也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他和李治、晋阳,在皇宫中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笑着掂了掂晋阳,便背着她往外走去,大步流星。

  晋阳当然不会让洛君卓真的背着她进宫,两人只不过是玩闹罢了,真要这么干,那明天的长安城,可就有的热闹了,大唐的确是开放,但也没开放到这种地步。

  进宫之后,洛君卓一看李治给自己使眼神,就知道李治这是有正事,席中一共只有四人,本来应该是有五人的,毕竟洛君薇就在宫中,但洛君薇自己没来,她是女史,职责所在,怕自己忍不住会记上两笔,这一看就是要商量什么事,还不如不知道。

  对于宫中的这些后妃,洛君卓、晋阳公主等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好恶态度的,不过对于王皇后,二人都知道李治不喜欢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接触。

  对于武曌,因为几乎每次宫中这种单独的小宴会,李治都只带武曌一个人,晋阳公主从小就很是聪慧,很擅长怎么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善意,她明白李治的心思,所以对于结交武曌,维护关系做的非常好。

  武曌这个人对于洛氏有一层厚厚的滤镜,因为她本身因为有一丝凤凰天命,所以能微微感应到姬灵均浩瀚的存在,这几乎相当于半个洛氏女了,所以她虽然不说,但却是姬灵均的信徒,进而极度崇信素王的存在,虽然素王好多年不显灵,但她坚信不移。

  然后便是洛苏、洛君薇这些,在她生命中占据了极大分量的洛氏嫡系,最后是她比较自卑敏感的那些年里,她遇到的每一个洛氏子和洛氏女,都平等的对待她,虽然她知道就算是遇到乞丐,洛氏也是如此,并不是对她特殊,但这更让武曌对洛氏有一种痴迷。

  早在十几年前,她就羡慕洛君薇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婚姻,或者不婚姻,她所羡慕的不是洛君薇一个人,而是洛氏的那种精神状态,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就有些像四夷番人对生活在大唐的向往一样。

  四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李治便进入了正题,他最想问的便是洛玄凌对于他这个天子是什么态度,对于长孙无忌又是什么态度。

  洛君卓一听就知道李治这是对赵国公不满,恐怕是被赵国公压制的有些狠,于是心生不满,满腹牢骚,所以才这么问。

  洛君卓在思索该要怎么说,直接实话实说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武召仪也在打眼神,但欺骗天子肯定也不行,他从来都不骗李治,这也是李治信任他的原因之一,所谓事君以诚,这一向是洛氏近臣的准则之一。

  “陛下,臣的叔父可能会规劝您,但只要您坚持,他就会永远听从您的旨意,他是先帝留给您的利剑,只要陛下您一声令下,他就会持着利剑,为您斩断一切,挡在您面前的一切,秦王、燕王、齐王、赵国公,亦或者是西域圣座大祭司。”

  洛君卓用另外一种说法说出了洛玄凌的意思,那就是洛玄凌不会主动出手,但如果天子你非要这么干的话,他劝完之后,就会坚决的站到你这一方,所以雍国公你是不需要担心的。

  李治一听瞬间就放下心了,脸上刚刚燃起笑容,就感受到武曌在扯自己的袖子,他微微侧耳,就听到武曌在低声道:“君卓公子还没有说完,陛下先别着急。”

  李治一凛,果然就听到洛君卓接着说道:“不过叔父同样接受了先帝的重担,而且我们洛氏行事,他是不会残害忠良的,赵国公毕竟有大功,为大唐立下了赫赫功勋,他可能会看在这方面,对赵国公多有忍让,就算是赵国公有时候会挑衅他,叔父也就当作不知道。”

  洛君卓将洛玄凌塑造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形象,就是告诉李治,我的叔父,自己有时候都不和长孙无忌计较,所以天子你受点委屈,我叔父可能不会在意,觉得没什么,如果你没有上好的理由,我叔父可能会觉得你小题大做,赵国公还是有功劳的。

  李治在这一刻想到了之前在床上的时候,武曌所说的那番话,他恍然大悟,“是人心,人心还没有偏移到他这一方,长孙无忌现在做的很多事,在大臣们,以及天下人心中,属于正确的事情,他还没有做出真正的错事,让天下人普遍认为他错误的事。”

  长孙无忌这些年虽然在对付一些政敌,以及和他不和的人,但他最大的敌人,比如曾经的魏王李泰,比如曾经的吴王李恪,再比如那些和他不和的勋贵,都被分封出去了,根本就不在中原。

  他就算是想要利用一些案件去牵连,但天高皇帝远,根本就牵连不到。

  尤其是李恪和李泰,他很清楚,如果他真的敢无故牵连这两个人,洛玄凌和李绩会立刻联合天子干掉他。

  这两个人属于绝对不能动的大人物,长孙无忌从二人出镇之后,就熄了对付二人的心思,他终究还是把大唐社稷放在前面的。

  所以长孙无忌跋扈一点,但并没有做过触动世人底线的事情,人心还是站在长孙无忌这一方的。

  想到这里,李治忍不住长叹一声,洛君卓见状沉吟后低声道:“陛下,这世上的人,大多数都轻视年轻人,而重视老人的经验,但年轻人如果能够做出成绩来,那反而比老人更容易受到认可,就如同先帝一样,仅仅及冠之年,就已经声威卓著。

  如果陛下能够证明自己对,而证明赵国公错,那陛下的威望就会提升,而赵国公的威望就会降低,此消彼长,要求陛下亲政的呼声,就会愈发高涨。”

  李治闻言有些犹疑,他这个人的性格的确是有些暗弱,在背后搅风搅雨,玩玩阴谋可以,但真的让他走到台前,去据理力争,去硬抗事,他还真的有些做不到。

  武曌见状当即朗声道:“君卓公子说的对,陛下,等待机会,臣妾记得陛下曾经说过,赵国公有些言论让陛下很愤怒,比如当初说起官场的私情,赵国公毫不在意的玩笑,还说这种私情是正确的。

  臣妾记得当初说,这些话赵国公是万万不会在先帝那里说的,臣妾认为,陛下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如果有什么事情,赵国公在如今和在先帝时期不一致,陛下就可以以此质问他。

  为什么在先帝时,是一套说辞,到了陛下这里,又是一套说辞,先帝固然是圣王,难道陛下就是桀纣之辈吗?

  如果不是,何以先帝时忠谨,而陛下时放纵,这难道不是圣王而有贤臣,昏君而有奸佞的写照吗?”

  嘶。

  洛君卓闻言诧异的望了武曌一眼,这位武召仪,真是每见一次,都能够让他刷新一次认知,陛下真的能玩得过他这位妃子?

  李治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直接哈哈大笑起来,他直接一把将武曌搂进怀中,“媚娘,朕真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你啊,就按照你说的做。”

  李治仿佛见到了曙光。

  ————

  一个稳定运行的系统,就会失去外扩的动力,进而走向内卷和封闭,唐王朝的政治格局从建立起,就是一种极其外向的模式,这为唐王朝带来了无尽的荣耀,但同时这种模式也代表了极度的不稳定,体现在政治上,便是激烈的斗争,从内到外,从不曾平静,血腥的盛唐,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厮杀,同样预示着政治上的斗争。——《唐帝国兴衰史》

  第943章 握住时代关键的武曌!

  利刃自太极殿之上升起,锋芒似乎能直接刺死人一般。

  武曌的寝殿并不如何煊赫,她在宫中最得李治宠爱,赏赐自然是极多,但她都分给了其他宫人,这对于武曌而言,就如同天生的手段一样。

  “郡主,这是从益州快马送回来的水果,叫做荔枝,你尝尝看。”

  武曌将荔枝剥开壳喂过去,她的手指鲜嫩白皙,甚至还要胜过荔枝的果肉三分,洛君薇张开樱唇将果肉吞下,甘甜的汁水在嘴中爆开,让人只觉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武曌见状笑着取了一枚荔枝喂给自己,微微眯眼,在这座时时刻刻暗藏杀机的宫殿中,武曌谁都不会相信,包括她喜欢的皇帝李治,皇帝的诺言就像是用过的废纸,只有傻女人才会相信皇帝的海誓山盟。

  武曌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李治永远信任她,喜欢她,站在她这一边,但主动权必须掌握在她的手中,而不是完全依靠皇帝所谓的爱情,她武曌可不是娇滴滴的小娘子,有的是心机和手段。

  但眼前的洛君薇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真的能够让她百分百信任,那就是洛君薇,这是一种极度复杂的感情。

  “这些时日,郡主可曾去过国师那里?说来我也有许多年不曾见过国师了,不知国师身体可还康健?”

  武曌挑起话题,将话题牵引到洛苏身上,洛君薇微微一笑,“老祖宗百病不侵,端坐灵天阁,俯视着人间,一切蛛丝马迹,都不能脱离老祖宗的视线。”

  武曌手一顿,而后便是惊喜在眼底闪过,“那我就放心了。”

  洛君薇闻言微微颔首,二人的言语有些像是在打机锋,但这正是互相尊重,洛君薇乃是女史,身负记录史实的责任,但有些事又没有必要记载,所以武曌不能将许多话说的太明白,否则就会让洛君薇为难。

  只可惜女眷长留宫中,要么是宫女、妃嫔女官,要么就是女史,洛君薇当然不可能当前面的那些宫廷职务,所以她必须得有女史身份,才能长时间留在宫中,否则武曌真想建议李治,换掉洛君薇的女史之位,这样她说话,就不用拐弯抹角了。

  武曌略一思索,缓缓说道:“皇后膝下无子,所以想要过继一个宫女的儿子,作为嫡长子,这是因为外朝有大臣上书,请求陛下立太子,以正社稷,唉,在我看来,这却不能安定社稷,而是祸乱之事啊。”

  洛君薇神色一凛,皇后没有儿子,这是皇后大位不稳的一大因素,实际历史上,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收养一个地位卑微的皇子,是解决这件事的最好方法。

  地位卑微的皇子一跃成为嫡长子,而皇后则能够顺利稳固地位,日后成为皇太后,还能力压皇帝,可以说是争权夺利的双赢之举。

  但收养皇子能不能成功,不在于皇后本人,而在于皇帝的态度,以及外朝的态度,即,谁才是说了算的那个人,那个人拍板同意,这件事才能成功。

  而现在,外朝能够决定这件事的人,就是长孙无忌,反而是皇帝李治的态度不太重要。

  实际上李治对于立太子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大臣们逼着他立太子,李治是贞观二年生人,他的年纪还非常小,他认为自己完全不到要立太子的时候,当初对于太子之位的争夺,也让他心中有阴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