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7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7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任何权力的下放都是迫不得已的行为,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妥协。

  没有下面的豪强宗族支持,他们就连县乡都下不去,更不要说去收缴这些豪强的土地了。

  “朝廷一直让我清丈土地,收回国家,但是我怎么去清丈啊,我怎么能收回啊?

  对面就是给我们办事的,这是把刀子递到他们手上,让他们自杀,你猜对面会不会直接持刀反杀?”

  最后只能去问郡长官,两千石的郡守崔毅,他才是郡中一切的主宰。

  “上官,朝廷的诏令,我等该要如何做啊?”

  面对着众人的满脸愁绪,崔毅安然的端坐,淡然朗声道:“还能如何做呢?

  我们是朝廷的忠臣,自然是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朝廷的命令,况且巨君公,他的品德就像是圣人一样,难道会有错误吗?”

  听到崔毅的话,屋中众人互相对视几眼,眼中有些诧异,这和他们了解的崔毅可不是一个人啊。

  崔毅就像是没见到这些人的神情一般,继续朗声道:“传令下去,让郡中官吏都动起来,不要懈怠。

  严格的执行王田制度,收缴全郡的土地地契,无论是那些豪强的,还是百姓的,逐门逐户,统统收缴。

  本官知道郡中人手不足,先向郡中临时征召那些学子。

  等收缴完土地后,本官一定秉公分配,使每一个百姓都公平公正的分得土地。

  还有朝廷法令中说,要官吏、富贾、豪族都节俭一些,豪族大鱼大肉,百姓却食不果腹,这不是圣贤所期望的。

  本官同样深深的为此痛心啊。

  朝廷说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豪强商贾从倒买倒卖中渔利,才使百姓不堪其负,些许钱财不能果腹,所以加强了均输平准司,由朝廷统一买卖,以保证百姓的温饱,本官深以为然啊。

  传令下去,收缴郡中的粮食、布帛等物,统一由官府调配。

  嗯。

  为郡中百姓留下一成粮食,毕竟调配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总不能缺了百姓的吃食。

  还有废除奴婢的法令,真是圣贤所为啊!

  立刻通知郡县之中的各个大族,让他们放那些奴婢自由,大汉以孝治天下,七十以上的老人,纵然是平民,见到陛下尚且不需要跪拜。

  在大族之中有多少年过五十的奴婢却依旧卖身啊,先行将这些人释放出来,让他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正合我大汉孝顺之道啊。

  朝廷的功德应当让天下人知晓,本官很是担心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辛苦,却使陛下和巨君公的功德受到了损伤。

  到下面办事时,一定要向那些百姓和豪族说,这都是朝廷的恩典,是巨君公的功劳!

  本官是万万不敢贪功啊!”

  崔毅的话落下,殿中一片寂静,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他见状眉头一皱,正气凛然道:“你们还待在这里做什么?

  朝廷的大业也胆敢推三阻四吗?

  早日完成,朝廷那里还等着看本官的结果呢!

  你们下去做事的时候,记录清楚,收缴分配了多少土地,均输平准取得了多少成效,放还了多少奴婢,都给本官记好了!”

  这下殿中众人才算是如梦初醒,对这位郡守只剩下深深地敬畏,齐齐躬身道:“喏!”

  等到众人退下,崔毅才缓缓地端起茶轻抿一口,悠悠道:“为政以民,圣贤之道啊。”

  大汉郡县众多,形势各不相同,有的郡守是完全依靠本地的豪族才能够坐稳位置的,双方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于情于理,这种郡守自然不可能去对豪族动手。面对朝廷法令,这些郡守又不敢什么都不做,毕竟有绣衣直指、刺史以及随时会出现在郡国之间的监察使。

  于是很快就演变成了官府借着这道法令强抢百姓的土地,问就是要重新分配。

  再问为什么还不分配,答案就是土地还没有全部收缴,目前还不具备分配的条件,耐心等待就好了。

  但是很快那些被收缴的上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豪族的佃户耕作。

  最狠的还不是直接收缴土地,而是收缴粮食,简直是把百姓往绝路上逼。

  这一下乡野之中就彻底炸了,几乎在瞬间就形成了流血的冲突,起义的烽火瞬间就被点燃。

  郡治之中,崔毅望着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简直乐开了花,他的政绩在各个郡守之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还借着这个机会,大肆收刮了上好的土地,分配的刀子在自己这里,划一块最大的给自己一点都不过分吧?

  真的去实行变法,去和郡中的大族翻脸的胆子他没有。

  他可不想哪天游街时,突然从暗处射来一支箭。

  但是借着变法的名义敛财的胆子他是有的,而且还能直接把锅甩锅朝廷。

  “我这都是奉旨办事啊!”

  崔毅正美滋滋的想着,至于所谓的大同治世,年轻的时候大概会信吧,就像是那些愚蠢的士子们一样。

  “郡守,郡中多处有贼子造反,短短时间之内就聚集了数万人,凶焰滔天,这可怎么办啊?

  是否要上报朝廷?”

  崔毅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上报朝廷那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刚刚开始变法,就搞出这么大的事情,岂不是显得他很没有能力?

  那以后他还怎么升迁?

  区区一些流民武装而已,镇压不过是易如反掌,和朝廷以及大族比起来,这些普通的流民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

  于是当即愤怒道:“这些贼子,当今圣人治世,降下甘霖,不思报国忠君,竟然反而起兵造反,速速使郡中兵前往镇压。”

  等到使者走出,崔毅踱步沉吟了一番,又对自己的亲信说道:“不能浪费这些人命,这件事还是要上报朝廷。

  就说有奸险贼人不愿意配合变法,竟然阴谋造反,现在已经镇压。

  郡中变法正有条不紊的进行,臣一定竭尽全力推行变法,使陛下的圣恩垂及郡县之间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百姓都感念陛下的恩德,定不辜负陛下圣恩。

  多带些礼物去送给大将军周围的人,金银、美玉、美人,前些时日,不是有商人为本官送来了吴国的美人吗?

  带到长安去,为本官说说好话,本官就不相信,大将军自己是圣人,他身边的人难道还全部都是圣人吗?

  还有那些宫中的宦官,都给本官送一份礼过去。”

  亲信听罢离开了庭中,崔毅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有些不稳,然后想到了皇太后的赵氏家族,撇撇嘴轻蔑道:“一个因为女人而骤然兴起的家族,定然都是一群暴发户,只要吾稍加奉承,便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心理上蔑视,但是行动上却很是重视。

  毕竟那可是皇太后。

  虽然总说权力是来自于下的,但那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在一个秩序稳固的社会中,名位天然就附带着无限的权力。

  就连洛氏都认真的对待皇太后的联姻请求,崔毅这个算是大汉高官的两千石,在皇太后的面前,就是一只随手就会被碾死的蚂蚱。

  简直不值一提。

  崔毅做事的本事或许有,但他不愿意做,因为不需要,只需要写的漂亮就可以了,然后再用好处将那些监察之人全部贿赂,不愿意接受的就搞走或者死于意外。

  从一个县令到郡守,皆是如此而为,从无失手。

  “这就是世道啊!”

  崔毅捻须而笑,带着无限的阴冷,提笔在纸上写着,“臣毅问皇太后陛下安……”

  ————

  及法令通行郡县,县中恶吏色厉内荏,惧豪族而恶百姓,逼之愈急,侵之愈深,豪族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米生脂虫,贫者无一餐之食,官衙通断,五货皆收均输平准之间,及一尺布,尚不可得,民不堪命,遂作奋起,刀兵而向。——《汉书·食货志》

  第561章 东海举义!

  自新政以来,长安周围就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为长安作为帝国的首都,关中作为朝廷的腹心,大量的资源被投入到这里,其他郡县承担不起的改革费用,关中有天下输入,财政是可以负担的。

  官吏多、监管严,朝廷对这里的控制还算是比较深,可以说深入县乡之间,大部分问题都能很快就反馈上来。

  再加上有洛琪的亲自关注,他是执金吾,可以在整个关中追捕盗贼、察查不法、直接审判,可以第一时间就将那些意图浑水摸鱼之人拿下。

  即便是有官吏想要欺上瞒下,但是在遍布关中的绣衣直指监察之下,基本上逃不脱被发现的结局。

  新政就算是不能完全按照预想之中实施,但是只要释放一部分活力就足以让关中的情况变好。

  可以说局面一片大好!

  王莽府中,改制派的主要领袖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开怀的笑意,王莽大声笑道:“关中新政推行的很是顺利啊,按照这个速度继续下去,不要说孝文皇帝的治世,恢复到素王上皇的盛世,难道还会远吗?”

  众人纷纷直接大笑出声,洛琪则保持着忧虑之心,沉声问道:“不知道关东的郡县推行新政如何了,应当是比关中慢几分的。”

  正说着,便有使者奔上堂来,是个颇为精干的汉子,皮肤黝黑。

  有关东的上奏而来,一式两份。

  虽然目前大汉的最高统治者是太后和皇帝。

  但是一个是稚童皇帝,一个是满腔心思不放在国事上的皇太后。

  主政的是王莽,所以奏章都直接交到他这里,需要用印时则联系皇太后,一般都是洛琪进宫去寻找皇太后。

  赵合德喜欢进宫陪皇太后说话,皇太后时常在宫中置酒宴,洛琪作为丈夫自然是要随同,有时就会留宿在皇宫的客殿中,所以对宫中很熟。

  王莽笑着展开一看,不过两眼就狂声大笑起来,甚至不住的拍着旁边的坐席。

  见到一向守礼古板的王莽竟然失态至此,众人都好奇的看过来,不知道信中是何内容。

  王莽挥舞着手中的奏章,然后递给其他人,大笑道:“刚刚公子琪还在问关东境况,这东海郡的郡守崔毅就送来了他的变法成果。

  看看崔毅在东海郡做的,完全不比关中差,甚至还犹有过之。”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连忙取过观看,王莽见到众人惊奇,又说道:“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新政在关东同样可以顺利的实施,这是符合天下人心大势的。

  那些做的不好的,一定是不尽心去做。

  这崔毅要好好奖赏,这么快就能做出这番成绩,是个人才啊,应当作为天下郡守县令的楷模,那些不好好做事的都应当好好看看。”

  崔毅的奏章在众人手中传递,上面详细的罗列了他做出的成绩,让众人啧啧称奇,根本没人想到会有人胆敢欺骗他们这群大佬。

  而且这种东西想要造假可不容易,王莽甚至洛琪估计不敢相信,会有两千石的郡守会冒着百姓不堪其命的风险造假。

  但是洛琪还是从中发现了有些不正常的地方,那就是这个成绩太好了!

  关中基础比关东好,尚且做不到这种程度,关东一个普通的郡中竟然能有这份成绩。

  这名叫做崔毅的官员,年近四十,往年并不算是特别突出,转任两三次郡守之职,都是无功无过,若是有大才,早就应该声名鹊起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