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6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6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友人闻言摇了摇头,他不太赞同王莽的做法和想法,但对于王莽的品德是无比信任的,因为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这种做,谁能不佩服他呢?

  在所有认识了解王莽的人眼中,王莽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儒家士大夫,拥有圣人般的品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富有同情心,不媚上,不欺下,在奇葩众多的权贵圈子中,是一股清流。

  正是这样的名声,使王莽的长辈们看重他,在士人中的威望使得呼吁他做官的声音很高。

  王莽的推辞使得朝廷更是势在必得。

  “啪!”

  友人按下白子,轻声道:“巨君,你输了。”

  王莽望着纷乱的棋盘,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局势逆转,友人指着一处道:“你太聚焦于一处,于是在大局之上溃败。”

  王莽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整理了一下冠冕袍服,起身致意离开。

  望着王莽离开的身影,友人微微皱起了眉头,回想起刚才王莽所说的话,又望向棋盘上的黑白子。

  ————

  王莽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出身豪门却生活简朴,在贵族子弟普遍堕落奢靡时却能谨守自身,他富有正义感,像绝大多数士子一样,喜欢针砭时弊,希望改变,并付诸实践。

  如果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登临高位而作出的姿态,这是笔者更不能理解的,因为他达到目标之后,依旧如此,恭谨而谦逊的对待大多数人。

  他是那个王朝逐渐走向崩毁的黑暗时代,被士人推出的道德模范和改制先锋,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为什么是他?

  这是命运的选择,还是个人奋斗的必然呢?——《王莽传》

  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

  王莽向着长安一路走,一路将一封封的信件向着四方寄出去。

  孝宣皇帝时代,昭城大开,于是四方列国的子民都可以进入昭公国,行商、求学、游历、朝圣,除了做官很难以及些许的限制之外,基本上没有了区别。

  昭公国的开放是双向的,不仅仅有外人进入,昭公国的臣民,除了少数比较特殊的人,比如项羽的子孙这一类身份,其他人尤其是洛氏族人,同样允许自由迁徙。

  在昭公国刚刚开放的时候,迁徙的人并不算多,但随着交流的增多,尤其是求学的士子增多,相互之间交友,接受邀请出仕,甚至相互之间介绍自己的妹妹等给洛氏族人。

  汉朝风气又开放,没有什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洛氏又来者不拒,自然就有女子同样来求学,上百年的融合交流,除了户籍上有所不同之外,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昭城是养老圣地,是喜欢清净之人的圣地,但洛氏族人可不仅仅是喜欢清净的。

  毕竟就连有圣痕的洛氏子都性格各不相同,更何况普通的洛氏族人呢?

  百年下来,人口自然是不断流出,不过昭公国本就是一直在压制人口数量的,流出的多便多生一些,尤其是女性族人,没有当官的机会,大部分是不愿意离开昭城的。

  而且外出的族人不能用洛氏的名头,甚至可以说,要直接收回洛这个氏才能离开。

  因为洛氏自己很清楚,昭公国是不一样的!

  这里是真正的素王垂眸之地,生活在这里,会天然受到影响,但是外界不一样。

  如果用一个比较仙侠的说法,昭公国是清气,外界则是浊气,清气使人思想向上,浊气使人思想向下,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

  万一这些人离开昭城,挂着洛氏的名头,搞出什么事情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汉朝作为统治地域最为广袤、统治人口最多的诸夏列国的宗主国,还占据了几乎所有肥沃的中原土地,自然是所有人的首选。

  对如今天下的疲敝,那些曾经生活在昭公国的士子最为清楚,这群人是最坚定的改制派,其中许多人都是王莽在昭城求学时的好友。

  王莽这个人,抛开能力不谈。

  个人道德修养高的离谱。

  而且他是那种慎独之人,就连许多洛氏子都对他这一点表示佩服,从这一点来说,王莽有其自身特有的一种魅力。

  一个能让无数颇有本领的人所共同称赞的人,不可能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王莽前往长安,自然要给自己的这些朋友们写信,请求他们前来协助自己。

  他从关东一路向西,寄出去了不下一百封的信,其中有他的朋友、有他的弟子、有他比较看好的族人,光是这份人脉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提并论。

  “长安。”

  经过洛阳,渡过伊洛,越过崤函,然后来到长安城外。

  这不是王莽第一次来到这里了。

  实际上数年之前他就曾经进入朝廷,然后不过一年就辞官归乡。

  这一次来到这里,是起复。

  是许多人都想要让他回来,是朝廷之中的矛盾太大!

  王莽这样闻名的贤人不在朝廷之中任职,谁来充当门面呢?

  王莽越是不在乎荣华富贵,越是不想要权力,朝廷就越是要给他,天下人就越是要给他!

  天下人趋之若鹜的,都是那些肥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想要从中渔利!

  这就是一整条逻辑链条,王莽不愿意要,这代表着他不在意其中所代表的利益,他不在乎,所以才会被人信任。

  王莽回想着上一次自己因为力量不足就与皇帝爆发冲突,试图去做的一些事,越做越错,最终被抓住机会,只能黯然离开长安。

  这一次他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他会安安静静的壮大自己,在没有握住最高的权力之前,绝不轻易的做事,不给任何人留下破绽。

  王莽进入长安之后,长安城中的王氏族人就径直迎了上来。

  “少主!”

  王氏的族人上前恭谨的行礼,王莽同样还礼。

  从汉温帝刘明开始,身为外戚家族之一,王氏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显赫的道路。

  但是外戚家族一向属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想要长久的保持富贵,要么转型军功列侯,要么转型从孝宣皇帝时期彻底崛起的经学世家。

  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麒麟子,是王氏家族未来数十年公认的领头人。

  即便他不是家主的儿子,但是如今在王氏之中,他的声望仅次于少数几个长辈,在中青一代之中,没有一合之敌,是王氏家族下一任呼声最高的继承人。

  为了把王莽从关东请回关中,不仅仅是朝廷在使劲,王氏同样如此,好在现在算是成功了。

  王氏现在权势煊赫是因为太后和大司马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世卿世禄已经废除的当下,一旦家主逝去,没有合适的人继承大司马的位置,王氏的权势就会受到影响。

  王莽回到长安,以他的声望,只要几年的时间就能继任大司马的位置,保持王氏长安第一家的权位。

  但没有人知道,王莽的目标可不仅仅如此,当年王氏同样如此煊赫,但是他最终还是被迫离开了长安!

  因为王氏虽然强大,却并不能乾纲独断,反对的力量很大,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太后在宫中撑着腰,王氏早就滚蛋了。

  “所有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加强大,曾经打败我的手段,都不会再有效,这一次我不会再犯曾经的错误,我会将所有的人,都一一战胜。

  直到握住最高的权力,将天下变作我手中的画卷,在上面绘上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这是王莽走进皇宫前的内心所想。

  他来到这里,是为了拜见皇太后,如今王氏家族可以兴盛的关键所在。

  这个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是王氏不可缺少的,其余的所有人包括大司马都是可以替换的。

  这就是外戚家族的现状,依靠一个女人而富贵。

  皇帝同样在皇太后的未央宫中,望着自己不太喜欢的王莽,因为王莽曾经总是批评他,认为他不算是圣王。

  皇帝当然知道自己算不上是圣王,但是没有你这么一直说的,我如果是圣王,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大汉滑落而不能制止吗?

  王莽向皇太后行礼完毕之后,又向皇帝行礼,深深躬身道:“陛下万安万福,臣很是想念陛下,昔年莽有些太过鲁莽,是莽的过错。”

  皇帝有些惊异的望着面前的王莽。

  第548章 天下云从

  望着面前有些惊异的皇帝,王莽面上全是恭谨的神色,那个一直以来在天下人面前恭谨有礼的圣人形象,展现在皇帝的面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莽想明白了,这天下终究是皇帝的。

  皇太后的地位确实是比皇帝更高,但是国家的大权大部分还是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是生来就拥有上天所赐予的权力的,皇太后的权力则来源于孝这样的人伦大道。

  面对一个成年的皇帝,除了吕太后这样的存在,即便是皇太后也难以撼动,皇太后权势最大的时候,通常都是皇帝还年幼时。

  在秦汉这样的上古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官僚升迁黜落制度,君王主要依靠宗亲、外戚、近臣来统治,这是贵族政治的残留,贵族的特点就是生而高贵,无可争议的拥有权力,可以随意的使近臣显贵。

  于是史书中经常可以见到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的身影,洛氏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区别只在于因为千年的养望和崇高的威望,让人忽视了这一点。

  王莽同样是依靠着家世背景走上仕途的,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只要本心光明,如何达成的又有什么呢?

  ……

  “巨君你有些变了。”

  王莽走在皇宫的甬道之上,看着天上的日光照下,然后在甬道之中留下大量的黑影,只有一半的光能照在他的身上。

  回想起皇帝所说的这句话,王莽突然轻笑了一声,变化很大吗?

  和之前比确实是很大,人不遭遇失败就不会求变。

  就像是打碎了心灵的枷锁一般,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整个人都彻底升华了,这就是王莽现在的感觉。

  我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我,而朝廷却依旧是曾经的那个朝廷。

  ……

  “如今天下疲敝正处于疲敝之中啊,朕听闻天下疲敝时,想要兴盛就要有圣王贤臣。

  王莽是有德行的人,恭谨的孝顺长辈,柔和的善待贫弱,诚义的结交友人。

  朕听闻朝廷有贤人作为表率,天下的官员都会追随并学习他。

  朕现在任命王莽为太学祭酒,光禄勋,守藏室长,侍中,封长仁侯。

  愿大汉万万年,通知天下的郡国,使百姓知道朕的意思。”

  王莽返回长安,当然不是来赋闲的,他拿到的全都是要么有实权,要么清贵的职位。

  直接担任了九卿之一,然后又得到了皇帝近臣的侍中身份,太学祭酒可以让他团结士人,守藏室长同样是又清又贵的职位,在这个书籍无比重要,知识无比珍贵的时代,是仅次于太学祭酒的清贵职位。

  因为皇太后的关系,还得以比较顺利的出入宫禁,一跃成为长安城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之一。

  最关键的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信号,王莽是个改制派,这是明牌的,虽然这次回来之后,王莽安静了许多,但没人认为他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