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6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6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大争之世为了招贤纳士同样如此,君臣之间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孟子的学说还能够大行其道。

  山东诸国的国君虽然发自本能的不喜欢,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是从秦王朝开始,一直到现在,这种君臣之间的尊重基本上快要消失了。现在皇帝只对三公九卿这些重臣还有尊重,往后的事情就只有往后才知道了。

  洛新皱了皱眉头,决定找个时间和洛辰说一下这件事,在为吕雉初步献策之后,洛辰暂时将精力放在了面见诸子百家上。

  随着洛新的车驾离开长安城,整座长安城顿时活跃起来,无数珍贵的宝物向着未央宫涌了过去。

  洛新终于走了,该是我们讨好太后的时候了。

  至于洛辰和洛亦,这两人虽然也是洛氏子,吕雉同样对这两人有着极高的信任,但所有人都知道,完全不一样。

  以吕雉的年纪,以皇帝的性格,起码要统治大汉十几年,这不讨好一波,实在是不明智。

  这些长安城的纷纷扰扰和现在的洛新已经暂时没有什么关系了。

  以他的身份前往岭南国自然是大队人马随行,吕雉派了三百禁卫随行,再加上使团人数,大概有五百人,洛陵派了两百停驻在昭城的敢战士。

  昭公有大量的私兵,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朝廷针对这件事情的策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洛陵的威慑实在是有点大,只要不大量装备甲胄就可以,若是知道戒指中还有甲胄恐怕就要炸了。

  这支队伍的规模之庞大甚至超过了前往西域的洛二,规格也是极高,足见对岭南国之行的重视。

  使团一路顺着水路而走,速度还是很快的,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一些禁卫都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晕船生病很厉害,即便有医师的看顾,还是有不少人只能暂时留在过往的郡国之中。

  除了这些小插曲,主要的时间就耗费在路上,这一路上洛新当然没有闲着,一直都在收集各个诸侯王国的情况,为之后施政做准备。

  ……

  岭南国。

  岭南王赵佗在王宫之中来回踱步,神情之间满是焦急和忧虑,从长安送来消息,说丞相洛新要出使岭南国他就一直非常不安。

  殿中群臣一言不发,国相眼见这种情况便问道:“大王,您为何如此的焦虑呢?还请说出来,让群臣为您排忧解难。”

  赵佗紧紧皱着眉头,叹息道:“唉,寡人的心思不是能说与众卿听的。”

  国相却并没有放弃,躬身拜道:“大王,您是忧虑大汉丞相的到来吗?

  岭南国的社稷宗庙能够建立本来就有洛氏家主的首肯,从政治上,您应当是丞相的盟友,为什么要忧虑呢?”

  赵佗喟然叹道:“你们不懂,洛氏办事向来只看需不需要,高皇帝清理异姓王,齐王和昭公关系亲近,最后不也失国了吗?

  当然,齐王不仅仅保住了命,甚至就连荣华富贵也都还在,相比较其他的异姓王强到了不知道哪里。

  但是寡人想要做王,大秦灭亡寡人都没有回去,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彻侯位的。

  寡人现在所忧虑的是,不知道岭南国在洛氏眼中到底是什么角色。

  而且这位丞相不是昭公,之前从长安传回的信你们都是见过的,这位丞相是与摄政太后站在一起的。

  天下之间只剩下寡人一个异姓王了,这让寡人怎么能够不担心呢?”

  赵佗的话让众人都有些沉默了,这实际上是整个岭南国高层都在担忧,这些人都是当初秦朝南征军团的高层。

  在汉廷可以说半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单单是汉廷倒还没有那么担心,毕竟天高皇帝远,当初他们打南蛮都那么难,以现在的汉廷,真要是过来,还说不准谁胜谁负呢。

  但问题是昭公也在中原,若是岭南国反出中原,把这位大神招来那可怎么办呢?

  赵佗眼见众人不说话了,反而开始安慰众人,“实在不行寡人就给昭公写信,寡人和昭公总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而且当初是昭公答应寡人的,总不能现在就这样将寡人抛弃。”

  就在这种患得患失之中,洛新的使团终于进了岭南国中,从最边境的城池开始,一路都有人接引。

  “丞相,这些城池之中的贵族都是明显的中原面孔,但是大部分看起来有些区别,应当是岭南本地的蛮夷。”

  洛新微微点点头,南蛮的长相与中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区别不大。

  尤其是美女和比较丑的人,甚至基本上没有区别。

  看到这里洛新就微微放下了心,长相差距不大是最容易统治的,之后的关键就是交待赵佗一些事情了。

  岭南国要成为新的夏君夷民试点,不再是以前老祖宗那种方式的夏君夷民。

  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

  蕃禺。

  这里是岭南王国的王都。

  洛新走下马车一眼就见到了身着诸侯王服饰的英武男子,心知这就是赵佗了,丞相位在诸侯王之上,但赵佗是外服诸侯,理论上可以不搭理洛新,但那样就实在是太蠢了。

  赵佗见到洛新走下马车,连忙上前笑道:“丞相安好,寡人盼望您到来的心,实在是难以言明啊。”

  赵佗心中不安,洛新笑道:“大王来迎,这是新的荣幸,岭南地远,愿您安康。”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赵佗与洛新走进城中,洛新问道:“大王,这座城的名字由何而来啊?”

  赵佗微微沉吟道:“是由当地两座山的名字组成的。”

  洛新笑道:“大王本为中原人士,抬头望月之时,可曾思念过乡土吗?”

  赵佗脸色微微变化,道:“自然是思念的,但身在岭南,数十万将士的生计,还需要寡人来操心,昭公嘱咐寡人在岭南好好耕耘,寡人更是一刻不敢或忘啊。”

  洛新转念一想就知道赵佗在担心什么,于是笑了起来,语气很是真挚的说道:“是啊,一千年前,新的祖先就是背井离乡,离开了周族的祖地,前往洛地建国。

  无数的姬姓宗亲和功臣离开了故土丰镐之地,最终才有现在诸夏的兴盛,大王能这么想,新实在是很欣慰啊。

  您在蛮荒之地开拓诸夏,就像是在黑暗之中举起了火炬,难道有人能够忽略您吗?”

  妥了!

  赵佗心中大定,看来这位洛氏子虽然和汉朝摄政太后关系亲近,但本质上还是洛氏子,最是在乎诸夏存续。

  实际上但凡是读过一些史书的,都清楚的知晓洛氏对诸夏的延续有多么看重,楚国和秦国就是这样才逃过了弱小时覆亡的命运。

  尤其是楚国,因为筚路蓝缕的功绩,不仅仅躲过了洛文公的绞杀,甚至还差一点就融入了姬姜联盟之中。

  虽然最终失败,但迎来了洛氏嫡系入楚,彻底被中原诸侯所认可,不再被鄙视为蛮夷。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赵佗的笑容立刻就真诚起来,“丞相,寡人为您和诸位举办了盛大的宴席,还请您一定要赏光。”

  望着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赵佗,洛新不由心中暗自感慨,洛氏千年以来持之以恒的信誉和威望,实在是无往而不利的武器。

  很多对别人来说比较棘手的事情,对洛氏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比如说赢得信任这个方面。

  不过缺点就是洛氏如果玩苦肉计去诈降,根本没人信。

  还有随着官僚制度的渐渐推行,吏治一定会走向败坏,那些草菅人命,恶贯满盈的官员,天然的就会敌视洛氏。

  若是其他的高官显爵,或许还想着给好处一起拉下水,对洛氏就是直接对抗了,因为根本不可能拉过来的。

  洛氏从邦周贵族时代走来,还没有见识过官僚制度的恐怖,那甚至是远远超过贵族的恐怖存在。

  因为贵族能杀绝,官僚却是斩不尽、杀不绝的。

  赵佗的宴席真的很有诚意,基本上把岭南王国最珍惜的东西全部端了上来,天上飞的,山里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其中还有一些珍惜的东西就连长安城的贵族都没有见过。

  作为东道主的赵佗劝洛新饮酒,便听到洛新笑着说道:“大王,新奉摄政皇太后之命前来岭南,您又是天子的籓臣,今日您和新能相聚在此,正是因为摄政皇太后与天子的恩典,这第一杯酒,难道不应该敬长安的摄政皇太后与天子吗?”

  于是大殿之上的众人都向长安敬酒,随着洛新而来的史官则记载着这一幕,赵佗心中一凛。

  果然是洛氏的作风,走到哪里史官记到哪里,洛氏一家的史书,比几个大国加起来的还要多。

  而且洛氏还会对史书归纳,从其中挑选一些事情作为思想来诠释,《洛宫春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数百年来,无数儒家子弟皓首穷经在这部书中,想要研究出洛孔二圣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的思想都被充实进了儒家的典籍之中。

  随着宴席结束,赵佗终于有机会询问洛新真正的来意,既然不是为了废除他的王位,那就是需要他做一些事情了。

  偏殿的静室之中。

  赵佗拱手道:“丞相,您有什么来意,还请示下,但凡是佗所能做到的,一定会应允。”

  洛新笑道:“大王不要紧张,新此番前来是送您美名的,让您能够名留诸夏青史的机会。”

  赵佗不敢掉以轻心,说道:“佗多谢丞相,您请说吧。”

  洛新这才郑重起来,朗声道:“大王,从秦末乱世起,您占据岭南十几年,当年南征军团的大部分人恐怕都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了。您现在是岭南国的王,这里距离长安很远,摄政皇太后和天子管不到您,虽然这里非常的偏远,但是毕竟有百万生民,对您这样的达官显贵来说,完全可以一生荣华富贵,这是您想要的吗?”

  赵佗非常想直接说这就是他想要的,但是他知道不能这么说,那简直就是找死,洛新跨越了数千里的距离,可不是为了听他说这么一句废话。

  于是当即正气凛然道:“佗当然不愿意就这般度过余生,人活在世上若是只知道享乐,岂不是形同野兽一般?”

  洛新沉声道:“大王,新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您是第一位大汉册封的诸夏国主,新对您的期望很深啊。”

  赵佗疑惑问道:“诸夏国主?还请丞相为佗解释。”

  洛新答道:“顾名思义,诸夏国主便是诸夏之国的主人,至于诸夏之国,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便是国度的统治者,也就是大王您,必须是正统的诸夏之人,您的信仰,语言,文字,礼仪等等都要与中原大致相同,可以因为地理环境的区别有些许变化,但必须一眼就能分辨出。

  第二便是国度的一整个统治层诸夏之人要占据优势,绝对不能出现蛮夷裹挟国家政策的情况。

  第三则是国度之中诸夏之人在数量上至少要平衡,而且在信仰、语言、文字、礼仪等方面要完成基本全面的覆盖。”

  第一条很好理解,夏君夷民自然不是夷君夏民所能相提并论的,第二条则是对第一条的加强,因为没有一个统治集团的支撑,夏君的唯一结局就是夷化。

  第三条既是要求,也是对夏君的业绩考核,达不到就不算是诸夏国主了。

  赵佗闻言惊诧道:“丞相,这第一、第二条倒是简单,如今岭南国中就是如此,但第三条实在是艰难啊。

  我等皆是外来之人,在岭南国中不过是数十万人而已,怎么能和那些源源不绝,仿佛无穷无尽的蛮夷相提并论呢?”

  洛新闻言却直接笑道:“很简单,您只需要重新造册编户,将来自中原的人以及他们的妻子记录在上面即可,这就是您的岭南国人。

  朝廷只认这些人,您若是想要前往中原做些事情,同样只带这些人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蛮夷,和您的岭南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也行?

  赵佗人都要傻了,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连忙问道:“那剩下的那些人,佗敢怎么对待呢?”

  总不能直接突突掉,能在岭南安稳的待这么多年,赵佗在当地自然是有关系的,无论出于哪方面他都不可能动用这种暴烈的手段。

  洛新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声笑道:“中原以为岭南是蛮荒之地,但是您身在这里,难道感受不到这里的珍贵吗?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天所赐予人生存的,尤其是太阳,它为人间带来了光明和丰收,能够和太阳所相提并论就是水,这是万物生命的源泉啊。

  岭南有充沛的水,还有耀耀的太阳,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

  这一路上,路边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树木,漫山遍野的野果,丘陵之中的杂草丛生,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当年楚国在江汉平原之上筚路蓝缕就是这样,当岭南参天的巨木被砍断,当大片的森林被烧毁,当蛇虫鼠蚁死在暴烈的大火之下,那些树木的灰烬和无数动物的尸体将会化作最好的养分,滋润这片生养的土地。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