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5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5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无烟火药?

  兵部尚书闻言一愣,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黑火药是有烟的,从名字上他也能听出来这应该是一种新的火药。

  而且他听出洛长青语气不对,连忙垂下头道:“微臣不知,还请殿下解惑。”

  洛长青强压着怒气道:“无烟火药是最新发现的一种火药,威力比黑火药大了很多倍,而且没有烟,意味着他不会产生杂质堵塞管道,用这种火药来制造火枪和火炮,射程会变得更远,威力会变得更大,填装的速度也会大很多。

  李尚书是见识过火器的人,应该知道这种东西对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有多大。”

  兵部尚书已经知道洛长青要说什么了,他讷讷不敢言语,只能被动承受着洛长青宛如霹雳暴雨的训斥,“大唐天下无敌?

  就你们这么傲慢,大唐现在无敌,难不成还能一直无敌下去吗?

  如果大唐没有这种新的火枪和火炮,那些早就有异心的地区以及国家却有,甚至有更强大、更先进的武器,你说他们会不会造反,会不会分裂?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本王说了那么多次,你是都听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

  兵部尚书脸涨得通红,只能低声嗫喏道:“殿下,微臣知错,不知是哪位大才发明了这样的神器。”

  其他人看到兵部尚书的这幅模样,也不禁心惊,只能希望一会儿问到自己的时候,能回答得体,别这么惨。

  洛长青没好气道:“从东海之滨到大不列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十万万人,其中的天才有多少?

  你们都是一群专业的官僚,只懂得治理国家,根本就不知道那些研究员每日的发现,也不知道那些发现会对天下带来什么重大的改变。

  在这个时代,天下可以没有你们,也可以没有我,但却不能没有那些研究员,他们一个人对天下的贡献,比你们加起来都要多。”

  在场众人虽然没有说话,甚至还附和,但洛长青看出来了,许多人都不服气,这些年虽然研究院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不再被人视作工匠,但比起官老爷来,还是差得远,只要依旧是现在的体制,这种现状就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

  先将众人批评了一顿后,洛长青这才正式提出自己的想法,“根据本王得到的消息,现在各地的实验室,都在密集的交流,研究员在组建属于自己的行会,以便交流最新的成果。

  许多发现都出现在各地的实验室中,不仅仅无烟火药这一种东西。

  帝国必须立刻做出改变。

  帝国皇家研究院要再次广招人才,而且分为研究员和工程院,分别授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而且这一次要拿出爵位来作为荣誉,还有各种散官、职官、勋位等,此次发明出无烟火药的发明人,授予伯爵,天子会亲自授予爵位,各种册书,完全不逊色于正式的伯爵。

  吏部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本王给你们三次机会,如果三次还不能让本王满意,你这个吏部尚书就不要干了。”

  轰!

  这一下瞬间翻了天,吏部尚书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就这样落到了自己头上,而且是这么炸裂的消息。过去帝国只是给予这些发明者一些金钱方面的赏赐,还有一些类似于官员的特权,但真的让这些人和官员相等是没有的,毕竟这些人之中的很多人,之前只是工匠而已。

  “殿下,这是否不妥?”

  吏部尚书直接开口道:“这些工匠虽然在研究方面有些能力,但他们不可靠啊,怎么能够让他们成为官员呢?

  这是对帝国的不负责,担任帝国官员的,都要熟读经典和治国方略,对天子有绝对的忠诚和服从,而不是问这、问那,嘴上挂着道理和真理。

  微臣认为绝对不能让他们成为正式的官员,而且他们掌握着许多技术,若是有了强大的背景,这些东西又该如何为帝国所用呢?

  他们的一切都是帝国的,都是陛下的,给的太多,他们就会想要更多,现在这样微臣认为更好。”

  这番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他们还颇为骄傲的理了理身上的官袍,“是啊,殿下,在场的无论是您,还是诸位同僚,我们都是忠诚于帝国的,是可靠的人。”

  洛长青每次和这些人说话,都有种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的感觉,有极大的割裂。

  这些人就好像不懂得与时俱进一样,心中永远都抱着政治决定一切的心思,总觉得别人都是傻子。

  “你们是不是从来都不关注外面,是不是不知道,在帝国本土之外,现在流行一种叫做专利的东西。

  发明者可以通过专权来从每一次应用专利中,获取利益,很多人都通过专利暴富,而且拥有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用你们的脑子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帝国本土不能提高待遇的话,会发生什么?”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当然知道那大唐本土的人才肯定要跑,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刑部尚书略一沉吟直接起身说道:“殿下,如今日月所至,不是我大唐的行省,就是我大唐的藩属,我们直接用大唐律来宣布这条律法无效,帝国不认可这条律法。”

  他话刚说完,就感觉洛长青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

  这道律法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创造,只要当地的统治者愿意,他有无数别的办法、有无数别的理由去执行这一条律法。

  难道帝国还能够因为这道律法就去打仗吗?

  而且那不是更加失去人心了。

  现在藩属国听话,那是因为帝国强大,但帝国为什么有藩属改行省的计划,就是为了让藩属更听话。

  自古以来藩属造反的事情可不少见。

  说了蠢话的刑部尚书讪讪退下,洛长青冷声道:“本王说的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只需要按照本王说的去做。

  这么简单的事情,能做的了就做,做不了可以递交辞呈,本王相信天子不会挽留无能之辈。”

  单纯官位还是挡不住他们的,但正如洛长青说的,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不能倒在这上面,对于洛长青而言,这些尚书实际上还算是磨合的比较好的。

  他担任宰相以来的这三十年,各部尚书最少的一个都换了三个,只要跟不上他的思路,基本上就是耻辱致仕或者贬迁的下场。

  经过三次交锋,堂中的六部尚书大致了解了此番洛长青的坚决程度,静静听着洛长青接下来的话。

  “刚才那件事,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急于一时。

  帝国接下来主要的精力要放在本王说的这件事上,那就是在十年之内,要让大唐所产的各种纺织品、钢铁等,全部翻番,不,不仅仅要翻番,还要彻底压过安南、岭北、蓬莱、西域、雪域等行省。

  在以后的帝国体系中,要让岭北成为一个单纯的羊毛供应地,而不是一个可以从头到尾制造成品的地区,其他几个行省也是如此。

  这些边疆诸行省,要加强和中原的联系,要抑制住离心力,然后统合这广袤土地的力量。

  帝国要备战,为所有的军队换装新的武器,在各个行省中建立更多的工厂,礼部要拿出一个章程来,要建立更多的学院,不用教授那些经典,而是要训练出更多的可以使用机器的雇工。

  本王希望能够在十年内,让帝国内部的雇工翻几番,让帝国的商品通行天下所有国家。”

  众人都有些震惊,没想到洛长青竟然抱着这样的心思,现在帝国基本上所有东西,都在皇室和洛氏手中,这是要让皇室再次大幅向前啊。

  而且还要备战,现在帝**队已经这么强大了,洛王这是要针对谁,这天下哪里有值得帝国针对的敌人。

  现在帝国中讨论比较多的都是裁军,毕竟维持一支这么大的常备军却不用,在很多人看来都没有必要,还不如裁掉。

  兵部尚书有些振奋,只要扩军对他而言自然是好事,当即应下来,保证会将扩军备战的事情完成的妥帖。

  今日洛长青所宣布的是大唐未来十年之内的改制规划,不是简单的颁布几个诏令就能够实现的,遇到的问题会非常多。

  但他的目标也非常的明确,就是用新一轮新技术的力量,来让皇室取得强大的力量,进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如果没有危机的话,他也要为之后藩属改行省打好基础,蒸汽时代的生产力还是束缚了大唐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在西亚以及欧洲存留那么多的藩属国,就是因为大唐实际上还是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做不到用流官统治。

  换句话说,现在的统治方式,让所有人都觉得很合适,大唐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各方面都碾压他们,而且军队可以到达他们的土地。

  所以他们成为帝国的藩属国,在许多方面配合帝国的行动,就像是历史上的大多数王朝所做的那样,只不过现在大唐统治的远了一些。

  但如果大唐真的要废除他们的王公,换成流官统治的话,那就不行了。

  在洛长青的规划中,接下来的新技术,如果能让火车的速度变得更快,能让帝**队的实力再次大幅度上升,那大唐就能用更低的成本控制更远的地区,或许之后就能将所有的藩属国,都变成行省。

  洛长青虽然也出身洛氏,但毕竟不是搞技术和理论出身,他如果有这方面的学识,就会知道,虽然技术的发展滞后,但在理论学界,早就翻天覆地了。

  不过虽然洛长青也有些遥远的东西看不到,但好歹他预知到了未来将会发生的大变动,在这个时候积蓄皇室实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神都中的讨论持续了很久,各部尚书对于洛长青的需求,都需要搞明白,越听越觉得这是一件相当大的事情。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

  洛长青到宫中向天子汇报这件事的首尾,等他离开皇宫后,他望着高高的宫墙,回想着皇宫内的场景,那些宫女和太监,他猛然间感觉有一种腐朽的味道在散发出来。

  依靠那些传统的帝国官僚,真的能完成他想要完成的大业吗?

  他在心里狠狠地对这些打上了一个问号。

  ……

  在江南各个码头上,匆匆离开的人影极多,不知道有多少人持着船票,离开了这里。

  不仅仅是商人,实际上商人才是少数,还有很多担心被牵连的知识分子,他们都不是主流知识分子,在如今中原的氛围之中,决定离开这里。

  其中大多数人都前往安南行省,那里是避难之地,一直以来都和中原的对抗比较严重。

  除了安南之外,也有许多人通过安南,再转向往最远离中原的欧洲去,虽然那里有许多君主国,但中原人在那里有比较高的政治地位。

  而且在那里还有许多汉人建立的王国和公国,因为国家多,有点像是春秋战国那种场面,所以那里的政治氛围也更加宽松。

  天下之中,无论是哪里,都有许多汉人,十万万人口中,汉人和拥有汉人血脉的估计占了有八亿,广泛的分布在各个王国和行省中。

  对于个人而言,这或许只是一次逃难的举动,但是一旦上升到宏观层面,都完全不同了。

  大量的资金和拥有迥异于大唐的新思想的学者离开了大唐,向着各个帝国控制较为薄弱的边疆行省以及王公之国转移。

  这是新兴阶层力量的转移。

  这些人和旧贵族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之前洛长青说要给那些研究员和有作为的工匠授爵,六部尚书等人的第一反应就就是不可置信。

  即便是被洛长青强硬的压下来,心中也必然不服。

  但如果是这些新兴阶层的话,他们就会认为理所当然,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这就是思想的不同。

  千万不要小看思想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充斥着奴性,那无论现实如何,他都会跪着,甚至以此为傲。

  但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这种思想,那他可能会因为强权而表面屈服,不得不跪着,但只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他就会站起来,然后完成伟大的事业。

  当初大唐灭亡天竺诸国的时候,可以说势如破竹来形容,那个地方的人可以说是毫无韧性。

  但是经过大唐帝国四百年的统治,现在的天竺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可以说是从民族性上已经完全不同了。

  那些本就是从本土迁徙过去的人就不提了,即便是本土土著,在接受了来自大唐的思想后,也彻底改变了。

  而现在又有一批人接受新的思想,认为应当提高人的权利,主张一系列明显的不公正政策,比如社会上公然的歧视性政策。

  其中贱籍就是最明显的,这些人不仅仅是在中原这么宣传,在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农奴、奴隶等,都是不符合他们理论的。

  而现在中原依靠强大的力量,将这些人全部驱逐了出去。

  这些人在中原和统治者一比,当然弱,但这些人流出去后,到了其他地方,可不弱,甚至可以说是很强。

  这些人在中原失势后,自然就会将目光放到皇权力量没有那么强大的其他地区,并在这些地区活动。

  在这里也有许多他们的同行者,他们这里在帝国本土活动了很长时间,将会非常的受欢迎。

  在许多地区和国家中,已经有很多人在期盼他们的到来,想要听听他们的思想。

  ————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