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6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6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伴随着圣旨的宣读,殿中可谓是众生相,有的人脸色煞白,比如裴寂的孙子,他就被封到了青海去一线面对吐蕃。

  有的人深感庆幸,比如跟着李世民的那些功臣后裔,比如秦琼的儿子,至少没被坑的特别惨,有的去了齐国,有的在辽东建国,有的在南方。

  李世民见状心中不禁有些觉得好笑。

  朕的嫡长子都跑到蛮荒之地去开拓了。

  “……咸使闻之。”

  宣读圣旨的宦官都换了两个,终于将圣旨宣读完毕,殿外的传唱官不断复述着,殿外的这些官员,只觉天都要变了。

  这一下建立了这么多的王国和公国,而且都是实封的王国和公国,这要多出多少官位啊?

  而且这些官位,肯定不会由朝廷指派,而是这些王公带着自己的亲信去了。

  比如世代为家族做事的管家,或者忠心的奴仆之类。

  殿中已经响彻了跪拜之声,无论心中如何想,建国终究是天子赐下的恩典。

  化家为国,是好事。

  好事……

  第938章 西域玄门东来

  当此盛时,大唐东抵大海,北达大漠,南接群山,东西疆域一万五千里,南北相距一万两千里,朝贡国充塞长安,长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城,是天下万城之冠冕,卓然明珠。

  若说这明珠还有什么尘垢,那便是吐蕃和西突厥,贞观十七年,吐蕃彻底臣服,接受大唐秩序,但李世民心中清楚,吐蕃依旧是威胁,但这个威胁纵然是他也翦除不了。

  大唐将士到达青海已经是极限,往吐蕃境内行军,死于道旁的超过七成,李世民果断取消了和吐蕃在雪域争锋的打算,转而奉行防守反击国策,不过他寄希望于那些封国,希望这些封国能够建功。

  至于西突厥,实际上从贞观七年起,西突厥就一直都臣服于大唐天可汗秩序,这么多年大致上也遣使朝贡。

  但从贞观十一年后,深究其中关系,却是典型的“听调不听宣”,听从唐廷中央的调动,却保持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听从天子帝王的宣召、召见,更不会不上朝见驾。

  征服高昌就是对西突厥的一种震慑,让西突厥不要轻举妄动,西突厥可汗果然受到震慑,畏惧之下跑到神临城,最终得到玄门的认可,在西域彻底站稳脚跟,进而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这算是大唐在战略上有些弄巧成拙,但也是对西域的认知不够,没想到玄门势力和影响力已经大到这种程度。

  后来大唐一直忙于分封事务和辽东事务,自然腾不出手来处理西域事务。

  如今解决完辽东问题,大唐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西域,宛如聚啸丛林的山君,一个庞大帝国的举手投足,都将让一切势力畏惧。

  ……

  西域诸国在大唐的注视下,如同沧海之上的一叶扁舟,颤抖着。

  神临城,神庙。

  洛玄奘今日不曾戴荆棘花环,而是戴着缀满宝石的金冠,手持同样镶嵌无数宝石的黄金神杖,无数白色、紫色、金色的旗帜簇拥环绕着他,随风而摇动,宛如海洋上的波浪,几乎所有的旗帜上,都绣着凤凰图案。

  身着白袍的祭司向洛玄奘躬身,“圣座,西突厥可汗在殿外求见,还有十二个国王,也在殿外,是否让他们进来。”

  圣座,尊座,神座。

  就如同陛下、圣人、国家等对君王的称呼一样,这些称呼便是西域对大祭司的尊称,这体现了洛玄奘在西域的地位。

  这种地位自然是从实力出发,这是神庙军重建的连锁反应,在大唐远征辽东时,神庙军同样远征中亚吐火罗,从神临城出发,一人七马,昼夜不停,灭尽吐火罗贵族,斩草除根,将吐火罗烧成白地而还,历时六十三天。

  洛玄奘微微颔首,祭司躬身退出殿中,不多时,一行身着显赫华服,浑身装饰繁多的贵族走进,“参见圣座。”

  洛玄奘又是一颔首,他面相上已经颇有些老态,但他脸上的皱纹却愈发显得如同刀劈斧刻,眼中锐利宛如刀芒刺出,即便那柔和摇动的旗帜也不能改善一点,只让人莫名联想到青铜和坚铁。

  “何事?”

  众人都望向西突厥可汗,那眼神中的意思便是,“你和圣座关系最好,而且你西突厥是西域最强的国家,你来说。”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塞恩心中直骂娘,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见到圣座,但此刻只能硬着头皮,颤颤巍巍道:“圣座,大唐天子御驾亲征,覆灭辽东国以及半岛上的另外两个国家,在辽东建立了安东大都护府,还分封了齐国。

  现在大唐境内,只有我西域还半独立于大唐之外,前些天,大唐有往安西大都护府增兵的打算,这是不是大唐要对我西域动手了?”

  现在的大唐,谁不害怕?

  现在的大唐比姬昭穿越前的大唐强太多了,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姬昭穿越前的大唐,被广神折腾完,只有两百万户人口,从关中到关东的千里土地上,荒无人烟,就连野兽都难以存活,到处都是已经抛荒的土地,前来觐见的诸国使臣,见到这一幕,自然心生轻视。

  那个时候大唐对周围的控制,是纯粹的羁縻州,根本就没有余力做其他事,只能全力恢复生产。

  而现在的大唐,有七百万户,所以才能连续分封燕国、秦国和齐国,还能分封那么多王公之国,要知道分封前期都是要给投资的,没有七百万户人口支撑,分封就是做梦。

  在这些分封之外,还能快速改变周围族群结构,同样是依靠人口体量的碾压,人口就是力量,所以现在的大唐镇压四海,而且不是虚有其名的镇压,而是真正的伸出触手。

  如果大唐只有两百万户,阿史那塞恩还真的不惧大唐,毕竟大唐不可能倾国之兵而来,总要防备漠北和辽东以及吐蕃。

  但现在大唐只要腾出一只手来,就可以压着西突厥打,这让阿史那塞恩发自内心的畏惧。

  其余西域诸王也纷纷点头,这些国王都在天可汗体系下,也曾经听从调遣出兵,但发自内心不愿意大唐进入西域。

  西域有西域的规矩,加入一个大国来,那很多东西都要改变,比如通行西域的商队税收,西域诸国的豪富,大半都在这商税上。

  洛玄奘闻言脸上却没有一丝多余表情,他的声音如同金石相击,“有什么可值得畏惧的?

  我在这里,神庙在这里,大唐如果妄图以刀兵临于西域,自然有愤怒的火焰加于勇士的刀兵之上,去迎接辉煌的胜利。”

  洛玄奘的声音如同雷霆,落在众人耳中。

  阿史那塞恩一阵振奋,这是他第一次从圣座口中,听到这么明确的话,还没等他说话,洛玄奘的声音就再次响起,依旧是金石般的告诫之语,“西域诸国不要去招惹大唐,维持双方间的和平,这是本座的意志。

  在西域推广玄门,同时使西域不断繁盛,这才是素王赐下王冠的本意,本座不会支持某些野心家,神杖利剑不仅能击退外敌,也能铲除内敌。

  望尔等知晓。”

  众人皆是心中一凛,各称是后,缓缓退出殿中,殿后走出一名妙龄女子,约莫二十岁,长相带着些许波斯风格的异域风情,身着华丽的纱状服饰,金丝绣于其上,异常美丽。

  她的母亲是波斯公主,从波斯逃难来到西域,因为颇有美貌,被献于神庙一位大人物,后来诞下了眼前的女子,天赋很高,被洛玄奘选为这一代的神庙圣女,波斯名为黛丽丝,汉名称为赵黛儿。

  “圣座。”

  赵黛儿柔柔俯身拜见洛玄奘,她能成为圣女,不仅仅是天姿很高,还是因为她惊人的美貌,圣女在神庙中地位特殊,要经常性的见到信徒,所以形象上,一定要卓然于万人之上。

  必须要形貌昳丽到让人一眼就认可的地步,赵黛儿就很明显符合这一点要求,她综合了汉人和波斯的长相优势,出落的惊人美丽,如果用洛氏数值判断的话,大概在98,这几乎快要逼近极限了。

  “黛儿有问题要问?”

  赵黛儿不仅仅是圣女,还是洛玄奘的学生、侍女等,所以洛玄奘对她的态度就不像对待西域诸王那样冷肃,而是比较温和。

  赵黛儿轻巧颔首,秀气的眉毛皱在一起,白皙的俏脸上充斥着浓浓的疑惑,“老师,黛儿记得您说过,现在大唐正天下无敌,神庙不应当与之为敌,但刚才您和诸王所讲时,却那么坚定,如果大唐真的挑起战争的话,神庙真的要参战吗?”

  洛玄奘闻言轻笑,摇摇头又点点头,“大唐不会和西域陷入全面战争,只要那位大唐的天子还是君王。

  他拥有罕见的战略定性,当初隋朝崩毁的情况也太过骇人,只要对西域的情况稍作了解,他就不会进攻西域。

  当然。

  如果大唐真的要进攻的话,那本座毫无选择,只能应战,我是西域大祭司,这是我的职责。

  而且。”

  二十年前,赵王被擒,一夜之间,大厦崩塌,如今磨剑二十年,可有人要来尝试一番?

  赵黛儿好奇问道:“老师,而且什么?”

  洛玄奘摇头,静静道:“没什么,静待大唐反应吧,争论的结果应该快出来了。

  如果如同我所猜测的那样,你就要往大唐去一趟了。”

  啊?

  赵黛儿有些懵,睫毛长长,眨巴着深邃的黑瞳。

  ……

  正如洛玄奘所预料的那样,对于西域现状,大唐之中,爆发着许多争论,不仅仅是在争论是否要发动战争,让西域彻彻底底的臣服。

  即便是维持现状一派也有不同述求,发动战争一派,同样有不同意见,这场争论持续了两个月,没有一点停下的意思,相反愈演愈烈。

  在群臣看来,这代表着天子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所以才放任这种问题,在政事堂会议上,以及奏章中争论。

  事实正是如此,这一次李世民已经问政于文公,文公当时望着李世民笑了笑,而后只说了一句“你的选择一定是你想要的,也一定是你想要避免的”。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的确是在深深犹豫,他同意枢密院往驻扎在伊州的安西大都护府增派三千兵力,是为了试探一番,得到的结果并不算好。

  大唐前脚增兵,后脚就有不少国主以及神庙拜帖送到安西大都护府,询问大唐往西域增兵是要针对哪个国家,身为天可汗属国,他们义不容辞的愿意为大唐铲除这个敌人。

  这让大唐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道义或者说公信力,是大唐纵横西域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和大唐军队一文一武影响着西域。

  现在神庙的影响力本就极大,如果大唐再失去公信力,那西域诸国就要彻底倒向神庙了。

  太极殿中,又一次召开政事堂会议,枢密使和理藩令在向天子以及诸宰相汇报今年的诸国上报的大致情报。

  李世民听罢后,便皱着眉头问道:“刚才的奏报中,有关于西域诸国战争的,再念一次。”

  枢密使掌管军事,当即再次重新念了一遍,这次诸宰相都听出了不对,从神庙远征吐火罗后,西域诸国间,发生战争的次数,太少了,尤其是大规模战争为零,零星的战争,可以忽略不计,最后都达成了和解。

  但安西大都护府仲裁的调解,只有这其中的一半。

  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李世民的脸色并不难看,但很是凝重,他思索良久,而后才沉声问政,“诸卿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魏征已经去世,房玄龄的声音很是沉重,“陛下,臣以为,这是神庙在展现力量,对西域的控制,这是一种隐形的告诫。”

  李世民脸色不变,“详细说说,给诸卿都讲一下。”

  房玄龄的脸色也很是凝重,“西域因为没有大片平原,只有一块一块绿洲,所以最大的特点便是小国林立。

  所以西域间战争频发,经常有国主间爆发矛盾,愤怒兴兵,进而两国兵戎相见的。

  但现在却没有这种事发生,这不对劲,只能是神庙在背后调解,进而让诸国免于战争。

  这代表着神庙对西域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还强,不对,当初的神庙没有这么强的影响力,就是从西突厥可汗接受神庙大祭司的冠冕,以及神庙军重新建立,让神庙有了一支强军之后,神庙就变得越来越强了。

  大唐征讨辽东时,神庙也在整合西域,现在看来,那位大祭司成功了,他现在已经可以号令西域诸国,乃至于让诸国不爆发大的战争,小的争端也能处理。臣甚至怀疑,那些到安西大都护府处理的争端之事,也是神殿流出来的。

  亦或者是那些国家,不愿意再跑数千里,往神临城而去,毕竟伊州安西大都护府驻地和神临城,一东一西,路途遥远。

  这都是臣的一番猜测,做不得真,陛下以及诸位同僚,权当做参考即可。”

  房玄龄虽然谦虚,但谁都不会忽视他的话,房谋杜断,这个评价绝不是空穴来风,房玄龄的智慧绝对是诸位宰相中的第一。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