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6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6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

  ……

  在齐州的码头,无数战舰横列,这些战船从宋州、扬州等沿海之地一路开到山东半岛。

  箕子道行军大总管,这是洛玄凌此次出征的官职,他也是大唐第一任海军总管。

  他摸了摸右手中的神器,这是洛苏特意交给他的,自然是洛氏中那一件专管水域的神器,定海神针。

  【地阶·定海神针:持有此物,可使一定范围内江河湖海风平浪静,范围及效果依据气运点耗费多寡确定。】

  一件威力强横至极的神器,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奇效,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进攻岛国,最担心的就是舰船技术差,在风暴中覆灭。

  当初隋文帝征讨辽东国,就是因为风暴,结果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如果当时有这件神器,那战争结果不提,至少中国子弟不会死的那么憋屈。

  洛苏对李世民说,大唐进攻辽东国时,绝对不会遇到风暴,便是这件神器给予的底气。

  “此番陛下任命本公为箕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水军,诸位想必都有些懈怠。

  本公知道诸位所想,自古以来,水军不过是破江淮的时候才需要的军队,打天下从来所依靠的都是步骑,但本公劝告诸位将这种想法收起来,上堪舆图。”

  洛玄凌的声音很是严厉,让营中张良、程名振等人都振作起来,一副巨大的堪舆图出现在洛玄凌身后,洛玄凌手中持着节杖,然后重重在三座城池上点下去,“辽东城,辽东之门户,此城一破,辽东洞开。

  安市城,箕子城之铁壁,此城一破,箕子城洞开。

  箕子城,辽东国国都,是此次我大唐最终所要破掉的城池。

  这三座城池,每一座都易守难攻,都是吸收了我洛氏铸造山城的精华所在,攻下一座颇为不易,攻下两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已经不可以道理计。

  辽东国地处偏北,天寒地冻,待草黄水枯之时,士卒难以进攻,战马没有草料可吃,就要退军,陛下率领大军从陆地进攻,如果难以攻克安市城,就要面对绕过安市城的抉择。

  当年隋炀帝绕过安市城,结果没能攻下箕子城,最终缺乏粮草,导致全军覆灭。

  我军渡过渤海,最重要的不是能攻下多少城池,而是要能够建立一条能够稳定供给大军粮草的航道。

  有了这条不会被辽东国切断的粮草航道,我大军就可以从春到冬,从冬到春,一直进攻下去,而不用退兵功亏一篑!

  或许陛下在北边一路大胜,用不上我们,但一旦需要我们,我们这一路就将成为影响大唐和辽东间的胜负手。

  诸公,可知晓了?”

  洛玄凌最后一句气势沉渊,虎视诸人,只要他感觉到谁还心中存在不重视,立刻就会将他踢出此次出兵。

  为了这一次战争,洛苏拨出了整整三十万气运点,来交由洛玄凌使用定海神针,对于一共只有一百六十多万气运点的洛氏,这是一笔极大的投资。

  洛玄凌自然是希望能够尽量节省,那就需要上下一心,谁要是给他找事,他不介意让众人知道什么叫做,洛氏之威!

  当舰船从码头离开,彻底往海域而去后,众水军立刻就感受到,江河和大海的感觉果然不同,海岸线和远海也极为不同。

  有不少以为不晕船的大唐士卒,在海洋的波浪中,竟然晕船了,幸好洛玄凌早有预料,在船上配备着医师,有这方面的药物。

  他在旗舰中,细细品味着定海神针,这件强大的神器,从他出现在海中后,就不断向周围不住散发出肉眼不可见的波动。

  洛玄凌只觉自己成为了海洋之神,他虽然没有掀起海啸的能力,但却有平复那些波浪的能力。

  一丁点气运点灌输进神器中,神器魂影附身在他手中的节杖上,他的眼中突然亮起了晶莹的光,手中节杖轻顿,一道只有他能够看到的透明波纹,从节杖顿下的甲板上向四周散开,而后一道蕴含着磅礴巨力的浪花,在刹那间,轰然消散,水花四溅,击在船身上,却已经没有丝毫的力道。

  掌控!

  这种对大海的掌控,就宛如神灵般,让洛玄凌忍不住沉迷其中。

  他目光炽热的望着手中节杖,如果有无穷无尽气运点的话,那大海将如同平地,再也没有任何会毁灭船只的风浪。

  可惜气运点珍贵,这只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愿望。

  ……

  大唐谈不上倾国而来,但对于体量远不如大唐的辽东国来说,依旧有如灭顶之灾,尤其是辽东国中,本就有大量亲唐派,大唐军队还没来,就已经叫嚣着投降。

  一直独断的渊盖苏文气的咬牙切齿,厉声道:“中国之军如何,百万众亦不过死于辽东而已,区区十万人,不过有来无回。”

  他的嘴很硬,但辽东国的士卒没有那么硬,唐军连战连捷,辽东诸城摸不清唐军进攻的方向,闭关自守,导致被唐军各个击破,而且大部分城池,所依仗的山势,并不是万无一失,面对唐军的攻城武器,被一座座攻克而下。

  继首战告捷后,唐军连战连捷,士气愈发高涨,守城尚且难,更不要提野战,渊盖苏文见状终于有些惊恐,连忙派遣军队去守卫辽东城,他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山城巅峰,只有辽东城能够阻隔唐军的脚步,一旦辽东城失守,整个辽东就彻底失去,接下来就要被压迫到鸭绿江。

  唐军花费了一些时间彻底清理辽东国周围的城池,最终近十万大军汇聚在辽东城下。

  李世民也再次见到了李恪。

  大营之中,当李恪出现在他面前时,李世民几乎有些认不出他来,在漠北辛苦征战,又风吹日晒,李恪变得黑了许多,脸上带着胡须,腰间挎着弯刀,顾盼之间,杀意凛冽。

  “儿子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安,万年万福!”

  李恪一走进帐中,就直接跪在地上,向李世民大礼参拜,眼中几乎瞬间就噙出了泪水,只不过,不知道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

  他的目光扫过营中诸将,大多都是他耳熟能详的,都是大唐最有名的功臣宿将,而后他扫过了面上颇有矜意的魏王李泰。

  对李承乾出镇之事,李恪自然知晓,一想到未来的天子是李泰,李恪有些难受,但他毫无办法。

  李世民对李恪还是相当宠爱的,见到李恪这幅模样,又是心疼,又是骄傲道:“恪儿,快些起来吧,你这些年辛苦了。”

  “劳父皇牵挂,儿子不孝,为父皇藩篱,为国家戍边,儿子不辛苦。”

  李恪起身环视一周,坐在李世民左手第一位置,他是外镇的燕王,从各项待遇和官职上,都是诸王第二,仅次于李承乾的秦王,又是魏王李泰的兄长,当然比魏王地位更高。

  魏王现在还处于自己即将成为太子的兴奋中,尤其是这些时日李世民在军事方面对他面授机宜,让他更是有些飘,完全没有猜到,李世民可能是对他另有重用,他真的觉得自己成为太子是板上钉钉了。对燕王李恪的些许不敬,魏王有些不高兴,眼底有厉色,一闪而过,日后他做了天子,漠北这么庞大的势力,是万万不可能放在李恪手里的,否则他日夜都难以安生。

  燕王李恪到来后,针对辽东城的行动也正式开始,实际上当来到这里后,唐军的士气就直接爆表了。

  因为就在辽东城外,筑着辽东最大的京观,数以十万计的头颅被堆砌在一起,似乎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到那些中夏子弟的哀嚎。

  在那一刻,天子诏令中所说的“朕欲为中国子弟复仇”彻底具现化,那种同仇敌忾的气势,出现在几乎每一个人心中。

  军心可用,但辽东城不好打,所谓山城,顾名思义便是在山中所建,主要依靠山势来防御的城池,一座山城可抵十万军,毫不夸张。

  李世民肃然道:“如今十万大军齐聚辽东城,前日劝降城中将领,但久在辽东,不识天数,不仅不投降,竟然还对我中原天兵,出言嘲讽,不战而下是不可能了,如何攻战,诸将出言。”

  李绩就是那个被辽东城军民所嘲讽的将领,他愤然道:“陛下,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毁灭辽东城,先前在辽东所使战法,不可再用,当灭尽辽东城之人。”

  唐军一路进攻辽东国的诸多城池,用的是王者之师法门,在俘虏辽东国俘虏后,军官运回中原,但是很多士卒,都直接放回去,这种方式帮助大唐很快就拿下了大量城池,而且极大的争取了辽东国的民心。

  但现在李绩认为,对辽东城这种负隅顽抗分子,没什么道义可讲,就要冲着屠光全城去打,一旦抱有这种想法,那战术就多了。

  李世民皱眉思索了一下,“爱卿将你的想法说一下。”

  李绩指着外间厉然道:“我军此次所装备的投石机,力大势沉,能够将辽东城城头上的碉楼全部砸掉,如果我军在辽东城外造一座和城墙一样高,甚至更高的土山,就可以将石头砸进城中,再在石头上,浇上火油,将辽东城中,烧个灰烬,没了辽东城中的刁民给守军提供协助,看看守军还怎么防守。”

  对李绩所言,李世民不可置否,又将目光望向其他人,“江夏王如何看?”

  李道宗向辽东城瞟了一眼,沉默了一瞬后抱拳,“陛下,没什么好说的,辽东城,城防坚固,平生难见,唯有强攻,至于英国公所说,还是要强攻之后,再做决定。”

  唯有强攻!

  这实际上是在场所有人共同的看法,在还没有进攻辽东国时,这就是共识。

  李世民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事实证明,并不总有那样的机会,他回想起了他当初围困洛阳的那一战,洛阳城从三万户,被围困到只剩下三千户,从隋朝东都,变成一片废墟,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那是他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场战争。

  现在又是一场攻城战,李世民有些头疼,他不喜欢打攻城战。

  这种类型的战争总是会让他觉得特别呆板,他喜欢骑在马上,在万军丛中,寻找一闪而过的战机,数十人冲阵而后赢得胜利,想着这些,他豁然站起,手中利剑出鞘,厉声肃然道:“诸将听令。”

  “在!”

  “诸军轮番进攻,昼夜不息,拿下辽东城,朕允诺,除女子和幼子外,三日不封刀!”

  打辽东城注定会是一场苦战,而且会是一场伤亡不小的苦战,所以奖赏一定要高,大唐的天子李世民,从来都体恤士卒疾苦,他绝不会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吃亏。

  “得令!”

  李绩兴冲冲的第一个出阵,他并不直接让士卒冲锋去攀登城墙,在辽东城面前,那不过是送死罢了,他指挥投石车,“给我砸,将那些碉楼全部砸掉,弩床给本将军抬上来,裹上火油,等那些碉楼被砸掉之后,就给本将军射。”

  能投八百步远且势大力沉的投石机,以及能射六百步远的弩床,在这个时代就如同重炮一样,是攻城的无上利器。

  如今的李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吴下阿蒙,他在一次次战争中,极速的兑现自己的军事天赋,在投石机分散砸落之后,他很快就意识到,与其攻全面,不如攻一点,于是将投石机集中在一个点上,那些为了抵御投石机而建立的碉楼,完全没有修补的时间,就已经被不断落下的巨石损毁。

  怎么才能顺利攻下一座城池?

  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城墙上没有敌人防御,那这座城池就会被轻而易举的攻下,但怎么才能够让城墙上没有敌人呢?

  自然不是杀光,如果真的能够杀光的话,那就不需要攻城了。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暂时驱逐他们。

  投石机就是在驱逐城墙上能够防御的屋舍,让敌人**的暴露在唐军面前,而火油箭则是驱逐那些站在城墙上的辽东士卒。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再有一阵风,那就更好了,会有风来吗?

  会有。

  如果没有,那就等待,在辽东这块土地上,风总是不缺的,李世民在等待,李绩也在等待。

  经过连续十多天的进攻,唐军的伤亡并不算大,因为并没有真正不计伤亡的冲锋,李世民不喜欢那种打法。

  这些时日唐军主要就是在动用投石机以及弩床,将辽东城的各种防御措施破坏一空。

  而唐军则除了先前的攻城工具之外,在这些时日中,又制作出了各种攻城工具,同时也在修建假山。

  经过数百年的战争,中原的攻城工具进化很快,只剩下飞行工具还没有制作出来了,在众多的攻城工具中,有一种类似于云梯车的工具,非常强力,士卒可以站在顶端,不需要攀登城墙,就能够和辽东城的士卒互相攻击,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顶端完成向辽东城中纵火的任务。

  在确定向城中纵火有效之后,唐军的进攻愈发激烈起来,但这种激烈更像是掩盖真正的战术意图。

  上天不会永远眷顾一方!

  当强烈的北风呼啸而至后,李世民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等待的机会到来了,他果决的下令,“举火!全军进攻!”

  敢死队搭在高高的云梯上,向城中纵火,终日不曾歇息的投石机和弩床,再次响彻辽东城的上空,比往日猛烈数十倍的火焰横陈在辽东城之上。

  在辽东城中的军队看来,天上仿佛多出了无数颗太阳,这太阳没有带来丝毫温暖,而是带来毁灭,惊恐的暴鸣声在城中响彻。

  极致的混乱在城中出现,乘此良久,诸将皆身披甲胄,亲自冲阵,尤其是契苾何力,率领着数百敢死队,冲上了城头,白刃厮杀。

  辽东城能够抵挡唐军,所依靠的就是山城坚固,一旦被突破到这个地步,就绝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

  在如今这个天下中,唐军的单兵素质,绝对是最顶级的一批,只有少数几个帝国的职业禁卫能够比拟,但唐军的规模和纪律,让唐军的战斗力,绝对的首屈一指。

  辽东城守军被斩首过万。

  辽东城的陷落被整个辽东的打击是致命的,最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唐军所展现出来的极高素质,让人恐惧。

  当初杨广就是在辽东城下,数次折戟沉沙,他选择绕过辽东城,结果却把数十万人送进了地狱。

  而现在,让杨广毁灭王朝的城池,就这样被李世民征服。

  当辽东城头插上大唐旗帜后,李世民的目光向南投去。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