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6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6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大唐的铁骑在辽东纵横驰骋。

  白山黑水为之战栗。

  诸番部为之战栗,纷纷来到他的营前,奉上忠诚。

  辽东国中的亲唐派跪在他的面前,高呼天子不可战胜。

  整座辽东都在李世民的威严之下颤抖。

  李世民在大营中,笑着问出征的诸位将领,“朕十数年不曾经历战阵,今在辽东出鞘,此剑何如?”

  朕这么多年不打仗,现在亮剑一番,你们说朕怎么样啊?

  “陛下神威,自古帝王用兵,莫有及者。”

  “陛下天纵,不为帝,亦当为古之名将哉。”

  “陛下临御,辽东胆栗,鼠辈为之震慑,此天龙之威也。”

  诸将都毫不犹豫,发自内心的表达着自己的钦佩之情,大唐帝国永远最后的底牌,那就是帝国的统治者。

  李恪望着自己神威天纵的父皇,心中没有一丁点想要反抗的心思。

  他只想老老实实的待在漠北,当好自己的燕王。

  李世民听着这些赞美,尤其是魏征那个扫兴的家伙不在身边,简直太爽了,他此刻踌躇满志。

  “隋朝以百万大军尚且不能收回辽东,朕以十万人便可收回,这便是隋亡国,而大唐王天下的道理。”

  李世民毫不留情的贬低着隋朝,当君王到了他现在这份上,他已经可以用平等,乃至于俯视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上几乎所有君王,他可以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去看待所有君王,这是功绩带给他的底气。

  “辽东半岛上还有谁能够阻拦我大军?”

  李世民问着,而后将目光投向辽东半岛上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安市城。

  他带着审视的目光望着这座城池,这不过又是一座辽东城罢了。

  大半个辽东国,已经沉沦在大唐的铁蹄之下。

  这场针对辽东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大半。

  安市城,不过是负隅顽抗,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这场战争将会在安市城覆灭的那一刻结束。

  “秋天时,大唐的儿郎就会回到家乡,享受胜利的喜悦,以及田中的丰收。”

  李世民这般说着,大军开拔!

  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这里吗?

  喧嚣的风吹过长白山的山麓,带来北境的寒意,漫山遍野的葳葳草木,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咽的声音。

  唐军杀红了眼,浴血向前,安市城宛如沧海风暴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欲坠,却终究安稳若素。

  李世民轻嗅着风中传来鲜血咸湿的味道,有些怀疑人生。

  唐军的武器有了极大提高,这是在中原试验过的,但安市城,是加强型山城的巅峰所在。

  大致如此——

  安市城不怕水攻、火攻、投石车,不怕唐军攀岩而上,最高山顶上可以将进攻军队的动向看的一清二楚,只有一道门,这一道门是一座瓮城,周围任何一个坡度都高于45度,大多数山坡的坡度都在60度以上,属于站立都站不稳的那种。

  城中五脏俱全,有独立的水源,简直是个独立王国,在粮草耗尽前,可以坚守不出,忘了说,这城里还能种一些地,辽东城已经很坚固,但比起安市城来,就差不少。

  最艰难的是,安市城主是个擅长守城的大将,安市百姓又因为辽东城之事,上下一心,就这种情况,再多神机妙算,战略战术,在乌龟壳面前,也无计可施,只能硬打。

  但硬啃,结果就是现在,唐军一路高歌猛进,攻破辽东等重镇,又围点打援以少胜多大败辽东军,李世民还很欣喜的发掘出薛仁贵这个年轻的猛将,攻克辽东的进度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八,只剩下安市和箕子这两座重镇,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却万万没想到,在安市城下,似乎有折戟沉沙的味道。

  李道宗等人提出了绕过安市,奔袭乌骨,直接袭取箕子城的计划,安市城中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只有守御的能力,没有出击的能力,只有留下一支偏师,驻扎在安市城南,或者鸭绿江北,安市城只能看着唐军离开。

  李世民心中已经偏向于这个计划,此刻他无比庆幸,自己听从了洛苏训练水军,在路上粮道之外,再建立一条海上粮道的建议,否则现在就只能琢磨退军了。

  “陛下,雍国公来信!”

  营中众将都知道天子就是在等雍国公的信,了解箕子道大军情况,能不能负担大军粮草所需。

  “陛下万安。

  臣箕子道行军大总管雍国公玄凌敬上。

  如今箕子道有大船数百,小船千余,粮道已开,粮草已备,有粮草二十万石,可供大军使用,粮道可日转运粮草一万石,途径水路,损耗几乎可以忽略。

  臣已先攻城池,于箕子城,静候陛下天军。”

  水道运粮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此,陆路上的人吃马嚼,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船只运载的粮食,比马车多的多,即便到了现在社会,海运依旧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

  存粮有二十万石,日运粮草一万。

  大船数百,小船上千。

  这几个数字,让营中几乎所有人的眼前都是一亮,随后目光熠熠的盯着李世民,心中都同时响彻着一个声音,陛下,这还犹豫什么,下令吧。

  这可不仅仅是大军不缺乏粮草。

  即便是要撤退,也能快速将军队从海上撤走,不需要再翻山越岭的从陆路返回。

  当然。

  如果可能的话,李世民他们肯定是不会走海路的,还是会从陆路返回。

  毕竟大海里面,站在船上,总是没有脚踏实地的站在陆地上,更加让人觉得踏实,安心。

  李世民收起信后,一扫略微带上的萧瑟之意,上天总是眷顾他,“燕王,安市城方圆三百里,已经无人烟,你率领漠北骑兵,向南往鸭绿江移动,而后将这三百里给朕盯紧,不能让安市城中任何一个人逃脱,待朕攻下箕子城后,再来料理安市城。”

  燕王李恪肃容受命。

  李世民又望向诸将,沉声道:“诸将率军,在安市城下列阵,即便是要走,也要让安市城主知道,我大唐并非战败,翌日必将归来。”

  众将受命。

  ……

  箕子城外,似乎永远都不曾停下的风,吹来山上的黄土,呼呼刮着,间杂着鲜血和刀枪凛冽的味道。

  “雍国公,为什么不进攻?”

  喧嚣的震天喊杀声中,副总管张亮甲胄上,满是敌军血迹,他脸上颇有些愤愤不平,大声问道,“只要我军压上,一定能攻破箕子城。”

  张亮不明白,为什么雍国公洛玄凌不愿意全军压上,将摇摇欲坠的箕子城攻下来,如果能够赶在天子到来之前,夺下箕子城,这是多大的功劳!

  军营中的其余诸将也都在望着洛玄凌,眼中都满是好奇,从行军开始,洛玄凌就一直不曾让大军出全力,这太奇怪了。

  要知道当初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那一批万人敌里面,洛玄凌是唯一一个还活跃在第一线的,战场上冲阵是经常做的事情。

  就在几年前,他还担任高昌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大军攻克高昌国,奔袭数千里,可谓疯狂到极点,现在却保守谨慎到让他们都抓狂的地步。

  洛玄凌环视一周,面容很是严肃,“这就是陛下让本公担任箕子道行军大总管的缘故,本公的目标不是给自己立功,而是保证陛下能够得胜。

  本公给陛下送了信,以陛下的性格,现在一定已经率领大军往箕子城而来。

  陛下的安危,就在于本公大军的粮道是否通畅。

  那本公要做的就不是攻克箕子城,而是首先保证现场的局势和信件中一致。

  就算有九成的可能攻克箕子城,但只要有一成的可能会失败,本公就不会考虑,这不是为了本公自己,而是本公永远都不会拿陛下的安危去冒险。

  一丁点的危险都不行!

  诸公可懂了?”

  嘶。

  营中众人听到洛玄凌这番话,顿时傻眼,转而却只觉受益良多。

  怪不得雍国公能被陛下如此信重,多少人家想娶都娶不到的嫡公主,陛下却还没生出来就给了雍国公家一个。怪不得雍国公是唯一一个还能统率大军出征的旧功臣。

  如果雍国公有真正的帅才的话,恐怕陛下会放心让雍国公统率大军来攻灭辽东吧。

  人家受宠是真的有原因的。

  任何一个君王遇到这种雍国公这种贴心的臣子,都会给予最大的信重吧。

  张亮只觉肃然起敬,他可是秦王府的旧人了,洛玄凌属于后来居上者,但现在洛玄凌这番话一出,他就知道差在哪里了,立刻肃容道:“雍国公真是诚谨之人,亮受教了。”

  洛玄凌遥遥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川,在思索一些和战争无关的东西,他随意摆摆手,“都是为国家做事,诸公客气了。”

  ……

  大唐天子座驾到了箕子城下时,带给城中贵族的压力是极其庞大的,洛玄凌参与进攻的军队,从始至终,没有超过一万,而李世民带来的却有数万雄兵。

  渊盖苏文终于感受到了一种灭顶之灾的味道,在救援安市城的时候,辽东的倾国之兵被击败,唯一的指望就是安市城能够挡得住唐军,安市城的确做到了,但唐军不打了,竟然绕了过来。

  洛玄凌率领箕子道诸将去拜见李世民,顺便为李世民奉上箕子城大致的地形图,以及城中大致的情况。

  “青玉办事,朕一向是放心的。”

  早在打天下的时候,洛玄凌就以谨慎闻名,而且因为恪尽职守救过李世民的性命,“青玉,朕初来乍到,你在这箕子城下时日已久,恐怕心中已有腹稿,你说说吧,该怎么打?”

  洛玄凌的确是早就有想法,他已经知道了安市城没能攻下之事,当即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内外夹攻,我大军强攻箕子城,给予城中压力。

  同时对城中贵族怀柔,这世上贵族的膝盖是最软的,有权有势的人最怕死,而且城中对渊盖苏文不满的人定然极多。

  当初隋炀帝征讨辽东时,辽东国就发生过弑君之事,现在杀一个渊盖苏文,也不是难事。

  安市城真正能够坚守的原因是上下一心,而且安市城主,打定主意就是要将我大唐天军拖到秋冬之时退兵。

  但箕子城却不同,城中没有一个绝对的声音,而且我大军后勤不绝,可以从齐州源源不断送来,所以箕子城必破。”

  面对不缺乏后勤的唐军,早就已经折损倾国之力的辽东国,的确是惶惶不可终日。

  “传朕令,明日攻城!”

  李世民下令。

  箕子城中,面对大唐给出来的投降条件,很多人都已经想投降了,只要死硬分子渊盖苏文一脉,厉声道:“安市城能够守得住,王都难道守不住吗?”

  但亦有反对的人振振有词道:“拿什么去守?安市城在辽东,唐军用陆路输送粮草,路途艰难。

  我箕子城在半岛之上,唐军现在用水路来运粮,我辽东连水军都没有,想要截断粮道都做不到。

  前些时日,唐军还运来了大量冬季的皮衣以及炭,就算是冬天他们也能攻城,这和安市城能一样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