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7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7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公子世传来信件说,大宛国王听说大宛天马在大汉风行,价格极高,心生贪婪,想要坐地起价,据说要直接翻一倍的价格。

  公子世准备联合乌孙王刘巴以及西域的盟友,杀死现在的大宛国王,立一个亲近汉室的国王。”

  乌孙王刘巴是汉室在西域唯一的一个刘氏诸侯王,国土面积大概有原乌孙王三分之一的土地,想在这里存活可不容易,刘巴可以称得上唯洛世马首是瞻,比对待皇帝还恭敬。

  洛无疾闻言微微皱起眉头,西域的商路对家族来说至关重要,沟通西域以来,家族的收入几乎翻倍,汉廷的商业同样大大流通起来,这是一件人人得利的好事。

  洛无疾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宛国王真是愚蠢啊,这样愚蠢的人却待在如此关键的位置上,实在是太危险了。

  不过仅仅乌孙王国和无双侯国的力量不够,没有必要弄险。

  给阿世写信,直接以保护汉室商队的名义,用都护府的虎符调动整个西域都护府的力量,屠戮大宛所有对汉室带有恶感的贵族,保证大宛的政治倾向十年之内不变。”

  西域大都护的自主权很大,毕竟乌孙距离长安数千里,不可能事事汇报,颇有些类似于邦周时期的奉王受命诸侯,拥有独立的征讨大权,只需要在事后向长安发战报就可以了。

  洛无疾这一番杀气腾腾的话语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一个夷狄国王的生命,就像是路边随处可见的杂草,一脚踩过去,没有人会去在意,管事只是平静的应了一声“喏”,就将这件事记下来,之后就去发信件。

  “家主,关于西域无双侯国的一些事务还需要您来确定,目前迁徙到无双侯国的族人已经达到了一万,这些族人的未来应该怎么办?

  还有无双侯国的传承,是像英侯国那样,还是像东阿侯国那样,这是公子世在信件之中所询问的。”

  众人闻言都不禁睁大了双眼,这是整个家族都比较关注的问题,虽说家主一声令下,就算是赴汤蹈火,刀剑加身,他们也毫不犹豫,但是公平一直就是家族的信条。

  昭城,是洛氏的圣地,还是诸夏列国之中最为繁华的城池之一。

  无双侯国的无双城,则是刚刚开荒没多久,建立在荒郊的城池。

  从昭城到无双城,说一句流放毫不夸张。

  不要说万里之外的无双城,就连靠近陇西的河西四郡,除了前往其中的列侯国子民,都被视作流放地,为了将百姓迁徙过去居住,花费的钱粮可实在是太多了。

  洛氏的族人愿意为了家族的理想前往无双城,但是家族却不能真的把族人们丢到那里完事,那可真就变成“我把家族当母亲,家族把我当傻批”的大笑话了。

  洛无疾沉声道:“家族的教育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昭城是家族的圣地,每一个族人都应当在昭城出生,然后接受素王老祖的祝福。所有接受过素王老祖祝福的婚姻,妻子怀孕之后都要回到昭城来,即便是没能回来,等到孩子可以踏上远途的时候,也要回到昭城来接受最好的教育。

  那些年老的人,同样要在晚年回到昭城居住,然后再派遣年轻的族人前往,那些为家族和诸夏战死在西域的族人,不能让他们埋骨异地,所有的尸骨要运回昭城安葬,只将神位之一留在西域即可。

  西域族人的后裔不一定长大之后就还会前往西域,人选都要仔细的选择,当然,如果自愿前往,家族给予支持。

  谨记,这世上不会有西域洛氏,不会有无双洛氏,只有从昭城前往西域建设、镇守的洛氏族人,明白了吗?”

  因为无双侯国距离昭城太远,而且在中原之外,这是洛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么远的分支,所以这个疑问一直都萦绕在无数人的心头。

  很多族人都担心出去昭城,是不是以后就回不来了,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别出的家族,从此就不能生活在洛国之中,现在前往无双侯国,会不会以后就不算是洛氏了。

  洛无疾这番话算是给这种疑虑定了性,不要多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世上只有昭城洛氏这一支,开分矿那也是从主支过去,而且只是一代人,绝对不会连续几代扎根分矿,对家族造成离心。

  洛无疾身为家主,他知道昭城是有些神异的城池,居住在这里,对家族的认同感比生活在外界要高一些,所以他是决不允许家族子弟不曾生活在昭城的。

  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只剩下无双侯的传承问题了。

  在汉朝建立之后,由于功劳太大,不算主脉的公爵位,仅仅列侯位,洛氏就一共拿到了四个半,英侯、东阿侯、寿光侯、无双侯,还有半个安阳侯。

  安阳侯这个爵位是真的特殊,虽然现在承袭安阳侯爵位的是韩氏,但是这个爵位是女爵,理论上这个爵位应该给洛采的嫡女传承下去,而洛采的嫡女嫁进了洛氏之中,这个爵位洛氏有一半的继承权,总之就是比较混乱。

  东阿侯的爵位在洛景薨逝之后,整个东阿侯国就直接裂分,分给了洛景留在外面的儿子们,东阿侯的爵位是唯一一个只传承了两代的列侯爵。

  英侯国是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侯国,当年洛亦薨逝之后,直接将家族迁回了昭城之中,但是英侯国却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都在被遥控状态,一直都在嫡系的控制之下,曾经是万户侯国,一直都是洛氏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无双侯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三代之后圣痕消失,怎么保证无双侯国始终都是家族的重要一环。

  洛无疾所给出的答案是:“如同英侯国旧事,不在无双侯国实行父子相继,而是由家族选择嫡系去继承无双侯国的爵位,每一代都要至少三至五位洛氏子前往无双侯国坐镇,杜绝一切可能的隐患。”

  众人心中凛凛,宗法制是为了稳固天下而存在的,但如果宗法制影响到了家族,那就要毫不犹豫的抛弃掉。

  况且这不算是抛弃宗法,洛氏本就不同,早在邦周之时,圣痕子弟的继承权就是排在无圣痕子弟之前的。

  毕竟圣痕子弟氏洛,无圣痕子弟却直接改氏了,谁来继承一目了然。

  “家主,这无双侯国是汉室的皇帝所册封,他若是不愿意让我们这样做,那该怎么办?”

  每一位列侯和诸侯王的继承,即便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都要前往长安,等待宗正府等等的审查,还要天子同意,才能够继承爵位。

  封建金册这是天子才能够签发的东西。

  洛氏再强势,玉玺这些天子之宝手中没有,签发的诏书就不作数,没有人会认。

  洛无疾淡淡道:“天子会同意的,这对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害。

  即便有一两个皇帝不同意,但是不影响大局,等到他驾崩即可。

  我们有无数的条件可以让天子同意,而天子却只有一个理由不同意,那就是他不喜欢洛氏。

  况且,即便无双侯不是嫡系子弟,家族派过去的洛氏子也足以掌控大局,不会影响家族的政策。”

  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

  始终团结在家主周围的洛氏子,是洛氏最大的依仗,多少人感叹人心易变,感叹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忠诚,但是在洛氏子面前,这些东西都是现实存在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皇帝,宗室中有十几个可以完全信任的兄弟子侄,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分封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藩国一旦强势起来,就会反抗中央王朝,进而酿成大祸,但是如果地方藩国无论多么强势都永远不会反抗中央王朝呢?

  洛氏虽然不是皇族,但是家族的生存之道同样如此,洛氏有无数的底蕴可以解决那些来自各处的风霜刀剑,但是世俗的种种却需要家族的子弟解决。

  单纯以家族人口来论,洛族是目前整个诸夏,最为庞大的家族!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即便是刘氏皇族在规模上都不如洛族,毕竟洛氏繁衍了上千年,而刘氏却只有短短的百年。

  这样一个庞大的宗族,小到族人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大到支脉在宗族中的位置,都要主家来操心。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洛氏有规定五服之内不得通婚,每一支脉的计算都在主家这里,所以是否能够通婚就需要主家察查。

  另外,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洛氏渐渐发现了近亲结婚的坏处,除了嫡系之外,普通族人近亲结婚会造成孩子夭折和畸形的概率大大增加。

  洛氏族人本就基本上很少纳妾,造成孩子夭折和畸形是不可被饶恕的,所以现在就有种声音要将表亲同样放到其中计算。

  昭城之外的贵族之间近亲联姻主要是为了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洛氏族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子弟健康就是第一需要考虑的事务。

  那这就更复杂了,因为父母双方都氏洛,就要从双方支脉来考虑。

  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有各种资源的分配,都要根据贡献等进行分配,核心就在于一个公平。

  想要维持这种公平是很不容易的,古代宗族不仅仅是庇护族人的所在,同样是一个极其不公的地方,在宗族之内有无数的黑暗,吃绝户这都不算是什么,许多宗族都不把族人当人看,种种罪恶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早期的宗族还算是好的,各种规矩没有那么大,依附家族利大于弊。

  但是在理学盛行之后,那是真正的吃人社会,三纲五常压在所有的头上,族人已经完全不是家人,而是耗材,主家的耗材。

  洛氏当然不能如此。

  如果只是粗放的管理,不能深究那些阴暗之处的黑暗,那洛氏子的能力足以管理郡县,但是想要精细到家家户户,需要的能力就陡然提高。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族人之间的种种分歧是很不简单的,想要让大多数族人认可处理结果是不容易的。

  大多数洛氏子的精力都在研究典籍上,洛氏女一部分在研究典籍,一部分则在祭祀素王,但维护家族内部的公平同样消耗了他们一小部分精力。

  几十个水准之上的洛氏子和洛氏女治理家族,就算是在后世生产力大发展,官员数量大大增加的时代,单以整体素质和人均占有官员数量,都不如现在的洛氏,所以才有了现在昌盛的昭城洛氏,家族之中始终凝成一根绳,团结一心应对所有。

  这是其他家族学不来的东西,这是洛采和洛亦这些洛氏子和洛氏女为什么一定要让子女回到家族的原因。

  无双侯国是洛无疾的侯国。

  他不在乎以后这个侯国是不是还在自己这一脉手中,就像是洛亦不在乎英侯国的爵位一样,他的大伯昭圣王,毫不犹豫的将主脉的位置传到了他这一脉。

  这就是洛氏!

  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王公列侯,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摄政才能让洛氏子动容,除此之外,洛氏子最终都是要回到素王怀抱的,为什么要为了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而去忧虑纠结呢?

  “家主,公子盛来信说许久未曾见公子世,先不回昭城,要到西域无双城一趟。”

  洛无疾闻言沉吟道:“现在西域无双侯国有多少敢战士?”

  管事立刻说道:“启禀家主,目前西域有六百敢战士,再加上公子盛带去的敢战士,有足足一千两百人,占到了家族编制的四成,而且在西域还有二十名守护者,可以说实力强横到极点。”

  守护者就是灵兵,这些人的来历在洛氏之中都算是神秘,除了家主和继承者,没人知道这些人的真面目。

  一千两百名敢战士,只要不是攻城,这是足以纵横西域列国的力量,洛无疾思考片刻说道:“从家族再抽调六百敢战士前往西域,阿盛回来之后仅仅六百敢战士不够,要保证家族在西域的武力投入。”

  洛无疾这话一出,就将众人震的不轻,六百名敢战士的调动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调往无双侯国。诸侯王和列侯根据封国户数和执行的任务不同,有不同规模的军权和私军。

  无双侯国算是比较多的,但是私兵规模依旧没有这么大,六百名就是极限,超过了,就要上秉天子才行,或者换一种名义调过去。

  而且六百敢战士的调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将人调过去就行,现代社会想要往外地搬个家都非常的麻烦,更不用说古代。

  敢战士过去,那他们的妻子肯定要跟着过去,往小了说这是六百个家庭的大动作,往大了说就涉及不少支脉堂支,这些人走了之后的土地暂时交由谁来耕作,这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洛无疾当然明白这些,沉声说道:“大宛国想要破坏商路,这条商路对家族的重要性,诸位管事都是知晓的。

  阿世正是因此想要对大宛国动手,但大宛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

  当年我在西域镇守时,那就是一个人口六十万的大国,这些年商路开通,大宛想必更加兴盛了。

  幸好我们在伊水河谷站稳了脚跟,双方之间的距离很近,旦夕之间就能突入大宛城,否则从河西四郡调兵前往大宛,恐怕损失惨重也打不下来。”

  洛无疾的话众人都很是认可,从长安或者河西四郡调兵所需要的后勤和行军难度与从乌孙出兵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将军李广利率领大军征讨大宛,人还没到士卒死的差不多了,这简直就离谱。

  大唐时期就不同,大唐虽然不是分封制,但是节度使就是一种另类的边境封臣,先不谈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治的伤害,单论武力是相当的充沛。

  打起周边的蛮夷来,成本低,收效高,当初邦周开拓天下,清剿蛮夷同样是在遥远边陲屯驻重兵,当地叛乱,当地解决。

  这就是分封制的优势所在!

  “虽然有地利优势,但面对大宛这样的强敌,就算是调动西域都护府的力量,想要战胜依旧要全力以赴才是。”

  “家主,这么多的敢战士调往西域,若是出了什么意外,那是家族无法承受的伤痛。

  当年和匈奴开战对家族造成了不小的伤害,用了许多年才算是恢复过来,现在又要和西域大国开战。

  敢战士还要留着应对皇室以及天下对洛氏怀有恶意的权贵,我们洛氏是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了敢战士的守卫,家族的地位将会大幅度降低和陷入不稳,希望您能谨慎一些。”

  有管事忧虑的说着,周围众人闻言脸上是同样的神情,敢战士的一大作用就是震慑宵小之徒,不要小看这数千的兵力,李世民的玄甲军也不过三千。

  洛无疾闻言沉吟一番,往西域调兵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西域对洛氏比对汉廷更重要。

  孝武皇帝是个喜欢开疆拓土的皇帝,所以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洛无疾带着汉廷的资源开拓出了西域的一部分。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喜欢开疆拓土的,换一个皇帝,可能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不感兴趣,或者说大多数的皇帝都不感兴趣,毕竟中原的花花世界已经足够美好了,为什么要投入资源在那种地方。

  这就是孝武皇帝的可贵之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