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7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7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看看这些臣子的眼神吧,只有佩服,只有敬畏,哪里还有丝毫的不满。

  那些东西都是盖在无能皇帝身上的东西,只要创造前所未有的功绩,只要能将大汉推向前所未有的巅峰,些许的错误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世上哪里有人不犯错的,想到这里,刘旦甚至有些后悔之前直接杀死了那些谤言的人,应该让他们看到现在。

  朕就是最适合大汉的皇帝!

  洛府。

  洛盛同样得到了西南大胜的消息,笑着摇了摇头道:“看来这位皇帝比我们想象的要有能力的多,在西南战事上的每一项决策都没有错误。

  真是一件好事,只要之后体恤一下百姓,大汉要变得极强了,去西域吧。”

  ————

  “暴虐的皇帝”,这是古代的中国人对刘旦的称呼,实际上比起西方历史上的暴君,这位出现在汉帝国中期的皇帝,实际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拥有不逊色于父亲的军事才能,大力的支持军功勋贵,军费再次大幅增长,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强有力的维护了帝国对国土的统治。——《全球通史·秦汉卷五》

  ————

  近些年来,有些哗众取宠的人,以不同视角为借口,引用西方历史学者对刘旦的历史评价,这并非不可,但笔者需要提醒的是,西方对刘旦的评价较高,主要是由于西方历史长时间以来对军事皇帝的宽容所决定的,这与我国历史所侧重的点完全不同,本篇章,笔者将会对刘旦这个汉王朝极其关键的皇帝进行详细的讲述。——《汉王朝兴衰史》

  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

  洛盛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从长安出发到西域要经过河西四郡,以及长安以西的关中诸郡,洛氏久在关东,对关中的情况就渐渐失察,恰好借着此次机会察查一番。

  结果洛盛这一看,就大出他所料,因为他竟然在关中发现了不少的流民。

  而且一看时间就不短了,这些流民从老到少都有。

  他的管家见状同样是震惊不已,若是在关东有流民,那还算是正常,毕竟关东豪强扎堆,就算是有陵邑制度,土地兼并照样控制都控制不住。

  但是在关中,这可是皇室直领的土地,是皇室的基本盘,就连列侯国都不往这里分封的,竟然同样出现了流民?

  管家很快就将这些人的来历摸了清楚,沉声道:“公子,这些百姓是元成十二年时,关中大水,朝廷为了泄洪,只能打开北侧的堤坝,于是淹没了他们的良田屋舍,又因为朝廷下发的物资不足,新的土地没有分配下来,只能沦为流民。”

  元成是汉鼎帝的年号。

  洛盛微微皱眉道:“元成十二年,还没有经历过西南战败的汉廷,难道会没有能力赈灾吗?

  孝鼎帝虽然晚年有错,但是并不是残暴的君主,怎么会不赈灾呢?”

  从孝武皇帝开始,这天下就渐渐开始有了灾害,到了孝鼎皇帝时,就有些泛滥,关中发了几次大水,几乎此次决口,但好在朝廷还有能力赈灾,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没想到稍微一查,竟然就发现了赈灾后续还有大问题。

  说着洛盛又望了几眼周边的地势,奇怪道:“况且渭水支流泛滥,但水流往低处流,明明南侧更容易泄洪,怎么会打开北侧的堤坝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洛盛的脸色阴沉了下去,说道:“去问问百姓,南侧的土地是谁家的?”

  管家一怔,当然明白洛盛的意思,很快就回转,面色沉重道:“公子,不出您所料,其中一半是大长公主家的土地,另外一半则是其他的皇室贵族,官吏们不敢打开堤坝毁掉这些权贵的良田,于是就打开了北侧的堤坝,毁掉了百姓的土地。

  洛盛闻言微微闭上眼,心中萦绕着无限的愤怒,甚至有青筋暴起,管家见状问道:“公子,可要将这些事告知皇帝吗?

  这些百姓实在是可怜,只有这么一点家资,竟然一场大水就一无所有。

  可要暗中给这些权贵一些惩罚?”

  洛盛缓缓睁开眼,望着管家摇摇头,咬牙切齿的说道:“这是皇家的事,告诉皇帝即可,至于出手就不必了。

  派人去查一下,百姓中有没有反抗的,有没有为民请命的,有没有不畏权势,敢于对权贵和官吏出手的豪杰壮士,把这些人带走安置。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冰雪!

  那些逆来顺受的,便留在这里吧。

  能忍受不公的人,这辈子还有无数的不公要经历。”

  管家闻言有些不忍的问道:“公子,这是否太过残忍了。”

  洛盛认真的说道:“即便是带走又能如何呢?

  能给他们屋舍住吗?

  能给他们衣食供给吗?

  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吗?

  况且即便是素王的天界都不会接纳懦弱的灵魂啊。

  这世上若是没有素王,那就从来没有救世主,想要获得幸福全都要靠自己。

  这就是性命决定命运的道理啊。

  现在素王给予勇敢的人赐福,给予勇敢的人灵魂升入天界的机会。

  还有洛氏一代代奋勇争先,这已经是诸夏之人的幸运了。

  懦弱的精神淘汰,强健的精神传承,一代代的淘汰下去,诸夏子民的精神就会愈发充盈正确起来。

  况且洛氏没有能力去挽救他们,家族能维持现在的规模已经竭尽全力,若不是西域开辟,昭城就会爆炸。

  家族信条,不要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做善事,您不明白吗?”

  管家冷汗涔涔道:“公子,是臣错了。”

  洛盛感慨道:“不要太小瞧天下百姓,秦王朝那么强大,不还是败在了农夫手中,世人都觉得高帝、项王、昭圣王是灭亡秦朝的大功臣,但是家族却赞扬陈王奋起,那是多么伟大啊,这世上又何止一个陈王呢?

  也不要太高看天下百姓,逆来顺受的人还很多,一旦富贵转身就变本加厉的人同样很多。

  家族推行了思想的火种,现在保留下勇敢者的星星之火,有朝一日,这或许就是燎原之火呢?”

  管家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陡然想到了什么,震惊道:“公子,若是关中不稳,那之前西南战败,再加上这次皇帝加税,关中……”洛盛脸色一变。

  管家说的这些事单纯一件都不算是什么,但是综合起来就不是小事了。

  之前就说过,汉廷的统治基础是能服兵役能纳税的小地主,实际上商人同样是统治基础之一,因为大多数的商人是小商人,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叫做个体户。

  桑弘羊亲自盯着去收税,的确是能收到大商人的身上,但是他不可能事事去做,一旦他不关注,依靠当地的官吏,怎么可能去收大商人的税?

  大商人的背后都是大权贵。

  最后只能苦一苦普通的商贾,在真实的历史上,告缗令造成了大规模的商户破产,实际上是中小商户破产,真正的大权贵借着中小商户破产的机会,大肆收购,这是地方豪强坐大的一大原因。

  这件事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即便是知道前因后果,但无法解决。

  比如大长公主这件事,官吏直接就自作主张毁掉了百姓的农田,因为这件事即便是拿到皇帝那里,除了少数真正爱民如子的皇帝,大多数都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

  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就是这样,最终公主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毕竟一方是自己的亲人,一方是抽象的百姓,会选择什么,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洛氏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如果一件事一个人这样做,或许是一个人的错,但是所有人在富贵之后都这样做,那就是人性如此。

  洛氏只做模范,却并不严格的要求他人去做,就像是邦周的贵族最终堕落,洛氏并不在意。

  因为堕落的贵族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洛氏不会去劝,只会去做这个扫除垃圾的人。

  在洛盛的眼中,虽然汉廷已经建立百年,但还处于鼎盛的上升期。

  这比邦周还要强势,邦周建立七十年的时候,就有了颓势,还是依靠先祖洛文公才大大的延长了国祚。

  但是现在陡然之间发现,大汉的形势并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好,各项问题的苗头都渐渐出现了。

  而且这些问题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明孝武皇帝时期还都那么好,难道仅仅是一些天灾吗?

  要知道现在的关中天灾根本就不算什么,一千年前邦周占据关中的时候,那可是三河断流,整个关中的生态环境都大变样,根本就不能容纳一个王朝的首都。

  再加上政治原因,周王室不得不退出了那片土地,迁往了河洛之间的洛阳重新定都。

  没有连绵的大旱,没有铺天盖地的蝗灾,没有连续的地震,最重要的是没有大河决口改道,对一个王朝来说,区区影响上万顷农田的洪水,根本就不算什么。

  “刘旦。”

  洛盛念叨着这个名字,“一个擅长武事的皇帝,出现在现在这个时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洛盛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是那些智慧通天的先祖,治国理政没有一项达到90,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昭公继承人,仅仅是因为嫡长子,其他嫡系同样平平无奇罢了。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少顿悟的人才,从来就不缺少改邪归正的人,同样,曾经卓绝的人,因为某些打击变得昏聩起来的事,同样不少见。

  皇帝刘旦现在喜欢武事,谁能保证他永远都这样呢?

  ————

  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古代王朝衰落和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兼并导致为国家,或者说为皇室纳税和服役的自由农减少,造成财政困难,最终在大型公共工程的维护上不能投入,在战争中不能筹集军费,国家的军政逐渐衰落,但这不是汉王朝的衰落原因。

  汉王朝拥有良好的建国基础,在建国一百年时,土地兼并问题都不严重,而且由于流封建制度的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诸侯王,王国随时可能会替换,多不过三代就除国,列侯国时间虽然久远,但是根据军事部署需要,同样会大规模改封,王侯对土地兼并的需求并不大。

  而且汉王朝对王侯封国大小有严格规定,按照封国大小会调整赋税和徭役的收取,所以王侯国内的土地兼并,并不影响国家的动员能力和王朝税收。

  但就在这种良好的形势之中,皇室竟然在打击自己的基本盘关中,这种难以置信的**,再加上天灾的频频光顾,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汉王朝兴衰史》

  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

  洛盛带着担忧向西域而去。

  昭城之中,洛无疾躺在庭院之中,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庭院之中还有几人,都是家族的管事,在向洛无疾汇报有关于家族的各项世俗情况。

  昭公国不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以昭公国的面积,不可能养得起那么多敢战士。

  昭公国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经商。

  千年家族的声望是真的好用,同样的铜镜打磨精致一些,上面刻上洛字,就能引起贵族女子的疯抢,这比后世的顶级奢侈品还要离谱。

  还有一点是由于古代注重乡土,本土势力很强,通常商队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会乱跑。

  比如辽东的商队不会将货物运到江东去贩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运到邯郸或者临淄,再由邯郸和临淄的商队向南方运送。

  洛氏的商队就没有这种顾虑,除了朝廷官方之外,洛氏商队是唯一通行天下的商队,谁若是敢对洛氏动手,那就要看看谁的刀子更锋利了。

  汇报完了有关于纸庄的事项后,负责家族马匹贩卖的管事说道:“家主,今年马业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大宛天马,占据了将近六成。”

  大宛天马就是后世所说的汗血宝马,是一种极其优良的战马,个头高大,冲击力和爆发力很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适宜在严寒天气出征外,所以征讨匈奴不能用,也不能用来远征,远征还是要用蒙古马这种可以自己在冰天雪地里面寻找食物的战马。

  但是这种一看就神骏的战马很受贵族欢迎,价值千金。

  洛氏沟通西域,无双侯国成为了丝绸古道上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仅保护汉朝的商队通行,还能够做生意,用丝绸之路的利润来养活驻扎在西域的洛氏分基地。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