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2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2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周天子还亲自写了书信,信中说道:“洛侯,昊天素王庇佑您,千年万岁,喜乐安康。

  邦周天命到现在已经快要八百年了,这都是洛侯您和历代先祖的功劳。

  因为洛国的原因,王室才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土地。

  寡人这些时日获得了很多的宝物,如果不将这些宝物分于您一半,难道寡人能够安然坐在洛邑之中吗?

  所以还请您收下。

  您不能前来洛邑,寡人无法见到您,或许寡人要成为邦周唯一一个没有见过洛侯的天子,每每想起此事,寡人只觉悲痛莫名。

  寡人将这几座靠近洛国的城池赐予您,或许这样您就能够离寡人更近一些了。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邦周的天命万万年。”

  周王室多出昏恶庸君,这位天子还算是比较的明事理的。

  洛长望着信件有些感慨,微微叹道,“享受了前人所创造的富贵,那么前人造下的苦业,作为后人同样要承担,这就是上天的公正啊。”

  “父亲。”

  洛长刚刚收起信件,就听见自己的儿子洛清在门外呼唤自己,便道:“清儿,你进来吧。”

  公子清推门走进,身为公室子弟,他的长相当然是相当的出类拔萃,只是身上还带着些许的尘土,就像是刚刚从土堆之中出来一般,他的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公子清走进屋中,先是行礼,然后跪坐在洛长面前,眉飞色舞的说道:“父亲。

  这些时日儿臣和许多墨者研究墨家工具之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犁。

  这种犁使用起来很是省力,使用牛耕,能够在过往那些耕作较为艰难的土地上使用,而且效率还要比人高。

  这些年家族之中对历法逐渐进行微调,完整的历法快要出现了。

  研究改进现在的种田技艺,现在儿臣又和墨家搞出了新的农具,这是农事将要大发展的征兆。

  农是天下的根本,若是能够将新犁在天下之间推行,岂不是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

  先祖素王说过,诸夏拥有更多适宜耕作和出产青铜的土地,就能长盛不衰。

  所以素王开创分封,到了现在,天下之间最适宜耕作的土地都在诸夏手中,所以四方的蛮夷都渐渐湮灭。

  终有一日土地的开拓会停止,那么就要在每一块已经开拓的土地之上深耕,若是诸夏有一万万的人口,那该是何等兴盛的景象呢?”牛耕已经出现不短的时间,但是青铜的确不适合作为农具,还不算是太过广泛。

  直到铁器的出现,虽然现在冶铁技术不行,但是作为农具还是很好用的。

  新犁的出现,洛氏同时还在改进天文历法,能够让农时变得更加准确。

  公子清是洛国公室之中对农事最关注的人,现在真的是很振奋。

  他认为素王的礼之所以那么完美的让邦周天命延续数百年,根源就在于素王的礼能够让所有人各安其位,使得天下总是能够有足够多的粮食供应国人。

  国人安稳,邦周就安稳。

  “现在诸夏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开垦一块可以出产粮食的土地却并不容易,现在有了新的便利的工具,想必可以加快速度了。”

  洛长笑道:“那便去看看你说的新犁,若是真有大用,应当记录在典籍之中。

  如同上古的燧人氏和有巢氏一般流传千古,让后人知晓,有这样一群先贤,为诸夏子民开拓前路。”

  在昭城之外,有一座专属于洛氏的庄园,洛长和洛清两人在卫队的保护之下来到这里。

  在一块农田之中围着很多的人,一半的人穿着墨者的服饰,另外一半则是士子袍服。

  若是洛国贵族见到,就会发现大多数的洛国成年公室子弟都出现在了这里。

  漫天的灰尘落在这群人身上,但是却没有人离开,墨者是因为习惯了,他们本就是在底层摸爬滚打,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至于洛国公室,在培养子弟的过程中,他们吃过的苦可真是太多了,能让他们接受不了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是不算太多。

  “国君!”

  “家主!”

  众人纷纷向着洛长行礼,然后一群人顶着烈阳望着远处正驾驭着耕牛的墨者,就像是用一把锋利的刀去劈开血肉一般,稍显坚硬的土质根本没有丝毫的阻碍,直接被犁翻起。

  在场的众人都是种过地的,这犁地的效率实在是高太多了,洛清振奋道:“父亲,这效率至少提高了数倍啊。”

  洛长很快就抓到了最关键的点,“现在就要看看磨损的程度。”

  过了一会儿,犁地的墨者便牵着牛回来,朗声笑道:“改造之后,单手扶犁,只要保证不歪,便全程可以让耕牛用力,有此物在,一人一牛足以胜过十人!”

  洛长走到耕牛后扶住铁犁,果然没有丝毫的屈身费力,然后将铁犁直接拔出来,只见木头之上包裹着锋利的铁皮,散发出寒冷的光。

  这种比青铜更加坚硬的金属,由于冶炼技术还不过关,还不能在战场之上代替青铜的地位,但是作为农具,这是远比青铜要优秀的金属。

  ……

  洛国政治退隐的一段时期之内,由于列国之间频发的战争,无数的死亡和仁义的崩坏,导致古代士人总是将其描述为黑暗时代。

  但客观来说,在将精力从政治方面抽身而出后,洛国之中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思想和新技术,正如“墨犁”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推进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智慧的结晶才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诸子百家之间智慧的交锋,远远要比那些王侯将相之间的血腥故事更加精彩。——《农家、墨家对农具起源和发展的贡献考》

  第119章 离间,纵横家互相秀操作

  碧空如洗,一片湛蓝,大地之上,却是铁血森严的景象,齐备的青铜甲,雄壮的脱产精锐,仿佛搅动了风云一般,煞气冲天。

  韩成、赵用望着魏国那些膀大腰圆的武卒,羡慕的直流口水,“魏侯,您的武卒真是天下强军啊!”

  六国连横会盟真正国君前来的也就是韩赵两国,另外三国都是派遣公子前来,这是明显地不敢相信魏侯卿的人品。

  魏侯卿气的大骂,“齐国和秦国竟然如此羞辱孤,现在会盟就如此心怀鬼胎,难道攻楚之时能齐心协力吗?”

  卫城认为这是很合理的,联盟作战就是如此,互相自然有扯皮,于是建议道:“国君,秦伯、齐公短视,您是英明之主,还是连横之长。

  应当率先彰显诚意,以消弭联盟内部的不和之声,这样才能使连横目的达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击败楚国。

  臣提议,魏国与秦国和齐国互质公子,如此必能消除秦国和齐国的戒心。”

  质子不是简简单单的人质,而是一件干涉他国内政的武器,所以互质是一种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魏侯卿眼中一亮,迫不及待地装出叹息之声道:“孤是爱自己儿子的,怎么忍心让他们身处险境呢?

  但他们身为公室子弟,享尽了富贵荣华,现在又怎么能够安坐宫室之中呢?

  这是不正确的,就按照卿所言,让公子出质吧,传告全军将士,孤以质子换取联盟安稳,让将士们安心作战。”

  魏军闻听自然更是士气高涨,魏国提出互质以彰显诚意,秦国和齐国自然答应,于是魏国分别和秦国、齐国交换公子作为人质,连横联盟看着稳固了起来。

  北方的凛冽血腥之风,一路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郢都之中。

  楚国终于得到了六国连横的消息,整个郢都城仿佛遭遇了冰霜一般,瞬间凝结起来,高飞的鸟发出凄厉的嚎叫,听着就像是一曲丧礼之上的歌,很符合楚人现在的心情。

  楚国的令尹、司马等高级贵族纷纷来到王宫之中。

  华丽的宫殿掩盖不住阴寒的气氛,美貌的侍女不能改变楚国君臣脸上的阴沉,六国连横让所有人都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记忆。

  楚王脸黑的几乎就要挂冰,沉声问道:“六国连横攻楚,众卿认为楚国能够抵挡吗?”

  没人说话,因为楚王并不是在问他们,这不是问题。

  若是秦魏两国来攻,楚国自然是要迎敌,胜负未知,若是秦魏吴三国来攻,楚国也可以据城而守,但是六国之力,想要抵抗就是做梦。

  楚王顿了一顿,环视众人道:“若不是在蜀国平原将秦国得罪太过,现在楚国甚至已经拿下吴国,免除了后顾之忧,哪里还有现在六国攻楚的祸事呢?”

  令尹公子予闻言说道:“王上,六国连横攻楚,是因为楚国太过强大,他们畏惧楚国攻打他们,所以才先下手为强,这不是楚国所能够决定的。”

  如今楚国之中担任司马的是项氏族人,随着项程的逝去,项氏之中没有了那种可以统筹全局的人才,但是优秀的统帅还是不少的。

  司马项印拱手道:“王上,若是想要保住汉江和南阳,必须要将蜀国平原的驻军撤回才可,秦军不弱,却被魏**队打败,这是一定要谨慎的。

  淮泗与吴国之间的军队同样要先撤回来,否则秦魏齐吴四国联军切断后路,我军可能会全军覆没。

  六国伐楚,来势汹汹,但没有洛国压阵,臣不相信他们真能一条心,若是能寻找一个辩才无双之人,或许可以破除联盟。

  王上,只要您一声令下,项氏儿郎愿意率领着楚国儿郎为您在战场之上效死,但请恕臣没有必胜的把握。”

  说着直接单膝跪在了地上,楚王闻言却直接眼中一亮,他抓到了那一闪而过的灵感,连忙走下将项印扶起,用力的拍着项印的肩膀,哈哈大笑道:“项卿。

  您说的好啊,秦国和吴国参加楚国的连横,寡人尚且能够猜出是因为楚国逼迫过甚。

  但是韩赵和齐国参加连横,寡人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韩赵就真的会因为所谓的同属三晋,就答应魏国的连横吗?

  正如您所说的,抵挡六国连横虽然是大事,但瓦解六国联盟才是能让楚国生存下来的关键。

  项卿,还请您率领楚国士卒与六**队作战,拖延时间。”

  说完环视着大殿之中的楚国臣子,大声道:“众卿,门下宾客之中可有辩才无双之人?能为寡人和楚国担当出使大任?”

  从洛国学宫之中走出的纵横家大多数都到了三晋之中,还有一部分随着齐法家到了齐国之中,但是来到楚国的并不多。

  主要就是因为楚国的贵族制度实在是太过严苛,在魏国之中早就被废除的世卿世禄制度,在楚国之中根深蒂固。

  阳武君熊越出列道:“王上,臣门下宾客之中有一人,名为夏陈言,素有急智,能担当大任,可以为您出使。”

  于是楚王连忙让人召见夏陈言,夏陈言是个看着有些落魄的士子,但是望着就让人不禁升起信任之心,是个很有魅力的人。

  于是楚王问道:“您是阳武君所推荐的贤能之人,寡人想要知道,您要如何来挽救楚国呢?”

  夏陈言跪坐在众人之前,笑道:“楚国有五十万的大军,但是六国的兵又何止百万呢?

  所以要将六国的兵变少,六国之中,齐国是最薄弱的,臣会前往齐国,让齐国退兵。”

  实际上楚国的时间还算是充分,连横六国当然不可能简简单单地准备一两个月就开战,从准备计划,到互相协商进攻,如果有人故意拖后腿,速度慢的话,甚至要准备两到三年。

  昔年的诸夏大战,说是仅仅五年,但实际上,那只是两百年的一个最后矛盾激发,双方的动员、准备、战略目标早就完备,就差导火索动手,所以才会那么的迅速和激烈。

  这一场六国连横,本质上是魏国和楚国的争霸战争,夹杂着吴国的卫国战争,其余的国家都算是被迫卷进来的。

  夏陈言并没有直接到齐国之中,而是先派了人到燕国之中,贿赂了燕侯的宠臣,然后他就得知了当初燕国国相劝阻燕侯的事情。

  这让夏陈言直接大笑出声,向阳武君道:“我的计策能成功了。”

  于是夏陈言带着楚王的礼物,直接动身前往燕国,对于楚国使者的出现,燕侯感到很是新奇。

  在列国之中一向都是个透明人,在边境的各个大国之中,只有燕国一直没能摆平边境的蛮夷,这导致在诸夏大战时,燕国还要苦逼兮兮地抵抗北方的胡人。

  “楚国的使者,你为何来到燕国之中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