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4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4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李恪的计划实行的很是顺利,不得不说,李世民对他还是相当宠爱的,虽然大部分都是流放的罪人,但其中人才着实不少。

  胡人骑兵和带甲王府卫兵,也都是精锐,再加上洛玄星带着几百敢战士参与了这场平定薛延陀的战争。

  李恪在万事具备后,仅仅两场战争就斩下了薛延陀可汗的头颅,传到诸可汗帐中。

  “这便是背叛大唐的下场,这就是擅自挑衅本王的下场,薛延陀的明月可汗,接受天可汗的册封,却胆敢背叛。

  收起你们的不轨之心,张开你们的眼睛和耳朵,好好听,好好看,本王是天可汗之子,草原上的苍鹰。

  本王身上流淌着最尊贵的血脉,只有天可汗的儿子,才能成为草原唯一的主宰,接受皇天、长生天的恩典,以及阴山、北海以及所有山川的赐福。

  所有的人,都前来哈拉和林拜见本王,如果有不听从的,本王将斩下他的耳朵,抠出他的眼睛,然后将其践踏在脚下!”

  这霸气纵横的言语,实在是太对草原人的胃口,来自四方的部族首领,纷纷来到哈拉和林,这次前来和上次已经完全不同。

  大多数人即便是回纥的烈日汗也保持着谦卑,面对着刚刚杀死薛延陀明月汗的大燕烈日汗,为了部族,他必须谦卑。

  至于其他铁勒以及冬突厥诸部,无论是明月汗、繁星汗,还是普通部族首领,皆诚惶诚恐的拜见李恪。

  到这一刻,李恪终于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权力,他强行控制住那股天下我有的感觉,

  他担心自己太膨胀了,进而去做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

  他深深的明白,他现在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控制诸可汗,主要还是因为他那位贵为天子和天可汗的父亲。

  而且他从中原来,更明白中原的强大,明白那群元老宿将的强大,大唐平定薛延陀不是难事,那大唐干掉自己也不是难事。

  尤其是,国师。

  当初国师把自己放到草原,是有任务的,如果就这么回去,那位国师一定会给予自己迎头痛击。

  要知道那位襄助自己的洛氏子,可就在身后,他为什么来帮助自己,李恪很清楚,那他随时也都可能会背刺自己。

  还是好好做事吧,其他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再说。

  收回心神,李恪望着自己面前的诸可汗,朗声说道:“天可汗为了防止漠北诸部纷争,于是定下了三可汗制度,在过去的数年中,诸部有争议,都在哈拉和林,召开可汗大会。

  薛延陀,简直就是草原上最悖逆的豺狼,没有心肺的狗,就算是鬣狗也不如他的心黑,也不如他让人唾弃。

  他试图做什么?

  难道是挑衅天可汗的地位吗?

  在中原有一个词,叫做‘天下共主’,这是什么意思呢?皇天的子嗣,是天下所有臣民的主人,在草原上,天可汗就是所有人的主人,诸位认为呢?”

  草原上的人身依附本就远远胜过中原,奴隶制度也比中原顽固太多,对于李恪的话很认可,就像是本就该如此一样。

  “伟大而至高的天可汗,是我们草原诸部永远的主人。”

  这些来到哈拉和林的胡人都纷纷高呼,表达自己的忠诚。

  李恪见状又说道:“父亲的财产由儿子来继承,是理所应当的,我是天可汗的儿子,在草原上,难道还有人比我更加尊贵吗?

  可汗大会难道不应当以我为主吗?”

  李恪这番话让众人有些面面相觑,可汗大会在过去是以大都护为中心的,也就是天可汗的代言人。

  现在李恪是天可汗的代言人,听起来好像也没有问题,但可汗大会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可汗。

  回纥的烈日汗硬着头皮说道:“伟大的燕烈日汗,请允许我们询问,天可汗的汗位将会传于您吗?

  我们听说,在中原,用一种叫做长子继承制的制度,很是奇怪,我们不能理解,所以不明白天可汗的汗位将会如何继承。”

  众人闻言皆目光熠熠的望向李恪。

  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是大问题,是文化上和现实上的冲突,在草原上,各部落普遍使用幼子守灶制度,每一个儿子长大后,父亲都会给他一部分财产,即牛羊和人口,让他自己出去发展,这就导致最后幼子是唯一会留在身边继承家产的。

  这种财产继承制度,是草原的现实,进而形成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比较强大的部落国家中,就会造成一个问题。

  幼子理应继承王位,但强大的兄长往往会回来抢夺王位,现在回纥的烈日汗,就是在问李恪,你难道以后会是天可汗吗?

  如果是,那没问题。

  如果不是,你怎么能说自己是草原上唯一的主宰呢?

  或者说,你已经决定要背叛天可汗,就像是薛延陀烈日汗一样,成为一个叛徒。

  李恪面临着一个危机,他急中生智道:“天可汗当然是至高的,但天可汗不会来到草原,天可汗的诏书上,我是第一烈日汗,所以在草原上,我是最高的那个人,就如同阴山那么高,诸位还有疑问吗?”

  李恪玩弄了一把文字游戏,来忽悠这群草原人。

  同时也阐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天可汗是不会来到草原上的,你们所面对的人是我,这种隐隐约约的威胁,这些人还是能够听明白的。

  李恪没办法,他知道天可汗的位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传到自己这里,那一定是随着诸夏天子位一起传到下一任大唐皇帝手中的。

  他永远都只能是燕王、第一烈日汗,无论在大唐的体系下,还是在天可汗的体系下,他都是那个臣服者,这不可改变,除非他能够成为长安城中的那个人。

  在初步确立了威严之后,李恪立刻开始实行自己前来草原的任务之一,那就是有限度的开始整编草原部落,之前的天可汗体系下,只有三可汗,现在李恪要在三可汗之下,再设置更多的爵位官职。

  至于如何设置,当然不能使用中原那一套复杂的官职,当初冬突厥的混乱就有把中原官职套过来的原因。

  中原那一套官职,就连一些官员有时候都会懵,更不用说没有什么文化的草原人,你说刺史、都督,这些有历史渊源的词汇,他怎么可能理解呢?

  当初洛苏设置三可汗制度的时候,直接选用了太阳、月亮、星星,这三个草原崇拜的对象,让草原人一听就觉得很厉害。

  这就叫做因地制宜。

  在当初和李恪的交流中,洛苏对草原攻略,就很明确,“简单、好记,这就是征服草原的秘诀”。

  最简单最好记的是什么?

  数字。

  草原虽然落后,但不至于连数字都不会数,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几千年前了,和中原接触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些长进的。

  李恪北迁时带来的一万两千户,分成了十二个部落,每个部落一千户,这种分开的方式,命令极其的扁平化,李恪只需要管十二个千户即可,既能够快速集结,又不耽误放牧。

  现在李恪决定要在草原上逐渐推行这种制度,万户、千户、百户,并且逐步限制诸部的户口,即册封千户,就不能超过千户,超过千户后,就必须分出户口,让多余的人形成新的部落。

  这很难,可能还要经历几场战争,但现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因为对薛延陀的战争胜利,李恪俘虏了许多人,他手下一下子多了大约一万户的牧民。

  这让他的实力一下子膨胀起来,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想要挑战他。

  李恪在漠北耕耘,战报则一路跨越大漠,越过阴山,而后一路从高原中的小道奔往长安。

  李世民终于开心了一些,终于有个争气的儿子,做出了一些让自己值得欣喜骄傲的事,而不是让他每日苦恼。

  尤其是这一份非常漂亮的战报,以及李恪对草原诸部的处理,都让李世民很是欣喜。

  他朗声笑道:“中原之兵不动,而边患自解,分封之术,的确是镇压叛乱的不二自选啊。”

  这一刻,李世民开分封的心,到达了巅峰。

  ————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草原上从不曾有一个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哪个部落强盛,哪一个部落的名字就会成为族群的名字。

  国师洛苏注意到了这一点,燕王李恪背负着改变这种现状的使命前往草原,他在漠北的政治成果是极其惊人的。

  在天可汗的基础上,李恪重新构建了政治制度,最关键的是,向草原注入了一种称之为核心的文化,这是过去几千年所不曾达成的,草原的整合从这里开始真正启航。——《唐帝国兴衰史》

  第920章 死亡之语

  在洛苏提出天可汗国际体系内部诸国不得相互攻伐的时候,李世民曾经询问过他一个问题,“国师,如果大唐需要主动挑起战争该怎么办,这样制定规则,是不是会限制大唐?”

  洛苏是这样回答他的,“君王用恩德来感化臣民,用严酷的刑罚来迫使臣民畏惧,希望这样能够让臣民永远忠诚,但依旧会有人想要造反。

  因为这就是人,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天子你的那些兄弟和儿子,都是一群贪婪、愚蠢、短视、不知所谓、自大自傲的人。

  你以为你拥有强大的实力,别人就会畏惧你,你以为所有人都会有自知之明,但那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会做出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冬突厥不必多言,实力的确是强大,和大唐属于二虎相争,发生战争很正常。

  但你看吧。

  那个西燕国,很快就会仅仅因为距离大唐偏远,而敢于挑衅大唐。

  更偏远的大国,那个控制进出西域路口的高昌,现在和大唐的关系好,但很快就会因为庞大的商业利益而骄狂起来。

  不要说那些胡人,西燕和高昌,都是汉人建立的国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本就深谙弱肉强食的胡人国家,薛延陀,大肆吞并冬突厥的部落和草场,以后必定是个祸害。”

  洛苏论断让李世民深有同感,说道:“国师所说的真是金玉良言啊。

  朕一直都在想,中原和西域国家的关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一直友善,因为西域太远了。

  高昌距离大唐有七千里,其中有两千里的荒漠,足以让任何坐井观天的人,产生骄狂。

  不要说西域,哪怕是在中原,也总有人会依凭蜀中的天险,以及长江天险,想要割据称王,殊不知那所谓的天险,一戳就破。”

  洛苏微笑着,却没有半丝笑意,“所以天子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大唐想要挑起战争的时候,会没有开战的理由,他们一定会跳出来,你所需要想的是,怎么打赢战争,以及在打赢战争之后,怎么善后。

  那些西域国家,和漠北草原还是很不一样的,草原上,是弱肉强食,本质上没有国家的观念,谁的部落强大,就使用谁的部落名字。

  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就是如此。

  但西域是有文化的,在国家存亡方面,很有些邦周时期的观念,很喜欢复国,各国都有不低的国家意识和族群意识。

  如果你不能妥善安置的话,就要陷入持续不断地流血战争中,那是大唐所不能接受的结果,再强盛的帝国,也会在治安战中被拖垮。”

  在数年过去后,西燕国果然如同洛苏所说的挑衅大国,乃至于入侵凉州,并且自取灭亡。

  当初臣服于大唐的薛延陀也骄狂肆意,最终自食其果,被燕王李恪斩杀于大漠之上,部族子民都被草原上的其他部族瓜分,用自己的头颅给李恪的威信筑起了高台。

  而高昌国,也和大唐渐行渐远,乃至于阻截来大唐觐见的使臣。

  ……

  太极殿中,李世民手中握着安西传回来的奏章,在御前会议上愤然道:“高昌国王上一次来长安觐见就推脱,这一次不仅仅自己不来,甚至还阻隔其他西域国家的觐见。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遵从天可汗之令的列国,应当如何做?”

  契苾何力立刻大声道:“讨伐他,覆灭他的国家,斩下他的头颅,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天可汗的威严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请陛下降下圣旨,臣愿意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契苾何力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虽然姓契苾,但和辽东国由洛玄星赐下姓氏的那个契苾没什么关系。

  他的祖籍在西域那一块,属于铁勒的一支,和高昌国混居。

  他很担心契苾国和高昌国搅在一起,现在契苾国的地位很高,因为契苾何力既是李世民信重的大臣,还是李世民的妹夫,契苾国可汗,也就是契苾何力的弟弟,是西域的明月汗之一。

  他很担心国中那些没脑子的贵族,会不知道天地广阔,挑衅繁荣昌盛的中央之国,虽然他已经不准备返回契苾国,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但那毕竟是母国,他还是希望子民能过得好。

  契苾何力的表态让李世民很是高兴,这就是朕所信任的将军,番人出身又如何,朕的大唐兼容并包,所以才有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样的番将,“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