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3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3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贾谊同样抱拳行礼,然后随着侍者离开了东阿侯府。

  洛景望着荷花池中突然跃起的鱼,赶忙丢了一把吃食进去,“战事一起,家族恐怕不会在昭城之中坐视了,但是匈奴人难道真的敢南下吗?

  大伯还在昭城之中,匈奴单于难道会如此愚蠢吗?”

  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

  在洛景派人前往昭城调查董仲舒身份信息的时候,还有一队人马正在前往昭城,看旌旗是来自岭南赵氏的人。

  岭南。

  这里是中原人闻而生畏的蛮荒之地,这里瘴气横生,到处都是参天蔽日的巨木和丛生的蛇鼠虫蚁,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断发,因为这里实在是过于炎热和潮湿,若是按照中原那样蓄发,唯一的结果就是因为细菌的滋生而染上疫病。

  当年吴国从断发文身改回诸夏华服之时,也是只要求有能力每日洗发的上层改变,没要求下层百姓同样改变,因为的确是不现实,现在吴地的气候好了很多,才彻底的改变。

  朝廷知晓岭南的情况,所以允许他们按照当地的气候穿适宜的衣服和装饰,只要前往中原朝见天子的时候穿上华服即可。

  在岭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不少的国家,其中最大和最强的自然是岭南王国这个诸夏国家。

  数十年以来,中原源源不断的向岭南国传播着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使得岭南王国从国力上彻底的将其他的岭南蛮夷国家甩在了身后。

  除了岭南国之外,这里还有许多从中原流放过来的人所建立的聚集地。

  这数十年来,从中原流放的罪犯,达到了数十万人,主要是造反流放的人太多了,在历史上,谋反罪一次就会杀掉数万人,在这个世界,流放成为了主流的处置方式。

  这些罪犯寻找那些适宜居住的地点,分散居住,多则数千人,少则数百人,星罗密布,加起来甚至有一个郡的人数了,再加上这些年的生育,倘若不是岭南的土地还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的话,这里甚至有一些中原的味道了。

  在刘恒生命的最后几年,虽然碍于赵佗这位岭南王的面子,还没有设置郡县,但是却在这里册封了一位彻侯,管理当地的军事。

  数管齐下,岭南的开拓比想象之中顺利的多,而且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白白损耗资源的地图开疆,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建立稳固统治的开疆。

  岭南王国,蕃禺。

  赵佗望着城外连绵的江水,微微叹了口气,他这一生的经历算得上是传奇了,他永远忘不了昭公洛陵当初一人来到岭南的模样。

  那是天下尽在掌中的感觉,让赵佗这样的英豪都忍不住心服。

  然后就是一顶王冠,一个承诺,赵佗就在这岭南之地,勤勤恳恳的执行变夷为夏的大计,做了这数十年的岭南王。

  “祖父,您在想些什么呢?”

  岭南王太子自然已经被赵佗熬死了,现在和他说话的是王太孙,目前还是岭南王国的继承人。

  赵佗沉吟了一下说道:“寡人一直在想,若是没有昭公陵,寡人会走向何方?

  这岭南王国的结局会走向何方?

  赵氏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他没有等王太孙说话,就直接说道:“岭南国是一定会建立的,寡人可能会在这里自立为王,但是最终的结局一定不会好。

  始皇帝当年派遣大军前来征伐这里,这里第一次烙上了诸夏的印记。

  昭公陵当年来到岭南,就明确的告诉祖父,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诸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敢于分裂的人,都将会被洛氏追杀到天涯海角,直至时间的终末。”

  王太孙闻言身体一颤,然后有些惊愕的问道:“祖父,这样**裸的威胁一个诸夏的王,孙儿以为实在是不合适。

  洛氏再强,难道还能强的过中央朝廷吗?

  纵然是汉廷想要攻伐岭南,孙儿也有把握能够让他们铩羽而归,一个洛氏,纵然是派出三千敢战士,也不可能是岭南的对手!”

  这是实话,岭南这么一个大王国,尤其是天高皇帝远,如果仅仅凭借洛氏本身的力量,还真不一定能战胜岭南赵氏。

  “愚蠢。

  从洛国破灭之后,洛氏什么时候会硬碰硬了,你以为洛氏会和你一样死脑筋吗?

  他们有的是手段,有的是办法号召天下人,甚至振臂一呼,就在这岭南国中,就在那满殿的文武群臣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把你我的头颅献给昭公陵。

  这就是洛氏!

  你的祖父我已经一百多岁了,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这些年身体每况愈下,或者死亡就在眼前了。这些年和昭公陵通信,他老人家对我这些年的功绩很是满意,已经为祖父在昭城留下了位置,这不仅仅是一个墓地而已,还是日后的一条退路。

  天下人都知道项王的后裔就在昭城,但是就连皇室都没有过问过,因为政治的潜规则就是进了昭城,就相当于退出了政治,甚至离开了这个世界,外界的纷纷扰扰就再也没有关系了。

  昭公陵说过,项王后裔不会在整个汉王朝出现,直到天命终结才会询问项王后裔是否要出世。

  当初项王后裔能进昭城是凭借着灭秦大功,对洛氏来说,这是无上的大功德,所以洛氏愿意庇护项氏极久。

  赵氏在岭南开拓同样是大功德,洛氏会庇佑每一个具有大功德的人,这才是我孜孜不倦想要的东西,一个家族得以免除覆灭的机会。”

  王太孙闻言若有所思道:“祖父,孙儿明白了,但家族的覆灭从何而来呢?

  我们赵氏已经彻底在岭南之地站稳了脚跟,不再担心那些源源不断的蛮夷进攻。”

  赵佗有些难以置信自己的这个孙子竟然愚蠢的到这个地步,王太孙在赵佗凌厉的眼神之下,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赵佗这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谁和你说是蛮夷了。

  岭南国最后一定是会被汉廷所兼并,化作郡国的,就像是中原的土地一样。

  你以为这些年朝廷不断的修建运河和沟渠,修建直道是单纯的为了便于输送人口吗?

  你难道没发现从中原来到岭南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吗?

  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从中原而来的军队能够短时间之内就到达这里!

  封在这里的列侯,难道仅仅是为了看管那些中原而来的罪人吗?

  那是朝廷的试点,要在这里执行中原的政策,以我来看,第一步就是化为内藩诸侯王,然后开始推恩,分为列侯国,彻底和中原相同。”

  赵佗一口气就将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说了出来,王太孙闻言大惊失色,不断的呢喃道:“怎么会如此呢?这可怎么办啊?”

  他的表现让赵佗甚至升起了换掉这个继承人的想法,没好气道:“有什么可担心的,赵氏已经在这里富贵了数十年,看看当初那些风光的诸侯王们,哪一个有赵氏这样的风光和富贵。

  只要赵氏不找事,不要妄图挑衅中央朝廷,再富贵数十上百年不成问题,就算是一步步成为列侯,那也是权贵人家,而且还有最后的退路,有什么可怕的。”

  赵佗已经彻底失望,准备换掉这个孙子的继承人位置,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必须要当机立断。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做,就直接病倒了,在岭南这种地方病倒,基本上就算是一只脚踏进了阎王殿,赵佗同样不例外,这位相当长寿的诸侯王,终于还是死在了洛陵的前面。

  没能成为同时代最长寿的那个人,按照之前赵氏和洛氏之间的约定,赵佗的灵枢在岭南国安顿之后,就要运到昭城安葬,所以就有了开头的那一行前往昭城的人马。

  另外还有一队人马前往了长安城,向长安朝廷汇报岭南王的死讯,同时要朝廷给赵佗上谥号,外藩的诸侯王,但同样是天子的臣子。

  这是应当有的东西!

  ————

  昭城是中原的商业中心之一,是毋庸置疑的文化中心,它还有许多的头衔,但是其中有一项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影响整个政治局势发展的,那就是政治庇护中心!

  昭城庇护了许多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包括争夺天下失败的诸侯,遭受皇室追杀的大臣,一旦他们进入昭城,一切的进攻都会停止,代价则是终生不能离开,抛弃作为社会人的一切,只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昭城百姓。

  但昭城的庇护并不是无限的,洛氏有自己的标准,只有那些为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才能进入,这深刻的影响了古代王朝那些王侯将相的政治选择,并由此深刻的影响了整个文明的选择。——《洛文化》

  第378章 上长安,禀素王!

  岭南王赵佗的死对汉廷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岭南国不仅是外藩诸侯国,而且距离朝廷还天高皇帝远,不过赵佗的死却让许多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昭城。

  尤其是赵佗的灵柩被运往了昭城,这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却做不到的。

  还有那位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昭公,再次让所有人回想了起来,然后在心中感叹道:昭公,您可真是能活啊。

  昔年洛国破灭的时候,洛陵距离加冠就不远了,然后他在昭城待了十数年,出山灭秦,直到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他是如今世上唯一一个见过秦政、项羽、刘邦这三人的人。

  从列国时代一路走来,简直就像是活化石一般,再搭配上种种传说,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刘彻在长乐宫中有些闷闷不乐,他是个喜欢乾纲独断的皇帝,所以洛陵的威势自然让他有些不舒服,但是他又不是那种没脑子的独夫,他是很明白不应该和洛陵这样的人间之神闹掰的,而且刘彻现在非常期待一件事的发生,那就是洛陵这位现世的神灵到底会不会死呢?

  “陛下,关于岭南王的谥号,这是朝臣们商议好的。”

  近侍将一份奏折递了上来,刘彻展开一看,一个是“辟土兼国曰桓、壮而有力曰桓”,一个是“胜敌志强曰庄、屡征杀伐曰庄”,都是偏向武功方面的上谥,是对赵佗在岭南开拓诸夏的赞美。

  赵佗一向对中原天子是比较恭谨的,各种纳贡等等从来没有短缺,所以刘彻对他没有意见,于是便直接提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说道:“便以桓为谥,岭南桓王劳苦功高,赐下两件九锡之物作为陪葬,彰显朝廷恩典,晓谕四方王侯,尽心王事。”

  开国功侯的谥号都是以文武开头的双字谥号,这是唯一有所规定的谥号,其余诸侯王目前则是有单字有双字,非开国功侯的臣子基本上都是双字谥号,基本挑选美好的字眼,至于规制倒是没有了。

  近侍接过奏折,又问道:“陛下,丞相询问,说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谥号敬告上天之日,今年去世的王侯公卿略多,丞相建议提前开始敬告上天,以免耽误祭天大典。

  丞相说今年有岭南王这位外藩君主,所以不能在皇宫之内祭祀上天,要到素王陵中的祭天台祭祀,您确定好时间之后,丞相府那边需要及时对接昭城,他们会派人过来带着您进入素王陵园。”

  汉朝谥法,天子的谥号和庙号定下之后立刻敬告上天,但是王侯公卿的谥号则集中起来一年一告。

  按照洛氏的说法,合格的谥号会被上呈素王,不合格的则会被打回来。

  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见过被打回来的谥号,一方面是现在的皇帝和大臣对这方面的政治道德还比较高,一方面也是心中存在着敬畏,没人知道谥号被打回来,评定的人会不会出事,所以评定的谥号基本上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赵佗乃是外藩诸侯王,不在汉廷体系之中,所以就要到素王陵园以天子名义敬告上天。

  之前为了给洛新追封文王,刘恒将姬昭的人间位格升到了天子,于是天上为天,地上为天子,素王陵园就成为了天子加冕的所在。

  素王陵园很大,最外面都可以进入,不过这毕竟是洛氏的祖坟所在,不仅仅是素王葬在那里,洛文公、姬灵均,最关键的是洛文王也葬在那里。

  纵然是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入洛氏的祖坟!

  而且还要防止人误入真正的素王陵墓,那里是需要洛氏带领的,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洛氏自己说是素王在陵园之外根据《易经》布下了阵法,每时每刻进入的道路都会变化,只有经过计算才能够进入。

  这算是解释了当年始皇帝想要求长生,却没能进入素王陵园的原因,同时也让长安城的权贵对素王更是敬畏起来。

  刘彻心中有些蠢蠢欲动的想要看看若是真的给予了非常不合适的谥号,到底会不会有惩罚降下,但是最终理智还是让他克制住了。

  他属于非常相信神仙巫鬼之事的皇帝,你让他去真刀真枪的和匈奴玩命他敢,但让他去挑战洛氏所代表的神异,他还真不愿意。

  “通知丞相,提前半月祭祀素王,前些时日董生上呈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前所未有,朕要昭告天下。”

  随着刘彻命令的下达,整个长安朝廷开始了忙碌,各个诸侯王国和列侯国再次开始准备进京,汉律规定,诸侯王和列侯要每年进京朝拜,若是诸侯王敢诈病不来,一旦被发现就是死罪国除,惩罚不可谓不重,不过之前刘恒执掌天下时,他对人较为宽容,若是王侯真的抱病,不来也是可以的。

  刘彻对这条汉律执行最严格,结果在他执政第二年,就出现了诸侯王重病依旧坚持朝拜,最后死在了路上,让长安朝廷狠狠地丢了一波脸,被天下人指责了许久。

  但是刘彻性格的一向不在意这些风风雨雨,他认为诸侯王不可能一到朝拜时就生病,生病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不来朝拜就会增加和朝廷的离心力,甚至会有野心家装病图谋不轨,那样对天下才是最不利的。所以依旧坚持着让王侯按时朝拜,只不过稍微宽松了一点。

  ……

  昭城的队伍再次从山东出发,沿途许多的列侯甚至诸侯王都和昭城的队伍结伴同行。

  跟着洛氏一起走比较安全,虽然现在大汉朝比较安定,但是盗匪还是有的,而且还要防着仇家截杀,这种事情并不算少,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基本上死无对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