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况且军队、贵族、国人都臣服于他,王室也并不都是三监那样的叛逆,如晋侯、程侯等一批姬姓诸侯都站在他这边,上下一心,此战必胜。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后续出征的事宜,大朝会上,姬昭向王畿众臣宣布自己将要出征,天子举行了规模庞大的祭天大典。

  拱卫王畿最精锐的天子六军直接被姬昭带走了一半,此时一军一万两千人,足足三万多大军,浩浩荡荡的从镐京出发,前往邦周东部。

  中军车辇。

  姬昭与太公望相对而坐。

  “一场闹剧!”

  “是闹剧,但叛军人数众多,太宰还是要谨慎。”

  “分而化之,聚而歼之,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姬昭闭目静思,思索山川河流的走向,思考何处能行军、扎营、设伏、排阵。

  很多人策略游戏玩多了,以为打仗是单纯的计谋,实际上谋士的地位远远不如统兵大将。

  所谓以正合,统兵大将就是正。

  统兵大将的能力是所有谋划实现的根基,而统兵实际上是很枯燥的事情,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按部就班行军、扎营、布阵防御。

  姬昭自王畿镐京而来,手持天子诏令,命令诸侯各自出兵,作为三军辅助。

  诸国君主心里都很清楚,这个时候不助阵,等到姬昭平叛归来,难道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死肯定不会,但夺爵除国还不如死!

  况且他们本身就对现在的秩序很满意,自然不喜欢三监这种乱局者。

  等到姬昭彻底踏上殷商旧地时,与诸侯会盟之时,有兵员六万,加上充当炮灰以及转运粮草的奴隶,军队人数超过了二十万。

  “太宰学识真是通天,第一次统兵,二十万军队就能管理的井井有条,胜过许多常年打仗的将军。”

  太公望半真半假的称赞着。

  先前姬昭能统率三万军队井井有条,太公望并不觉得惊奇,因为三万人并不多,基本上天才将领初出茅庐的时候都能做到。

  但二十万军队依旧能井井有条,这甚至让太公望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姬昭是没有统过兵的!

  大兵团的指挥需要经验的支撑,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若是太公知道后世有个叫韩信的神人,一上手就统率大军团,连战连胜,几十万人的大军团会战如臂使指,估计就不觉得姬昭这个有什么稀奇了。

  此次天下九十六国,同三监作乱、被三监裹挟者共二十三国,此刻在姬昭麾下的诸侯共二十六国,接到天子诏书的南北两路诸侯还在路上磨磨蹭蹭。

  这些被封到南北二方的诸侯,要么是姬姓的远支宗亲,要么是异姓的诸侯,国小力弱,正与夷狄连日大战,忙的不可开交,对于中原大战并不太想参与,也不敢将军队抽调走。

  大部分都是数十名甲士带着几百名奴隶加上资军的财货、粮草而来,姬昭也不在意,毕竟他大封诸侯的目的之一就是清剿遍及天下的夷狄。

  第4章 洛水之战

  在多数诸侯看来,管、庸、邶、宋四国联军实力并不弱,三监都曾经追随先王,本就是王族的强支,其中最强的管侯甚至有甲兵近万,在加上庸邶二侯以及殷商遗民,单以甲兵言,实在是不能小觑,当然他们依旧相信平叛大军能够取得胜利,只是可能会艰难一点。

  他们分析的很对,但姬昭有挂,气运点十连抽,抽出了两个黄阶道具,其中一个是保底,其中【借东风】就很适合这场即将到来的大会战。

  【黄阶·借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指定方向借来一股狂风。】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象对古代战争的胜负影响实在是太大。

  两军互不相让,准备野战做过一场,二十万人相持于洛水北畔,各自扎营,堪称无边无际,这就是为什么两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洛水畔来大战一场,因为其他地方甚至都展不开如此多的军队与战车。

  所有人都知道大战即将到来,于是更加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姬昭召集诸侯、兵士,登台祭天,“我王奉上天的命令来牧养万民,我们接受天子的金银粮帛,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东贼冒犯王上,妄图逆乱天命,这是一定会受到惩罚的。我们如果不尽心竭力,上天难道会放弃惩罚我们吗?

  到那个时候,结果一定是我们接受不了的。

  孤已经得到了上天的指示,上天会以狂风为我军助阵,此战必胜!”

  叛贼同样举行了祭天仪式,进行了战前动员。

  随着一通通鼓声,贼军前锋缓步前压,姬昭军中甲士持盾守御,他不时抬头望天,判断时辰。

  两军相差只剩几百步时,本是晴空万里的天,刹那之间黑了下来,忽有狂风而起,直直的在洛水北侧的大地上吹过,力道之大甚至将断树卷起,一些没有扎牢的营帐直接飞起,地上尘土更是不用多说,堪称遮天蔽日,宛如末日一般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呆滞了起来,更奇怪的是,洛水南侧竟然一丝风都没有!

  姬昭军中所有人都意识到上天真的降下了狂风助阵,士气瞬间提升到了极致,就连诸侯面对这等怪异的情况都相信真是上天眷顾。

  实在是这等狂风非人力可为!

  “狂风已到,擂鼓助威!”

  姬昭一声大喝,挥剑大笑道:“上天已经回应了孤的请求,诸军乘着风势向前,定能一战剿灭叛贼!”

  这西风从王军背后吹来,直扑叛军颜面,如此烈风裹挟沙石之下,弓箭手便是睁眼也难,即便能射出箭来,不说准头,威力也是大减,对于叛军来说不吝于灭顶之灾!

  对阵之中,管侯眼见如此怪异之事,几人几乎瞬间面如土色,“怎会如此?难道我等真是逆乱天命,所以上天要亡我等吗?”

  武庚持剑吼道:“哪有什么天命?玄鸟赐予殷商六百年江山,孤从来没有听父王说过殷商天命终结,可武王一至,顷刻溃败。这是人力穷尽,而不是天命已失,只要我们能打赢这一仗,天命就是我们的!”

  管侯的上卿同样大声喊道:“君上,齐洛二贼一定会乘着机会进攻,我军必败,如今之计,只能结阵防御,等到风势小了,再做打算!”

  “君上,不可结阵防御,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当务之急是由精锐卫士保护您先行撤离这里,国中还有子民可以整兵再战。”

  叛贼一片慌乱,姬昭这边的诸侯却是人声鼎沸,甚至就连太公望都有些激动道:“上天赐予的,不要反而会有祸患,弓箭手抛射,打乱阵型,准备战车冲锋对面步兵。”

  王军弓箭手再向前行借着风势直接弯弓射箭,辅兵更是燃起大火,无数烟尘吹到了对面,这一下不仅仅是沙石之威,甚至还有灼烧之感,火借风势,浓烟滚滚,让人苦不堪言。

  这等情况之下,贼军哪里还能保持阵型整齐,面上皆是惊慌之色,尤其是那些奴隶兵与东夷部落,纪律性本就极差,这等情况下,竟然直接出现了扔下武器逃跑的人!

  武庚一见,瞬间面如土色,想到了当初牧野之战的情形,商军锋锐的甲兵甚至没有机会与周军交锋,就被那些奴隶兵直接冲垮了。

  诸侯各率家臣立起旗帜向前冲杀,姬昭王军鼓点越发密集,一轮轮箭雨抛射不断造成杀伤,这种单方面的杀伤对士气的打击实在是太致命了。

  中军将子爵单易率队直扑管贼所在战车,他有听声之能,凭借强横的记忆力,即使在如此漆黑混乱的记忆中依旧能够找到管贼。

  本是为武王牧马的奴隶,单名易,天生神力,勇猛异常,能硬抗烈马冲锋,姬昭将他封在单地,还赐予了子爵的爵位,他早就憋着劲要报答姬昭的恩情。

  在风力的推动下甲兵们的速度太快了!

  管贼与武庚骇然的望着突然出现的军队,着甲的步兵与战车轰隆隆的响彻战场,鼓点声瞬间急促的响起,这通鼓声更是让贼军肝胆具丧,主君竟然遇到了危险!可是敌人到底在哪里?

  向四周看去,只见自己人倒在地上,一轮轮箭雨不断落下,持盾的甲兵整齐的逼近,身边的人有的死了,有的跑了,惨叫声呼喝声不绝于耳,指挥体系已经部分瘫痪。

  单易率领着大军几乎瞬间就冲破了重重防线,冲锋起来的战车远远不是步兵所能抵挡的,血肉之躯被直接碾过,留下一地血水。

  随着密集的战鼓不断敲响,牛号角声在战场上响起,所有人都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杀来,一把把青铜戈直接折断,一把把利剑砍在甲胄上,最后蹦出一个个缺口。

  单易单手挥舞着戈,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换了三支,没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敌。

  眼前危险就在眼前,随军而来的诸侯立刻带着家臣撤退,单易看几人要走,立刻加快速度,他清楚大纛笨重是带不走的,若不能擒杀管贼,便要砍断大纛。

  “咚!”

  大纛落地的声音实在是太过响亮,本就或逃或抵抗的叛军,一见大纛倒地,几乎再也提不起反抗的心思,瞬间那些本还能抗拒奴隶兵冲击的战阵山崩地裂。

  军队一旦溃败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收拢,所有人都背对着狂风向东边逃去,甚至还有人直接跳进洛水妄图游过洛水活命。

  可在战场中不论是背对敌人还是进水,都只是充当活靶子而已,王军战车轰隆隆碾压而过,叛军的战车同样毫不犹豫的从自己人的身上碾过,弓箭手一路掩杀。面对着战车,这下叛军纷纷向着洛水跳去,一支支箭簇射在身上,流出的鲜血几乎要将河水染红。

  天空渐渐放晴,管侯与武庚的战车极其显眼,不驾车必死,但驾车却无法摆脱追击,几人几乎陷入绝望之中,只能徒劳的驾驶战车,希冀着能够脱离姬昭的视线。

  “轰!”

  任谁都没想到,管侯的一匹战马竟然立足未稳,直接将整辆战车带的飞了出去,管侯重重的被砸在了地上,当场头颅就凹进去了一半直接暴毙。

  武庚几人看着自己战车前同样气喘吁吁的战马眼中满是骇然,庸、邶二侯连忙将战车停下准备投降,这样跑下去就是必死的结局,唯有武庚还不放弃,但一切只是徒劳,他们的战马与姬昭从镐京带来的完全没法比,最终还是被逼停受缚。

  此战已胜,但却没有时间歇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日后还有苦战,能多杀伤一人便是一人。

  姬昭走下战车,将武庚拖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台上,进行了一个相当简陋的仪式。

  “殷商失去了天命,邦周取而代之。先王发灭掉了商,却不让先王汤的祭祀灭绝,王将殷墟旧地赐予你,让你治理殷商的旧民,这是何等的恩典?你却公然反叛,违抗上天的命令,你的失败正是在于此,今日我以你的头颅来祭祀上天,警告那些不遵守天命的人。”

  “哗!”

  姬昭宣布直接处死武庚出乎了所有人预料,他们都以为会将武庚押回镐京献俘。

  不等众人反应,姬昭手起剑落将武庚枭首,大声喊道:“此次出征不是单纯的平叛,而是东征,大军继续向东,诛灭所有祸乱方国、部落,东征结束,天子会再次分封诸侯,赐下金银粮帛,奴隶!”

  “天子万年!”

  “邦周万年!”

  姬昭继续向东,一小队使者则带着此次叛乱的贼首回到了镐京城,程侯主持了规模庞大的献祭大典,留在镐京中的公卿做起事来更加用心,大军所需粮草丝毫不敢延误。

  ————

  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也,此流盖出素王洛水击逆战也。——《史记·艺文志》

  第5章 东征与洛邑

  奄国。

  姬昭的战车轰隆隆向前,面前是无数跪伏在地的俘虏,奄国之中全是殷商旧民,奄国前任国君随着武庚叛乱战死在洛水之畔,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大军一路向东征讨而来。

  这段时间,大军先攻击坐落在各个大城中的东夷小部落,断绝他们和外面的来往,一路顺利的夷灭了数十个部落,接着向北攻击那些方国。

  奄国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据城而守给大军的造成不小的伤亡,此刻进得城来,姬昭冷眼扫过,举剑道:“奄国之人,不尊奉天命,如果不惩罚他们,上天一定会愤怒。身高超过车轮的男子杀掉,没有超过车轮的男子给予宫刑,赐给诸侯充当宫人,剩下的女子全部贬为奴隶,按照功劳分给诸侯、卿、士、庶人。这样惩罚他们,想必上天能够满意了。”

  士兵们将一个个俘虏拖走,又是一场血腥的杀戮,在这一年之中这已经是常态。

  诸侯们纷纷侧目,奄国是所有被攻灭的国家中最惨的,这一路东征几乎就是一路杀,无数东夷人、殷商旧族成为奴隶,照目前的进度,再有一年时间,整个传统意义上的殷商旧族就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实在是姬昭手段太过狠厉,看着文质彬彬,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屠,这些时日中,就连太公望都几乎不提意见,其余诸侯更是战战兢兢,姬昭让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连一个不字都不敢说。

  实际上很多人都觉得早就应该开始怀柔,所谓“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现在斩首差不多,剩下的那些人早就吓破了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再这么杀下去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大军劫掠得到的财物已经顶不住粮草的消耗,这也是为什么大肆屠杀的原因,士兵们的粮食都保证不了,怎么可能分给奴隶粮食。

  但他们不敢说,太公望则是知道姬昭想要做什么,所以也没有说什么。

  姬昭自然很是清楚目前的情况,但他有自己的目的,殷商旧族的力量还是有些大,一旦休养生息十几年,伊洛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失衡。

  再加上东征对于邦周是极其重要的事件,几乎不亚于汉高祖刘邦平定异姓王,只有完成了东征,周天子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天下共主,而且随着东征进度的增长,每时每刻增加的气运点数都让他不能放弃。

  这一次东征使用了一万的气运点数,抽到了两个黄阶·道具和几个白板道具,他自然要补充回来,所以他疯狂的对殷商旧国进行屠戮。

  攻破奄国,最后一次屠杀殷商旧族之后,东征的进度条已经结束,系统判断此次东征的目的已经彻底完成,气运点数已经不再增加,他自然不会再多造杀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