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3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3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天子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所为何事,已经不言而喻了,再结合之前的形势,群臣心中大致都有一个谱。

  果不其然,伴随着年岁渐长而愈发沉稳的李世民,脸上带着不怒自威的神情,缓慢而坚决有力的说道:“朕以诸夏天子之身,下行天可汗事,到如今有四五年了,这些年,边境平稳,我大唐无战事。

  国势蒸蒸日上,国中粮价一改前些年之居高不下,这是诸位臣工的功劳,是文治、是武功所致。

  维持这样的国势,朕以及诸卿,都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而现在,有贼人想要再起边衅。

  西燕小国。

  竟然敢挑衅我上国之威,侵犯我大唐河西之地,进犯我大唐凉州,欲截断了我大唐和西域的通道。

  真是狂悖至极,狂妄至极,朕若不讨伐西燕,我煌煌大唐,岂不是颜面扫地?

  朕这天可汗之位,还怎么能够做的安稳?

  诸卿以为如何?”

  只要是打仗,就一定有人反对,但洛玄夜没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直接站起身来说道:“陛下,皇帝是大唐之主,天可汗和万王之王便是大唐之外的主人。

  西燕,本源流辽东慕容氏,汉室苗裔,诸夏之属,乃是北朝燕国慕容之后,避居西垂高原,陛下行天子道,西燕不臣服,这是罪一。

  西燕自称与吐蕃诸部交融,其间藩部交杂,称燕不以汉为号,但陛下上尊号天可汗,西燕亦当遵从天可汗之令,西燕又不臣服,这是罪二。

  现在西燕挑衅,又有两大罪,必当发大兵移之,天下汹汹,诸国都在看着我大唐,天可汗是不可战胜的,天子是不能被容忍侮辱的。

  讨平西燕,让所有的盟国都看到不听从命令的结果。”

  洛玄夜情绪这么激烈的战争宣言,让魏征刚要出口的话,立刻收了回来,这老小子鬼的很。

  根据他的经验,如果需要商量的话,周郡王洛玄夜都不会出声的,一旦周郡王说话,那就说明这件事,李世民的态度是不可回绝的。

  李靖等人同样是眼观鼻,耳观心,进攻西燕,刻不容缓,李世民问过这些军事主官的态度。

  当初大唐对占据大漠南北强悍的冬突厥,都直接亮剑,对区区西燕,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周郡王说得好啊,朕一向不喜欢穷兵黩武,所以我大唐不主动挑起战争,但任何对于我大唐的挑衅,都将迎来朕最严酷的打击,这不是为了朕的功业,而是为了捍卫大唐得之不易的成果!

  上次击破西燕后,这西燕还敢进犯。

  朕自忖,西燕无非就是依仗身处高原,又有千里冰川,草木不生,以为我大唐不会千里迢迢前往,若是吐蕃诸部,朕或许还真的算了,但西燕,它还没远到朕不能征讨的程度。

  代国公,朕打算使你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辖制五路行军总管,进攻西燕,你有什么想法和需要,就在这里说!”

  李靖瞬间振奋,很多人不敢承担起重任,但李靖不一样,战争让他焕发生机,就像是回到了年轻时那样。

  李靖有时候也会思考自己的位置,他现在是代国公,上柱国,尚书右仆射,在大唐的国公之间,虽然没有没有几等国公的设置,但实际上是有的,春秋大国就是最尊贵的国公,或者战国时期的大国,代国公就属于二等国公的最上流。

  此番进攻西燕,如果得胜的话,班师后他极其有可能会被赐予改封一个邦周大国的国公号,进位尚书左仆射,那以后他就不可能再挂帅出征了。

  毕竟他不是洛玄夜,李世民不可能给他更高的政治地位,甚至到了尚书左仆射和一等公的位置后,他就要谨言慎行,甚至闭门谢客了。

  面对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指挥大军征战的机会,李靖只想赢,他略一思索后,便当即说道:“陛下,臣的确是有所求。

  若西燕国敢正面迎我大唐锋芒,臣必击而破之,斩西燕王之首于青海,传首诸边,再传长安。

  臣唯一所担忧的,不过是西燕国逃入冰川雪原,所以臣需要精锐,人数可以不多,但一定要能骑马,能耐苦战。”

  李靖这话,已经有些金石之音,同样身为顶尖统帅的李世民,几乎立刻就明白了李靖的决心,而这种决心,让他放心,“好,朕给你发精锐府兵精骑五千,再给你发两万诸国轻骑。

  既然你要精兵,那朕给你选行军总管也都挑选精锐猛将。”

  这五人分别是右青龙卫大将军李绩、左苍龙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千牛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右朱雀卫大将军薛万彻,江州都督江夏王李道宗。这五个人的人选,没人能挑出不是来,都是大唐战功赫赫的人。

  李绩,算是一个传奇。

  他叫徐世勣的时候,是二流将军,改名叫李世勣后,就变成了当世一流,最后改名李绩,一跃而起成为仅次于李靖的超一流武将,可谓一代版本一次进化。

  薛万彻从李建成麾下投效李世民后,作战勇猛,是李世民用人识人的典型代表,在攻灭冬突厥的时候有大功,现在依旧用他。

  李道宗就不必说了,李孝恭之下,宗室里面能和他争锋的人不多。

  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那是李世民的心腹肱骨之臣。

  右千牛卫大将军,这是什么官职,只需要知道左千牛卫大将军是雍国公洛玄凌就明白了。

  十六卫大将军中,有十二卫是掌管府兵的折冲府之首,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羽林卫,则是保护皇帝的安全,护持李世民的左右。

  现在太极殿中,只有洛玄夜以及契苾何力带着刀,这就是禁军大将军的地位。

  而且让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出征,也是因为此次要征调大量的番邦轻骑。

  这不是大唐第一次征调番邦骑兵,但一次性抽调两万精锐轻骑,依旧是第一次,这不仅仅是一次对西燕的战争,还是一次天可汗对番邦军队领导权的检测。

  五个被点名的将领肃容走到殿中,皆雄壮威武,齐声喝道:“臣等谨遵陛下之令,大唐万年。”

  ……

  李世民发往国中的诏令一下,瞬间出现了一个奇景,那就是不当值的府兵,主动要求参加远征。

  府兵,本质上都是禁军,只不过不是羽林卫和千牛卫这种常驻的禁军,府兵的职责叫做“上番”,所谓上番就是轮流到长安值守,拱卫天子,长安折冲府多,也是因为离得近,好征调,顺便还能达成一直以来的“举关中之兵以临四方”的政治目的。

  所以府兵出征,是看运气的,通常轮值的府兵必然要出征,但没有被轮值到的府兵,则根据兵部以及折冲府的调兵命令,然后由地方官府发到地方,抽调这些记录在案的府兵。

  但大唐府兵,一听到当今圣天子李世民要远征西燕,瞬间义愤填膺,踊跃报名,要主动参加战争,这种情况很快就被兵部尚书反馈到皇宫中时,他正在灵天阁中和洛苏对弈。

  李世民听到汇报先是一愣,而后对洛苏朗声大笑道:“国师,我大唐士卒,竟然有闻战而喜的风范,有这样的勇士和百姓,何愁我大唐不兴盛呢?”

  洛苏却微笑着说道:“士卒闻战而喜的关键不在于士卒,而在于朝廷,在于天子你,府兵愿意踊跃参军,是因为你慎战。

  你没有把握便不让大唐出战,所以大唐获胜的概率大,失败损失也小。

  是因为大唐的晋升公平,立下战功就能够得到晋升。

  是因为战利品的分配合理,士卒能看到利益所在。

  这都是政治清明的体现。

  这都是你的功绩。”

  洛苏越说,李世民的神情就越舒展,“一直如此,竟然觉得合当如此,现在听国师所言,才知道,原来仅仅如此,便已经颇为不易。”

  ————

  从后世唐朝的经验来看,府兵制度距离完美的军队制度,相差甚远,但在李世民的手中,它几乎完美的执行了大唐建立初期的所有战争,内中原因大概便是李世民所言的“府兵者,锋刃利具,用其锋,利其势,如风如火,动若雷霆也”。

  李世民对战争局势的洞彻能力,使他总能在敌人招式用老的那一刻,用最少得力量,达成“唐军宛如离弦之箭,千里之外,忽然而至,一经催发,敌人便不得不走入绝境,而即便侥幸挫败唐军,也不影响大局”,这便是李世民和他的府兵制,独属于他的府兵。——《唐帝国兴衰史》

  第901章 平阳薨!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世界上,化家为国是所有家族的终极目标。

  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家族,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耀,并且显赫的度过数十上百年。

  那就是皇族。

  不提端坐在皇宫中的天子,仅仅以一地藩王而言,一个强大的家族,需要数十上百年的积累,才能够成为当世冠族,而一个藩王,只需要生在皇家,就可以在权势和财富上,凌驾于这个家族至上。

  而且这种累世冠族,还要时刻警惕,不能真正的正面惹怒天子,否则家族覆灭,就在天子一念之间。

  在当世,这个家族便是李氏。

  而在李氏中,有几个人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之一,便是平阳长公主。

  从理论上来说,如今最受李世民信任的宰相房玄龄,是平阳长公主提拔然后送进秦王府的。

  在大唐开国定鼎关中的时候,平阳长公主也是功劳最大的几人之一。

  在武德年间,平阳长公主当了数年的宰相,后来又镇守晋阳,在玄武门之变时,她的作用很大,和洛玄夜联手,控制了内廷。

  她是当今天下许多女子所向往和崇拜的榜样。

  在贞观朝,平阳长公主渐渐离开了朝廷中心,只挂着检校中书令的官职,和相夫教子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她身体有些差。

  或许只有姬昭知道,李秀宁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很多年,可以说是得天之幸。

  但生死之命在天,人力只能拖延而已,李秀宁沾染沉疴,神色愈发消沉,望着神色日渐憔悴的李秀宁,洛玄夜只觉揪心般痛苦,他只能求助于洛苏和洛玄镜,这两位洛氏中的医术圣手。

  望着匍匐在自己面前哭成泪人的洛玄夜,洛苏弯腰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是无尽的怜悯,柔声道:“阿夜,还记得你曾经和我说过,担心李世民情深不寿吗?

  你现在怎么自己也如此呢?”

  洛玄夜闻言却愈发悲戚起来,洛苏叹口气道:“阿镜说只能修养是吗?走吧,去你府中看看。”

  能把编修国史的洛玄镜从弘文馆中拉出来,也只有洛玄夜等少数几人了,但洛玄镜看罢之后,说的是“精力至此,非药石之事”。

  洛玄夜知道自己的妹妹医术有多精湛,她说出这种判断,那基本上就没救了,但洛玄夜还是进了灵天阁。

  走进平阳公主府,略显古朴素色的病榻,微微苦涩的药香弥漫纱帐,虽然是白日,但依旧有烛火摇曳,火光映在雕梁上。

  洛苏见到了憔悴的李秀宁,她面色苍白,身旁放在瓷碗,里面有微黑的药汤,药味就是从那里传来。

  距离二人第一次相见,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年那个还不曾及笄的小姑娘,现在就连女儿都已经及笄可以嫁人了。

  “老祖宗。”

  李秀宁在半睡半醒中见到洛苏走进,实际上她并不曾真的见到洛苏的模样,但她看到了光闯进了自己的世界,于是她便知道那是洛苏。

  洛玄夜快步走到床榻边上,伸手握住李秀宁冰凉的手,温声道:“夫人,是老祖宗过来了。”

  李秀宁彻底睁开眼,她很是虚弱,当初能上战场的平阳公主,现在却如同弱柳扶风般,低声道:“打扰老祖宗清修,是秀宁的罪过。”

  洛苏坐在距离病榻一米的地方,仔仔细细的看着李秀宁的眉眼,而后对洛玄夜说道:“玄夜,你到门口去,我有些话要说。”

  洛玄夜闻言便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李秀宁见状颇有些失落的问道:“老祖宗,我是不是撑不住了?”

  洛苏摇头又点头,“不知道,你的生机看着还有一些,但又很乱,有什么事快些做吧。”

  李秀宁眼中暗淡一闪过,又振奋起来,她毕竟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英姿女儿,“薇薇的婚事难以操持,君卓还太小,君成的婚事,我希望能亲眼见到。”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洛苏叹口气道:“你生着病,正好让君成和长乐成婚,给你冲喜,虽然没有用,但也是一个祝福。”

  用婚姻给长辈祈福,这是一件好事。

  “老祖宗把夫君支开,是担心他听到我要死的消息吗?

  他其实有预感的。

  我很担心他,一个看起来冷冰冰的人,心中却像是装着一团火一样,比任何人都要热烈。”

  洛苏转头瞟了洛玄夜一眼,“他总说情深不寿,殊不知自己才是最情深之人,所以你要多坚持坚持,意志力是这样世上最能够创造奇迹的东西。”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