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63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63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因为两个没有政治信任的、体量相当的大国,离得实在是太近了,然后周王室没有调和矛盾的能力,于是天下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的中央朝廷比原来的周王室控制力大大增强了,不再需要这么多跨郡连县的诸侯王,尤其是韩国和魏国这种腹心之地。

  吕雉说的有些累了,于是让洛新开始宣读这些高级官员所配备的佐员和部属。

  这是一整套的配套设施,萧何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连忙问道:“太后,岭南王国中是否要通知大丞相这件事?按照您所说的,岭南国中需要对应的机构。”

  岭南王赵佗是目前秩序之中最特殊的一个存在,他是诸夏体系中的一员,但同时他是外服藩王,和刘氏宗王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若是按照姬昭前世的趋势,赵佗这种最终会成为普通的朝贡的藩属国,地位也不算是高,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不同。

  洛氏的存在大大升华了诸夏这个概念,而且剥离了属于天子的一部分权能,直到为项羽和刘邦加冕,威望已经高到不能再高的地步。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期,洛与皇共天下这绝不是一句虚言,洛氏当然要借着这种便利做事,赵佗的存在就是一种尝试。

  以后的大汉扩展到更大的世界,或许还会有很多的藩属国,比如说素王老祖说的那一片西域,但是诸夏的藩属国和外邦的藩属国是不同的。

  从理论的最根基来说,只要是诸夏都有成为天子的机会。

  诸夏的藩属国归于天子和大丞相直接管理,而外邦的藩属国则交由九卿机构管理,这其中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至于哪些算诸夏藩属,哪些算外邦藩属,自然有明确的定义,总之是一个能够让诸夏蓬勃向外的定义和制度。

  吕雉闻言便说道:“不仅仅要通知,朕还准备派丞相到岭南国中,让岭南王重新整顿国家。

  当年邦周在吴越之地分封姬姓诸侯,结果吴国竟然被当地所同化,断发文身,直到宣公重新将吴国拉回诸夏的体系之中才算是渐渐识得周礼。

  这是周天子的失职,在大汉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要谨记中原的祖宗,不要忘记了诸夏的根在中原。”

  萧何一凛,赵佗带到岭南去的有数十万人,这些年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活着,太后话中似乎有些深意。

  张良则微微思忖,仅仅从现在所听到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中央官制体系,仅仅在朝堂层面就会多出三成左右的官员,即便其中有兼任的情况,但这依旧是极大的延伸。

  他是何等智慧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要预备着收拢地方的权力,现在先将架子搭起来,到时候就可以直接接收空白地带,不会陷入秦王朝那种打下了六国,六国却依旧如同从前的窘境。

  而且加上先前尊朝廷贬藩国的思路,这一手还是为了将山东的人才都汇聚到长安来。

  想到这里,张良忍不住望了洛新和洛辰一眼,太后和这两位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等到洛新的声音停下,朝廷新的官制向众人宣读完毕,这一套官制虽然加多了官员的人数,但是却更加条理清晰起来。

  洛辰将那些职能交叉的部分全部进行的剥离,明确了各个九卿麾下的具体职责,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一目了然,想要推诿都很难。

  奉常和宗正融为一体,依旧称宗正,掌管整个宗族的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接受皇帝的命令,不接受丞相的调遣。

  三个负责皇帝警卫的九卿,洛辰同样没有大幅调整,这些东西还是交给皇帝自己去做比较好。

  他真正的最大的调整是大幅度提升了丞相佐官的地位,原先的九卿之中,真正能和治国搭上线的也就内史和少府这两个,少府还更加倾向于是皇室的钱袋子。

  洛辰认为这对国家的治理是不利的,官员的升迁,大型水利设施的建造,天下的土地钱粮,天下商业的管理,这些哪一个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即便这些人都在丞相府之下办公,但是九卿的地位和待遇却是必须要实行的。这些调整就像是一颗炸弹一样将众人砸的晕晕乎乎的,有的人突然就升官了,起码待遇是直线上升,还有的人则是突然发现自己整个官署都合并了。

  大殿之中一下子喧闹起来,众人都在议论纷纷,但是稍微转过神来,就发现虽然调整很大,但实际上还是明确上下和职责的调整。

  整个朝廷变成了一个非常扁平化的执政机构,对于天下恢复生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祭天等事情减少,丞相承接了大量的政务,丞相府之下的各官署通过九卿的升格,则得到了更多决策的权力。

  这对于接下来的恢复是有积极意义的,属官不用事事请示丞相,丞相不需要事事请示吕雉。

  从繁杂无效的事务之中解脱出来,吕雉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未来的规划。

  可以对天下的事务提出战略规划,并且让高效的执政机构去推行。

  这些事务宣布完之后,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确立丞相的人选,吕雉笑眯眯的问道:“酂侯,您德高望重,自大汉立国之后就一直担任丞相,想来是丞相的不二人选了。”

  萧何闻言直接就是一个激灵,几乎毫不犹豫的下拜道:“太后,臣老迈,您创新制,丞相之重,重于泰山,臣现在这副身体实在是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啊,还请您另择贤臣吧。”

  吕雉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唉,酂侯如此高才,朕摄大政却已年老,实在是可惜,为酂侯加食邑两百户。

  酂侯,您说另择贤臣,不知道您心中的贤臣是谁呢?

  您担任丞相多年,想必对满殿群臣最是清楚。”

  萧何还是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直接朗声说道:“臣斗胆,东阿侯才高无二,臣与东阿侯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东阿侯胸中的韬略胜过臣百倍。

  尤善于富国,如今天下疲敝,若是有东阿侯这样的大才,定然能兴盛,臣为太后贺,值此艰难之时,国中有这样的贤臣,这是太后之幸,大汉之幸啊。”

  这番话声音洪亮有力,可没有半点年迈的感觉。

  吕雉端坐在上首,闻言直接拍手感慨的说道:“酂侯真是高风亮节,自辞相位还推让同僚,愿意荐举具有大才的同僚,朕实在是很欣慰啊,这样的贤臣若是不奖赏,难道还能立于天下之间吗?

  再为酂侯加两百户食邑。”

  萧何脸上带着惭然道:“臣不过是为国荐才而已,太后却赐下厚恩,实在是让臣无以为报了。”

  这一片其乐融融的君臣相得,让大殿之中的其他人羡慕的不得了。

  好你个萧何,为了身后名和恩宠真是脸都不要了,你才和东阿侯认识多久,竟然这么不矜持能说出那么肉麻的话来。

  若是萧何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恐怕只想嗤笑,我又没说谎,东阿侯本来就有才,若是再能将英侯召回,两个人组合是无敌的。

  吕雉脸上的欣喜是完全不加掩饰的,直接问洛新:“东阿侯,酂侯举荐您来担任丞相,您的才能朕是最清楚的,朕也以为您是最适合的人选,您意下如何呢?”

  洛新微微躬身下拜道:“太后赐下恩典,臣除了鞠躬尽瘁,再无他言。”

  果然啊。

  大殿之上的百官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从这套官制一拿出来,一见到那个权力那么大的丞相职位,很多人都猜到这一定是东阿侯洛新的位置。

  洛新之前虽然也拜相,但和现在这个就完全不同了,在整个天下,洛新现在是一人之下而已。

  铛铛铛!

  又是钟声响起,朝臣们缓缓离开未央宫,吕雉和洛新并肩望着这一幕。

  吕雉轻声道:“公子,天下的担子就在我们两个肩上了。”

  洛新笑道:“娥姁,这是幸事!”

  ————

  在汉初的这一次制度改革之中,很多学者都抓住皇权削弱这一点来论证汉廷为了恢复疲敝的天下而将权力下放,但笔者绝不认同这一点,而且恰恰相反,汉廷通过制度改革,反而从制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就要提到中央集权和君主**这两个概念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中央集权是更广泛的概念,汉廷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一整个集体,在皇权和相权的争锋之中,皇权或许稍微退让,但整个汉廷却在大步向前。

  皇帝在中枢或许有些许的退让,但在天下却更有威严,我们可以说相比较秦王朝,汉王朝君主**的程度没有那么高,但汉王朝中央集权的程度是绝对超越秦王朝的,区分这两个概念才能理解汉王朝的历史走向。——《汉王朝兴衰史》

  第287章 岭南行

  未央宫。

  吕雉沉吟道:“公子,朝中贤才极多,前往岭南的事情要不然就让别人去吧。

  这一路上山高水远,岭南那地方据说瘴气横生,妾身实在是担心。

  不过是区区一个岭南而已,大汉握着中原,假以时日,通渠灌水,沟通河系,修建直道,他迟早是要彻底内附的。

  这一去万一遭遇了不测,妾身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做。

  况且这一路上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实在是浪费您的才能。”

  为什么刘邦和大汉的这一波臣子对赵佗封岭南王反应不大。

  因为在这个岭南还属于鸟不拉屎的时代,那里实在是过于偏远,就连更靠近中原的楚国旧地都还有大片的沼泽,荒地,山林,没有开发完毕。

  根本没人会关注岭南,那种地方占据了也只能白白耗费中央朝廷的资源。

  但是吕雉不一样,洛新在教导她的时候,经常用数据说话。

  于是吕雉就算了一下,然后就惊讶的发现,只要之后修建直道和大渠。

  从长安出发到临淄、蓟城等山东地区最远的城池的时间,是和到岭南差不多的。

  她立刻就意识到,只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岭南是能够被中央朝廷直辖的,只是现在做不到而已,所以她对岭南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

  但是现在真的让洛新前往岭南,她又实在是担心。

  洛新闻言淡淡笑道:“娥姁啊,这是诸夏的千年大计,我身为洛氏子义不容辞,当年大兄都亲自前往岭南,何况是我呢?

  不要担心我,素王老祖在上,行事正当自然会受到老祖庇佑。

  至于朝中的事务,现在萧何等人渐渐年老,上次我到他的府上,眉眼之间已经渐渐有死气浮现。

  前两年的事务我们都已经商议过,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即可,我暂时离开不会影响大局。

  该是将三兄从韩国召回了,这些时日足够三兄教导刘如意母子,有三兄和五弟在,朝政会非常安稳。”

  见到洛新执意要到岭南去,吕雉也只能同意,柔声道:“既然如此,公子早日归来才好。”

  洛新将酒饮下,吕雉一路送他,临近宫门,洛新突然说道:“娥姁,你的祖先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天下的霸主,但是最终却没有得到‘文’的谥号。

  晋文公重耳甚至还不如齐桓公的功业更大,却得以谥‘文’。

  这是因为管仲的光芒太过耀眼的缘故啊。

  你成为了摄政,就像是文宣二公一样,青史之上一定会大受赞扬。

  但若是我一直留在你的身边,我们关系太过亲近。

  一定会有人说你是依靠我才扬名,这是我不愿意的。

  我离开的这两年,天下诏令政事由你而出,这对你史书上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

  吕雉闻言很是感动,重重点头道:“公子且看妾身。”

  宫门渐渐落下,洛新陡然想到了十几年之前,自己因为刘邦的排斥而离开长安城。

  虽然走的已经很是体面,但现在猛然一想,突然之间感受到了皇权的强大。

  若不是老祖的存在,若不是家族极深的底蕴,这么强大的皇权真的有人能制衡吗?

  这么恐怖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会让整个天下走向什么方面?

  奴化!

  当这个字眼出现在洛新脑海之中时,他立刻就想到了,现在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已经不对了。

  周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礼制虽然多,不同身份的人所能使用的东西不同,但在君臣关系上,是相互尊重的。

  国君若是不尊重臣子,臣子杀死君主甚至能得到史官和天下人的同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